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西川的沉静 像西川这样的村落,必然是沉静的。在沉静中,...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西川的沉静

像西川这样的村落,必然是沉静的。在沉静中,它正渐渐地老去。

事实上,西川已经衰老,露出满脸的皱纹,静寂地趴在山坳里,更显得老态龙钟。而因为衰落,沉静的味道就越发浓烈地弥漫出来,直沁我心。

西川距县城二十七公里,海拔八百六十米,因村西有一条河而得名。据记载,明朝天顺元年,一张姓先生寻访到此,认定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于是购地建屋定居下来。随后,陈姓、吴姓相继入住。整个村落因山势而布,错落有致,高低谐和。

过去从未见过这种全是黄泥筑成的民屋,层层叠叠,那么有层次地布排着。黄泥墙厚实,碎小的石子镶在其间。似乎少有草筋,泥土成为屹立的支柱。依旧平整的泥墙,墙壁上已分化出一棱棱的粗犷线条,令人想象出充满泥浆味儿的《打墙歌》,一堵堵的泥墙就在这般的场景中渐渐竖起,成为一栋栋黄色标志的建筑。黑的瓦,黄的墙,一排排,一层层,洒脱而成,蔚为壮观。像版画,线条分明,底色清晰;又如油画,色彩浓郁,意境厚重。土黄,这孤独质感的颜色,如此沉寂地映衬在山坳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即使是断壁残垣,也顽强地默然支撑着,静静地展示一种岁月的痕迹。

远眺整个村落时,会分明地感觉到,村庄环境是那么幽静,幽静出一种偏僻的感受。在雄峻险要的大山脚下,土地极其贫瘠,不难想象村落里人们生活的艰辛:地少,仅有山坡上所开垦的一块块梯田;水远,虽有西川的水,却远离着村,得引水而入;交通不方便,过去只有五条古道可以通向村外。惟有一点给我的感觉是如此的深切,那便是村落沉静在高山之际。

这一深山里的村落,即使曾经居住过八九百人,一栋栋的土屋拔地而起,一缕缕的炊烟高高飘升,却终究难掩其沉静的本色。沉静是它骨子里的特质,悄无声息地演绎着。

至今,这种沉静渐渐地剥落了出来,越来越深。

现在的村庄只有四五十人居住,以上了年纪的为主。这些人,要么是恋土,不愿外出;要么年老体弱,无法外出;要么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外出也无依无靠。他们与土屋相依为伴,依然是一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节奏。

一位面呈褐黄色、皱纹满面的老汉,佝着背坐在门口的竹椅上,静静地看着我们,目光里是那么的淡然。一位妇人坐在小小的道地上,织着毛衣。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站在她身边,睁着圆圆的眼珠,呆呆抑或好奇地看着我们。待我们走近,妇人笑笑说,这里可穷啦,能出去的都出去啦。我问这小孩怎么在这里。妇人叹了口气说,她上不起幼儿园,就让我带着啦。走了一段路,回头望望,妇人与小孩依旧在道地上,像一幅剪影定格在那里。

在村子的另一边,一位近六十的老婆婆站在高岗墩的平地上,见我们走近,笑笑,问来游玩呀?接着就说其实没什么可看的,也就这么些老旧房子。顿了顿,又说,你们多来游玩也好,那样村里也才热闹一点;人气一旺,我们也才充实一些。她是这么说的,却不知当游人都回去后,她的心里会不会失落。可能会是一声叹息,一种无奈吧。在这样的叹息与无奈中,村落也仿佛更趋沉静。

村边有一片古树群,下面是一小方平地,像沟壕里平整出来似的,一垄垄排列。一位戴着竹笠穿着浅红衣裳的妇女蹲着身子,不知在插种什么作物。平地的下方就是一块块细长的梯田,一层一层地次第延开,绿油油的秧苗清瘦般地映在澄亮的水里,给梯田点缀出一脉清新,一种生机。令人想象早先的西川人是怎样挥着锄头在贫瘠的山坡上开垦的情景,又是如何在沿山势筑成的梯田上种植着庄稼,在清苦、艰辛的场景中,栽种出四季景色不同的风情。可是如今,多处梯田已荒芜,芦苇在曾经的土地上摇曳。惟有眼前这片梯田依旧陈列似的,寡淡地沉静着,让人好一阵叹为观止

西川古道像被遗弃似的,早已少有人问津。当水泥路连通到村里的时候,古道的静默便越来越浓。这条全程约五公里的古道,由山上大大小小的石块垒成。褐黄的树叶落满古道,沙沙作响,回应出一种原始的质朴,仿佛自垒成以来就一直处于幽深之中。古道上筑有两座凉亭,就像遮阳避雨的大树,古道穿亭而过,更透出一种古朴和自然。上一道坡,转一个弯,沉静的韵意便沿着古道一路相随。

如同一个独守沉静并害怕沉静被打破和侵入的人,西川默默地承载了几百年风雨,咀嚼着自己的命运。值得欣慰的是,它终于为世人所认识。然而,当我回望西川古村的时候,一个问题倏地冒了出来:当西川成为一个景点时,这样的沉静还会存在吗?或许,夜深人静时,西川会在重重的喘气声后,歇上一会,固守它沉静的模样;但是,那还是“西川的沉静”吗?

我想,人声嘈杂的西川,车水马龙的西川,饭店林立的西川,古道上游人如织的西川,一定不是西川的本意,也不是西川所向往的。

(取材于复达的同名散文)

1.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老态龙钟 B.断壁残垣 C.叹为观止 D.车水马龙

2.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感觉到,张姓先祖的选址定居,注意到了山势的雄奇,却较少考虑到人居的困难。

B.在作者看来,那独特的地理因素和环境特点,是形成古村西川的“沉静”的重要原因。

C.希望有更多的游客光顾,从而提高“人气”,这也成为所有的西川人现在最迫切的期待。

D.作品中说,“惟有眼前这片梯田依旧陈列似的”,反映出西川的“沉静”中缺一些生机。

3.结合文意,赏析第四段中的画线语句。

4.作品写到一位“老汉”和一位“老婆婆”,谈谈你对写这两人意图的理解。

5.作品以“西川的沉静”为题,结合文意解释“西川的沉静”的丰富内涵。

6.作品结尾,对于“人声嘈杂的西川……古道上游人如织的西川”这样一种假想,作者断言说:“一定不是西川的本意,也不是西川所向往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见解,请谈谈自己的认识。

 

1.C 2.C 3.画线语句运用整散句渲染色彩和线条,显示出作者在初次面对西川时内心的变化与起伏。既有对西川外在状貌的强大视觉冲击力的描摹,也有对西川厚重历史的强大内心震撼力的凸显,突出地表现了西川的沉静带给作者内心强大的影响。 4.①作品中的老汉,对外界事物并无兴趣,淡然宁静。作为眷念故土因而不愿走出西川的一部分人的代表,他们的淡然是西川继续“沉静”下去的真实依据。②作品中的老婆婆,希望多来游客,渴望有人气的充实生活。作为渴望西川与外界同步变化的一部分人的代表,他们的焦虑是打破西川“沉静”的最大动力。③两位老人的存在,其实就是西川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状态的呈现。 5.“西川的沉静”,指西川自然环境的特点:静寂、幽静和幽深。也指西川在现实状态中的人文特色:既有西川现实的寡淡、静默和衰老,也包括西川人内心的质朴、淡然和坚忍。 6.示例一:我同意作者的观点。 原文结尾处作者说“如同一个独守沉静并害怕沉静被打破和侵入的人……。值得欣慰的是,它终于为世人所认识。然而,当我回望西川古村的时候,一个问题倏地冒了出来:当西川成为一个景点时,这样的沉静还会存在吗”,可见作者认为西川美在那份静谧,远离世俗超脱生活的诸多负累。我想作者这样说是有前车之鉴的,比如周庄、乌镇等一些古镇,正是在开发成旅游景点后逐渐失去了它本身的特色美,被铜臭味道腐蚀后便缺失了曾经的纯粹和原生态的滋味。所以我支持作者的说法:“人声嘈杂的西川……古道上游人如织的西川” “一定不是西川的本意,也不是西川所向往的。” 示例二: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 作者在开头部分说“像西川这样的村落,必然是沉静的。在沉静中,它正渐渐地老去。事实上,西川已经衰老,露出满脸的皱纹,静寂地趴在山坳里,更显得老态龙钟。而因为衰落,沉静的味道就越发浓烈地弥漫出来,直沁我心”,随着行文的发展,移步换景写到“断壁残垣”,写作这里穷得只剩老人和孩子,被人遗忘,让人无奈。可见这个地方衰老破旧,物质贫乏日子单调贫穷,需要救助、扶贫、发展。所以,我不同意作者结尾处所言,虽然发展经济时可能会带来些弊端,但只要政策制度在先,统筹规划好,可以规避破坏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些景点被开发后也有的被保护得很好,比如新九寨。 【解析】 1.本题考查辨析成语的能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A项,“老态龙钟”,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文中第二段“事实上,西川已经衰老,露出满脸的皱纹,静寂地趴在山坳里,更显得老态龙钟。而因为衰落,沉静的味道就越发浓烈地弥漫出来,直沁我心”,把西川拟人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西川衰老的样子,与“衰老”“皱纹”等词紧相照应,非常贴切。。 B项,“断壁残垣”,残垣:倒了的短墙。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文中第四段“黑的瓦,黄的墙,一排排,一层层,洒脱而成,蔚为壮观。像版画,线条分明,底色清晰;又如油画,色彩浓郁,意境厚重。土黄,这孤独质感的颜色,如此沉寂地映衬在山坳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即使是断壁残垣,也顽强地默然支撑着,静静地展示一种岁月的痕迹”,陈述对象为“黄的墙”,说它“ 默然支撑着”,恰好符“断壁残垣”的意思。 C项,“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文中倒数第四、五段说“惟有眼前这片梯田依旧陈列似的,寡淡地沉静着,让人好一阵叹为观止”“西川古道像被遗弃似的,早已少有人问津”,前文有“寡淡”( 味道、兴趣等不浓厚,平淡)后文有“少有人问津”(少有人来),可见这里表现得意思并非褒义地内容,应该是令人唏嘘感叹之意。可见“叹为观止”不合句意。 D项,“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最后一段中“我想,人声嘈杂的西川,车水马龙的西川,饭店林立的西川,古道上游人如织的西川,一定不是西川的本意,也不是西川所向往的”,根据上问的“人声嘈杂”后文的“游人如织”,判断,“车水马龙”用在此处非常贴切。 故选C。 2.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C项,“希望有更多的游客光顾,从而提高‘人气’”错误。原文说“如同一个独守沉静并害怕沉静被打破和侵入的人,西川默默地承载了几百年风雨,咀嚼着自己的命运。值得欣慰的是,它终于为世人所认识。然而,当我回望西川古村的时候,一个问题倏地冒了出来:当西川成为一个景点时,这样的沉静还会存在吗?或许,夜深人静时,西川会在重重的喘气声后,歇上一会,固守它沉静的模样;但是,那还是“西川的沉静”吗?我想,人声嘈杂的西川,车水马龙的西川,饭店林立的西川,古道上游人如织的西川,一定不是西川的本意,也不是西川所向往的”,可见作者的内心是矛盾的,既希望有人来帮助西川发展经济,又担心在游人如织车水马龙中打破了西川沉静的风味美。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3.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的能力。需要体会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一般包括三层意思:一是体会句子的表层意义,二是体会句子的语境意义(即深层意义),这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三是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这一点也是高考的考查范围。注意修辞手法,各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是考查的重点,复习一定要格外留心。如何解答句子含义题?1、抓关键词语2、析修辞手法3、看特殊位置4、悟文本主旨5、察相邻句子6、观结构层次。本题题干为:结合文意,赏析第四段中的画线语句。明确了答题区域:过去从未见过这种全是黄泥筑成的民屋,层层叠叠,那么有层次地布排着。黄泥墙厚实,碎小的石子镶在其间。似乎少有草筋,泥土成为屹立的支柱。依旧平整的泥墙,墙壁上已分化出一棱棱的粗犷线条,令人想象出充满泥浆味儿的《打墙歌》,一堵堵的泥墙就在这般的场景中渐渐竖起,成为一栋栋黄色标志的建筑。黑的瓦,黄的墙,一排排,一层层,洒脱而成,蔚为壮观。像版画,线条分明,底色清晰;又如油画,色彩浓郁,意境厚重。土黄,这孤独质感的颜色,如此沉寂地映衬在山坳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即使是断壁残垣,也顽强地默然支撑着,静静地展示一种岁月的痕迹。赏析的角度有:句面意思,深层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表达效果。 画线语句“黑的瓦,黄的墙,一排排,一层层”多用短句、整句,三字或者四个字,形成对偶,节奏感强,朗朗上口,韵律十足。 “洒脱而成,蔚为壮观。像版画,线条分明,底色清晰;又如油画,色彩浓郁,意境厚重”遣词造句富有表现力,行文变化自然,摇曳多姿,恰合了对色彩和线条的渲染勾勒,字里行间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心理变化。视觉冲击是强烈的,内心的感触是深挚而令人震撼的,既充分表情达意,又感染了读者,让人身临其境,如在西川般,为其思,为其叹,为其愁,为其谋。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抓住色彩,画面感强。 4.本题考查对情节安排的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作用题一般考虑: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多方面。情节的具体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③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④照应前文。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⑥刻画人物性格。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题干为: 作品写到一位“老汉”和一位“老婆婆”,谈谈你对写这两人意图的理解。 答案 “作品中的老汉,对外界事物并无兴趣,淡然宁静”和 “作品中的老婆婆,希望多来游客,渴望有人气的充实生活”中,属于内容或段意方面。答案 “作为眷念故土因而不愿走出西川的一部分人的代表,他们的淡然是西川继续‘沉静’下去的真实依据”和 “作为渴望西川与外界同步变化的一部分人的代表,他们的焦虑是打破西川‘沉静’的最大动力”中,属于深层主旨情感方面。 最后综合而谈为 “两位老人的存在,其实就是西川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状态的呈现”,结构上为结尾部分作者抒发感慨做铺垫。 5.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分析能力。标题的作用(意蕴):①概括文章内容 ②揭示文章主旨 ③提示文章线索④紧扣文章内容  ⑤吸引读者注意 ⑥一语双关。题干为:作品以“西川的沉静”为题,结合文意解释“西川的沉静”的丰富内涵。主要是解读出“西川的沉静”五个字表达出的深层次意蕴。 本题目明确了写作对象或者话题;涵盖了全文的内容:“西川”明确了地理方位,引发对环境特点、文化特色的思考;“沉静”突出了西川的氛围和特色美,可以用近义词来形容自然环境的特点:静谧、孤寂、幽僻、深远;提取文中词语进而概括出西川在现实状态中的人文特色:寡淡、静默和衰老,遗忘,还可以指人内心的纯粹、恬静、安然、淳朴、自在、单纯、朴实、淡泊、坚强、守护等。 6.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或者探究能力。探究(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①明确树立支持或者不支持的观点 题干问的是“你是否同意”?观点一:同意观点二:不同意观点三:辩证看(这种观点不好把握,建议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 作答时,一定表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本题:作品结尾,对于“人声嘈杂的西川……古道上游人如织的西川”这样一种假想,作者断言说:“一定不是西川的本意,也不是西川所向往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见解,请谈谈自己的认识。 ②结合文本:结合文本对应的内容,在选择的相应观点下,顺着自己的观点方向加以阐释论述。 ③联系现实生活:题干中有明确的要求“请联系现实生活”,就需要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明;题干中没有“联系现实生活”的要求,作答时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实例进行说明,不过不做严格要求。 答题思路:观点+结合文本加以阐释+参考作者情感倾向+联系结合现实生活。 本题若选择同意作者的观点,便从地域本身的的美为切入点,希望发展后不要破坏自身的美,站位于保护自然和生态美的角度。若选择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便从开发后可以让西川走出贫穷闭塞,物质上富庶起来,站位于经济之利的角度,提升生活质量和水平。 若选择辩证而谈,则从两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利弊都要关涉。 示例一:我同意作者的观点。 原文结尾处作者说“如同一个独守沉静并害怕沉静被打破和侵入的人,西川默默地承载了几百年风雨,咀嚼着自己的命运。值得欣慰的是,它终于为世人所认识。然而,当我回望西川古村的时候,一个问题倏地冒了出来:当西川成为一个景点时,这样的沉静还会存在吗?”“我想,人声嘈杂的西川,车水马龙的西川,饭店林立的西川,古道上游人如织的西川,一定不是西川的本意,也不是西川所向往的”,可见作者认为西川美在那份静谧,远离世俗超脱生活的诸多负累。我想作者这样说是有前车之鉴的,比如周庄乌镇等一些古镇,正是在开发成旅游景点后逐渐失去了它本身的特色美,被铜臭味道腐蚀后便缺失了曾经的纯粹和原生态的滋味。所以我支持作者的说法:“人声嘈杂的西川……古道上游人如织的西川” “一定不是西川的本意,也不是西川所向往的。” 示例二: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 作者在开头部分说“像西川这样的村落,必然是沉静的。在沉静中,它正渐渐地老去。事实上,西川已经衰老,露出满脸的皱纹,静寂地趴在山坳里,更显得老态龙钟。而因为衰落,沉静的味道就越发浓烈地弥漫出来,直沁我心”,随着行文的发展,移步换景“ 土黄,这孤独质感的颜色,如此沉寂地映衬在山坳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即使是断壁残垣,也顽强地默然支撑着,静静地展示一种岁月的痕迹”“ 西川古道像被遗弃似的,早已少有人问津。”“在村子的另一边,一位近六十的老婆婆站在高岗墩的平地上,见我们走近,笑笑,问来游玩呀?接着就说其实没什么可看的,也就这么些老旧房子。顿了顿,又说,你们多来游玩也好,那样村里也才热闹一点;人气一旺,我们也才充实一些。她是这么说的,却不知当游人都回去后,她的心里会不会失落。可能会是一声叹息,一种无奈吧。在这样的叹息与无奈中,村落也仿佛更趋沉静”可见这个地方衰老破旧被人遗忘,物质贫乏日子单调贫穷,需要救助、扶贫、发展。所以,我不同意作者结尾处所言,虽然发展经济时有些弊端,但只要政策制度在先,统筹规划好,破坏本色美的弊端可以规避。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些景点被开发后也保护得很好,比如新九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对比手法是古诗文常用手法之一。《诗经·氓》中的“①_______________”,在婚后女子行为无偏差和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对比中让女子对男子非常失望。李煜《虞美人》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表达感慨“②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王安石在分析了“志、力、物”后,对人们的两种做法进行了对比:“然力足以至焉,③_______________;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而《窦娥冤》中好人和坏人不同命运的对比:“④______________”让窦娥对天地提出了控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哀 郢(其一)陆游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注释:公元1166年,陆游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而被罢黜回乡。在家乡穷居四年后于公元1170年出任夔州通判。初夏,他从家乡出发,九月过荆州(今湖北江陵,为战国时楚故都郢,)写下此诗。 灵均:屈原的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说楚国远承商周两代的王业,国运由来久长,在发展鼎盛时期,曾和齐晋结盟,对抗强秦。

B.颔联说当年章华台上的歌舞,早已寂寥无声,但是云梦泽风烟迷蒙,苍茫阔大,气象依旧。

C.颈联想象当年郢都宫殿野草滋蔓,雁群时时飞起;被盗掘的荒坟野冢,成了狐兔藏身之所。

D.此诗以叙述起笔,以抒情落笔,中间两联写景,在对历史的追忆和景物的描写中抒发炽烈的情怀。

 

2.本诗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

B.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C.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览古》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3.陆游的诗《哀郢》和《书愤》都运用对比和用典的手法来抒发情怀,请你结合诗句从对比或用典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卜居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甲)蔽障于谗,(乙)心烦虑乱,(丙)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而不: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取材于《楚辞﹒卜居》)

(注释)①太卜:官名,掌管占卜。②悃(kǔn)悃款款:忠实诚恳的样子。③哫訾(zúzǐ)栗斯:阿谀逢迎。④喔咿嚅唲(ér): 强颜欢笑的样子。⑤突梯滑稽(ɡǔjī):态度圆滑,善于迎合世俗好恶。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我独,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取材于《楚辞﹒渔父》)

1.在第一段甲、乙、丙的哪一处,填入“而”字最符合文意?

2.根据文意判断,下列选项与屈原之“所疑”无关的一项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C.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下列诗句中“渔父”形象与《渔父》中的最接近的一项是

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B.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C.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范成大《携家石湖赏拒霜》)

D.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杨慎《临江仙》)

4.对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喻指屈原生活的社会不辨贤庸,人才弃置不用,庸人烜赫一时。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詹尹劝解屈原,人各有短长优劣,皆有可取之处,不必求全责备。

C.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沐浴后要弹冠振衣,屈原借此表达洁身自好的心志。

D.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以之劝说屈原与世推移。

5.《卜居》《渔父》中“清”“浊”有多层意思,请分别解释这两个词在文中的含义。

6.结合《卜居》《渔父》的内容,在下面的文字的(1)(2)处,补写出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语句。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___________;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大抵___________。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7.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部分断句。

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全书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

苏轼的《东坡志林》有这样一条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至少从北宋起,在“说三国事”中已经形成“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并引起大众共鸣。

罗贯中顺应大众的心理,继承了这种基本倾向;同时又超越以往的通俗文艺,尊重历史,博采史料,塑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奸雄”曹操。罗贯中以大开大阖的笔触,艺术化地展现了曹操在汉末群雄中脱颖而出,逐步战胜众多对手的豪迈历程,又不时地揭露曹操奸诈的作风、残忍的性情。而在曹操与刘备、诸葛亮的对比中,则更多地鞭笞和嘲笑其恶德劣行。这样的曹操形象,以历史真实为基础,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

在除灭董卓之乱的斗争中,曹操的性格第一次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当董卓擅行废立,残杀大臣,甚至悍然害死何太后和汉少帝,随意屠戮百姓时,众大臣惶恐无计,只能聚在一起掩面而哭;曹操却与众不同,反而“抚掌大笑”,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这气魄,这胆略,众大臣只能自愧不如。

当董卓的猛将华雄击败孙坚,并连斩联军几员大将,众诸侯“皆失色”时,关羽自告奋勇愿斩华雄,袁绍、袁术都以位取人,瞧不起关羽,曹操却积极支持关羽出战。关羽一举斩了华雄,袁术仍欲以势压人,曹操却说:“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两相对照,曹操的慧眼识人可谓鹤唳鸡群

当然,罗贯中也不断揭露着曹操丑恶的一面。为报父仇而攻打徐州,竟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对于忠于汉室,反对自己的大臣,毫不留情地挥起屠刀;甚至辅佐他最得力的首席谋士荀彧,仅仅因为不赞成他封魏公,便被逼服毒而亡;至于“借头欺众”“梦中杀人”等阴谋诡计,更是花样百出,令人怵目惊心……毛宗岗称他为“奸绝”,实在并不过分。

这一连串情节,大起大落,一波三折,表现了曹操性格的各个侧面。是的,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机智与奸诈杂糅,豪爽与残忍并存;时而厚遇英雄,时而摧残人才;杀人时心如铁石,杀人后又常常挤出几滴懊悔的眼泪;昨天蛮横无理地杀人,今天又假惺惺地予以厚葬。这种翻云覆雨的手段,充分表现了曹操惊人的权术:做了亏心事却从不认错,企图以“厚葬”来抹掉自己手上的血迹,在自欺欺人中求得心灵的平静。

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不仅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艺术演绎,而且集中涵盖了千百个封建统治者的复杂品性,因而具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难找到像曹操这样集真伪、善恶、美丑为一体的封建政治家形象,这样的“圆的人物”,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世界名著之林的艺术典型,具有永恒的审美意义。

(取材于沈伯俊《再论曹操形象》)

材料二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世代累积型作品,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有着深远、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渊源。

三国之后,历代史家和统治者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采取了“拥刘”或“拥曹”的不同态度。但实质上,这种“拥刘”与“拥曹”之争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而已。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下台,建立曹魏王朝后,继起的司马氏集团如法炮制,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政变,逐步削弱曹魏势力,最后推翻曹魏统治,建立了西晋王朝。因为司马集团是以同样的方式获得政权的,所以它必须奉曹魏为正统,将自己定格为曹魏的继承者,故陈寿的《三国志》将曹魏树为正统。东晋是一个偏安的政权,情况有点类似于蜀汉,于是,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提出,蜀汉才是正统。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不是正常的政权过渡,所以欧阳修在《正统论》中,认为曹魏是正统。南宋偏安,又有点类似固守四川的蜀汉,于是朱熹提出蜀汉是正统。明清的统治者,在理论上无法接受这种权臣架空、威逼皇帝并取而代之的模式,于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争论以后,终于将曹操和司马懿父子归入篡逆的奸臣。永乐年间的《春秋大全》,更是正式地将曹操归入“乱臣贼子”行列。

而民间,从两晋南北朝开始,“拥刘反曹”倾向就日趋鲜明。尤其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因此,偏处西南一隅的蜀汉被当作汉族政权的象征,而盘踞中原的曹魏则被视为汉族政权的篡夺者。同时,民间的“拥刘反曹”情结还反映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对明君贤相的渴望。宋元时期,社会民众饱受压迫摧残。他们无力改变现实,于是将对生活的理想寄托在掌握国家政权的国君和文臣武将身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蜀汉君臣的贤明、仁义正好符合民众渴望明君贤相的理想,而曹操的奸诈、残忍正是他们所厌恶和恐惧的。于是,蜀汉君臣成为民间理想君臣的代名词,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美化;而曹操则成为百姓眼中残民害民的君主代表,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丑化。

元明之际,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罗贯中正是在元末动乱的社会环境中,在民间浓重的“拥刘反曹”氛围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将“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熔铸于《三国演义》的创作中。他将大部分艺术心血都倾注在了刘蜀集团的那些“虎贲之士”身上,而曹操作为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却是“腹隐机谋”,他的智慧加上他的善用人才,使他在三国这个纷争的社会里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但所有的英雄业绩一旦和他在道德伦理上的丑行结合起来,就顿时黯然失色了。

(取材于赵凤杰《<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材料三

千百年来,对于曹操的历史评价之所以难以统一,起因于衡量历史人物的标准从来就没有统一过。这个标准就是封建的正统观念。而正统观念自身充满了矛盾、虚伪和混乱,经不起认真的推敲。

正统观念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华夷之辨。可是,帝王有没有嫡长子,有没有一个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嫡长子,嫡长子是不是具有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智商和能力,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嫡长子继承制来自宗法制。更重要的是,帝王视天下为一家一姓之私产,奉行一种“老子打江山,子孙坐江山”的观念,而这种保证子孙坐享其成的制度又往往促成了子孙的腐败和无能。至于华夷之辨,有人认为,汉人建立的王朝代表正统。按照这种标准,元朝和清朝都不是正统。但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并不以为自己是“夷”,因为所谓“华夷之辨”,常常是从文化的意义上来看的,血缘、种族和地理的因素反而是次要的。只要继承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就是正统。事实上,汉族从来也没有“纯”过,汉族本是华夏众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在历史上,只要使用汉字,奉儒家学说为正宗,遵循礼教,在中华大地上实行了有效的统治,那就会被认为是正统。

更何况,在有些文人那里,所谓“正统”更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概念。《三国演义》评点者毛宗岗曾说,要读懂《三国演义》,“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所谓“闰运”,指的是不正常的时世、乱世,如闰月之于正常的年份。毛宗岗说蜀汉是正统,是三国中唯一合法的政权,因为刘备是“帝室之胄”。可是,刘备是否景帝的后裔,谁也说不清楚。毛宗岗认为:曹魏是“窃国之贼”,而且曹魏没有统一中国;西晋虽然统一了中国,但西晋“以臣弑君,与魏无异”,是一丘之貉,“亦不得为正统”。不但西晋不是正统,东晋也不是正统,因为“东晋偏安”,“愈不得以正统归之”。他甚至认为,“炀帝无道而唐代之,蹈魏、晋之陋辙,则得天下之正不如汉也”。至于宋朝,“终宋之世,燕云十六州未入版图,其规模已逊于唐,而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取得天下之正亦不能如汉也”。总之,按照毛宗岗的意思,中国历史上没有几个朝代是正统,真正合格的只有汉朝和刘备的蜀汉。可见,毛宗岗的正统概念也是一片混乱。他指责魏和东晋是“偏安”,指责宋的版图不广,却不知蜀汉更是偏安的一朝。

(取材于张国风《曹操的“正”与“反”》)

1.“材料一”中出现的下列词语,音形义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阴谋诡计      大开大阖:形容文思跌荡,十分放得开。

B.héng      屠戮百姓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C.行(shàn     惶恐无计       怵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D.chì       鹤唳鸡群       翻云覆雨:形容本领很大。

2.对于“材料一”第三段说的“历史真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在塑造曹操形象时“尊重历史,博采史料”

B.《三国演义》顺应了广大民众“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C.《三国演义》既表现了曹操英武豪迈,又揭露其奸诈残忍

D.《三国演义》并没有刻意地去掩饰曹操的诸多恶德劣行

3.“材料一”说曹操是“圆的人物”,请结合“材料一”,解释何谓“圆的人物”。

4.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统治者来说,无论“拥刘”还是“拥曹”,都是为了巩固自己政权的舆论需要。

B.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不断丑化曹操,是广大民众“拥刘反曹”情结助推的结果。

C.经过数百年的争论,曹操终于被归入“乱臣贼子”之列,这说明历史自有公论。

D.罗贯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来源于他所处的时代,也与其所属阶层有关。

5.“材料二”第三段中,“同样的方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曹操在历史上并不总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这可从许多文学作品中得到验证。比如苏轼就曾在《赤壁赋》中盛赞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

7.下列对“材料三”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袍:古代帝王袍服。“黄袍”作为帝王专用衣着源于唐朝,后来“黄袍”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

B.帝室之胄:胄,从由从月,本义为头盔,引申为受到保护的帝王或贵族子孙。“帝室之胄”即帝王的子孙。

C.华夷: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是文明中心,称合于华夏礼俗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D.以臣弑君:弑,从杀,式声,古代专指臣杀君,贬义词。“以臣弑君”即以臣子的身份谋杀自己的君王。

8.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析《三国演义》及民间“贬曹”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小学生使用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比如整个小学六个年级共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约20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面对此种情况社会上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需要从中小学生抓起;有人认为,有些古诗文晦涩难懂,中小学生未必能够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强行背诵,也给人囫囵吞枣的感觉;有人认为,这样做的初衷很好,接下来要注重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创新平台和方式去传承和表达,让中小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文之美,为推动传统文化归位培养更多新生力量。

你对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增加古诗文篇目的做法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