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又刷屏……连日来,日本援助中国抗疫物资上的中华古诗词火了。“在疫情中接到来自异国的问候,大家都觉得很温暖,特别是用中国传统诗句的形式,让我们觉得格外暖心。”一位网友说。

(2)命运好像特别爱跟彭敏开玩笑,头两次他信心满满地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却分别败给了16岁少女武亦姝和快递小哥雷海为。休整了一年,彭敏再次出山,赛前他曾笑言,“如果再得亚军,我就给三亚代言”,却又没如愿,最终他拿到了冠军,笑傲诗词江湖。

(3)95岁诗词学者叶嘉莹先生继2018年为南开大学捐赠1857万元之后,再次捐赠1711万元,以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令无数人动容。这位蜚声国际的诗词大家,一生与诗词为伴。回顾自己70多年的执教经历时,叶嘉莹说,“我别无所长,就是喜欢诗词,而且愿意把我喜欢的诗词介绍给年轻人”。

近期,以上三则与中华诗词有关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请你从日本友人、彭敏、叶嘉莹先生三者中选择一个作为收信人,表达对对方的敬意以及对中华诗词的个人感悟。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给彭敏的一封信 彭敏: 你好! 我是一位在电视机前看完你全部比赛的观众,也是你的粉丝。镜头前你的专注、你的博学敏捷、你的幽默才气无不打动着我。谁似先生高举?一行白鹭青山。镜头之外,我也想跟你探讨一下有关诗词传承和兴趣推动的内容。 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从诗词之中,我也体会到了诸多美好。彭敏,那个一改平日儒雅形象的你豪迈地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我已被深深打动, 深深折服。天地万物,各有所依,诗词之中,蕴含了丰富的感动。但关上电视机时,我的内心又变成了一篇空白。看到网络上许多人与我有着相同的困惑,文化传承节目是不是“看完了洗洗就睡了”的节目呢?答案不一定是肯定的,但相信你也感觉到了,星汉灿烂的诗词传承 ,仅仅靠一档电视节目的努力渲染,是无法完全实现的。 我认为,诗词传承的本源是兴趣使然。看完第三届诗词大会决赛,有网友评论:“热爱和兴趣,能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我认为,热爱和兴趣,是促进诗词传承的原动力。你曾说:“世界上空虚寂寞的人那么多,诗词还能拯救几个。”当然,这是你面对红尘攘攘、面对俗利纷争的激愤之语。古典诗词的珍珠,何因滚落一地而无人暇顾?这是你的愤怒,是我的忧虑, 也是祖国文化传承的课题。从诗词大赛中,我看到了你对诗词的炽烈的爱。 鹰击长空,靠的不仅仅是有力的双翅,更有对自由的向往;鱼翔浅底,靠的不仅仅是灵活的鱼尾 ,更有对大海的热爱。迦陵先生于诗词,通宵达旦;木心于书画,呕心沥血;汪老于美食,孜孜以求。这些,无一不是兴趣和热爱使然。是兴趣,为他们的人生航程,亮起了高耸的灯塔;是兴趣,为他们的人生故事,写下了关键的一笔。你说是吗? 兴趣是走向成功的基石,热爱则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杜甫在生活的冷月下,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樊锦诗在大漠的西风里,苦守着敦煌莫高窟的神话;在兴趣的推动下,外卖小哥雷海为醉心诗词,且奔且吟;在兴趣的推动下,彭敏老师你也干过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儿,但却一路汗水,一路执着。我认为,诗词的传承恰恰就需要这一股忘我的劲儿,需要这样一种专注的神儿,恰恰需要这一份风吹而不散、浪打而不灭的兴趣和热爱。 当然,历史文化的传承任重而道远,诗词的传承也不是仅仅靠兴趣就能一蹴而就的,但 培养兴趣肯定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期待我们的文化建设部门能够出谋划策,制政定策,提高广大民众的诗词鉴美能力,培养他们高雅的诗词趣味。 与其大张旗鼓宣传诗词传承的重要性,还不如脚踏实地地激发和培养民众对传统诗词的兴趣。有了热爱,何愁诗词不会锦绣于天下?有了兴趣,何愁诗词不会根植于中华? 再次,致敬于那个儒雅而博学的您,您让我们看到了传承古典诗词的信念。期望哪天, 你会再次玉树临风在电视屏幕前。何时一尊酒,与君细论文? 此致 敬礼 XXX X年X月X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要审读三则材料的内涵,第一则材料:在疫情中接到来自异国的用中国诗词表达的问候,虽然它和“武汉加油”的效果是一样的,但它别样的表达确实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温暖。写作时,可侧重从诗词起源于中国,异国友人能用古典诗词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想法,一方面说明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对他们的影响之大,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在异域他乡的地位,更进一步说明中国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第二则材料:彭敏在诗词大会最终夺得冠军有两个原因,一是对于诗词的热爱,一是失败之后的坚持,二者缺一不可。写作时可从热爱和坚持两方面入手。第三则材料:叶嘉莹先生对于诗词的热爱,是幼时的兴趣使然;以后对于诗词的热爱,是对伤痛的安抚、对心灵家园的守护、对祖国母亲的热爱,这种热爱本身就是一种坚守。所以,叶先生拿出自己一生的积蓄,来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写作时,可侧重分析叶先生的精神品质。不管选哪一个人物,都要先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从文体上,要求写一封信,注意书信的表达语气和格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三则材料彼此没有联系,不需要否定哪一个,只要选取一个作为写信的对象即可。 参考立意: (1)热爱和兴趣,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2)做事要专一。 (3)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 (4)坚持是成功的法宝。 结构层次:文章首先在于它着眼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突出了书信体的特点,娓娓道来,和收信人进行着亲切自然的交流和沟通。文章中心突出,符合材料意旨,也在当下的高考热点之一“文化传承”的范畴之中。第三、文章在申明自我观点的同时,注意了遣词造句,注意了句式段式的美化,让读者在接受作者观点的同时,感到赏心悦目。最后,观点有开拓,文章并没有止步于大歌兴趣和热爱的重要性,而是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培养民众的诗词审美能力和兴趣的课题。境界高,胸怀大。 素材: (1)彭先生,恕我直言,在我看来,您之所以最后不敌雷海为,或多或少是为盛名所累,缺失了一个平淡的心境的缘故。毕竟,您是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双料年度总冠军。可以说,您的名字在国内无人不知。更何况,您的励志散文集《被嘲笑过的梦想,总有一天会让你闪闪发光》,也一度畅销;你还是《诗刊》杂志的编辑,您创作的诗歌和散文曾获得过人民文学年度新人奖。一个个光环笼罩着你。荣誉等身,往往会成为压力等身。在诗词接龙的环节,当用了必杀策略,一句“后不见来者”让对手黯然离场时,我看得出,功利已经占满了您的内心。你太想赢的这场比赛了,为了一雪上一季的败北之耻,也为了不损那些冠军奖项给你的盛名。为名所累又怎能淡定下来,难怪连您的对手雷海为都说:“我就算赢,也是赢在了心态上。” (2)彭先生,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自己。一旦内心云淡风轻,浑不着意的话,又怎能为物所累,两次败北?两季诗词大会的冠军,武亦姝和雷海为,一个是高一的学生,一个是外卖小哥。就学历、地位、经历、成就而言,和您不可同日而语。可恰恰是他们名不见经传的身份,给了他们一份淡泊豁达的心。您一直信奉着“诗词的现实作用”,可以拯救空虚寂寞的人。可他们根本不去考虑诗词的作用。他们把诗词融入到血液中,当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金庸笔下的扫地僧或者觉远大师一样,从未求武功盖世,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武功,可是,举手投足,却决胜一世。 (3)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诗经》起,一直到今天,古诗词以其广泛的内容,深邃的内涵,真挚的情感,承载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古诗词正是先人给予我们的一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4)喜欢诗词,喜欢陶醉于诗词的意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向往荒居野处的古人,携一张琴,捧一杯茶,于深山幽林之中偃仰啸歌,在千里澄江之上快乐垂钓。与自然同呼吸,和天地共变幻,倘佯在大自然奇妙的景物中。喜欢陶渊明式的隐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淡观天边云卷云舒;沉醉于王维的山水田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更流连于苏轼“水风清,晚霞明”的初晴凤凰山,“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畔……诗词如画,展现了自然万物的奇妙瑰丽,我只愿做一个画中人,永远陶醉在诗词的意境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西安大雁塔南边的大唐不夜城中,游客________,他们扎堆在一个个临时搭建的工坊前,看得出神。麦草工艺工坊里,陕西渭南一位村民将麦草剪成细细的"牛毛"拼贴在画纸上,一幅牛耕图________,在日光下熠熠闪光,他的麦草工艺品已成为陕西"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各具特色的工坊组成了本届匠人大会的核心活动--"守艺长安·大唐工坊"。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各地的世界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 对于工匠精神,《诗经·国风》中这样描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已出土的中央官府烧制的秦代瓦当上,常会发现有一两厘米大小的不起眼的印文,包括编号、机构、工匠名等。难道2000年前匠人的产权意识就已觉醒?答案并非如此。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在产品上刻下己名,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技艺。这种制度客观上造就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之后的历朝历代,不管工料、工艺如何________,不管是玉器、青铜器,还是瓷器丝绸,(    )。

"纵观中外历史,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需求就会强烈。今天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工匠精神被标举,是必然结果。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一群________的人,需要一个具有匠心的群体。"参会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说。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B.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C.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D.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匠人的初心始终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匠心

B.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匠人们的终极目标

C.匠人们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其终极目标

D.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匠人的初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坚持中西医并重,需要中西医“一碗水端平”。近百年来,“中医太落后”“中医不科学”等_______之声__________。中医与西医治疗理念不同,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     )。其实,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没有必要分高低、论长短。人类健康的星空,需要中西医联手点亮。

实现中西医并重,需要加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综合改革强调的不是一招一式,而是系统性、集成式改革,以“___________”带动“万马奔腾”,以一域服务全局,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制度。

全面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____________,提升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把发展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中医药这块古老的瑰宝重焕光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质疑    不绝于耳    一马当先    融合 B.置疑    不绝于耳    首当其冲    融汇

C.质疑    不绝如缕    一马当先    融合 D.置疑    不绝如缕    首当其冲    融汇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医重整体,善用“利矛”,更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善用“坚盾”,更关注“人的病”

B.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更关注“人的病”;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更关注“病的人”

C.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更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更关注“人的病”

D.中医重整体,善用“利矛”,更关注“人的病”;西医重局部,善用“坚盾”,更关注“病的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打造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体系,把发展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中医药这块古老的瑰宝重焕光彩。

B.打造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体系,把发展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这块中医药古老的瑰宝重焕光彩。

C.把发展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体系,让中医药这块古老的瑰宝重焕光彩。

D.把发展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体系,让这块中医药古老的瑰宝重焕光彩。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清代学者方玉润评价《诗经・氓》中的语句说:“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己者,女殆痴于情者耳。”其中“忧”表现为“____”,而“喜”表现为“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展现迷离恍惚、道路弯曲不定的世界的两句诗是“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宮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句子是“________。”

(4)《戒兄子严敦书》中,马援对当世贤良龙伯高乖杜季良加以对比分析,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警拔有力,发人深省。

(5)《登快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营造了阔远澄清的意境,流露出黄庭坚了却公事后登阁远眺、暂得放松的喜悦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四犯令

侯宾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荼蘼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注)①“拚”同“拼”。②荼蘼:花期最迟、暮春才开的一种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破轻云天淡注”句,作者用写意手法疏笔勾勒出临别之夜的朦胧、恬淡又凄清的景象。

B.“莫听《阳关》牵离绪”,紧承“夜悄花无语”,点出“无语”的原因,原来是分别在即,离情别绪牵人愁肠。

C.“拚酩酊花深处”句透露出离人内心无法慰藉的痛苦和无可告语的悲哀,与柳永词“都门帐饮无绪”意境相似,具有同等震撼效果。

D.下阙抒发的惆怅和叹惋,与上阙的不忍分别相呼应,细腻地刻画出离人分别前的情绪和微妙的心理活动,令人回味。

2.本词下阙,作者独出心裁来抒写离别之情,请结合相关词句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彦光,字修芝。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周受禅,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

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甚有患政。后数岁,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

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徳化人,皆此类也。后数岁,卒官。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隋史・梁彦光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B.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C.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D.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汉武帝时始置。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职任监察。

B.母忧,也作“丁内艰”,指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策试,谓以对策试士。大凡以政事、经义发问,使试士条对。策,写在简策上的试题。

D.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如赠言。也指古代皇帝对在职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如赠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彦光恪守孝道。梁彦光母亲去世,他因悲伤过度极度瘦弱;不久被起用任职,皇帝看了梁彦光的形貌变化后,对其感叹不已。

B.梁彦光施行惠政。梁彦光任岐州刺史时,当地民风淳朴,他用宽缓平和的办法来镇守全境教化得很好,朝廷考评接连第一。

C.梁彦光生性执着。梁彦光第一次治理相州不力被处罚,但他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当地豪强地痞嗤笑,但他毫不退缩。

D.梁彦光重视教育。梁彦光创立学堂,招纳名儒授课;在厅堂设宴款待特别优异的学生,让其余成绩差的学生都坐在走廊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2)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