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家世衣冠。晖早孤,有气决。年十三...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家世衣冠。晖早孤,有气决。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

②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以财货污君。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③帝欲严宿卫,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

④晖好节概,有所用,皆厉行士。吏人为之歌曰:“强直自,南阳朱季。吏畏其威,人怀其..惠。”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 .

晖与同郡陈揖交善揖早卒有遗腹子友晖常哀之。及司徒桓虞为南阳太守,召晖子骈为吏,晖辞骈而荐友。虞叹息,遂召之。其义烈若此。

(节选自《后汉书》)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童子_______

(2)有所__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强直自________

A.进荐   B.深远   C.前进   D.成功

(2)乡党讥其________

A.坚定   B.特异   C.次一等    D.孤傲

3.第⑥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晖与同郡陈揖交/普揖早/卒有遗腹子友/晖常哀之

B.晖与同都陈揖交/善揖早/卒有遗腹子友晖/常哀之

C.晖与同郡陈揖交善/揖早卒/有遗腹子友/晖常哀之

D.晖与同郡陈揖交善/揖早卒/有遗腹子友晖/常哀之

4.把第⑤段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

5.对第②段中朱晖形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慷慨大方 B.刚正不阿

C.恪守职责 D.讲求道义

6.第①段中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对此加以分析。

 

1. 收入,收起; 选拔,提拔; 2. C D 3.C 4.朱晖在为官上很刚正,被上级官员嫉恨,在职时常被弹劾。自从离开临淮,在山野草泽中屏客隐居,穿布制的衣服,以草菜为食。 5.C 6.通过朱晖拔剑而前的动作描写和“今日朱晖死日也”的语言描写,表现其维护诸母的果敢无畏;通过昆弟宾客惶迫伏地和贼钦佩其志而离开的表现,侧面描写出少年朱晖挺身而出的义勇。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做题时,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上下文了解文段大意,再审读所给自己的结构和句式特征,联系平时积累解释词语,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活用现象。从“童子内刀”的句式结构看“内”应属于动词,“内”同“纳”,意为“收起”。“有所拔用”,“所”字结构后的词应是动词,联系上下文看,“拔”和“用”在一起,意为“选拔、提拔”。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做题时,要先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定词义。 ①联系语境看,“强直自遂”是对朱晖的评价,“强直”意为刚强正直,代入选项解释看,“遂”理解为“前进”更合适,突出他的自我进取。 故选C。 ②“乡党讥其介”中的“介”在此应取名词或形容词义,说的是指朱晖当时的情形,且“其介”是被乡党讥评的原因,用“孤傲”更贴切。 故选D。 3.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做此类题,先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从文中看,“晖”“揖”“友”是人名,“交善”是“交好”的意思。“晖与同郡陈揖交善”和“揖早卒”表意完整,中间应断开,排除A、B两项。“有遗腹子友”,意为“有遗腹子陈友”。“晖常哀之”,朱晖常常照顾他。“友晖”相合意义不通,所以排除D项。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本句翻译注意关键句式:“晖刚于为吏”,介词结构后置句,意为“朱晖在为官上很刚正”“见忌于上”,被动句,意为“被上级官员嫉恨”。注意关键词:“所在”意为“在职的时候”;“去”,离开;“屏居”,退隐、屏客隐居。“布衣蔬食”,名词作动词,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清苦。 5.本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做题时,结合文章对人物的描写来分析其性格特征。 第②段写的是“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的事。通过朱晖的话,可分析他的形象特点。题干要求选出“对第②段中朱晖形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逐一对号入座验证。如“前阮府君有求于他末应”,表明他的刚正不阿;“所以不敢闻命,诚恐以财货污君”可见他的讲求道义;“厚赠送其家”可见他的慷慨大方。 故选C。 6.本题考查的是对多种描写方法的赏析能力。做本题时,要先回顾描写方法的有关知识,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中具体情节作综合分析。 本题,第①段中写朱晖,“拔剑前曰”是动作描写,“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是语言描写,表现其维护诸母的果敢无畏,这也是直接描写。此外,“昆弟和宾客惶迫伏地莫敢动”“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这是通过昆弟和宾客都惊惶失惜,趴在地上吓得不敢动弹的情形和贼人钦佩他虽年纪小但胆气不小而放弃抢劫的表现,从侧面描写出少年朱晖挺身而出的义勇。回答本题时,所用手法要结合内容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旅时相问,涔阳何处边?

[注]①杜:杜若,芳草名。②榜人:船夫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田园山水诗。

B. 本诗是五言律诗。

C. 颈联中“岸火”“潭烟”,紧扣了诗题中的“夜渡”二字。

D. 尾联中的“时”表达了诗人想到涔阳与朋友相聚的急切心情。

2.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

A. 明快飘逸 B. 婉约含蓄 C. 质朴刚劲 D. 清淡自然

3.请赏析“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两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重要的羊粪(节选)

李娟

①我们这里的人,形容一件事情处理起来难度大,总是说:“跟啃奶疙瘩一样!”奶疙瘩就是酸奶煮沸后沥制的奶酪,很硬。尤其是完全脱脂的陈年奶酪,硬得简直不近人情!任你牙口再好,也只能在上面留下几溜白牙印。吃这种硬奶酪,得先在火炉上烤软了,或在滚烫的奶茶里泡软了,才啃得动。加玛的一块奶疙瘩会啃三四道茶,从头一天泡到第二天,每道茶喝饱了就捞出奶疙瘩揣回口袋,到了下一道茶继续再泡。做这件事时,她不但有耐心,而且有乐趣。总之,奶疙瘩实在太难啃了。

②其实我主要想说的是:清理羊圈的工作太难了,就跟啃奶疙瘩一样。

③我们到了。冬牧场广阔而单调,黄沙漫漫,白雪斑驳。但我们生活的这一小块沙丘间的凹地却漆黑、深暗。这就是羊的功劳。羊在这个沙窝子里生活过许多个冬天,羊粪一年年堆积,粉化,把这块弹丸之地反复涂抹成了黑色。

④尤其羊圈里更是堆积了又厚又结实的粪层。居麻说,这些粪层每个月都会增厚半尺,一个冬天得清理好几次呢。其中初冬刚到达时的第一次清理和离开前的最后一次清理最为重要,劳动量也最大。第一次主要是为了挖出最底层的干粪层。最后一次是趁春日暖和,把最表面那层厚厚的软粪层铲起,砌在羊圈周围晾晒。这些粪块又黑又纯,一块块大小适中,是冬天里最好的燃料。

⑤最底层的粪层因靠近地表,沙土多,又硬又结实。加之又平摊着晾了一个夏天,撬起时跟预制板一样整齐。这些结实的粪板虽不能用做燃料,却是荒野里最重要的建筑材料。用这种粪板围筑起来的羊圈整齐又结实。否则的话,又能用什么来盖呢?野地空旷,一棵树也没有,一把泥土也没有,一块石头也没有,只有低矮脆弱的枯草稀稀拉拉地扎在松软的沙子地上。

⑥就连我们人的饮食起居之处——地窝子,也多亏了羊粪这个好东西。地窝子是大地上挖出的一个深两米左右的大坑,沙漠地带嘛,坑壁四周不垒上羊粪块的话,容易塌方。然后在这个羊粪坑上架几根椽木,铺上干草,压上羊粪渣,便成了“屋顶”。最后修一条倾斜的通道伸向这个封闭的洞穴。当然了,通道两壁还得砌上粪块挡一挡。连我们的睡榻也是用粪块砌起的,我们根本就生活在羊粪堆里嘛。

⑦“生活在羊粪堆里”——听起来很难接受,事实上羊粪实在是个好东西。它不但是我们在沙漠中唯一的建筑材料,更是难以替代的建筑材料——在寒冷漫长的冬天里,再没有什么能像动物粪便那样,神奇地,源源不断地散发热量。——最深刻的体会是在那些赶羊入圈的夜里,北风呼啸,冻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脸像被揍过一拳似的疼。但一靠近羊圈厚厚的羊粪墙,寒意立刻止步,和平的暖意围裹上来。

⑧刚到这里的第一天,傍晚时分风雪交加,根本没工夫好好整理。很快夜深了,大家非常疲惫,于是和衣躺在几乎什么都没铺的粪堆上凑合着睡了一宿。大家的脑袋统统抵着粪墙,翻个身,羊粪渣子就簌簌掉得满脸满脖子。要是有咧着嘴睡觉的习惯就惨了!不过即使是闭着嘴睡觉,第二天,还是……

⑨好在经过休息,第二天大家都精神焕发,开始大力规整。垮塌的粪墙被重新砌起,裸露的粪墙上挂满了壁毯和绣毡(最麻烦的事是往这样的“墙”上敲钉子,哪能敲得紧呢……),到了下午,地窝子终于焕然一新,体面极了!羊粪块们被挡得结结实实,统统退居到幕后。

⑩原先的羊圈只有居麻一家使用。现在与新什别克家合牧,陡然多了两百只羊,羊圈必须得扩张。居麻用十字镐把羊圈坚硬的粪地砸开,新什别克和小伙子胡尔马西(新什别克的弟弟)用尖头锨用力撬起粪板,加玛用方头锨把碎粪渣抛到墙外,我和新什别克的老婆萨依娜则徒手抱起大块的粪层递给嫂子,嫂子砌新墙。墙砌好后,多余的粪块都得运出去,我们几个女人用塑料编织袋一袋一袋地往圈外扛。干了整整一天。那个累啊!而且粪尘漫天,呛得满鼻子满嘴都是。大家不停咳嗽。脖子里也全是粪渣。这次清理,至少往下挖了一尺半深。

(11)虽然劳动辛苦,值得安慰的是,这两天的伙食开得特好!每天都有肉吃!还有肉汤熬的麦子粥喝,而且麦子粥里还拌了酸奶糊……还有土豆白菜炖的风干肉,而且肉是用羊油煎的……还有一顿焖了肉块的抓饭。最重要的是,这几天的所有茶水里都煮了黑胡椒和丁香粒!哎哟——香喷喷!

(12)羊粪地板是撬完了,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却是羊的“褥子”太薄了,地气太寒,体弱的羊可能过不了冬。于是加玛、胡尔马西和我在接下来的两个晴朗有风的日子里干了整整两个下午,把沙窝地附近凤化散碎的羊粪土收集了几十麻袋,拖进羊圈垫高了一些。这仍然不是最后。此后的每一天,当羊群出发后,留在家里的人,都得把羊圈里墙根背阴处潮湿的粪土层翻起、铲开,堆在阳光下晾晒,晚上再摊平。并且每过几天,就要拖几袋干粪土垫进羊圈。

(注)本文选自李娟的散文集《冬牧场》,2010年冬天她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经历了三个月冬季放牧生活,李娟的《冬牧场》获得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中的“非虚构作品奖”。

1.分析第①段以“吃奶疙瘩”起笔的作用。

2.从语言运用角度赏析第⑨段的画线句。

3.从选材角度分析本文“非虚构”的特点。

4.评析本文的思想意义。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①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了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②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③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在失去文化之肺;地铁上的“低头一族”,看的不是书报而是手机……商业和消费主义冲刷之下的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裸露出干涸的河底。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④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尼采曾对报纸的出现怒不可遏,认为这意味着忙乱、廉价的“短暂之物”取代了“永恒之物”。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

⑤这样的感叹固然有其价值,但放宽视野却会发现,从印刷术的普及,到声光电的传播,再到信息技术的兴起,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新中国“17年文学时期”全国仅发表长篇小说200部左右,谁又能想到如今某一文学网站号称有123万个作者,其中很多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正是报纸、影像、网络等技术手段的普及,让人类的文化空间拓展了而不是枯萎了,让知识和文化更能服务大众而不是被一小群精英所垄断。

⑥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有人做过统计,在当代中国,活跃在网上的知识分子只是知识界的表层,更庞大的群体基本不在网上发声,比例甚至低于领导干部。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⑦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对于有数千年文化的中国来说,信息化和技术时代带给我们的冲击更为猛烈,产生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⑧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01月06日)

1.第③段中的加点词“繁花”和“野稗”在文中分别指______

2.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和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B. 新技术转移了我们的文化话语权,也让我们的文化生活变得很肤浅。

C. 当代文化人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这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D. 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因为时代变迁和技术条件升级而改变。

4.阐释第⑧段画线句的含义。

5.联系文章标题,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评析本文最具特色的论证方法。

 

查看答案

按要求选择

(1)下列成语使用正确一项是___

A.寒风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大家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言献策。

C.昨天下午,千人团队游览了日月潭,领略了巧夺天工的宝岛风光。

D.为了铁路的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克服了重重困难。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项是____

“决定性瞬间”是布列松摄影理论的核心,是世上众多的现实主义摄影家及新闻摄影记者共同遵循的金科玉律。它讲求的是被摄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在某一时刻恰到好处地构成一幅和谐、达意的画面。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布列松1952年出版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                     

①认为在再小的事物上也能发现伟大的主题

②这本影集中收入了他126张摄影作品

③而书中所有照片,都作为布列松自己实践的案例,来支撑这摄影美学观念

④在该书的前言里,布列松引用“世上万物皆有一个决定性的瞬间”来阐释自己的观点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天朗气清,_____ . (作者:_______《兰亭集序》)

(2)《琵琶行》中诗人用“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

(3)《人间词话》中借用了柳永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来类比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的第二境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