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央视新闻频道近期推出“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央视新闻频道近期推出“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快闪节目之后,一场场爱国歌曲快闪活动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流行开来,各行各业的青年,利用新兴的媒体与艺术形态歌唱祖国、祝福祖国, 优美的旋律在各地飘荡,爱国的激情在人们心中沸腾。

快闪类型多样,先后出现过离散型、游戏型、政治型、商业型等不同种类。其内容或是一种娱乐狂欢,或是表达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抑或是宣传某种新观念、新产品。学者们对其评价也是态度各异。 批评者认为它肤浅幼稚,只是纯粹的社交性游戏而缺乏严肃理性的实践目标;指责它干扰城市正常秩序,增加城市治理成本;甚至担心快闪族被他人利用,从而引发社会混乱。赞赏者则认为,快闪降低了社会参与的门槛,创造了一种平等民主的社交形式;它以戏剧化的方式重塑了人们的城市空间体验, 并拓展了公共表达的形式。

爱国歌曲快闪活动合理借鉴了快闪亚文化“情境创设”的理念和充满活力的形式,并通过有效的策划和组织为其注入了深沉的内容和情感,提升了审美品格,展现了亚文化参与构建主流话语的无限可能。

注入意义,内容主流化。有别于快闪亚文化的无意义传统,爱国歌曲快闪活动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为背景,是一份献给祖国的特別礼赞。所唱曲目虽多为老歌,但因其爱国情感浓烈、社会普及度高,且经过全新编排,更能直达人心、引发共鸣。活动在娱乐性、可近性上获得了青年的认同,同时也突破了理论界对其肤浅性、破坏性的指责,以轻盈的姿态为爱国主旋律注入了一丝清新的活力。

精心策划,形式审美化。各地的快闪都非常注意天气、场所、布景、道具、领唱人物的选择和设计,以彰显其地域特色、历史风韵、建设成就和时代精神。活动多在人流如织的公共场合惊奇发生, 以知名人士、行业精英、青年学子富有个人魅力的独唱或互动演唱启幕。在悠扬旋律的感染下,成百上千的在场群众从好奇驻足到自觉加入,最终发展为共情共鸣的集体合唱。主办方通过多机位抓拍、 精美剪辑和专业和声,最后完成声画语言绚丽、情感逐渐升华的优雅叙事。

创设情境,行动剧场化。社会哲学家芒福德认为:“城市不仅创造了剧场,它本身就是剧场。”爱国歌曲快闪系列活动通过艺术行为、教育主题的巧妙嫁接,在司空见惯的城市居所中创设出富有诗意的剧场氛围,使现场群众在偶遇的“戏剧”情境中经历了一场融欣赏、体验、共情、参与于一体的审美实践。而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接力传播,则将剧场效应进一步扩散,形成了跨时空的情感震颤和价值认同,引发了全国范围内一场又一场表达爱国激情的快闪风潮。

快闪以其游戏性、创新性、自组织性等特点,很好地适应了青年的行为特点和情感诉求,让他们 在娱乐互动中自觉体验,也为其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提供了施展空间。可见,青年亚文化既不是芝加哥学派眼中对社会具有实际破坏力的反文化,也不完全是伯明翰学派视野中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风格抵抗的附属文化,亦不全然是后亚文化学者视野中的纯娱乐文化。

在歌唱祖国快闪的走红中可以看到,青年亚文化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其重要价值,能让青年在身临其境感受并参与的情况下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悟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选自邹举《中国教育报》2019年6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快闪类型多样,学者们对其评价也是态度各异。批评者对其扰乱城市进行了指责,赞赏者则认为其对拓展城市空间起到了积极作用,且赞赏者更多。

B.爱国歌曲快闪活动合理借鉴了“情境创设”的理念和形式,突破了理论界的指责,为爱国主旋律注入了活力,从而获得了青年的认同。

C.为了彰显各地地域特色、历史风韵、建设成就和时代精神,各地的快闪在天气、场所、布景、道具、领唱人物的选择和设计方面进行了精心选择和策划。

D.快闪系列活动是一场融欣赏、体验、共情、参与于一体的审美实践,使现场群众在偶遇的“戏剧”情境中创设出了富有诗意的剧场氛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开篇写了央视推出的“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快闪节目带来的影响,接着对快闪及人们对快闪的认识做介绍,然后引出了作者的观点。

B.第四至六段文中运用了层层递进、对比的论证方式,论述了快闪文化具有主流化、审美化、剧场化的特点。

C.第五段介绍爱国快闪活动的拍摄过程,论述了爱国快闪活动具有审美化的特点,整个活动经过精心策划以达到令人赞赏的效果。

D.文章最后部分进一步论述了青年亚文化让青年在爱国快闪活动中,可以感受爱国的氛围,领悟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国快闪活动多在人流如织的公共场合惊奇发生,因而在偏远的山区、海洋上一般不宜举办此类活动。

B.爱国快闪活动需要借助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接力传播,否则将无法形成剧场效应也无法形成跨时空的情感震颤和价值认同。

C.提供适合青年的行为特点和表达情感诉求的空间,使之在娱乐互动中自觉体验,可见快闪活动具有创新性、娱乐性等特点。

D.吸收了文化中积极因素的爱国快闪活动,将活动主流化、审美化、情感化,让青年可以身临其境,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1.C 2.B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A 项,“赞赏者更多”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学者们对其评价也是态度各异”,并未涉及多少的问题。 B 项,“从而获得了青年的认同”强加因果,原文说“活动在娱乐性、可近性上获得了青年的认同,同时也突破了理论界对其肤浅性、破坏性的指责,以轻盈的姿态为爱国主旋律注入了一丝清新的活力”。“同时”可以见出二者是并列关系。 D 项,“使现场群众在偶遇的‘戏剧’情境中创设出了富有诗意的剧场氛围”张冠李戴,原文说“爱国歌曲快闪系列活动通过艺术行为、教育主题的巧妙嫁接,在司空见惯的城市居所中创设出富有诗意的剧场氛围”,可见,创设氛围的主语是“活动”,而选项中说的是“现场群众”。 故选C。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层层递进、对比论证方式”错误,应是采用并列式论证方式。由以下几个分论点可知,“注入意义,内容主流化”“精心策划,形式审美化”“创设情境,行动剧场化”。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B项,“将无法形成剧场效应”理解不当,原文中是说“将剧场效应进一步扩散”,并非无法形成。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一场森林火灾。

3月31日下午,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扑火人员在转场中,突遇山火爆燃,30名扑火英雄遇难。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中,纷纷自发祭奠英雄。

材料二

著名爱国主义作家、抗日烈士郁达夫《忆鲁迅》:“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曾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以“水的曲径一直漫延到尽头,清澈和缓的春水是身下小舟的底座”为开头续写一段话。要求: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流畅、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轻轻一撞就容易坏掉,和车身一样做成金属材质的不是更耐撞吗?其实,早期汽车的保险杠确实就是由金属材质制成的,尤其是防撞梁,直接采用钢材制造。从早期的交通事故来看。 ____________,汽车整体的变形程度不大,对车子的损伤较小,但能量会传递到车内的驾乘人员身上,从而对人造成更大的伤害。从“吸能”的角度考虑,车企把车子的保险杠都改成了塑料、树脂等弹性较高的材质。

业内人士表示,塑料材质的保险杠的确容易损坏,但这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简配”,__________。同时,因为树脂等材料的可塑性更高,保险杠对于整车的造型可塑性也更高,会显得更加美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中国文化的视觉基因和审美意境。

在目前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以及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下,使非遗面临着当代转化的重要使命,需要深入挖掘非遗的美学价值,刻画新时代的中国审美体系。而非遗手工艺则饱含着传统社会生活中工艺技术方面的匠人智慧,以及中国式美学在视觉上的审美特质。从魏晋风度文人气节到唐宋丝绸瓷器,中国式美学源远流长,在上下五千年的星河时空中熠熠生辉,闪烁光芒,这是我们心生向往的远方和梦想。

要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就要让非遗蔓延渗透到生话的方方面面,扎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遗传承创新更要打破壁垒,积极建立与社会多方面的联系和互动,因此跨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是能量释放的转折点。(    )。知识的核心就是         ,回到人类最初混沌融合的知识文化体系中,或许能         ,为创新带来能量,穿越不同文化艺术领域和科学技术层面带来人类文明的新动能。

此外,就是要用大历史观的视野来         理解非遗传承,人类文明的演进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非遗传承如同这条河流,虽然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审美风格;却永远         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非遗承担着当代转化的重要使命,需要深入挖掘非遗的美学价值,建立新时代的中国审美体系。

B.非遗承担着当代转化的重要使命,需要深入挖掘非遗的美学价值,刻画新时代的中国审美体系。

C.非遗承担着当代转化的重要使命,需要挖掘非遗的美学深入价值,建立新时代的中国审美体系。

D.非遗承担着当代转化的重要使命,需要挖掘非遗的美学深入价值,刻画新时代的中国审美体系。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另一视点来看,我们说的无界,也许本来就应是跨界

B.从另一视点来看,我们说的跨界,也许本来就应无界

C.从另一视点来看,非遗传承就需要跨界,也即无界

D.从另一视点来看,跨界是非遗传承创新的最有效的办法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融会贯通  独辟蹊径  立体化  凝聚

B.触类旁通  独辟蹊径  立体化  凝结

C.触类旁通  别树一帜  整体化  凝聚

D.融会贯通  别树一帜  整体化  凝结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难有两全其美之事,如何抉择往往是人生难题。《鱼我所欲也》中,在“生”和“义”两者面前,孟子给出了他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篇中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长时间的空想不如短时间的学习有价值。

(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设问句式和借景抒情手法,自叙谪居卧病的境况。流露出迁谪之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