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植物都是不声不响地长大,即使遇到食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植物都是不声不响地长大,即使遇到食草族的侵扰,也只有默默忍受。其实不尽然。植物是非常有智慧的,为了防止食草族的侵袭,它们有的浑身布刺,有的身披铠甲,而另一些则怀揣毒药,倘若有不知好歹的胆敢冒犯,定叫它吃不了兜着走。

除了防御,有些植物还会积极地组织反击。当山艾树受到天蛾幼虫啃食时,它们会分泌一种物质。摄入这种物质的天蛾幼虫,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就出现了,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更让人称奇的是,有些植物在受到毛虫袭击时,(       )。其实,它们早就        ,与这些食虫豪绅结成了互惠联盟。结果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毛虫很快就会成为食虫族们的盘中美味。比方野烟草是烟草天蛾幼虫的最爱。当烟草天蛾幼虫在野烟草叶子上       的时候,野烟草受损的叶片会分泌一类叫绿叶挥发物的化学物质,这些绿叶挥发物发散到空气中,就成了野烟草的一种求救信号。酷爱烟草天蛾卵子的大眼长椿则会闻讯赶来,搜捕幼虫附近尚未孵化的卵子,专门吸食里面的营养,从而解除了野烟草的       

除了反击、求救,植物们还能搜索到同类的求救信号或抗击动态,得到“危险就在身边”的情报,这样它们才能及时巩固自己的防御系统,以避免危险来临时        。例如上面提到的山艾树积极反击天蛾幼虫的例子,在这场反击战进行得十分激烈之时,山艾树周围的同类甚至异类们(例如野烟草)也嗅到了硝烟的味道,从而得以早早备好胰蛋白酶抑制剂,以随时应战。看来,植物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得多。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摄入这种物质的天蛾幼虫,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就会发生,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B. 天蛾幼虫只有摄入这种物质,才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因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C. 这种物质一旦被天蛾幼虫摄入,就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D. 天蛾幼虫一旦摄入这种物质,就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周围的食虫族们会向它静悄悄地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B. 会向周围的食虫族们群发静悄悄的化学求救信号

C. 周围的食虫族们会静悄悄地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D. 会静悄悄地向周围的食虫族们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居安思危      狼吞虎咽      后顾之忧      猝不及防

B. 居安思危      大快朵颐      燃眉之急      措手不及

C. 未雨绸缪      狼吞虎咽      燃眉之急      猝不及防

D. 未雨绸缪      大快朵颐      后顾之忧      措手不及

 

1. D 2. D 3. D 【解析】 1.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解答此题,可首先找出画横线句子语病在于结构残缺:“摄入这种物质的天蛾幼虫”缺少谓语。A项,错误同画线句子一样缺少谓语。B项,错误出在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上,“只有……才……”是条件关系,同上文不相衔接。C项,错误是全句主谓搭配不当,主语是“这种物质”,同谓语“出现……问题”不搭配。故选D。 2.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解答此题,应注意上下文语境和各选项句式以及叙述主体的衔接。上文的叙述主体是“有些植物”,因此括号内应填的语句也应以“有些植物”作为叙述主体,据此可排除A、C两项。B项“群发”同叙述主体搭配不当,且“静悄悄的化学求救信号”说法不通,应予排除。故选D。 3.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语段是“与这些食虫豪绅结成了互惠联盟”,用“未雨绸缪”。“大快朵颐”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的享受美食。“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语段为“比方野烟草是烟草天蛾幼虫的最爱。当烟草天蛾幼虫在野烟草叶子上”用“大快朵颐”。“后顾之忧”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燃眉之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语段是“从而解除了野烟草”,用“后顾之忧”。“猝不及防”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措手不及”指事情突然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语段是“以避免危险来临”用“措手不及”。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注)东禅庄院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以一“摇”字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表现了春天到来的迅疾。

B. 额联巧用叠词,前者拟溪流潺潺声,后者描碧草新绿之色,视听结合更显得春意盎然。

C. 这首诗前四句写“往岐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数亩荒园”,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

D. 全诗紧扣意,写初春之景,景色如画;写友人之情,情意深厚。诗人一气贯注,看似信笔挥洒,实则勾勒甚密,有天机自得之妙。

2.请从手法与情感的角度简要分析本诗的最后两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质字子野。少谨厚淳约,力学问。伯父旦见其所为文,嗟赏之。以荫补太常寺奉礼郎。后献文召试,赐进士及第。通判苏州,州守黄宗旦少质,尝因争事,宗旦曰:“少年乃与丈人抗邪?”质曰:“事有当争,职也。”卒不为屈。宗旦得盗铸钱者百余人,下狱治,退告质曰:“吾以术钩致得之。”喜见于色。质曰:“以术钩人置之死而又喜,仁者之政,固如是乎?”宗旦惭沮,为薄其罪。知蔡州。州人岁时祀吴元济庙,质曰:“安有逆丑而庙食于民者。”毁之,为更立狄仁杰、李愬像而祠之,蔡人至今号“双庙”。以本曹郎中召为开封府推官。时兄雍为三司判官,质不欲兄弟并居省府,恳辞,得知寿州,徙庐州。盗杀其徒,并赀而遁,捕得之。质论盗死,大理以谓法不当死,质曰:“盜杀其徒,自首者原之,所以疑坏其党,且许之自新,此法意也。今杀人取赀而捕获,贷之,岂法意乎?”疏上不报。降监舒州灵仙观。逾年,韩琦知审刑院,请盗杀其徒,非自首者勿原。著为令。于是郑戮、叶清臣皆言质非罪,旦称其材,起知泰州。尝摄江陵府事,或诉民约婚后期,民言贫无赀以办,故违约。质问其费几何,出私钱予之。吏捕盗人衣者,盗叩头曰:“平生不为过,迫饥寒而至于此。”质命取衣衣之,遣去。擢天章阁待制出知陕州卒质家世富贵兄弟习为骄侈而质克己好善自奉简素如寒士不喜畜财至不能自给。苑仲淹贬饶州,治朋党方急,质独载酒往饯。或以诮质,质曰:“范公贤者,得为之党,幸矣。”世以此益贤之。

(选自《宋史·王质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擢天章阁/待制出知陕州/卒/质家世富贵/兄弟习为骄侈/而质克己/好善自奉/简素如寒士/不喜畜财/至不能自给

B.擢天章阁/待制出知陕州/卒/质家世富贵/兄弟习为骄侈/而质克己好善/自奉简素如寒士/不喜畜财/至不能自给

C.擢天章阁待制/出知陕州/卒/质家世富贵/兄弟习为骄侈/而质克己好善/自奉简素如寒士/不喜畜财/至不能自给

D.擢天章阁待制/出知陕州/卒/质家世富贵/兄弟习为骄侈/而质克己好善/自奉简素/如寒士不喜畜财/至不能自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因受荫庇而补任官职,“荫”即因父辈有功而给子辈入学或者任官的待遇。

B.庙食,历史上有功劳、名声地位的人死后立庙,受人奉祀,享受民间祭飨。

C.推官,官职名,唐代始置,历朝职司范围有所不同,一般掌管推勾狱讼之事。

D.大理,即大理寺,古官署名,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碉的一项是

A.王质心存仁爱。当太守黄宗旦抓获了许多私铸钱币的人而沾沾自喜的时候,王质认为,他耍手段抓人置之于死地却又喜形于色,不合乎仁者的治道。

B.王质宦途不畅。王质被朝廷授予开封府推官的官职,不愿兄弟二人都在期廷做官,恳请辞职,然后被调往寿州;到寿州不久,他又因事被贬谪,后得到郑戳、叶清臣等人的帮助,才再次被起任。

C.王质疾恶如仇。主政蔡州时,他愤怒地毁掉了叛贼吴元济的雕像,改立了狄仁杰、李恕的雕像,供人祭祀,这座庙成为蔡州人口中的“双庙”。

D.王质欣慕贤人。范仲淹被贬饶州时,朝廷正在严厉惩治朋党,尽管如此,王质依然前去饯行,有人责备他,他却以成为范公的朋党为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通判苏州,州守黄宗旦少质,尝因争事,宗旦曰:“少年乃与丈人抗邪?”。

(2)尝摄江陵府事,或诉民约婚后期,民言贫无赀以办,故违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着(节选)

余华

到了中午,里面有医生出来说:“生啦,是儿子。”

二喜一听急了。跳起来叫道:“我没要小的。”

医生说:“大的也没事。”

凤霞也没事,我眼前就晕晕乎乎了,年纪一大,身体折腾不起啊。二喜高兴坏了。他坐在我旁边身体直抖,那是笑得太厉害了。我对二喜说:“现在心放下了,能睡觉了,过会再来替你。”

谁料到我一走凤霞就出事了,我走了才几分钟,好几个医生跑进了产房.还拖着氧气瓶。凤霞生下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我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凤霞死后躺到了那间小屋里。我去看她,一见到那间屋子就走不进去了,十多年前有庆也是死在这里的。我站在雪里听着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心里疼得蹲在了地上。雪花飘着落下来,我看不清那屋子的门,只听到二喜在里面又哭又喊,我就叫二喜,叫了好几声.二喜才在里面答应一声,他走到门口,对我说:“我要大的,他们给了我小的。”我说:“我们回家吧,这家医院和我们前世有仇,有庆死在这里,凤霞也死在这里。二喜,我们回家吧。”

二喜听了我的话,把凤霞背在身后,我们三个人往家走。

那时候天黑了。街上全是雪,人都见不到,西北风呼呼吹来,雪花打在我们脸上,像是沙子一样。二喜哭得声音都哑了,走一段他说:“爹,我走不动了。”我让他把凤霞给我,他不肯,又走了几步他蹲了下来,说:“爹,我腰疼得不行了。”

那是哭的,把腰哭疼了。回到了家里,二喜把凤霞放在床上,自己坐在床沿上盯着凤霞看,二喜的身体都缩成一团了。我不用看他,就是去看他和风霞在墙上的影子,也让我难受得看不下去。那两个影子又黑又大,一个躺着,一个像是跪着,都是一动不动,只有二喜的眼泪在动,让我看到一颗一颗大黑点在两个人影中间滑着。我就跑到灶间,去烧些水,让二喜喝了暖暖身体,等我烧开了水端过去时,灯熄了,二喜和凤霞睡了。

那晚上我在二喜他们灶间坐到天亮,外面的风呼呼地响着,有一阵子下起了雪珠子,打在门窗上沙沙乱响。二喜和凤霞睡在里屋子里一点声音也没有,寒风从门缝冷飕飕地钻进来,吹得我两个膝盖又冷又疼,我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都去了。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我想想家珍那时还睁着眼睛等我回去报信,我出来时她一遍一遍嘱咐我,等凤霞一生下来赶紧回去告诉她是男还是女。凤霞一死,让我怎么回去对她说?

有庆死时,家珍差点也一起去了。如今凤霞又死在她前面,做娘的心里怎么受得住。第二天,二喜背着凤霞,跟着我回到家里。那时还下着雪,凤霞身上像是盖了棉花似的差不多全白了。一进屋,看到家珍坐在床上,头发乱糟糟的。脑袋靠在墙上,我就知道她心里明白凤霞出事了,我已经连着两天两夜没回家了。我的眼泪唰唰地流了出来,二喜本来已经不哭了,一看到家珍又呜呜地哭起来,他嘴里叫着:“娘,娘……”

家珍的脑袋动了动,离开了墙壁。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二喜脊背上的凤霞。我帮着二喜把凤霞放到床上,家珍的脑袋就低下去看凤霞,那双眼睛定定的,像是快从眼眶里突出来了。我是怎么也想不到家珍会是这么一副样子,她一颗泪水都没掉下来,只是看着凤霞,手在凤霞脸上和头发上摸着。二喜哭得蹲了下去,脑袋靠在床沿上。我站在一旁看着家珍,心里不知道她接下去会怎么样。那天家珍没有哭也没有喊,只是偶尔地摇了摇头。凤霞身上的雪慢慢融化了以后,整张床上都湿淋淋了。

凤霞和有庆埋在了一起。那时雪停住了,阳光从天上照下来,西北风刮得更凶了,呼呼直响,差不多盖住了树叶的响声。埋了凤霞,我和二喜抱着锄头铲子站在那里,风把我们两个吹得都快站不住了。满地都是雪,在阳光下面白晃晃刺得眼睛疼,只有凤霞的坟上没有雪,看着这湿漉漉的泥土,我和二喜谁也抬不动脚走开。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向人们展示了在极度苦难环境下的生命状态,让读者体味“活着”是非常幸运的,告诉人们应该好好珍惜生命。

B.“我” 不能走进那间小屋,是因为“我”的一双儿女都死在同一间屋里,让人感到恐惧。

C.“我要大的,他们给了我小的。”从这句简短的话语中,可见二喜感到不幸中的一点幸运。

D.“二喜的身体都缩成一团了”,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二喜的肉体和心灵都遭受了重大的打击。

2.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章情节分析。

3.小说中多次写到“雪”,请谈谈文章结尾处雪景的艺术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这是总书记三年来第二次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广大干部群众反响热烈。习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厕所革命”自2015年初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受到广大群众和游客的欢迎,也得到了海外人士的广泛赞誉。新加坡明鼎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郎义煊认为,厕所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澳大利亚伊迪斯考恩大学旅游学教授山姆·黄说,中国发起改善如厕环境的“厕所革命”,让外国游客感受到中国厕所环境的变化和改善,这件好事可以大大提升中国的旅游形象。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9日01版)

材料二:

[注]按照计划,从2018到2020年,全国将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4万座,达到“效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环保卫生、如厕文明"的新三年目标.

(摘编自中商情报网《2017——2022年中国城市环卫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三:

在建筑风格设计上,内蒙古建造了具有地方特色、民族持点的驿站旅游厕所;广西桂林芦笛岩景区厕所设计设置了户外观景平台,让游客在如厕时可休闲观景。

在管理服务提升上,徐州与知名洁具品牌合作,将厕所打造成该品牌的实体体验区;苏州打造的“游急便”旅游厕所电子服务平台,较好地发挥了服务和监管作用。

在投融资模式创新上,山东积极推广PPT模式,实行设备提供、厕所清扫、废弃物回收一条龙;积极探索“以商养厕”新路子。河北涞水野三坡首倡“乡村旅游厕所开放联盟”和“全业认养厕所”的管理新模式。

(摘编自新华网《“小厕所,大民生”——全国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纪实》)

材料四:

印度政府曾在1986年推出旨在向农村地区普及卫生设施的中央农村卫生项目;之后在1999年,又推出了全民卫生运动,但都收效甚微。截至2011年,拥有12亿人口的印度,只有47%的家庭拥有卫生问。2014年莫迪总理发起“厕所运动”,“家家有厕所”的口号在印度颇为响亮。

但印度水资源协会的扎克·快特表示,“由于文化、宗教或传统信仰,部分居民更青睐露天如厕”。因此,推广厕所还需要印度人民转变观念。

印度比哈尔邦议会2015年8月5日通过的一项新的村务委员制度修订案明确规定:家里配备厕所成为竞选任何村职的硬性条件。比哈尔邦邦长表示,“竞选者必须在竞选提名时宣誓他们家里配有厕所”,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乡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印度时报》网友对此新规纷纷点赞,不少人表示希望这条新规能遍布印度的各个村落及更广泛的场所。还有网友表示,此项新规不应只适用于竞选者,还应适用于参与投票的选民。

(摘编自《厕所革命》,2017年11月27日《高棉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厕所革命——实施范围为——景区、城市、农村——其目标为——提升旅游形象、生活品质

B.印度厕所革命——推进力量为——政府机构——推进策略有——颁布法规

C.印度厕所革命——发生背景为——卫生设施少——收效其微原因有——观念影响

D.中国厕所革命——实施策略为——新三年计划——其成效显著原因为——高层重视各方推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厕所革命已经在城市、景区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国家将会把重点转移到农村,以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B.从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到2015年这十年间,我国城市公厕数量和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C.根据材料三可知,中国的厕所革命,不仅注重数量的增加,还注重品质的提升,同时在管理服务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改进。

D.在推进厕所革命的投融资模式上,山东和河北的做法很有新意,实践证明其效果也非常不错,值得我国其他城市借鉴。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厕所革命与印度厕所革命所面临问题的异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