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①画竹三首
苏轼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岂独不见人,嗒然②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其二
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
那将春蚓笔③,画作风中柳。
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
何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注]①与可:即宋代画家兼诗人文同,字与可,苏轼表兄,善画竹。②嗒然:心境虚静的样子。③春蚓笔: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喻书画笔法拙劣。
1.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艺术见解。
2.第二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理寺卿邓公传
袁枚
乾隆三十九年春,大理寺正卿邓逊斋先生予告还蜀。启行之前一月,从京师作书寄其弟子袁枚曰:“蜀道大难,予偕汝衰,未必再见。即生死音耗,亦虑少通。予生平出处本末,惟汝知详,盍为我撰《墓志》以须?”枚闻命皇恐,疑从先生之言,则预凶非礼;以不敏辞,又恐非先生所以命枚之意,而没先生可传之贤。敬考古人文集,为贤者立传,不妨及其生存而为之,如司马君实之于范蜀公是也。先生蜀人,声望与范公相峙。枚虽非君实,请引此例,以质先生。
谨按:先生名时敏,字逊斋,四川广安人。父琳,以岁贡生任中江县训导。生六子,先生其季也。雍正十年举于乡,乾隆元年登进士,入翰林。十年,迁大理寺正卿。丁父忧归里。服阅,奏请养母。上许之。二十六年,太夫人薨。二十九年,先生入朝,补原官。
先生纯和介朴,遢人无矜容躁颜。于道义所在,则凝然不可挠。天子加恩边远之臣,锐意用先生。先生年才三十馀,一岁数迁,旁观辟睨,以为稍从容即可宰辅。而先生勿顾也,归依膝下,忽忽二十年。再入长安,诸新贵少年望先生如过时古物,而先生亦不乐与昵,退朝闭门,与一卷书、二三耆旧共晨夕而已。大理,古皋陶所为,权甚重。元、明以来,一切决于司寇。居此职者,相夸为识时务。而先生每秋鞫,苦心平反,有所得必争,争不得必奏。
今年以计典休,论者疑先生受主眷隆于始,而替于终。枚独以为不然。先生以万里孤臣,旁无凭借,而能委蛇卿班,适来适去,卒全名节以归。此非遭际圣明,始终眷护,而能如是乎?先生手札嗛嗛①以未报君恩为愧。枚又以为不然。夫建一议,理一事,此报恩之大者也;重其身,端其范,以仪型百辟,此报恩之大者也。其所以不受他人之恩者,为报一人之恩故也。无形之砥柱,可以扼中流、挽风气矣。而况古名臣有以七十起者,有以八九十起者,先生之齿犹未也。则将来之报称正无穷期,而枚幸旦暮毋死,终将濡笔以俟。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注]①嗛嗛:谦逊的样子。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声望与范公相峙 峙:并列 B.则凝然不可挠 挠:阻挠
C.而先生亦不乐与昵 昵:亲近 D.先生之齿犹未也 齿:年龄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逊斋先生告老还乡,临行前请袁枚为他写一篇墓志铭,袁枚援古人的先例而作。
B.邓先生年轻时受到重用,后为父守丧及奉养母亲居家近二十年,后再入京师为官。
C.邓逊斋因为例行的官员考核而退休,议论的人认为他自始至终受到皇帝的恩遇。
D.作者认为邓先生从奉公与修身两方面报答君恩,虽然归蜀,仍有报效朝廷的机会。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生平出处本末,惟汝知详,盍为我撰《墓志》以须?
(2)先生以万里孤臣,旁无凭借,而能委蛇卿班,适来适去,卒全名节以归。
4.请简要概括邓逊斋为人为官的特点。
阅读右图,对钱伯斯的“阅读循环圈”理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阅读从选择开始,开始阅读前,必须有足够的图书储备可供选择。
B.图中的“阅读”加引号,意在强调阅读并不等于拿着书,让印刷体的文字在眼前晃过这样的活动。
C.“反应”指的是阅读感受,它可转化为一种阅读动力,引导阅读者不断阅读。
D.位于图中心的“有能力的成人阅读者”表示这个理论仅适用于成年人。
下列有关天下名楼的对联,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②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③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④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A.①滕王阁 ②太白楼 ③黄鹤楼 ④岳阳楼 B.①黄鹤楼 ②滕王阁 ③岳阳楼 ④太白楼
C.①黄鹤楼 ②岳阳楼 ③滕王阁 ④太白楼 D.①岳阳楼 ②太白楼 ③黄鹤楼 ①滕王阁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哪一种性格更适合做作家,这就不好说了。________用李敬泽的说法,写到关键的地方,作家的手不能抖。
①“心慈”加“手狠”大概可以算作大师级作家的共同特征了。
②这和文学的思潮有关。
③我喜欢“心慈”“手狠”的作家。
④但是,总体上说,有能力、有勇气深入的作家总是好的。
⑤鲁迅就是这样。
⑥“手软”可以成就一个作家,“手狠”也可以成就一个作家。
A.①④③②⑤⑥ B.⑥③⑤②④① C.①④⑤⑥③② D.⑥②④③⑤①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________在一起的。中国历史上以家训为名的著述在南北朝已经出现,后来________,直至晚清民国。“家训”就像一位神情庄重严肃的老祖父,________地训导后世子孙,成为中华道德文化传承在最基本的社会层面的保证。
A.结合 绵延不绝 不厌其烦 B.融合 络绎不绝 不厌其烦
C.融合 绵延不绝 不胜其烦 D.结合 络绎不绝 不胜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