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诗话,就是评述有关诗歌问题所写的随笔式著作。其内容繁杂,结构松散,涉题广泛,记述往事,评头品足,笔调轻松,表达灵活。诸家诗话虽各有偏重,但兼及其他内容是其共同点。
北宋中叶是诗话的起始时期,欧阳修《六一诗话》是诗话体著作的开山之作。书中当然不乏真知灼见,而该书最具代表性和深远意义的则是开创了“诗话体”,此后一倡百和,仿效者不绝于后,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看点。北宋中期以后,江西诗派及其追随者活跃于诗坛,出现了一些带有这派倾向的诗话著作,如吕本中的《紫薇诗话》、陈师道的《后山诗话》、周紫芝的《竹坡老人诗话》等。至南宋,由于有了前面诗话的积累,出现了诗话总集一类的著作。如《诗话总龟》,开创了以内容性质分类的诗话体例,在诗歌鉴赏和诗论建设方面提供了大量资料。南宋后期,诗话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出现了比较系统的诗论之作,如严羽的《沧浪诗话》,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理论性和系统性。书中分别论述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诗证。从论述中看出,“以禅喻诗”是其诗论的命脉和基调,尊唐抑宋是其诗评标准和基本倾向。该书最显著的特点是将“以禅喻诗”“妙悟”等学说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所谓“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主张“学诗以识为主”,有“识”的能力才能辨别“体制”的艺术特征,进入悟境。作者将这些主张和观点贯穿于全书之中,从而形成系统、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这标志着宋代诗话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记述类和评论类内容在宋代诗话中均有记载,资料保存十分丰富。更难得的是保存了许多古代已经散佚的诗歌资料,如《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等诗话汇编著作中就保存了逸书、逸诗、逸事之类的材料。另外,自《六一诗话》诞生后,诗话体著作久盛不衰,到清代还大量出现,说明其有文体传承的价值。宋代诗话发掘、整理、提炼和总结了前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成就,为后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创作经验和有价值的研究资料。诗话中常以诗歌作品作为切入点,从审美的视角深入细致地探讨诗歌创作的艺术性问题,时有精辟之见,能起到以小见大、举一反三、闻一见十的作用。这对后来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颇有借鉴和启迪价值。有一种话语方式常在宋代诗话中出现,这就是评点式批评方法。这种方法,不求全面系统,也不考虑其间的连贯性,仅就某个问题或摘论、摘句进行析评,随感而发,要言妙道,一则一段,一目了然。不求高谈阔论,但求说深、说透而具说服力。宋代诗话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评点式批评方法,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论遗产,对后人研究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确有助益。宋代诗话探讨了诗学理论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功能性、真实性、典型性及诗歌原理方面带有规律性的一些问题。宋代诗话中还出现了大量名词术语,这是古人诗学观念和文艺思想的一种反映,独具中国特色,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同时还能看出论者在诗学上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理论水平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凡此种种,均有其理论研究价值。
当然,宋代诗话难免有其时代的局限和著者的缺憾,但就其整体而言,毕竟是瑕不掩瑜,不愧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宝藏之一。
(摘编自殷光熹《略论宋代诗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出现后之所以被纷纷效仿,主要原因在于其独特的“诗话体”形式和真知灼见。
B.南宋时期的《诗话总龟》能在诗歌鉴赏和诗论建设方面成就突出,与前代诗话的发展密不可分。
C.《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话发展成熟的标志,它在诗学理论体系方面超越了前代作品。
D.诗话著作长盛不衰,在于它具有的文体传承价值,也在于其提供的具体创作经验和大量的研究资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诗话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其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特征,并分析了其具有的共性。
B.文章第二段分析了诗话的发展历程,并纵向写出了不同时期诗话的代表作品及其基本特点。
C.文章第三段中以举例、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表现了宋代诗话的多个方面的成就。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不仅分析了宋代诗话的优点,也指出了其局限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浪诗话》中确立了“以禅喻诗”的诗论命脉和基调,将佛家的“妙悟”等理论引入到诗话中,主张以“识”辨“体”,进入悟境。
B.宋代诗话有记述和评论两种类型,保存了许多古代散佚的逸书、逸诗、逸事等材料,如《诗话总龟》《诗人玉屑》等。
C.评点式批评方法不能全面系统连贯性地评价诗歌,但它能抓住一句诗或者一个问题随感而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D.探讨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功能性、真实性、典型性及诗歌原理方面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是宋代诗话最为重要的成就。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竞技比赛,赢在起点,赢得先机,赢得成功,爱拼才会赢。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生长、成长,无所谓输赢,自然而然就好。站在基础教育即将结束的今天,一路走来,你对“教育”一词是怎么看的,说说你的理解。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⑴孔子谓季氏:_________,是可忍也,____________? (《论语》)
⑵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⑶且矫诏纷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敢复有株治。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⑷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⑸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周邦彦《苏幕遮》)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选读》)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
[注]①彻:通“撤”。
1.这两段文字对孝的认识上,前文可以用_______一词来概括,后文可以_____一词用来概括。(摘录原文词语)
2.比较、评析孔子与孟子在赡养父母问题上的认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唐)无名氏
叵耐①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
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②。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注)①叵(pǒ)耐:不可耐,可恼。 ②休共语:不要和他说话
1.首句中的“谩语”的意思是_________ 。该首词从题材上属于_________。
2.后半阕读来颇有情趣,古人云“语浅情深”是谓也。请赏析后半阕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孟尚书书
(唐)韩愈
愈白: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册,可效可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诗》不云乎:“恺悌君子,求福不回。”《传》又曰:“不为威惕,不为利疚。”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且彼佛者,果何人哉?其行事类君子邪?小人邪?若君子也,必不妄加祸于守道之人,如小人也,其身已死,其鬼不灵,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诬也,又肯令其鬼行胸臆,作威福于其间哉;进退无所据,而信奉之,亦且惑矣!
且愈不助释氏而排之者,其亦有说。孟子云:“今天下不之杨①,则之墨②。”杨墨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故曰:“能言拒杨墨者,皆圣人之徒也。”扬子云云:“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 ”夫杨墨行,正道废,且将数百年,以至于秦,卒灭先王之法,烧除其经,坑杀学士,天下遂大乱……后之学者,无所寻逐,以至于今泯泯也,其祸出于杨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呜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天地鬼神,临之在上,质之在傍,又安得因一摧折,自毁其道以从于邪也!
(选自《韩愈文-与孟尚书书》,有删节)
(注)①杨:杨朱派 ②墨:墨翟派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具在方册 方册:书籍
B.不为威惕 惕:恐惧
C.礼乐崩而夷狄横 横:横暴
D.以至于今泯泯也 泯泯:灭绝,消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求福利也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B.其亦有说 其皆出于此乎
C.孟子辞而辟之 蟹六跪而二螯
D.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重为乡党所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在答复孟尚书的信中,阐述了自己行事立身不愧天地,不愧苍生,无所惧怕,不会因为担心释氏降祸或想求得好处而改变自己对圣贤之道的坚守。
B.文章中对信奉者认为佛家会带给人祸患的说法,表示了怀疑,并从佛者的行事上分析,无论佛家是君子还是小人,这个说法都立不住脚。
C.杨墨学说曾阻止了儒家圣贤之道,韩愈与杨雄都有这样的认识,他们认同孟子对正道的作用,认为孟子的功绩不会比夏禹小。
D.杨墨盛行,发展到后来,以致秦焚书坑儒,后虽汉代重兴儒道,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而韩愈排斥佛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儒道危在旦夕、衰微灭绝的可怕境地。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
(2)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