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雕刻极细腻,有__________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_________

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      ,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

B. 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C. 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D. 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差强人意

B. 雕梁画栋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差强人意

C. 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  妙笔生花  心满意足

D. 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心满意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B. 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C. 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D. 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1.B 2.B 3.C 【解析】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及衔接的能力,属于嵌入型补写,是客观题。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通读全文段,把握文意,理清顺序。分析空格所在的语境,明确前后文的限定,注意前后的衔接。分析所要补写的句子,辨明其间的关系,判断选择。本题要按逻辑顺序来排序,本题需要对“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一对联进行赏析,赏析时需要从对联的内容、含义入手,然后从结构上和表达效果上看。“回味之无穷”是表达效果,一般要排在最后,排除ACD。 故选B。 2.本题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这里所填词语的结构应与“秦砖汉瓦”相同,为偏正结构,所以用“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此处表达的意思与“皇家气派”相反,所以不能用“富丽堂皇”,而应使用“美轮美奂”。妙笔生花: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这里强调构思巧妙,与文章无关,所以用“巧夺天工”。差强人意:形容尚能令人满意。心满意足:形容心中非常满意。根据“尚”字,便知这里表达的意思是大体上让人满意,所以用“差强人意”。 故选B。 3.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本题:“年代久远”是原因,所以前面加上“由于”,使之作整句话的原因状语;“年代久远”导致的结果是“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与“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是转折关系,要使用转折连词“但”。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通过写叶子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青春不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江水的无穷无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注)

杜牧

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注)张郎中,即张文规,出为安州刺史。公元841年,诗人途经安州,曾与张文规同游。本诗写于842年诗人再一次途经安州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的是在去年细雨将停未停的夏天,诗人和友人同倚朱阑谈心,“同倚”二字体现了两人的关系密切。

B.颔联写的是诗人在想他去年看到的楼下流水,现在不知道流到了那里,借流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C.诗歌前两联是在追忆旧游,后两联重在渲染离愁,采用先记叙、后抒情的方法,使诗歌的行文脉络分明。

D.全诗中,诗人从去夏的相逢同游,写到今年的重游怀念,语言自然流畅,寄寓了诗人功业无成的伤感。

2.作者在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离情别绪?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昭帝时,以功次补武安长。失官,年三十余矣,乃学《春秋》涉大义,读兵法明习,前将军韩增奏以为军司空令,本始中,从军击匈奴。军罢,复为郎。

是时,西域诸国新辑,汉方善遇,欲以安之。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脩城,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莎车遣使扬言北道诸国已属匈奴矣,于是攻劫南道,与歃盟畔汉。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遂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拔其城。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诸国悉平,威振西域。上以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

永光二年秋,陇西羌人旁种反,诏奉世等人入议。是时,四方饥馑,朝廷方以为忧,而遭羌变。奉世曰:“羌虏近在境内背畔,不以时诛,亡以威制远蛮。臣愿帅师讨之。”

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到陇西,分屯三处。奉世具上地形部众多少之计,愿益三万六千人乃足以决事。书奏,天子大为发兵六万余人。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明年二月,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光禄勋如故。其后录功拜爵,上赐奉世爵关内侯,食邑五百户,黄金六十斤。

后岁余,奉世病,居爪牙官前后十年,为折冲宿将,功名次赵充国。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有删改)

注:①辑:和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

B.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

C.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

D.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春秋》一书出于孔子之手。

B.永光二年,是用年号纪年法来纪年,即用帝王即位的年号来纪年,如《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

C.拜爵,即授予爵位。“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其它意为“死”的词还有崩、薨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莎车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攻杀了汉朝任命的莎车王,背叛汉朝,冯奉世当机立断,在莎车力量强大起来之前平定了这场叛乱。

B.永光二年秋天,陇西郡羌族旁支反叛,尽管当时朝廷正为天下饥荒而忧虑,冯奉世还是建议朝廷出兵平定叛乱。

C.冯奉世亲自率兵去讨伐羌族叛兵,到陇西郡,分别屯兵三处,仅凭借一万二千兵马,便于当年十一月直接大败贼兵。

D.冯奉世任武将官职前后有十年,是杀敌报国的老将,曾被封为左将军、关内侯。

4.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诸国悉平,威振西域。

(2)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查看答案

    菜大爷

刘奇叶

菜大爷是居住在城郊西村的一位退休工人。菜大爷姓蔡,“菜大爷”不是他的真名,而是邻里送给他的一个雅号。

菜大爷的住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砖瓦民房,后面有个小菜园子。退休后,他把下地种菜当作一种乐趣。菜园子一年四季都能产菜,除了供给他与老伴儿老两口平常生活吃菜外,总是还剩余不少菜。于是,菜大爷在闲余之际也挑着自己种的菜到菜市场上去卖。

菜市场离菜大爷的家很近,穿过一条街道就到了。买菜的很有眼光,尝过菜大爷的菜后,下一次哪怕菜大爷卖得比其他的摊位贵,也会被一扫而光。

人们知道,菜大爷种的菜用有机肥料施肥,吃起来好吃又健康,属于真正绿色环保的蔬菜。菜大爷除了平常注意累积肥料,还经常去附近的养猪场挑猪粪施肥。渐渐地,前来买菜的人们都知道了菜大爷的菜好,亲切地称他为“菜大爷”。知道大伙儿对他种的菜十分钟爱,每次上市场卖菜归来,菜大爷心里头总是乐滋滋的。

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但菜大爷觉得现在的生活很不错,他喜欢这种自娱自乐卖菜的滋润生活,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儿子离开这个城市,他也打心里舍不得这个菜园子。

隔壁的邻居老李头也卖菜,但他的菜是从外地贩来的蔬菜,属于无机肥料种植的那一种,味觉营养都没法跟菜大爷的菜比,人们一般不喜欢买他的菜,所以老李头每天卖菜总是早上出去,很晚才归来,有时候还要剩余些许残菜回来。

偶尔,老李头会同菜大爷一块去市场卖菜,两人年龄相仿,又是邻居,还算谈得来。

一天,老李头天没亮就贩回满满一担的蔬菜,在家里照常分拣为几元一把的小份后,刚要挑市场上去卖,突然感到肚子一阵绞痛,顿时瘫倒在地上。这一切正好被菜大爷瞧见了,他赶紧叫车把老李头送进了医院急救,接诊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切除手术。

手术后的第二天,菜大爷去医院看望老李头时,老李头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老伴儿正在给他喂粥,一见菜大爷来了,老李头两口子一个劲地道谢。见老李头手术很成功,菜大爷也为他高兴。聊天中,一贯热心肠的菜大爷问老李头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如果有就尽管说,邻里邻居的互相照应嘛。老李头听了,却欲言又止的样子,菜大爷便追问他是什么事情。原来,他是心痛前日贩回的一担蔬菜还放在家里没有卖掉,担心自己住院几天后,那一担蔬菜会白白地烂掉,怪可惜的。菜大爷听了,未加思索地答应帮老李头把菜挑去市场上卖了。

回去后,菜大爷二话没说,到了老李头家便把那担蔬菜挑去了市场。才到菜市场口,买菜的人们就一窝蜂围拢上来,容不得菜大爷说明一下这菜的来源情况,那担菜又被一扫而光了,哪有菜大爷陈情解释的空隙?望着一副空空的担什和一堆零零碎碎的钱币,菜大爷愣在那里好一阵,仿佛做了一件大亏心事似的。

当天下午,菜大爷把卖菜的钱如数交给了老李头,说了一声家里有事就走了。老李头高兴地接过钱一点,居然比平常赚的钱要高出一倍多。他心里对菜大爷钦佩得五体投地!

半个月之后,老李头出院了,特地买了两瓶好酒去敲隔壁菜大爷家的门,结果敲了半天没有人应。老李头问其他邻居,邻居说,菜大爷老两口搬儿子那儿去了。

菜大爷为什么突然搬走了呢?好久好久,老李头仍没有想明白。

(选自2016年第4期《小说月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交代“菜大爷”雅号的由来,一方面暗示菜大爷受到了邻里四周的爱戴,另一方面也为下文写他特别重视清名埋下伏笔。

B.小说写菜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这是倒叙手法,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

C.小说中两次写到菜大爷的菜“被一扫而光”,突出了顾客对菜大爷的信任,说明不管是否绿色环保,只要是菜大爷卖的菜,顾客都欢迎。

D.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内心,比如菜大爷替老李头卖完菜后,“望”的动作,“愣”的神情,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他的愧疚。

2.小说设置老李头这个人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菜大爷突然搬走为结尾有什么好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杭州、郑州、武汉、合肥、南京等20多个城市都出台了人才新政。这些人才政策,既立足国内,又放眼全球,掀起了一场“人才争夺战”。

郑州市给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才提供每人10万元的首次购房补贴;成都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在杭州,外国人才可享受7项出入境便利政策,创业资助最高可达1亿元,优秀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杭就业并享受相应补贴等;在南京,为了支持外国留学生直接留在南京创新创业,规定争取国家授权后,外国留学生凭借江苏高校毕业证书、创业计划书,可申请有效期2至5年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等。可以预见,中国各地面向全球招揽人才的态势将一直持续下去。

“人才争夺可以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大、中、小城市更加平衡地发展。”中国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刘彦平表示,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创新创业,人才就是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

(摘编自人民网《20余城掀起“人才争夺战”》,2018年3月28日)

材料二:

凭身份证学生证半小时落户、以低于市场价20%买房、数十万元就业创业补贴……继南京、西安等20多个城市打响“抢人大战”,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近日也出台政策瞄准高端人才引进。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放大招”凸显了各地广聚天下英才,激发竞争活力的期冀。但纳贤不是一锤子买卖,打造“人才高地”也并非一日之功,引得进更留得住并用得好,才能破解创新密码。

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的最高需求层次是自我实现需求。较之物质奖励,价值认同、自我实现感更能打动人心。为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和上升空间才能留得久。适配的岗位、周到的政策配套、充足的资金设备资源、对知识产权充分的法律保障都是关键要素。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地方需有知人善用、人尽其才的智慧,有舍其所短、取其所长的策略和维护公平法治的能力。

留住心才能留住人,这需要城市既要大度,也要有温度。让高端人才留下来、智慧活起来,还需把更多精力放到建设宜居宜业、后顾无忧的软环境、暖环境上去。唯有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厚植给养人才的土壤,才能让人产生“吾心安处即故乡”之感,才能激发人才红利、提供发展动力。

(摘编自新华网《“抢人大战”,引得来更要用得好》,2018年4月3日)

材料三: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日报道,送房屋产权,送面试补贴,甚至还有警官上门服务、提供户籍办理,愈演愈烈的“抢人”战火已在中国20多个大城市熊熊燃烧。

报道称,参与“抢人”的不仅有户籍优势的新一线城市,无法与之抗衡的三四线城市,也试图用行政手段“抢人”。安徽省三线城市一名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办负责人说,两年前,学校就收到当地政府的红头文件,要求争取40%至50%的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

报道称,大城市年轻劳动人口普遍不足是此轮抢人的重要原因。人口学者易富贤说,2017年以来,中国20至64岁的总劳动年龄人口开始负增长,年轻劳动力资源开始走向枯竭,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年轻劳动力的状况难以为继。如果人口过度流入大城市,大城市养育成本高,年轻人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就会持续下降,也将拉低整个国家的生育率,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应鼓励就近城镇化:“一个50万人口的城市,生育文化保存好,生育率高,父母帮忙带孩子,既有利于养幼,又有利于养老。”

报道称,不过,中国当下的年轻人恐怕不太容易接受这种传统的理想生活状态。南京审计大学毕业生张经纬说,他已拿到上海一家金融机构的“offer”,虽然薪金待遇不比其他城市更优厚,但他需要的是大城市能够提供的资源、机遇,并不在乎更高的生活成本。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创新创业的社会背景下,“人才争夺大战”的态势还将持续下去。

B. 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大、中、小城市更加平衡地发展是本轮“人才争夺大战”的起因。

C. 与送购房补贴就业补贴等有利政策相比,价值认同和自我实现更能打动求职者,留住人才。

D. 中国当下的年轻人似乎不太容易接受“既利于养幼,又利于养老”的传统理想生活状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除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有户籍优势的新一线城市外,三四线城市也试图用行政手段“抢人”,表明了各地广聚人才,提高竞争力的期冀。

B. 城市要知人善用、人尽其才,舍其所短、取其所长;唯有厚植给养人才的土壤,才能激发人才红利,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C. 留住心才能留住人,一座城市要留住人,关键在于要有温度:需把更多精力放到建设宜居宜业、后顾无忧的软环境和暖环境上去。

D. 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经济学者和人口学者,对本轮“人才争夺大战”各从城市平衡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3.以上三则材料中,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