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通 道 陆颖墨 那一年,一艘潜艇在水下试航时触礁。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通  道

陆颖墨

那一年,一艘潜艇在水下试航时触礁。大批的救生舰船很快赶到了出事地点,水上飞机也逼近附近的海面。

这里的海区不算太深,但也不浅。要把潜艇打捞上来修理不是很快能够办到的。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让艇内的潜艇兵脱险。

按照操典,潜艇兵水下脱险的唯一通道就是鱼雷发射管。但这又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求生通道。整个过程必须进行得天衣无缝。你要是耐不住水压,或者有其他的一点失手,都可能毁于一旦。所以说,技术重要,体质重要,心理素质更重要。

轮机兵小王刚进发射管就让海水呛了一下。还好,管内水不多,他挣扎着退回舱内。艇长赶紧过来问有什么困难,小王咳着摆摆手说:“没事,没事。”艇长让他休息一下再走,就转身去指挥别人了。

潜艇兵们分三个发射管出来,一个一个浮出了海面。现场抢险指挥员紧张地数着出来的人数,可是,数到最后一个数字,他卡住了——有一位没有出来。经艇长核实,少的正是小王。

幸好,潜艇一出事就向水面抛出了浮标,浮标上有一个磁石电话。有了它,水上指挥水下脱险就方便多了。和艇内联系,还真有人接了,自然是那个轮机兵小王。

只要活着就好!赶紧问出了什么麻烦。轮机兵支支吾吾好半天,但艇长很快听明白了:他不敢再进那个通道。

的确,凡是从鱼雷管钻出来的,没人不心有余悸。那里面充满了恐怖。但是,要是不从那儿出来,只有死亡。

艇长在船上气得直咬牙。他是最后一批离开潜艇的,只是没法儿和小王同钻一个通道。怎么能想到求生的路上也出现逃兵呢!

“这家伙,我在下面的时候他说没事,硬是把我骗过去了,要不,我非……”

海上的天气瞬息万变,说话间就传来气象警报:强热带风暴即将来到。各救险舰船向指挥船请示撤离。请示到舰队,正在做遥控指挥的舰队司令说:“不能放弃。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必须努力。”他以最快的速度又召集了一批潜水专家,一道乘水上飞机赶到现场。

司令和水下的人亲自通话,把风暴要来的情况也做了重申。正说着,风浪已渐渐起来了,舰身摇晃,电话线断了。司令叹口气放下了电话,看看远处海天的乌云,叹了口气。

“首长,我下去一趟。”

声音很平淡,却把大家吓了一跳。下去,就是说潜下水,从发射管再钻进去。这和脱险过程反着来,危险性却要增加好几倍。司令细看,是潜艇学院的一名潜水教员。学院不归舰队管,他是主动要求跟司令来的。教员说:“这是我的学生,他出不来,是我没教好。”

听这话,大家都摇头。起先艇长就要下去,说就是扇那小子耳光也要把他扇出来,因缺乏科学性而未被批准去冒险。眼下风浪越来越大,可不能再搭上一个。

教员说:“第一,我以一个老潜水员的名义,保证自己不出危险;第二,为了中国海军潜水教员的名誉,我必须下去。我深信我和我的学生不会是不合格的。”

司令看看他,沉吟。

教员急了:“首长,风浪来了,没时间再耽误了!”

司令抓了抓他的胳膊。于是,他扶着摇晃的舷梯,很快潜入海中。

他一进入艇内,小王呆住了。从艇体的摇晃中,小王只感受到越来越强的风暴,而且,晃动也加快了裂缝的渗水。等两个人面对面站着时,海水已齐到胸口。

“老师,您怎么……您快出去!我不能害您……”

教员掏出了身上的潜水码表,说:“你出去不出去不关我的事。,,

小王一愣。

“我是为了我才下来的,向你讨回我的一样东西。”

“东西?”小王更不明白了。

“是的,一个潜水教员的名誉。我没想到,我的学生会有在技术上不合格的。现在,我要给你补考。”

“教员……”轮机兵不知说什么好,“我技术上没问题,只是心里……”

“不对。从我多年的经验来说,只有技术不好的人才出不去。我担保,你的心理素质没有一点问题。看来,当年你结业时的合格成绩有假。”

“不……结业时我的成绩是真的。”这一点,小王还要较个真。

“那你证明给我看——补考!”教员重新扬了扬码表。

“可是,教员,我还是觉得……”

“考场里不许脑子走神,只有考试。”教员接着大声点了对方的名字,“王国华!”

“……到。”

“回答没有力量,重来!王国华!”

回答还是不让人满意。水已经到了教员的下巴,他的呼吸明显地急促了。但他竭尽全力又喊了一声学生的名字。

“王国华!”

终于,学生短促有力地回了一声:“到!”

“考试开始,听口令:……”

学生看了老师一眼,按着口令麻利地开始行动。他进入了那个通道。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批的救生舰船很快赶到了出事地点,水上飞机也逼近附近的海面”,小说开头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把读者迅速带入小说情境。

B.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就是扇那小子耳光也要把他扇出来”表现了艇长的急躁冲动,与下文教员的沉着冷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司令抓了抓他的胳膊”这一细微的动作描写,既写出了司令员对教员生命安危的担心,也有对教员行动的鼓励与赞许。

D.“教员”身上体现了许多军人的优秀品质,他来到舰艇后采用“教学”的方法营救被困在舰艇中的小王,体现了其机智勇敢的一面。

2.“强热带风暴”的出现在小说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通道”作为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B 2.①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产生了扣人心弦的效果。②衬托出教员和其他军人不惧艰险、英勇无畏的精神。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强热带风暴”的出现引出了教员自告奋勇的下水救人的情节。 3.①标题“通道”一语双关。既指潜艇上唯一的逃生通道鱼雷发射管,也是一名潜艇兵成长为合格的优秀的士兵的“通道”;②潜艇兵王国华在“通道”面前经受了考验,其背后是广大官兵的共同付出,“通道”体现了我军广大官兵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也是他们共同成长的“通道”。(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B项,“就是扇那小子耳光也要把他扇出来”是艇长内心着急的反应,不是用来与教员的沉着冷静形成鲜明对比的。 故选B。 2.本题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 从效果上讲,小说中“强热带风暴”的出现,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产生了扣人心弦的效果。因为潜艇兵们,从发射管出来,一个一个浮出了海面,唯独小王还没有出来,而海上的天气瞬息万变,,强热带风暴已经来到,如果小王再不出来,就有生命的危险。 从人物上看,“强热带风暴”的出现,更能衬托出教员和其他军人不惧艰险、英勇无畏的精神。因为教员要“下去一趟”,这和脱险过程反着来,危险性却要增加好几倍;而教员只是潜艇学院的一名潜水教员,学院不归舰队管,他却是主动要求跟司令来的。在最危险的时刻,教员挺身而出,更能衬托出他的英勇无畏。并且,小说写舰队司令以最快的速度又召集了一批潜水专家,这些都能表现军人不惧艰险、英勇无畏的精神。 从情节上看,“强热带风暴”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因为小王还没有从发射管出来,“强热带风暴”的出现,让情况变得更加危险,这才引出了下文中教员自告奋勇下水救人的情节,让故事的发展更加扣人心弦。 3.本题考查标题在文中的作用。小说标题作用一般有:交代主要人物;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寄托作者情感;展开情节,前后呼应;对比讽刺,强化效果;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从给读者的感情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兴趣的作用。 从标题的内涵上看,标题“通道”一语双关,既指潜艇上唯一的逃生通道鱼雷发射管,也是潜艇兵小王成长为合格的优秀的士兵的“通道”;从文章的主旨看,潜艇兵小王在“通道”面前经受了考验,其背后是广大官兵的共同付出,“通道”体现了我军广大官兵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也是他们共同成长的“通道”。从文章的主要人物看,教员要“下去一趟”救小王,这和脱险过程正好反着,这条“通道”危险性却要增加好几倍,小说通过写“通道”的危险性,更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可贵。从小说的情节看,小说围绕小王不敢出通道、教员要下“通道”救小王、小王最后走出“通道”,可见“通道”是文章的线索,故事情节的设置与“通道”相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飞速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则相对滞后,许多乡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乡土文化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

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必须加以保护。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积极的延承”即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沿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这一点在时下的中国广大农村要特别关注并给予妥善的保护政策。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实现乡村振兴一方面要满足村民的现实发展要求,而乡土文化正是实践中可以保护和挖掘的重要资源。以民宿客栈、乡愁经济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价值利用,为农村的产业兴旺开辟了发展的新方向,切实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指导意义。实现乡村振兴另一方面还要深入关照村民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东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具有某种决定性作用。”基于地缘与血亲关系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其富有的历史性和地方性,回答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这种文化认同与精神归属,是广大农村地区长治久安的思想和情感基础。

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本质上是乡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更好地诠释乡土文化。一方面乡土文化所包含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敬老睦邻的传统美德,仁爱民本的人文精华是属于中国人的重要文化血脉,是滋养中华文明持续繁荣的沃土,是文化自信的根脉。另一方面乡土文化是一方民众在生存发展中知识经验的累积,有其内在完整的逻辑体系,以及众多艺术化的表现形式。经历时代冲刷,以及现代文明洗礼后,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的乡土文化,通过理论学术层面的梳理研究,实践运用层面的改良创新,将会成为独具特色的国家名片,带给中国人更强烈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张义晓 《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失落与复兴》)

材料三:

西方的城市文明铲除了乡村文化,同时他们以城镇化的标准作为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1851年的英国,城镇人口已超过乡村人口,达全国总人口的5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镇化国家。”现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陷入了城市发展的单向思维(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为指标的量化思维)。城市思维产生于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它将乡土文化视作需要改造的低等级的文明模式。目前,这种判断方式仍在被广泛使用,即单边地强调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产业的开发,以及片面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和发展等措施。这都只是将乡土文化当作城市文化的对立面,是城市文明对乡土文明的一种经济掠夺和物质消灭,忽略了对乡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整体性的保护。城镇化应避免城市思维,不能以消除农村为城市建设的量化指标,我们应该看到在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同时,乡土文化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之认同,对于社会风土习俗之维护,对于国家现代政体制度建设的合法性基础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摘编自汤敬一《乡土文化功能:从乡土社会到城市社区》)

1.下列对材料中“乡土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是广大农村。

B.乡土文化有区别不同文明的功能,若为独具特色的国家名片,更能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C.乡土文化属于传统的、原生态的文化,有它的“文脉”,也有作为文化载体的“人脉”。

D.乡土文化是一种不必改造的文明模式,故要重视对乡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整体性保护。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性和地方性,是广大农村地区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

B.本质上属于乡土文化的中华文化,内涵独特、逻辑体系完整,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众多。

C.英国以城镇化标准作为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经过努力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城镇化国家。

D.转移农村劳动力、开发农村产业,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等,属铲除乡土文化的行为。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保护“乡土文化”的可行性办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文学艺术是什么”的问题,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定义。从事理论研究的人,为此费了许多纸张和脑力。衡量这些定义是否靠谱,还是要回到“情”上来。有了“情”,才有文艺;越是情深意长,艺术性就越强。

关于情感的传达,在美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学说,被称为“传达说”,提出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这位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众多不朽名著的大作家,曾尝试回答“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他写道:“艺术是一个人通过某种外在符号,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受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受所感染,也体验到它们。”托尔斯泰的观点有非常大的影响,几乎所有当代西方关学史都要提到。其中的原因恰恰在于,他与那些职业关学家们,与学院理论家和批评家们讲的不一样。作家心中要有理想的读者,将情感诉诸文字,向这些读者倾诉,而接受者以自己的方式,与作者进行沟通,分享这一份情感。

有人指出,文学不过是一种生产活动。这是有道理的,他说出了在市场经济下文学存在的状况。文学研究者一般将文学分成两类,一类是作为文学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创性”或“经典性”文学作品,另一类是“类型文学”。“类型文学”是诸如“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这些小说都有一些吸引读者的手段,例如侦探小说提供智力游戏的快感,科幻小说用于实现对未来猜想的科学等。“类型小说”受市场经济的支配,所以只需将一些套路固定下来,把握其中的要素,就可以迅速而大量地生产,形成固定的消费需求。

然而,文学的发展,总是不可避免地在走向类型化与内在于文学中的反类型化冲动之间摆动。这种反类型化的内在冲动背后的动力源,在于表现和传达真情实感的需要。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如果没有作者深入人心深处的描写,就只是一个情欲泛滥而自取灭亡的类型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在托尔斯泰的笔下,从一个出轨女人最后走投无路自杀的滥俗故事,成为感动世界的杰作,这些都是由于情感溢出了故事本身,点石成金,成为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文学并不独占语言。各类人文学科,各类社会和自然科学,都需要用语言来表述自身的内容。但是,文学在使用语言时,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只用语言表达意义。比如,科学的语言陈述某种规律和道理;法律的语言为人的行为提供规范,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与此相反,文学要用语言凝聚情感。

文学的语言是要有温度的,这种温度,是人的体温。文学要把作者的体温传递出来,使接受者感受到其中的炙热或者温暖。托尔斯泰所讲的那种情感,放进文字之中,使接受者也能感受到情感,这就是体温的传递。文学是人学,不是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理学那种将人当作类来研究的人学,不是体现在统计数、一般心理规律、生理解剖学意义上的人学,而是作为个体情感体验,展现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人学。作家写出的作品,是传情达意的,是有温度的作品。

(摘编自高建平《文学艺术就是要传情达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困扰人们许多年的“文学艺术是什么”的问题,直到托尔斯泰情感“传达说”出现才形成了一致看法。

B.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作品成功地将情感传递给读者,这有助于他对艺术是什么问题的思考。

C.西方职业美学家、学院理论家及批评家只从自身学科角度出发,因此没有揭示出艺术的本质问题。

D.与人类学、社会学等研究相比,文学表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它才是真正意义上关于人的研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了传情达意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这一观点。

B.文章以《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的类型化情节为例,意在阐明真情实感对文学作品的重大意义。

C.文章将文学语言与其他学科语言进行对比论证,以此突出文学语言在各学科语言中的独特优势。

D.文章主要从类型化文学中的情感传递和文学语言中凝结的情感两个方面,来论证文章的中心论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部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创作者在创作时必定是情深意长的,接受者则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去体验这种情感。

B.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类型化小说由于创作过程相对简单而得以快速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情感的表达。

C.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述自身,唯独文学的语言在表达意思的基础上还凝聚着人的丰富情感。

D.创作者通过作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传递给接受者,从而完成文学作品的情感传递,形成有温度的作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要把自己看成单数,因为每个人都那么独一无二。

有人说,要把自己看成复数,因为离开了群体,你将一事无成。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请用五个短语准确概括“太平猴魁”的特点,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

太平猴魁,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沃,云雾笼罩。此茶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特征。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

 

查看答案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萤火虫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__?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很细,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____,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____,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