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吴士 明·方孝孺 (1)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吴士

明·方孝孺

(1)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①。

(2)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嬴②缩。

(3)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③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实未尝能将兵也。

(4)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注]①孙吴:指孙武和吴起。②嬴缩:赢,通“赢”,有余。缩,不足。③击刺坐作:击剑、刺枪、跪倒、起立,泛指兵士练武的动作。

1.请解释下面句中“兵”的词义,在此基础上,根据《说文解字》对“兵”的解释,推测其词义的发展变化过程。(注:“兵,械也。”《说文解字》)

(1)释义。

①与国朝争雄,未决_________

②甲莫利于姑苏_________

③实未尝能将_________

(2)推测“兵”的词义发展变化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②段划线部分断句。

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

3.把第③段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

4.第②段“以为然,俾为将”反映了张士诚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文章最后一句“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能否删去?为什么?

 

1. 战争 武器 士兵 “兵”的词义发展过程,本义是武器,引申为拿武器的士卒,士兵,由此义引申为战争、军事。 2.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 3.于是(吴士)就到钱塘去招募兵土,那些浪荡市井的人都去投靠他。他选拔了几十个人给予官职,每月花费的军饷以万石来计算。 4.不善用人(意思对即可) 5.不能。这句话既与首段“谈必推孙、吴”遥相呼应,使得文章结构完整;同时又将吴土好夸而不自知,至死执迷不悟、欺人自欺的滑稽相写得活灵活现,寓庄于谐,读来忍俊不禁又感慨万端,深化了文章的讽刺意味。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意义的能力,这里主要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结合语境进行推断。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在具体环境中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①中,兵,名词,战争;句意:与本朝争夺天下,战事还未决出胜负。 ②中,兵,名词,兵器;句意:武器也没有比姑苏更精锐的了。 ③中,兵,名词,士兵;句意:实际上却从来未曾带过兵。 兵,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兵是会意字,像双手握着武器的样子。本义就是指作战用的武器,也称兵器,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手握兵器的人是参与作战的,所以“兵”又引申为战士、士兵,如:兵强马壮、当兵。又进一步引申为军队、军事、军种,如:兵不厌诈、兵荒马乱、兵临城下。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司,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意。 句意为:您大王若真能拜我为将军,便能夺取中原,至于战胜那些小敌就更不在话下了。“王”作主语,“将”是动词作谓语,后接宾语“吾”,所以在“吾”后停顿。“中原”是“可得”的主语,“可得”后停顿。“于胜小敌”是介宾短语作状语,“何有”宾语前置,调整为“有何”。 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 遂,于是;募兵于钱塘,状语后置兼省略句,调整为“(吴士)于钱塘募兵”;无赖士,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月,名词作状语,每月;靡,浪费、花费;万计,省略介词“以”,(以)万计。 4.本题考查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理解文章内容;然后结合文章中的主要事件,找出直接或间接描写人物的语句;最后结合事件认真分析后,选择准确的词句概括作答。 本题题干已给出具体语句,要求针对语句分析人物性格。“以为然,俾为将”的大意是:张士诚以为他说得对,便拜他为将军。结合语境分析可知张士诚处事武断,不善用人。 5.本题考查分析文章重要语句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并理解句子内容;然后结合语境、所在位置及表达特点,从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手法等角度,认真分析揣摩其作用或效果;最后组织语言分点作答。 题干涉及的语句大意是“临死前还在说:‘我熟读孙、吴兵法’”。本句是文章最后一句话。从结构上来看,与文章开篇“谈必推孙、吴”首尾呼应,使得文章结构完整。从内容上来看,突出吴土的性格特点:自大自夸,自恃才高,只会纸上谈兵,自欺欺人。从艺术效果上来看,增强讽刺意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鹧鸪天

寻菊花无有,戏作

宋·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①,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

[注]①云烟畔:词人闲居的江西上饶铅山县乡间别墅。

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也有表现重阳节习俗的诗句,请写出一句:“____”。

2.下列关于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掩鼻”两句从时空的角度写出了官场之“臭腐”,极具艺术概括力。

B.上阕“人间”与“云烟畔”形成鲜明对照,突出词人不问世事的隐居生活。

C.下阕“呼老伴”三句呼应题目,将菊花拟人化,读来婉曲有味且意趣盎然。

D.题目为“寻菊”,直到下阕才出现菊,实是词人意不在菊,而是借题发挥。

3.本词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借“黄花”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北京,南京

侯发山

①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人说,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

②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去就去吧,住是不会住的,玩两天还是可以的。若是犟着不去,说不定哪一天蹬腿了,会让孩子遗憾终生的。

③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

④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

⑤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

⑥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

⑦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不少人给他出主意,有的建议他去北京,说北京有毛主席纪念堂,有天安门城楼;有的建议他去南京,说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台。

⑧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

⑨儿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个小时。唉,上个班就这么远,也真难为儿子了。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恰好老歪当时刚参加过本村的一个葬礼,按农村阴阳先生的说法,不宜再去参加婚礼,就没有去。他们也没回来过。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儿子说那是问候老爸新年好的。老歪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视频了几次也没见媳妇的肚子大起来,老歪也不好意思问儿子,当然,更不好意思问媳妇了。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儿子。

⑩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的。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叫老板——去年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临走给了老歪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回收公司总经理”。女儿是旅游结的婚。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年龄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来过。这个女婿不是外国人,是苏州人,说话也听不懂。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啧啧,女儿真傻,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呢。女儿过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

⑾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有了,谁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     烫了一下。

⑿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

⒀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

⒁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       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⒂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

1.根据下面的注音,为第(11)段和第(14)段的横线处填写汉字。

yùn _______       _______

2.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第(11)段的语言。

3.简要分析文中老歪的形象特点。

4.全文以《北京,南京》为题有何深意,请加以分析。

5.本文谋篇布局颇为巧妙,请结合文章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千百年来,“偏见”一词一直是带贬义的。在人们心目中,偏见就意味着错误,是思想认识的大敌,因此,人人都不应当有偏见。偏见是如此不受欢迎,以至于各个领域的思想家无不以扫除偏见为己任,以便达到无偏见的认识。在人们心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 的观念:偏见是应当消除而且是可以消除的。

②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各种相关理论特别是哲学真理观的发展,传统的偏见观开始动摇,人们日益意识到偏见是普遍存在的。美国科学史家萨顿经过一番考察后指出:“即使是掌握最伟大真理的英雄,也不能完全摆脱偏见的束缚。”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则提出:人的见解是受利益驱动的,而利益上的差异必然要导致偏见的产生,因此,“理智是充满偏见的”。对传统偏见观抨击得最激烈的,当推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在伽达默尔看来,偏见不同于错误,“偏见”不应当是贬义词,然而历史上人们总是对偏见口诛笔伐使偏见蒙受了千百年的不白之冤。伽达莫尔明确提出:现在该是为偏见平反昭雪的时候了。

③现代思想家十分注重对偏见根源的探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有条件的,人对事物的理解要受“理解的前结构”的制约,如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和他所从属的民族心理结构等等,这些因素在理解活动中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偏见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

④伽达默尔认为,偏见是人的历史存在状态,是一切理解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偏见 是人的视界,真正的理解过程是视界融合的过程,即解释者的偏见与被解释者的内容相融合并产生意义的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合理的偏见”,另一类是“盲目的偏见”。合理的偏见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它是由历史传统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传统中,传统是我们无法超越的东西,而接受了传统也就意味着看问题有了自身的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因此合理的偏见是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的。而盲目的偏见则是由于认识上的主观性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轻率下结论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偏见是应当克服而且是可以克服的。

⑤许多思想家都十分强调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因为语言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接受的东西,而语言又带有民族性。语言中的一些成语本身就是浓缩的价值判断,例如我们汉语中所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都体现了民族的价值取向,接受了这些东西,自己的思想也就有了偏见。

⑥现代人的偏见观与真理观的演变是一致的。现代真理观是建立在对传统的绝对真理观进行冲击的基础上的。以前人们总以为,有些理论,特别是有些自然科学理论是可以绝对正确即无条件正确的。在不少人心目中,数学就是这种绝对正确的理论,然而这种绝对化的观念在许多哲学家的冲击下一步步瓦解了。许多科学界人士,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任何科学结论都无法达到绝对的全面性,也就是说,任何科学理论也都是带有片面性或偏见性的。正如西方著名科学社会学家李克特指出的那样:“作为科学的参与者,科学家们在描述科学时会有偏见,其方式就如同其他人在描述他们参与其中的现象时通常会有偏见一 样。”

⑦总之,在偏见问题上,现代思想家要求人们树立新观念。实际上,这种偏见观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物。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多元化必然要产生思想的多元化和对权威的反抗,而对权威思想的反叛使人们对所谓绝对的全面性不再抱有幻想,这就必然导致将偏见普遍化、合法化的现代偏见观。

1.第②段划线句中“平反昭雪”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引述了三个人的观点,请分析它们有什么不同。

3.第⑤段提出“语言中的一些成语本身就是浓缩的价值判断”,请另举一例,并简要阐释。

4.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5.在现实生活你遇到过“偏见”吗?请举例谈谈你对“偏见”的思考。

 

查看答案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阐述了中国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的观点。有人认为,当下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员流动加大,三口之家普遍存在,“差序格局” 所依赖的“地缘”与“血缘”关系受到很大的冲击,因此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不适合用“差序格局”来定义了,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请根据你对“差序格局”的理解,谈一谈你的观点,并简要阐述理由。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悠悠我心。(曹操 《短歌行》)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赤壁怀古》)

(3)《劝学》的第三段论述学习的重要作用,其中作为该段分论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