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代地方学校建设力度之强、成果之大在中国历代王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代地方学校建设力度之强、成果之大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是首屈一指的。这既源于明太祖朱元璋所提倡的“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理念,同时也和明代学校的制度设计密切相关。早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就着手在自己的控制区内延师设学。洪武二年,他诏令地方设学,自此地方儒学逐渐在各地府州县铺展开来。洪武十七年,明朝开始在都司卫所建立学校,这一举措推动地方学校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代地方学校最大的功用是为国家储备和培养人才。明朝建立之初,新生的国家机器需要大量的治理人才,但忠于元朝的遗民和囿于纲常的儒士不愿意入仕新朝,再加上战乱后人才匮乏,科举制度尚不完善,于是学校便成为为国家储备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朱元璋即位初期在南京设国子学,各部官员也多从国子学监生中选拔。地方学校通过岁贡这一方式为国子学提供充足的生员。随着科举制的日渐完善,明初科举、学校、举荐三途并重的选官方式逐渐被科举一家垄断,原本“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的状况也变成了“非科举毋得与官”,于是士人欲入仕必由科举,欲科举必入学校。

明代的地方学校承担着宣扬国家意识形态的功能。出于对儒学的服膺,再加上对元朝动乱的反思,朱元璋认为元朝的崩溃固然是由于统治腐败,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教化的忽视,尤其是对儒学的轻视。事实上,明代地方学校的很多社会功能,都以増强社会控制为核心。明代统治者不仅将学校作为育人之所,也使其成为推行教化、管控地方的有利武器。因此明代统治者一方面认为地方学官应当关心时务,多言政事,但同时又严格控制生员的言行。此外,朝廷还通过指定教学内容等方式控制学校教育。在边疆地区以及新征服的地区,明代同样积极地进行学校建设,如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等当时的边疆地区,都有大规模的兴建学校的举措,其中大多数学校都是明朝首次兴建。

作为国家在全社会推行教化的重要机构,明代地方学校还承担着举办地方礼仪活动的职能。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乡饮酒礼和孔庙祭祀。明代对乡饮酒礼的要求十分严格,有固定的举行时间、固定的参与群体和严格的座次安排,无故不赴宴之人要受到严厉惩罚。在乡饮酒礼的仪式过程中,最重要的事项之一便是习礼读律,府州县官员于地方学校召集社会的各个阶层,如良民者、年高有德者、无过犯者,大家共坐一堂,颂读朝廷律法,通晓教化之意。明代地方学校一般都有先师庙和明伦堂等建筑。先师庙是祭祀孔子等儒家先贤之地,而明伦堂是生員的讲习场所。学校从国子监到地方儒学,学官从祭酒至训导,每月朔、望于文庙行释菜礼,地方官知府以下至知县及其佐贰等官,则每月朔、望于文庙行香。明朝政府旨在通过这种定期的儒家祭祀以及乡饮酒礼,达到教化地方、扶正民风的目的。

然而,任何制度、机构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明代的地方学校亦是如此。由于生员的逐渐冗滥以及书院的兴起等原因,明代的地方学校逐渐走向衰败。

(摘编自吴晗、苏建文《明代地方学校的兴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明初地方学校建设根据征服地区的先后而逐渐展开,在广西、云南、贵州等边疆地区,明朝统治者首次大规模兴建学校。

B. 在明初科举尚不足以选拔充足的治理人才前,大量的官员都是由国子监直接提供的,而地方学校则是国子监生源的重要源头。

C. 明代地方学校通过控制学官和生员的言行,规范教学内容,举行乡饮酒礼、祭祀活动等途径,成为政府管控地方的重要依托。

D. 学校生员的冗滥、民间书院的兴起直接导致了明代的地方学校日渐败坏,使其逐渐丧失了社会管控和推行教化的职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介绍了明代地方学校的兴衰历史,侧重从养人才、明教化、习礼仪三个维度阐述了明代地方学校的主要功能。

B. 文章开篇以明代地方学校的大力建设为背景,明确了以教化为核心的社会控制是国家  得以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

C. 第三段把元朝与明朝对待儒学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以元朝动乱为反面事例论证了学校在推行教化方面的作用。

D. 第四段采用并列的论证结构,从乡饮酒礼和孔庙祭祀两个方面论述了明代地方学校承担的礼仪教化职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原本通过选拔进入国子监进而入仕的途径被取代,于是地方学校被纳入科举的轨道。

B. 元朝忽视教化、轻视儒学致使政治腐败,因此明太祖大力提倡“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理念。

C. 明代将乡饮酒礼这一传统的礼仪制度纳入国家基本礼制范畴,是明朝政府教化地方、扶正民风的重要手段。

D. 明朝统治者在统治区内广泛兴建学校,并且釆用先师庙和明伦堂等建筑规制,正是重视教化思路的体现。

 

1.B 2.A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明朝统治者首次大规模兴建学校”不合文意,原文是“其中大多数学校都是明朝首次兴建”; C项,“明代地方学校通过控制学官和生员的言行”不合文意,原文是“严格控制生员的言行”,选项扩大了范围; D项,“直接导致”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由于生员的逐渐冗滥以及书院的兴起等原因,明代的地方学校逐渐走向衰败”,并无“直接导致”这一说法,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B。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明确了以教化为核心的社会控制是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不合文意,第一段只介绍了明代学校的创建和发展,选项中“明确了……重要前提”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C项,“对比”说法错误,第三段介绍的是明代的学校,并未将元明两代对比;“以元朝动乱为反面事例”的说法错误,原文只是客观地提到“出于对儒学的服膺,再加上对元朝动乱的反思,朱元璋认为元朝的崩溃固然是由于统治腐败,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教化的忽视,尤其是对儒学的轻视”,并未以元朝动乱为反例; D项,“并列式的论证结构”错误,第四段首先介绍了“明代地方学校还承担着举办地方礼仪活动的职能。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乡饮酒礼和孔庙祭祀”,然后具体论述了“乡饮酒礼”和“孔庙祭祀”两种形式,最后概括了“明朝政府旨在通过这种定期的儒家祭祀以及乡饮酒礼,达到教化地方、扶正民风的目的”,这一段应是“总分总”关系。 故选A。 3.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 B项,“因此”强加因果,以偏概全。原文相关表述为“出于对儒学的服膺,再加上对元朝动乱的反思,朱元璋认为元朝的崩溃固然是由于统治腐败,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教化的忽视,尤其是对儒学的轻视”,由此可见,明太祖提倡“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理念还“出于对儒学的服膺”,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阿房宫赋》中词句解说不当的一项(      )

A.从“明星荧荧”到“焚椒兰也”,作者连用四个比喻句构成一个排比句,极写宫女之多,从侧面写出了统治者的荒淫。

B.“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写出了宫女们的惆怅心理:“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运用夸张手法既写出了宫女的不幸,又写出了统治者的荒淫。

C.“收藏、经营、精英”在文中都是金玉珠宝之意,“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既写出宫中珍宝之多,又写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D.课文第二段的文字着眼于阿房宫中的“宫女之多”“珍宝之多”,运用对偶、排比、夸张手法极写秦统治者豪华奢侈的生活,从中可以窥见秦亡的迹象。

 

查看答案

找出下列与秦人不暇自哀句式不同的一项( )

A.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B.忌不自信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句读之不知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爱纷奢,人亦其家             念:眷念

B.使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负:承担

C.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让

D.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

 

查看答案

下列对李煜《虞美人》这首词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人们多以为是美好的,但词人厌烦其无尽无休,企盼其早日“了”却;这些意象表现出词人内心的悲苦。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描写出明月照耀下夜阑人静的环境,词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过去故国的美好月色,真是不能忍受。

C.“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化抽象为形象,写出愁思如春水般长流不断,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

D.这首词采用问答,以问开篇,以问答结,结构严谨;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将词人内心难以抑制的愁思贯穿始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5月2日,从没有海外留学背景,偏安于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近些年来诺贝尔奖的热门技术CRISPR-Cas9发起挑战。因此,本来“泛泛之辈”的他成了“诺奖级”科学家,并从科学界火到了圈外,成了网红。谈到对科学认识,他说:“这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