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词与音乐的关系
中国古代诗歌一开始便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尚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就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人们情感意志的,歌则是用来咏唱那些表达思想情感的言辞,五声旋律紧紧依附着歌唱,而律吕则是用来调谐五声的。可见言志之诗和歌唱关系之密切。从原始歌谣,到“诗三百篇”,都是诗乐一体,密不可分的。
到了战国时期,楚地歌辞本来也是合楚地音乐而歌的,如《孺子歌》等,而大诗人屈原的笔下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他的《九歌》仍按乐调写新辞,另一方面,他的《离骚》中虽然“乱曰”等极少数地方也许能唱,但全诗373句,2490多个字的主体部分只能诵读而不能歌唱。这就开始将配乐而歌的“诗”,演变成为纯语言艺术的“徒诗”,这种用文字来表达的诉诸视觉的“徒诗”重在抒发个人情怀;而与乐一体的诉诸听觉的“乐歌”,则重在抒写群体心态。屈原开始了个人独立歌唱的新时代,这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代的乐府诗,是配乐歌唱的,在乐工的眼里,当然不把歌辞放在首位,甚至有任意割裂和拼凑歌辞以入乐的现象。但创作诗歌的人们的兴奋点,主要不在诗歌能否入乐演唱上。到了汉末建安时代,“三曹”“七子”等群星将诗坛映照得一片通明!他们中也有一些诗歌是按乐府旧调写成,可以入乐歌唱;但摆脱音乐而写诗,已经逐渐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作诗重在抒发自己的情感,诗的文学生命开始高于诗的音乐生命。再往后,摆脱音乐的诗人们,又转向构成诗歌最基本的要素——语言——去寻求节奏和音律之美,也就是用诗歌内在的语言声韵不同,语调的抑扬变化所产生的音律美,代替从诗的外部配加上去的回旋起伏的音乐美,这就是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的“永明体”诗,正如有的学者所评价的那样: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脱离音乐之后的纯语言之诗发展到一个日臻完善的阶段。不同种类的艺术越是各自发展,便越是各自臻于成熟,诗歌和音乐的分离,也有力地促进了各自的成熟和发展。
词是在音乐的土壤萌芽和诞生的,早期的词是受到音乐洗礼的一种音乐文学,是经过无数歌者歌唱的一种新体歌诗。所以唐五代时人们称词为“曲子”或“曲子词”,因为音乐的曲子有长短,旋律有繁简,节拍有急缓等因素,就使得合乐而歌的歌词,句式上有长有短,调子也千变万化。可以说词的基本体制,是被音乐陶铸而成的,所以说词体文学是词与乐的较为完美的一种结合。音乐对词的影响,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的,即便是到了南宋后,词已经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按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所填的词体文学的肌体中,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节选自程郁缀《唐诗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下列关于“诗词和音乐的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诗歌的产生之日起,中国古代诗歌与音乐之间就产生了密切关系,二者相互依存,表达人们的情感意志、思想感情。
B. 诗歌开始脱离音乐是从战国时代的屈原开始的,他的《离骚》只有极少数地方还能演唱,而大多数内容则只能诵读。
C. 相比之下,汉代的乐府诗更关注音乐自身,将诗歌配乐来演出,而不再将歌辞视为主要内容,甚至出现为乐填词的现象。
D. 词有着更鲜明的音乐性质,诗歌发展至此已与音乐比较完美地成为一体,出现了词体文学,音乐的烙印更加鲜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从原始歌谣到诗三百,都是诗乐一体的,诗歌与音乐的分化由战国出现的“徒诗”开始,直到汉代后期,诗歌脱离音乐而存在成为主流。
B. 汉代前期注重歌,甚至不把诗放在首位,相反,“三曹”“七子”就已不再注重音乐自身了,而是视文学生命高于音乐生命。
C. 汉代之后,人们试图从民族语言自身的声音,语调的抑扬变化中寻找音律美,从而形成新形式的回旋起伏的音乐美。
D. 词被唐五代称为“曲子”或“曲子词”,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产生的一种新体诗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纵观历史,从远古到唐宋,诗歌与音乐之间始终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尤其在宋代,音乐更是深入到诗歌的骨髓里去了。
B. 纯语言艺术的“徒诗”与“乐歌”不同,其区别在于抒发个人情感而不是群体心态,以诵读为主体而不再是以歌唱为主体。
C. 永明体在诗与歌的关系上意义重大,它既是对诗的音律的追求。同时也是对音乐的分离,从而促进了各自的成熟与繁荣。
D. 词的句式有长短之分,调子上有高低变化,这与音乐的变化有关,可以这么讲,词的基本体制是由音乐决定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既然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就无须讲解了。但为何还要讲呢?原来这“讲”不过是跟读者的一种交流、一种汇报,讲的是自己的体会,也可以说是向读者缴的一份作业罢了,读者不可完全听信的。董仲舒说:“《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这样看来,百回读不是死读,而是要不断琢磨,不断领悟,既要得诗人之用心,也要有自己的体会。
好诗是多义的,是有启发性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让读者参与艺术的再创造。在准确理解写作背景和字词典故的基础上,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谭献说过:“诗人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复堂词录序》)这是深得诗之奥妙的。如果把诗当成数学原理或公式,只能有一种理解,而排斥其他,岂不是把一川活水变成一滩死水了吗!诗歌语言的生机不也就被扼杀了吗!
我还有这样的经验,同一首诗,在不同的年龄读来感悟不同,在不同的境遇中读来,感悟也不同。正如黄庭坚论陶渊明所说:“血气方剛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书陶渊明诗后寄王吉老》)
请读者千万不要把我的赏析文章当成标准答案,你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去领悟,去补充,去发挥。将我的解析当成一根线头,牵出你们自己的世界来才好。当然,前提必须是真正读懂。
(节选自袁行霈《“诗”要“讲”吗?》,有删改)
[注]《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意思是《诗经》没有一成不变的解释,《周易》没有一成不变的预测,《春秋》没有一成不变的言辞。
1.第一段引用董仲舒的话,有何作用?
2.对一首诗的理解,受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
3.结合文本,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去读一首好诗。
简答题
(1)《红楼梦》中李纨青春守寡,心“槁木死灰”但她进入大观园后,恢复了青春朝气。试举两个表现她在大观园中恢复青春朝气的例子。
(2)小说《家》中写觉新中学肄业那年,父亲对其说起了婚事安排,觉新当时的反应只是点着头;而改编后的电影中,觉新在听到父亲关于其婚事的安排时,曾两次主动开口尝试反抗。你认为哪个安排更好?为什么?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三国演义》中,张郃统兵据守三寨,张飞骂阵五十余日无计可施,后张飞每日饮酒大骂,诱使张郃出来迎战,张郃果然中计,魏延、雷铜趁机夺取三寨。
B.《边城》中写道:“但是另外的一件事情,属于自己不关于祖父的,却是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另外的一件事”,是指情窦初开的翠翠对自己未来的爱情的憧憬。
C.克劳狄斯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后继任了王位,他在众人面前诋毁哈姆雷特,并没计让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比剑,致使两人中毒剑而死。
D.《茶馆》第一幕,描写了清末这样的黑暗面: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五斤白面就换个孩子”,太监要娶老婆,爱国者被捕,连县太爷都被神父吊在教堂里烧死了。
E.《明天》中,单四嫂子只是个弱女子,她没有能力救自己孩子的命,她连自己都救不了,老拱、红眼睛阿义这样的无赖整日的虎视眈眈,想占她的便宜。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夫人主之情,莫不欲总海内之智,尽众人之力,然而群臣志达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使 言 之 而 非 也 虽 在 卿 相 人 君 揄 策 于 庙 堂 之 上 未 必 可 用 是 非 之 所 在 不 可 以 贵 贱 尊 卑 论 也。是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暗主则不然,所爱习亲近者,虽邪枉不正,不能见也;疏远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
(选自《淮南子》,有删改)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________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_______类。
3.明主是如何对待群臣的意见的?(用自己的话概括)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材料一:厦门市举行了“我的十本书”评选活动,评选结果似乎出人意料,畅销书几乎占了全部,经典名著却寥寥无几。
材料二:在很多书店,经典名著书架上的书很少有人问津,有的甚至布满了灰尘。而畅销书堆人,想靠前都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