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尤其体现在古典时代哲学家的研究理论中。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审慎的生活才能获得宁静、才能获得最高的善;斯多亚学派认为“按照自然生活”、按照理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
中国文化同样传递着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尚书·洪范》中有“五福”的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表达了一种整体性的幸福观。与上述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中国文化受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生命观影响,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
比如,强调天人一体。在中国哲学里,天是万物的生命本源,也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对此,儒家道家文献都多有论述,比如《易经》中提出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的作用在于“成万物”,将人与自然、人与最高道德本体的关系清楚展现出来。
比如,强调德福一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德福一致,认为道德内在于幸福之中,美好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的生活,因此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圣人也能“不改其乐”。同时,因为道德带有利他性,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个人的美好生活必然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之中,内圣外王的个人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由此趋于一致。
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文化所表达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精准地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锻造成民族复兴的支点,并逐渐赋予了其更加丰富更加现代化的内涵。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概括,对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定义,进一步彰显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体现了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系统性把握,对人民获得感的全面理解,由此也彰显出了中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精神。
(摘编自刘文嘉《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人类有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表达不同且特征各异。
B.中国文化对幸福生活有着永恒的追求,源于中国哲学“天人一体”的宇宙观。
C.对于何谓美好生活,中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虽有不同的表达侧重,但美好生活与理性的一致性则是其共同的话语。
D.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表述,既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注入了新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对比论证突出,特别是将中国表达和世界表达对比,在论述中国表达时又着意于历史和当下的对比。
B.文章在论述中国幸福观时,从“德福一致”的传统文化观点出发,借助道德的利他性特征,阐明了幸福的社会整体性特征。
C.文章围绕“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这一核心概念,由古希腊哲学而中国哲学,为现时的政治主张构建深广的思想背景。
D.文章论据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厚重感,也体现了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道德有利他性,所以应把个人幸福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中。
B.作者认为,美好生活作为人类共同的超越性追求,既要求真求知,也应尽善尽美。
C.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表述,既传承传统又立足现实,更指向人的丰富和全面。
D.中外哲学家对美好生活都有深刻认知,可见美好生活是人类哲学的重要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近日,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红,片中申公豹的口吃撑起了全片近一半的笑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作为一种言语障碍,口吃以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为主要症状,表现为说话时经常非自愿地重复、停顿或者延长。______,但就是在表达上有困难。口吃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一般都是在5岁前形成,也最容易在幼儿期矫正,如果不及时娇正,____。口吃是多种原因造成的,_____,儿童在受到惊吓、严厉的训斤;突然而强烈的精神打击;遇到环境变化,如上幼儿园、与陌生人相处时就容易产生紧张和胆怯情绪,说话时就会结结巴巴,时间一久就会形成口吃。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年轻缺乏经验,您把这样一件责任重大的事情交给我, 真是感觉有些不堪借重。
B. 昨日去府上拜访,不巧您有事出门,二位高堂热情款待,我真有回家的温馨感受,甚感荣幸。
C. 他接过李老师赠给的字画,连声说:“感谢您的惠赠,回去必当补壁,一定会使寒舍蓬荜增辉!”
D. 瑞士联邦主席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紧张日程中拨冗会见各界人士,体现了对瑞中关系的高度重视。
下面是某校高三百日誓师大会校长发言稿片段,其中有四处修改,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
此日我们举行百日誓师大会,目的是让大家增强紧迫感,提升信心,合理规划,再度冲刺。如何度过100天?鄙人给大家提几条建议……莘莘学子们都要正确处理好听讲、考试和做题之间的关系,通过听讲把知识串成体系,通过考试查找漏洞,通过练习弥补不足。万不可不听课乱做题,或光听课不做题……
A.“此日”改为“今天” B.“目的是”改为“旨在”
C.“鄙人”改为“我” D.“莘莘学子们”改为“每一个同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民间文艺群体迅速壮大。据调研表明,截至2017年年底,四川省的光是民间文艺从业者就达260万人。这支 的文艺队伍在文化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敢为人先,进行各种创新实践,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民间文艺群体崛起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文艺工作者应抓住文艺的基本特征,重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基本规律, 文艺的人民性立场。一些反映基层生活的文艺作品本是受到评论界肯定、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创作实践,却没能在观众中打开市场,而一些深受民众喜爱的民间文艺作品却未能进入文艺评论的视野,( )。“人民性”看似是耳熟能详的老口号,可民间文艺势力的蓬勃生长却让我们感受到口号上的人民性与实践中的人民性仍存在不小差距。人民并非 ,要想了解他们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的文艺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不能 ,必须放下身段,随时深入人民、不断贴近生活。唯有站在人民立场上进行的文艺创作、评论,才能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力,使我们的主流价值理念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挥效力。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据调研,截至2017年年底,光是四川省的民间文艺从业者就达260万人。
B.据调研表明,截至2017年年底,光是四川省的民间文艺从业者就达260万人。
C.据调研,截至2017年年底,光是四川省的民间文艺从业者就达260万人左右。
D.据调研,截至2017年年底,四川省的光是民间文艺从业者就达260万人。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强大 回归 一以贯之 刻舟求剑
B.强大 重拾 一成不变 因地制宜
C.庞大 回归 一成不变 刻舟求剑
D.庞大 重拾 一以贯之 就地取材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现象把重建文艺创作、评论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的迫切性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来
B.从某种程度上让这些现象提醒我们重建文艺创作、评论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的迫切性
C.从某种程度上这些现象提醒我们重建文艺创作、评论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的迫切性
D.这些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提醒我们重建文艺创作、评论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