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小偷卢卡 (意大利)邦藤佩利 (1)卢卡提着塞满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小偷卢卡

(意大利)邦藤佩利

(1)卢卡提着塞满了赃物的沉甸甸的袋子,美滋滋地钻出天窗。他觉得腰部有点儿疲劳,但心里却舒爽坦然。从天窗里往外钻出来的时候,卢卡仰起头来,只见天空变成了一条狭长的垂直线探身朝前俯视,周围是望不到尽头的坡面,一直伸向大楼的另一端,被突出屋脊的一只烟囱隔绝了;坡面朝下延伸,跟装饰精雅的飞檐连在一起了。

(2)这时,他向屋脊扫了一眼,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顿时惊呆了。

(3)屋脊后面伸出了一个肥大、黝黑的脑袋,两道熠熠闪亮的目光,透过黑暗,直向他射来。蓦地,那汉子一跃而起,站立在屋顶上,伸出手来,枪口对准卢卡;一声命令在寂静的夜空回荡:“举起手!”。

(4)小偷卢卡战战兢兢地举起了双手。

(5)他认出了这个汉子,此人是城里最精干和铁面无私的警察之一。

(6)警察站稳身子,朝着屋顶的顶端走去。处于惶恐状态中的小偷卢卡忽然见,警察的双脚在瓦片上摇摇晃晃,兴许是由于这个原因,他赶紧止住了脚步,把两条又粗又短的腿叉开,支撑住身子。他仍然用手枪对准卢卡,说道:“过来,卢卡先生,你干得蛮不错,看来该打发你去睡觉了。不然的话……啊,上帝!……”

(7)卢卡的心立即惊喜交集地狂跳起来,因为警察由于一只脚跟没有站稳,身子摇晃了一下,径直从瓦房上滑溜下去。卢卡随即瞧见一个肥胖的身躯在屋顶的斜面上朝下滚动于是他急忙拔脚朝屋脊奔跑。

(8)警察惊慌失措,用左手狠命抓住一块瓦片,不料这瓦片吃不住他的劲,也随着他向下滑溜,他直觉得十指连心的一阵疼痛,禁不住发出一声绝望的喊叫。他想用另一只扔下了手枪的手来攥住屋顶上的什么东西,但无济于事,他的身子继续朝下滚动,脑袋砰的一声撞在屋顶的烟囱上,但滚动没有停止。

(9)小偷卢卡奔到屋脊,转过身来,只见警察已滚到坡面的边缘,身子随即在空中消失了。

(10)卢卡心中蓦然一喜,不禁心花怒放。他目迷神眩地注视着他的冤家对头消失的地方,他这样细细地凝望着,以致终于发现,警察并没有完全掉下去,他正发狂似的用两只手紧紧攥住飞檐的边缘。

(11)卢卡在屋脊上坐下,盯着这两只粗大、黝黑、越来越剧烈地痉挛的手。他等待着,希望看到这双手的消失,然后才扬长而去。卢卡从容不迫地坐在那里,胸脯和脑袋略略向前探身,就像置身于剧院里,观看舞台上的演出,剧情已达到令人不安的高潮时一样:他想象着警察的身躯悬吊着飞檐下的情景,不多一会儿,他的冤家对头的身子就要掉到石板砌的路面上,跌个粉身碎骨。他竖起耳朵,期待听到那庞然大物即将坠落地面的声响。

(12)警察的一只手已经吃不住了,不由得松开了原先死死攥住的屋檐,整个人的重量和抽搐立即都集中到一只手上,竭力挣扎着不一会儿,松开的那只手又重新攀住屋檐,另一只手又松开了。警察在空中摇摆飘荡。

(13)蓦地,一种不可捉摸的感觉颤过卢卡的心头。这种感觉跟他开头那种幸灾乐祸的狂喜迥然不同。他紧紧地闭上双眼,而后又很快地张开,他听到下面急促的喘息声,看来是用那两只手拼命挣扎时发出的。小偷卢卡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不由自主地霍然立起身子,刷地把袋子从肩膀上卸下来,放在瓦房上;他又一次闭上眼睛,但又马上睁开,用手抚摸了一下前额,他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也不明白自己正在干什么,便径直朝着那个方向跑去。他跑到屋檐跟前,立即扑到,肚皮紧紧贴着房瓦,伸出一只铁一般的坚实的手臂,钩住烟囱壁的棱角,向前探出身子,伸出另一只手臂,喊道:“拉住!”

(14)卢卡紧紧攥着正在挣扎中的警察伸过来的一只手。他感觉到那只手也紧紧握住他的手,他使出浑身力量往上拉,仿佛渔翁拉起沉甸甸的渔网一样。他瞧见了警察的脑袋、肩膀;他继续往上拽,警察顺着他的劲儿,终于露出了整个身子;卢卡给了他最后一把劲,然后帮助他在靠近屋顶角落的房瓦上坐下。

(15)过了片刻,警察才结结巴巴地说:“谢谢。”

(16)卢卡站立起来,转过身去,不再理会他。他登上屋脊,那里放着他的袋子。他把袋子扛在肩上,不慌不忙地从屋顶的另一面斜坡走下去,然后顺着檐槽滑至地面。

(17)月亮隐没了,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在离开屋顶和抱住檐槽以前,他再次抬头望了望天空。卢卡黑夜行窃兴许已经上百次了,然而他从来不曾发现过,天空中竟有那么多灿烂的星星。

(有删节)

1.文章第(1)段画线部分描写卢卡偷盗得手之后所看到的景致,有什么作用?

2.请分点概括文中卢卡的心理变化过程。

3.赏析第(11)段的画线语句。

4.小说结尾,铁面无私的警察默许地放走了小偷卢卡,请探究这一情节的意蕴。

 

1.①表现卢卡轻松舒坦的心情;②为下文警察失足,抓住屋檐以及卢卡关机时刻伸出援助之手等情节做铺垫(或埋下伏笔) 2.①偷盗得手后的舒爽坦然;②被警察发现时的震惊和惶恐;③警察失足时的心花怒放(幸灾乐祸);④救警察时的不可捉摸(果断坚决);⑤救警察后的骄傲满足。 3.运用比喻从动作和心理两方面,展现卢卡幸灾乐祸的卑鄙心理,使得卢卡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同时也与下文他关键时刻伸出援手的情节形成对比,从而凸现人性中善的一面。 4.观点一:我觉得应该放了卢卡。尽管卢卡是个惯偷,但他在关键时刻救了警察,倘若不是这一关键时刻他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得以觉醒,警察早已命丧黄泉。警察放走卢卡具有象征意义,那就是人性当中的善的肯定与回报。我们这个社会应该鼓励这种善心、善行。不然,如果大家都担心像彭宇一样扶老人而要赔偿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就会面临集体的滑坡了。观点二:我觉得警察不应该放了卢卡。卢卡救了警察,警察理应感恩,但是小偷毕竟是小偷,警察毕竟是警察。法律赋予警察的职责不能因为个人的私情而有所改变,要不然社会的正义就无法得以彰显。试想,如果我们都可以将个人的情感凌驾于法律之上,那么社会岂不是一团糟了。像文强、成克杰、王辉忠之流之所以被绳之以法不就是因为徇私枉法吗? 【解析】 1.本题考查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要首先想到景物描写的几个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背景;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象征或者暗示等。 本题中,结合着文章第一段画线部分,仔细琢磨,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即内容上烘托了卢卡什么样的心情;结构上,为下文什么故事情节埋下伏笔或者做铺垫。要整体上把握文意,用概括性的语言回答。根据“他觉得腰部有点儿疲劳,但心里却舒爽坦然”,可知,第一段划线的景物描写,烘托了卢卡轻松舒坦的心情;从结构上,为下文警察失足,抓住屋檐以及卢卡关机时刻伸出援助之手等情节做铺垫(或埋下伏笔)。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结合中心事件,梳理文章情节;再结合具体情节中人物的表现,即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揣摩人物心理变化;最后组织语言,按情节发展分点作答。 本题中,卢卡的心理变化过程是在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中分别表现出来的,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一条线索;因此,要想分点概括卢卡的心理变化过程,就要在阅读文中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进行体会和感悟,如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就烘托了偷盗得手后的舒爽坦然。再如文章2、3、4段,对卢卡的神态、动作描写“顿时惊呆了、小偷卢卡战战兢兢地举起了双手”把卢卡那种震惊和惶恐表现出来;根据文本“卢卡的心立即惊喜交集地狂跳起来,因为警察由于一只脚跟没有站稳,身子摇晃了一下,径直从瓦房上滑溜下去”可见他因为警察失足而心花怒放(幸灾乐祸);根据文本“小偷卢卡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不由自主地霍然立起身子,刷地把袋子从肩膀上卸下来,放在瓦房上;他又一次闭上眼睛,但又马上睁开,用手抚摸了一下前额,他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也不明白自己正在干什么,便径直朝着那个方向跑去”可见,他救警察时的不可捉摸(果断坚决);根据文本“然而他从来不曾发现过,天空中竟有那么多灿烂的星星”可见,他救警察后的骄傲满足;以此进行分点概括即可。 3.此题考核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答题时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再结合句子解释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对于文本中的句子,要仔细品读,尝试着从表现手法、内容、作用、人物形象和情节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出来。如文中“卢卡从容不迫地坐在那里,胸脯和脑袋略略向前探身,就像置身于剧院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动作、心理、神态描写方面来刻画卢卡的心理,真实的反映了卢卡的人物性格特征,在结构上,与下文救警察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卢卡人性中善的一面。 4.本题考查考生对结尾的意蕴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根据文本内容,根据人物形象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的进行个性化解读。 这是一道相对开放性的题目,在答题时,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着文章故事内容,从卢卡的人物性格、警察的形象方面进行分析,还要结合着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如要认为该放了卢卡,就要抓住卢卡人性中善的一面,结合着现实的道德底线进行分析,评价。如要认为不能放,就要从警察的职责和社会正义方面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7)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1.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

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本诗表达的情感内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偃虹堤记

欧阳修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1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

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所记           愿:希望

B.覆溺之           虞:料想

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   使:假如

D.显用之           常:曾经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

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

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赵尝五战于秦

A.多于在庾之粟粒 B.苟以天下之大

C.句读之不知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加点字词类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例:顺流而

A.食埃土 B.以事秦之心天下之奇才

C.师焉,惑矣 D.与其徒上高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