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它们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狂草。

(2)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其漂亮。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笼,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这不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当时年少春衫薄”式的风流、潇洒和婷婷玉立么?它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的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共同具有着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3)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①,但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以历史变化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4)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韩愈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表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不只是张旭的狂草,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宣和书谱》说贺知章“草隶佳处,机会与造化争衡,非人工可到。”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的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么?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摘自李泽厚《美的历程?盛唐之音》,有删节)

(注)大令:指晋王献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雕塑、绘画和戏曲都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B.因为初唐的书法风度体貌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所以皇室宫廷大力提倡。

C.李白的诗歌,流走快速,一派飞动,把悲欢感情倾注在笔墨之间。

D.盛唐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工艺、赋之于汉等事例进行比较类推,用类比的方法论证书法和诗歌是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B.文章一方面论述初唐书法风度体貌欣欣向荣,一方面以初唐诗歌作为比较对象,指出它们都共同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

C.文章引用孙过庭《书谱》中的话,论证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必将到来。

D.文章把冯、虞、褚、陆的兰亭摹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并行论述,有着共同的论证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

A.文章论述张旭的狂草,其实也在以此来论述盛唐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

B.初唐书法、诗歌的欣欣向荣,奠定了唐代及后世艺术繁荣的基础。

C.盛唐诗歌和书法的艺术核心都具音乐美,可见张旭与李白艺术特点是一样的。

D.孙过庭与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使得盛唐书法都有强大的历史责任感。

 

1.D 2.C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雕塑、绘画和戏曲都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错,原文表述的是“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选项表述不准确,故错; B项,“所以”错,原文表述为“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大力提倡”在前,选项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 C项,“李白”错,原文表述的是“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从原文来看,应是张旭和怀素。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用孙过庭《书谱》中的话,不是为了论证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必将到来。从原文表述来看,“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可以算是一种预示,而不是论证。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初唐书法、诗歌的欣欣向荣,奠定了唐代及后世艺术繁荣的基础”,无中生有; C项,推不出“可见张旭与李白艺术特点是一样的”,原文只是表述了“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谈的是张旭的书法和李白的诗歌都追求一种音乐美,并不能代表整个艺术特点; D项,“使得盛唐书法都有强大的历史责任感”不对,整篇文章中有“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提到历史责任感,此选项犯了强加因果关系的错误。 故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自己的经历、感悟与思考,以“留一点空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论虚荣

(英)培根

①“苍蝇坐在战车的轮轴上说道,我扬起了多少尘土啊!”伊索氏这个寓言说得实是巧妙。类此,有些个妄人,无论任何事情,或是事情自动,或由大力者推动,只要他们在其中有一点关系,他们就以为这些事情是完全依仗着他们的力量的。好夸之人一定是好党争的,因为一切的夸耀都是靠着比较的。这种人也必然是过分的,因为如此方可以支持自己种种的夸耀。他们又不能守秘密,所以他们是没有什么实际上的用处的。

②然而在政事中这一种品性也是确有其用的。每逢人们需要造成一种大才或大德的名声的时候,这些人就是很好的吹鼓手。例如,一个人在两位君王之间交涉,想引他们联合起来向第三者作战,他就对两方面都言过其实地夸张对方的兵力;又如在两个私人之间交涉的人,他对双方都夸张他在对方的影响,结果是把他自己的声望提高了。所以在上述的以及类此的事件中,往往会由无物之中竟生有物;盖谎言足以引起意见,而意见能引起实行也。

③在将帅与军人方面,虚荣心乃是一种不可缺的性质;因为如同一块铁由别的铁而磨得锐利一样,由于夸张而人们的勇气就互相磨利了。在冒着资财或身体之危险的大事业中加入一种天性好夸的人可以使事务更有活力;而那些天性厚重庄肃的人则有似压舱物而不类风帆。在学问的名声方面,若没有一些夸耀的羽毛,则这种名声的飞腾是很慢的。写《虚荣之轻视》一书的人也不反对让自己的名字出现于题页上。

④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盖伦,都是富于夸耀性的人。虚荣心确是使一个人留名的一种助力,而才德之所受于人性的酬劳其直受于人类的好德之心者决没有受之于才德自己的努力者为多也。西塞罗、塞奈喀、小普利尼的名声若不是与这些人本身的某种虚荣心连在一起的话,也不会经久如新的;这种虚荣心就如同天花板上的一层油漆一样,它使得那天花板不但能够发亮而且能够持久。但是说了这么多,我用“虚荣”这个字眼儿的时候,却并不是指泰西塔斯说缪西阿努斯有的那种性质,所谓“他有一种能够漂亮地炫耀他的一切言行的本领”:因为这种性质并非是出自虚荣心的,而是出自天生的豪气和见识的;并且这种性质在有些人方面是不但漂亮而且优美高尚的。因为逊谢、退让与节制得宜的自谦,都不过是炫耀之术也。在这些炫耀之术中,没有比小普利尼所说的那一种更好的了,那就是在你自己所长的某方面,如果别人也有一点长处,当不吝惜地多多地赞誉称扬那人。因为普利尼说得很巧妙:“在称扬别人的时候你其实是替自己做好事;因为你所称扬的那人在那一方面若不是比你还强就是不如你。如果他是不如你,那么他既然值得称扬,你自然更加值得称扬了;如他是胜过你的,那么假如他不值得称扬的话,你就更不值得称扬了。”好自我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谄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

(水天同译,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文章第④段的论述层次。

2.“写《虚荣之轻视》一书的人也不反对让自己的名字出现于题页上。”请分析这句话在文本中的含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小偷卢卡

(意大利)邦藤佩利

(1)卢卡提着塞满了赃物的沉甸甸的袋子,美滋滋地钻出天窗。他觉得腰部有点儿疲劳,但心里却舒爽坦然。从天窗里往外钻出来的时候,卢卡仰起头来,只见天空变成了一条狭长的垂直线探身朝前俯视,周围是望不到尽头的坡面,一直伸向大楼的另一端,被突出屋脊的一只烟囱隔绝了;坡面朝下延伸,跟装饰精雅的飞檐连在一起了。

(2)这时,他向屋脊扫了一眼,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顿时惊呆了。

(3)屋脊后面伸出了一个肥大、黝黑的脑袋,两道熠熠闪亮的目光,透过黑暗,直向他射来。蓦地,那汉子一跃而起,站立在屋顶上,伸出手来,枪口对准卢卡;一声命令在寂静的夜空回荡:“举起手!”。

(4)小偷卢卡战战兢兢地举起了双手。

(5)他认出了这个汉子,此人是城里最精干和铁面无私的警察之一。

(6)警察站稳身子,朝着屋顶的顶端走去。处于惶恐状态中的小偷卢卡忽然见,警察的双脚在瓦片上摇摇晃晃,兴许是由于这个原因,他赶紧止住了脚步,把两条又粗又短的腿叉开,支撑住身子。他仍然用手枪对准卢卡,说道:“过来,卢卡先生,你干得蛮不错,看来该打发你去睡觉了。不然的话……啊,上帝!……”

(7)卢卡的心立即惊喜交集地狂跳起来,因为警察由于一只脚跟没有站稳,身子摇晃了一下,径直从瓦房上滑溜下去。卢卡随即瞧见一个肥胖的身躯在屋顶的斜面上朝下滚动于是他急忙拔脚朝屋脊奔跑。

(8)警察惊慌失措,用左手狠命抓住一块瓦片,不料这瓦片吃不住他的劲,也随着他向下滑溜,他直觉得十指连心的一阵疼痛,禁不住发出一声绝望的喊叫。他想用另一只扔下了手枪的手来攥住屋顶上的什么东西,但无济于事,他的身子继续朝下滚动,脑袋砰的一声撞在屋顶的烟囱上,但滚动没有停止。

(9)小偷卢卡奔到屋脊,转过身来,只见警察已滚到坡面的边缘,身子随即在空中消失了。

(10)卢卡心中蓦然一喜,不禁心花怒放。他目迷神眩地注视着他的冤家对头消失的地方,他这样细细地凝望着,以致终于发现,警察并没有完全掉下去,他正发狂似的用两只手紧紧攥住飞檐的边缘。

(11)卢卡在屋脊上坐下,盯着这两只粗大、黝黑、越来越剧烈地痉挛的手。他等待着,希望看到这双手的消失,然后才扬长而去。卢卡从容不迫地坐在那里,胸脯和脑袋略略向前探身,就像置身于剧院里,观看舞台上的演出,剧情已达到令人不安的高潮时一样:他想象着警察的身躯悬吊着飞檐下的情景,不多一会儿,他的冤家对头的身子就要掉到石板砌的路面上,跌个粉身碎骨。他竖起耳朵,期待听到那庞然大物即将坠落地面的声响。

(12)警察的一只手已经吃不住了,不由得松开了原先死死攥住的屋檐,整个人的重量和抽搐立即都集中到一只手上,竭力挣扎着不一会儿,松开的那只手又重新攀住屋檐,另一只手又松开了。警察在空中摇摆飘荡。

(13)蓦地,一种不可捉摸的感觉颤过卢卡的心头。这种感觉跟他开头那种幸灾乐祸的狂喜迥然不同。他紧紧地闭上双眼,而后又很快地张开,他听到下面急促的喘息声,看来是用那两只手拼命挣扎时发出的。小偷卢卡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不由自主地霍然立起身子,刷地把袋子从肩膀上卸下来,放在瓦房上;他又一次闭上眼睛,但又马上睁开,用手抚摸了一下前额,他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也不明白自己正在干什么,便径直朝着那个方向跑去。他跑到屋檐跟前,立即扑到,肚皮紧紧贴着房瓦,伸出一只铁一般的坚实的手臂,钩住烟囱壁的棱角,向前探出身子,伸出另一只手臂,喊道:“拉住!”

(14)卢卡紧紧攥着正在挣扎中的警察伸过来的一只手。他感觉到那只手也紧紧握住他的手,他使出浑身力量往上拉,仿佛渔翁拉起沉甸甸的渔网一样。他瞧见了警察的脑袋、肩膀;他继续往上拽,警察顺着他的劲儿,终于露出了整个身子;卢卡给了他最后一把劲,然后帮助他在靠近屋顶角落的房瓦上坐下。

(15)过了片刻,警察才结结巴巴地说:“谢谢。”

(16)卢卡站立起来,转过身去,不再理会他。他登上屋脊,那里放着他的袋子。他把袋子扛在肩上,不慌不忙地从屋顶的另一面斜坡走下去,然后顺着檐槽滑至地面。

(17)月亮隐没了,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在离开屋顶和抱住檐槽以前,他再次抬头望了望天空。卢卡黑夜行窃兴许已经上百次了,然而他从来不曾发现过,天空中竟有那么多灿烂的星星。

(有删节)

1.文章第(1)段画线部分描写卢卡偷盗得手之后所看到的景致,有什么作用?

2.请分点概括文中卢卡的心理变化过程。

3.赏析第(11)段的画线语句。

4.小说结尾,铁面无私的警察默许地放走了小偷卢卡,请探究这一情节的意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7)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1.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

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本诗表达的情感内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