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插曲,甚至是一截枝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插曲,甚至是一截枝蔓。其中开诗学诗艺课的林黛玉,讲的是老一套,没有      的惊人之语。

脂砚斋评析说,这一段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香菱的根基、容貌都不俗,不能不入大观园,而又没有她入局的机会,便闹出个她要学诗来。此说不无道理,但因此就写出半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来,那就成了以意强为文了,那可是写小说的大忌。

香菱是       的甄士隐的女儿,她的基因高尚,而曹雪芹是重视门第的,看看他对赵姨娘的描写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红楼梦》中出现这样一个命途多舛的人物,对于警告读者不要对人生抱太多的天真玫瑰梦十分必要。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把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这说明曹公写作中也有笔不逮意的情形。

《红楼梦》是小说但是频频出诗谈诗赛诗,写得生动活泼。昔日中国,诗与文章是雅的,够得着高大上的;而小说是        者流的低俗段子,离高大上远了去了。曹雪芹替那么多小说角色吟诗论诗,可能还有显示自己也够得着诗作的用意。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以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B.但整个说来,其他几个“钗”,都远比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写得更加动人。

C.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被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D.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贩子拐卖香菱,让她有了呆气,但夺不去她的雅气与正气。

B.香菱被人贩子拐卖,留下了呆气,同时仍保持着雅气与正气。

C.香菱被人贩子拐卖,虽仍保持着雅气与正气,但留下了呆气。

D.香菱被人贩子拐卖,留下了呆气,还有雅气,更留下了正气。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立独行  心灰意冷  力不从心  引车卖浆

B.独树一帜  心灰意冷  志大才疏  稗官野史

C.独树一帜  大彻大悟  力不从心  引车卖浆

D.特立独行  大彻大悟  志大才疏  稗官野史

 

1.D 2.B 3.C 【解析】 1.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A项,“所以”不合逻辑,根据上下文语意,这里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B项,主次倒置,从语意上看,重心应该是香菱,所以主语是“钗”就不恰当。同时,语序不当,“曹雪芹笔下”应该放在“其他”前面。C项,“香菱”被“钗”写,这样说显然不合逻辑。故选D。 2.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A项,主语是“人贩子”,与上下文不够连贯;C项,根据上下文,强调的应该是是正面的因素,歌点不应该是“呆气”,所以不恰当;D项,“呆气”与“雅气”应该是对立的,“正”与“雅气”不存在递进关系,所以不恰当。故选B。 3.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第一处,特立独行,形容人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独树一帜,单独竖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修饰的是“惊人之语”,应该用“独树一帜”。第二处,心灰意冷,形容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结合文段意思和《红楼梦》有关内容来看,应该用“大彻大悟”。第三处,志大才疏,志向虽然远大,可是能力不够。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能力够不上。这里与“志向”无关,应该用“力不从心”。第四处,引车卖浆,指平民百姓。稗官野史,指小说之类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这里指的是人,应该用“引车卖浆”。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民族和地域相联系,因而经典具有了某种特殊品格。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还表现于它的超时代价值。《论语》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春秋时期政治体制及伦理关系中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内含从普遍的文化层面加以阐释的可能,例如,今天我们可以从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的层面进行阐发,思考如何使个体充分履行各自义务的问题。经典不仅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更有超越地域的世界性的意义。真正的经典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是世界文化共同财富的组成部分。中外经典,概莫能外。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文化中的经典,其重点讨论的正义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不只适用于西方;儒家典籍《论语》讨论的仁道原则,其意义同样超越中国。在不同的文化尚未相互作用时,这样的意义也许隐而不彰,但当不同文化彼此相遇,经典的世界性的意义就会显现出来。

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就意味着我们要开眼界。在阅读、理解经典的过程中,如果眼界封闭,常常会给经典的理解带来多方面的限制;而视域的扩展,则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经典。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引进来,借鉴西方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主动走出去,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不管是西方文化的引进来,还是中国文化的走出去,都既要以其各自的特殊内涵为背景,也要以它们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为前提。

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还要再反思。再反思就是在承认经典所拥有的超越时代与地域的普遍性的前提下,对时下一些流行看法进行理解和反思。如“以中释中”,即以所谓纯粹传统中国概念去理解中国的问题,这种思路明显忽视了经典的普遍意义。外来语已逐渐输入并融入现代汉语,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外来思想和观念内容。当我们用受外来语影响的现代汉语去理解经典时,相应地也受到外来语背后的深层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因而,试图以“纯而又纯”的中国观念去解释以往的经典,事实上已缺乏可能性。与之相比,王国维在20世纪初所倡导的“学无中西”的观念则更具有开放意识,他就是在当时世界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以世界文化视野来反思和理解多样文化经典的。近代梁启超、章太炎、梁漱溟等大儒者,他们尽管以回归或延续儒学为学术旨趣,并对西方文化有各种批评,但他们对以往经典的诠释在不同层面上都受到西方外来观念的影响,都体现了“学无中西”的理念,这也就是他们的学说被称为“新儒学”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杨国荣《经典的意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理想国》等中外经典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同时也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

B.虽然经典有特殊品格,但我们可以从普遍意义的层面对经典作出具有现代意义的阐释。

C.经典具有特殊品格又有普遍性,理解与解读经典要引进来,也要参与全球文化的争鸣。

D.“新儒学”的大儒们能够辩证地认识西方文化,对其持既批评又充分借鉴吸收的态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超时代价值”和“世界性意义”两个层面来论证经典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B.文章以“经典具有普遍意义”为前提,进而提出要以开放的视野来阐释经典的建议。

C.文章从正面强调要认识经典的普遍意义,相应地批评了忽视经典普遍意义的观点。

D.文章比较了“以中释中”与“学无中西”的不同点,旨在反思以“中”为主的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更好理解经典的内涵,应该摆脱经典特殊性的限制,着重分析它的普遍意义。

B.中国文化只有“走出去”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才能体现“学无中西”。

C.外来语在思想和观念上影响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也必然会在文化互动中影响西方。

D.反思“以中释中”的观念,不排斥以“纯而又纯”的方式去解释中国以往的经典。

 

查看答案

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④大王来何操⑤而君幸于赵王⑥今臣亡国贱俘⑦惟兄嫂是依⑧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⑨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A.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B.①④⑦/②③/⑤⑧/⑥⑨

C.①④/②⑧/③⑤/⑥⑦ D.①④⑦/②⑥/③⑨/⑤⑧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马)性暴,不可驭,啮伤人多矣②而相如叱之③至尊而制六合④宦官惧其毁己,皆共之⑤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笃⑥反欲两主⑦欲因此时武⑧君安与项伯有

A.①②⑥/③④/⑥⑦/⑧ B.①③④/②⑤/⑥⑦/⑧

C.①/②⑥⑦/③⑧/④⑤ D.①②④/③⑥/⑤⑧/⑦

 

查看答案

下面句中加点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②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③因其富厚,交通王候④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⑤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⑥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⑦闻大王有意督过之⑧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A.②③④⑤⑥⑧ B.①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⑥⑧ D.①②③⑤⑥⑧

 

查看答案

下列居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死灰独不复然乎  ②虏以全制其敝  ③燕王试振怖大王之威  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⑤召有司案图  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⑥⑧ D.②③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