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缓解工业原料不足,从上世纪80年代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缓解工业原料不足,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但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屡禁不止的“洋垃圾”走私与严重的环境污染。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今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的废纸、废纺织原料等在内的4类24种“洋垃圾”。到2019年年底前,将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表示,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对广义、狭义上的“洋垃圾”都做出了限制,“一方面,多部门联动布下铁网,将非法垃圾挡在国门之外;另一方面,严控合法的固体废物进口,减少总量,提升品质。”

“时代变了,政策需要根据发展阶段进行调整。禁止‘洋垃圾’入境,是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刘建国说。

(摘编自赵贝佳、杜海涛《减轻生态环境负担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期)

材料二:

材料三:

据日本媒体报道,发达国家的塑料垃圾正无处可去。原因是中国政府为了防止环境污染而下令禁止进口此类“洋垃圾”。日本经济新闻网近日汇总了日美与欧盟28个国家的贸易统计数据。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后,日美欧的废塑料半年出口量一直保持在300万至360万吨,但2018年上半年却迅速减少到231万吨,同年7至12月更是迎来了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中国于2017年底禁止进口废塑料。

本来,出口国家应该将废塑料进行清洗和甄选后再运往其他国家,但日美欧的中间商跳过了这一环节.直接把受到污染的废塑料原样大量出口至中国。中国政府担忧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染物质,进而转为强硬姿态。东盟也很快紧随中国,限制垃圾进口,因而废塑料的国际再生网陷入瘫瘓状态。

滞留在日本国内的废塑料也成为垃圾排放企业的成本负担。一家业务范围遍布东京圈的工业废弃物处理企业的董事认为,目前难以解决的是支付给焚烧站的委托费。分析认为,如果增加日本国内的焚烧设施,相应的处理能力就会提高,但经营者的投资意愿却并不高。一名在东京拥有焚烧站的经营者抱有“幻想”地说:“中国和东南亚可能.重新允许进口,不能盲目增加焚烧站,把国内的人工费和运输费考虑在内的话,比在中国生产的价格高出许多。”

日本公益财团法人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机构的客座研究员森田宜典表示。应该在日本主导下构建一个管理废塑料品质和流通渠道的全球通用规则。“不论日本国内外,各国相互协调重新构建废塑料再生网的必要性在进一步加大。”

(摘编自《中国拒绝“洋垃圾”一年后,日美欧废塑料只能“流浪地球”》,《文汇网》2019年4月4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用图示法直观地说明了中国过去和现在对洋垃圾持不同态度的原因。

B.从图二来看,世界上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人均垃圾产量就越高,反之亦然。

C.自2013年始,中国洋垃圾的进口量和从事进口废物加工利用的企业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D.近几年来中国进口洋垃圾的变化情况,应该与中国政府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来看,我国从2018年1月起。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人境新规,到2019年年底前将逐步停止所有洋垃圾进口。

B.从材料一来看,中国为减轻生态环境负担,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决定严控进口废物。

C.从材料三来看,垃圾出口国出于对资源循环再利用的考虑,希望发展中国家重新进口垃圾。

D.三则材料综合起来看,中国严控进口废物必定会对世界废物的回收与利用产生良性影响。

3.中国严控进口洋垃圾这一举措对世界各国可能会产生哪些长期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B 2.B 3.①促使垃圾出口国加快国内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②促使各国相互协调,重新构建废物再生网,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③整个世界在垃圾的产生和处理上达成共识,促使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④促进全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世界上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人均垃圾产量就越高”分析错误。从图二看,并不是经济越发达的国家人均垃圾产量就越高,比如卡塔尔。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A项,从材料一看“将逐步停止所有洋垃圾进口”中,“所有”理解错误,原文是“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意即还是有少量无法替代的固体垃圾进口。 C项,“垃圾出口国出于对资源循环再利用的考虑”分析错误,垃圾出口国考虑的是他们本国的利益和环境。 D项,“必定……产生良性影响”这一说法过于武断。文章中没有这方面的论述。 故选B。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中国严控进口洋垃圾这一举措对世界各国这一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文本分析如下: ①发达国家的包括塑料垃圾在内的各种垃圾,在失去了中国及东盟等发展中国家进口之后,必然会促使他们加快国内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 ②中国严控洋垃圾进口,各国在权衡利弊之后,必然会相互合作、协调,重新构建废物再生网,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中国严控洋垃圾进口,必然会引起垃圾产生国增强垃圾处理意思,也会促进整个世界在垃圾的产生和处理上达成共识,促使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当全球工业生产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上达成共识后,必然促进全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批评家要历练审美力

马 忠

①当下的某些文学批评,充斥的是大量“拉大旗、作虎皮”,糊弄人的文字。要么是深奥晦涩,要么是流于浅泛。尤其是一些学院式批评,往往以学术规范为终极学术目的,却忽略了文学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

②一个时代的文学批评,最大的功能是对一个时代文学价值的正面发现和阐释。而正面发现离不开审美感受,批评家应该从文本研究出发,发现、总结、升华出理论品质、理论内涵。这才是文学批评的创造力和创新性的体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一度饱受诟病,究其薄弱、乏力的原因,不能不说与审美批评的缺失和混乱有关联。

③一个批评家要写出有生命力的文学批评,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也不能缺少敏锐的艺术与生活感觉。审美批评是文学批评的基础,更注重文学的内部构成和形式,通过解剖和分析文学作品,用理性的语言向读者呈现作品之美。别林斯基曾说:“当一部作品经受不住美的评论时,它就已经不值得历史的批评了。”

④那么,强调批评中的审美感受力,会不会削弱思想分析的力量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强调审美感受力,是为了加强、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分析的威力。在文艺批评这门学科中,如果没有丰厚的审美感受力,思想分析往往成为公式概念的演绎;同样,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思想分析,审美感受也将显得软弱和肤浅,不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⑤如何重建中国当代文学的审美批评?首先要调动整个心理功能,去感受、体验、理解作品,去捕捉美的印象和把握美的特征,并进而做出审美的判断和评价。只有这样,文艺批评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批评,才有可能引导读者去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美的情感、美的愉悦。其次,要充分学习古今中外的审美批评经验,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丰富发展新的审美批评体系并使之系统化。除此之外,还必须重视对具体的文学文本的细读。负责任的批评必须深入文本,有感而发,才不乏真知灼见。

⑥所有的艺术活动,“情动”是关键,文章之“言”,文学之“嗟叹”皆因情而生。这一点当下的文学批评走失了。对此,批评家吴义勤提到了一个重要观点:“文学批评家的代言人意识取代了个人意识。因此,文学批评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个体的审美体温,变成了冷冰冰的新闻发言人式的文字。没有个体的审美体验和真实感受,就没有了感染力,没有了可信度。”文学批评家要有很强的个人意识,必须保持文学研究的感受,要保持对文学作品的直感和历史眼光。

⑦一言以蔽之,批评也是一种创作,在这里面,它必须渗透着批评家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理解。批评家只有历练了自身的“审美力”,获得了感受情感、细读人物与作者内心的能力,才有足够的资格去对作品、作品中的世界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言,才有可能获得文学批评技巧与文学理论上的进步与充实。

(选自2019年1月30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学院式批评多以学术规范为终极学术目的,这导致此类文章缺乏应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

B.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一度饱受诟病,表现得薄弱、乏力,主要是由审美批评的缺失和混乱造成的。

C.文学批评应以审美批评作为基础,审美感受力不强,文学批评思想分析的威力往往也会有所减弱。

D.从文本研究出发总结、升华出的理论品质和内涵,是重新整合、丰富发展新的审美批评体系的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当代文学批评现象入手,论证了“审美感受”对当代文学批评创造力和创新性的意义。

B.文章论证了文学批评审美感受力与思想分析的关系,并突出思想分析对审美感受力的意义。

C.文章提出了重建中国当代文学审美批评的具体方法,强调了个人意识对文学批评的重要性。

D.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批评家要历练审美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好的理论素养,敏锐的艺术与生活感觉是批评家写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实现其作品最大功能的基本条件。

B.文学批评中“情动”是关键,文字和情感皆因情而生,所以必须深入文本,有感而发,才能不乏真知灼见。

C.一部作品必须经受住美的判断和评价才可能值得历史的批评,才可能给批评家带来更大的美的情感和愉悦。

D.批评家们要想获得文学批评技巧与文学理论上的进步与充实,就必须热爱文学,理解生活,历练“审美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70年风雨岁月峥嵘,70年奋斗谱写华章。70年来,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新时代。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校团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活动,征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欢迎各位同学踊跃投稿。

请你也写一篇文章,参加本次征文活动。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 ,不超过70个字。

记者从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获悉:近日广州白云机场正式启动了连续下降与连续爬升试运行工作。这是我国首次在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实践应用这种新的运行技术,广州白云机场成为继新加坡樟宜、韩国仁川和日本东京羽田机场后,亚洲第四家实施这项技术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技术融合了性能导航技术、现代航空器性能等先进技术理念,能够更加简洁、高效地管制指挥与飞行操作,改变传统楼梯式的运行方法,减少了类似地面交通的“坡儿停、坡儿起”情况出现,耳压、失重以及颠簸给乘客带来的身心不适将大大减轻。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生活节奏的加快,①_______。很多人认为,自身免疫力低才会导致过敏。事实上,②___________,当身体对我们保护过度的时候,免疫系统会将一些原本无害的东西误判断为“敌人”,引发不舒服的感觉,这就是过敏反应,它和③________无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信医师信“大师”,盲目减肥饿出病,饮酒之后吃头孢……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         ,缺乏健康素养,常常会做出一些_____科学 常识的事情。本想得到健康,反而失去健康。这说明,(  )。提升健康素养,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能够更好理解医生、_____ 医患信任。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医疗也有风险,不可能包治百病。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病人。同样的疾病,同样的治疗方法,不同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结果。尽管现代医学__    ,但仍然有很多疾病尚无法完全治愈。只有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意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层出不穷  违犯  增进  日新月异

B.层出不穷  违反  增强  突飞猛进

C.屡见不鲜  违反  增进  突飞猛进

D.屡见不鲜  违犯  增强  日新月异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建设健康中国,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

B.整个社会都需要建设健康中国,提升健康素养

C.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才能建设健康中国

D.整个社会都需要提升健康素养,才能建设健康中国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意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B.只有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C.只有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D.只有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意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