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中学高三年级家长会通知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当,请找出并说明如何修改。
通知
各位家长: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兹定于2018年10月15日在我校综合楼一楼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我们将分析今年高考的命题趋势,通报全市第一次统考的成绩,并与大家一起磋商高考复习的相关事宜。不得缺席,请准时到会。
2018年10月8日
XX中学高三年级部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下图为共享经济的简易说明图.请根据该图给共享经济下一个定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公元前520年,周景王还没安排好王室的继承大事就撒手人寰了,留下王子们___________。王子猛被贵族大臣拥戴登上王位,号称周悼王,一向受宠的王子朝攻击并杀了他,自立为王。四年后,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王子朝见___________,就携带大量周室典籍向南投奔楚国而去,( ),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录;“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因为手中拥有象征周朝王权的典籍,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統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左传·定公五年》载:“王人杀子朝于楚。”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刺杀了王子朝。有人推测,此事或许与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关,而王子朝以死为代价,拒绝交出典籍。从此,这批价值连城的典籍___________,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
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两千五百年来,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___________。王子朝“奔楚”到达的是西鄂,他死后也葬在了这里。王子朝的冢是否还在?失踪的典籍会不会随他一起深藏在这一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B.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C.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D.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2.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随行者中除了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外,还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
B.随行者中除了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外,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
C.随行者中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更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
D.随行者中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B.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C.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周王的合适人选的继位正统,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继位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D.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符合正统的继位的周王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既以蚯蚓为喻,正面论证了“学习要专心”的论点,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反面来论证这个论点。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又写出了守军威武雄壮的气势。
(3)陆游《游山西村》中直接赞美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对吾土吾民之爱的一句是“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蓦山溪
张中孚1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2;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3。
[注]①张中孚,其家世代为北宋高官,曾任镇戎军兼安抚使,朝代变迁,一生历仕宋、金及伪齐刘豫。②出自刘禹锡《初至长安)“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③白居易《长安道]中有“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以“山河百二”开篇,写出了山川形势的险固,引出词人对壮岁的回忆。
B.“听楚语,厌蛮歌”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词人辗转楚地,日久难回的人生境遇。
C.下片写识途老马,再见旧时景象而嘶鸣,写出了词人年老归家的独特心境。
D.“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写终南山未改旧时青色,是为了表现家乡仍然充满生机。
2.本词抒发的情感喜忧参半,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第。泰和四年四月,召见于泰和殿,行信因言二事,一依旧移转吏目以除民害,一徐、邳地下宜麦,税粟许纳麦以便民。上是其言,令尚书省议行之。崇庆二年,为左谏议大夫。时胡沙虎已除名为民,赂遗权贵,将复进用。举朝无敢言者,行信乃上章曰:“胡沙虎跋扈强梁,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书再上,不报。及胡沙虎弑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顾也。是岁九月,宣宗即位,改元贞佑。
胡沙虎诛,上封事言正刑赏,又言:“自兵兴以来,将帅甚难其人,愿陛下令重臣各举所知,才果可用,即赐召见,褒显奖谕,必有奋命报国者。昔李牧为赵将,军功爵赏皆得自专,出攻入守不从中覆,遂能北破大敌。今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使得尽其智能,则克复之功可望矣。”上善其言。时方擢任王守信、贾耐儿者为将,皆鄙俗不材、不晓兵律。行信惧其误国,上疏曰:“《易》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圣人所以垂戒后世者,其严如此。今大兵纵横,人情汹惧,应敌兴理,非贤智莫能。狂子庸流,猥蒙拔擢,参预机务,甚无谓也。”于是上皆罢之。权元帅右都监内族讹可率兵五千护粮通州,遇兵辄溃,行信上章曰: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诏报曰:“卿意具悉,讹可等已下狱矣。”
(节选自《金史·张行信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B. 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C. 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D. 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为进士。
B. 改元指君主、王朝改换年号,每一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C. 封事在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时大臣上书奏事,为防止泄露,用皂囊封城。
D. 《易》即《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所作,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行信心系百姓。他建议依照旧例调换官吏以除民害,在适宜种麦的徐、邳两地,允许百姓用麦子充作粮税,均得到皇帝的采纳。
B. 张行信富有远见。胡沙虎贿赂权臣图谋复出,张行信多次上书皇帝,请求不要起用此人。皇帝对此不予理会,终为胡沙虎所杀。
C. 张行信重视人才。他认为战事兴起之后,难以得到合适的将帅,希望皇帝诏令重臣举荐人才,并厚待人才,这样就一定有人舍命报效国家。
D. 张行信心忧国事。皇上准备提升王守信、贾耐儿等将领的职务,但张行信认为这些人鄙俗无能,又不熟悉军事,不适合担任军队职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胡沙虎跋扈强梁,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
(2)今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使得尽其智能,则克复之功可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