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甲]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甲]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乙]

四年春,齐侯①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②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日:“昔召康公③命我先君④大公⑤日:‘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子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⑥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选自《左传:齐桓公伐楚》)

[注]①齐候:指。   ②楚子: 指楚咸王。  ③召康公:周文王庶子,食邑在召,“康”是谥号。 ④先君:后代君臣对本国已故君王的称呼。 ⑤大公:即姜大公。齐国的第一个国君。⑥昭王:周昭王,周成王之孙,相传他晚年南巡到汉水时,船沉而死。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鄙:把……作为边邑。

B.阙秦以利晋,唯君之         图:考虑。

C.赐我先君                   履:鞋子。

D.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       共:通“供”,供给。

2.下面对文章内容及写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都着重写使者在国家被攻之际,临危受命,只身出使,直接与敌国君王展开艰难的外交斗争。

B.甲文叙烛之武见秦伯,阐明灭郑、存郑于秦的利害,并巧妙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终说退秦军,解除困难,表现出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C.乙文写齐国管仲恃强威胁,辩辞咄咄逼人:楚国使者虽作了一定的据理力争,但低三下四,处处忍让,最后导致齐军入侵。

D.两文都既写了军事斗争,又写了外交斗争, 两者交叉错落,井然有致,而且都写得波澜曲折,精彩纷呈。

 

1.C 2.C 【解析】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辨析能力,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加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不离句,通过培养语感以加深理解记忆。 C项,句意为: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履:践踏。这里指齐国可以征伐的范围。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人物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楚国使者虽作了一定的据理力争,但低三下四,处处忍让,最后导致齐军入侵”错误,《齐桓公伐楚》选自《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在打败蔡国之后,又联合诸侯国军队大举进犯楚国。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楚成王先派使者到齐军中质问齐桓公为何要侵犯楚国,随后又派屈完到齐军中进行交涉,双方先后展开了两次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最终达成妥协,订立盟约。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这首词是南宋时陆游在极力主张北伐中原,收回国土而遭到投降派排挤打击之时写的。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1962年 12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两首词中,梅花对“春”的态度各有不同,梅花的形象也有很大不同,试就梅花形象作简要分析。

(2)朗读这两首词,应把握它们不同的情感基调。试各用两个词加以概括。

陆词:                                   ; 毛词:                                   

 

查看答案

下面对这两节诗中女郎意象的揣摩,不恰当的一项是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惘怅。

(戴望舒 《雨巷》)

A.“我”或许是一位因沉醉于爱情而惆怅的青年,这位“女郎”不正是“我”要追求的那位佳人吗?或许她的家就在巷子的尽头,或许她只是从这巷子经过,谁知道呢?

B.“女郎”的形象可以解读为诗人的理想。他一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又徒然增加自己的哀怨与惆怅,所以“消了”“散了”也好,这就给这种理想涂上了一层喜剧色彩。

C.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形象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里的“女郎”也可以看做是惆怅而彷徨的诗人自己。

D.诗人和“女郎”是二位体。即“我”是现实中的“我”,而“女郎”是理想中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

 

查看答案

对这阕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沁园春长沙( 节选)

毛泽东(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邊,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A.词的前三句写出了特定的氛围——寒秋,眼前的景物一一湘江,欣赏秋景的立足点——橘子洲头,还写出了诗人“独立”的高大形象。

B.“看”字领起对秋景的描绘,其中有仰视,有俯瞰;景物有远景,有近景;有静态色彩的描写,还有动态形象的描写。

C.“百舸争流”突出船多且快,“鹰击长空”着意描写力度,“鱼翔浅底”写出鱼的自由自在。这三句导出了“万类霜天竞自由”。

D.“怅寥廓”抒发自己的情怀,“问苍茫大地”浸含着忧思和责任,两句都运用了拟人手法。“谁主沉浮”暗含以身许国之志。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武汉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以下六则材料均来自于有关疫情的报道。

①和时间赛跑!武汉市政府参照北京小汤山急救医院模式,仅仅耗时6天建设起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专用救治医院。

②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18日傍晚,84岁的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连日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参加新闻发布会……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③疫情就是战斗,通知就是号角。疫情发生后,武汉各大医院全力以赴抗击冠状病毒,10万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他们以血肉之躯,筑成守护家园、保卫武汉的长城堡垒。

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年初一接到组派医疗队驰援湖北的通知,河南大学各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24小时内,52名医务人员集结完毕,整装待发。截至1月28日,共有30支医疗队、4130人已经到达湖北开展工作。

⑤很多身处武汉的普通民众,不惧疫情蔓延,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有的武汉人暂时没发现身体异常,也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避免出去后,万一感染到其他人。

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读完以上新闻,你觉得哪几则最能振奋人心?请以其中两则或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注意彼此逻辑,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校荐素材题:

“家风正,再穷也能发家。”一句话道出了家风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家风呢?家风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你以“家风”为话题,就以上两个问题写一段文字,并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来证明你的观点,文段字数不少于15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