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
用生命铸就利剑
——航空工业英模罗阳注追记
2012年11月24日,一架歼-15战机以300千米时速,电闪雷鸣般从蓝天间俯冲而下,在阻拦索的作用下,稳稳地停在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甲板上。随后,飞机又滑行至起飞位,全速冲向舰艏滑跃甲板,再次腾空而起。歼-15战机的一落一起,实现了中国空军由陆地向海洋的飞跃。
“我的任务终于完成了,非常欣慰。”这是罗阳在歼-15成功起落后,和妻子的最后一次通话。
2012年11月17日晚,罗阳从珠海出差飞回沈阳。看着他满脸疲惫的样子,司机建议:“要不要回家休息一晚,明早再赶去?”思量片刻,罗阳还是决定直接去几百公里外的某机场——即将执行航母起降飞行任务的歼-15舰载机停在那里。一闪念间,他错过了最后一次回家的机会。
夜黑如墨,车轮滚滚,罗阳星夜兼程……
到达目的地,已是次日零时30分。罗阳放下行李,便找来科研人员,逐架了解即将执行任务的歼-15飞机状况。舰载机着舰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作为歼-15舰载机研制总指挥,他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早上7时,罗阳再次出发,乘直升飞机登上“辽宁舰”。在航母上,他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分析飞机状态。
紧张,等待;忙碌,等待……
11月24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终于到来。呼啸而来的歼-15战机,精准地降落在航母飞行甲板上。
刹那间,罗阳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泪水是喜悦,是自豪——航空报国是他30年的梦想。这一天16时,罗阳才顾上给妻子打个电话。妻子并不知道,此时罗阳正强忍着心脏的病痛,这次通话居然成了他们夫妻的诀别。
11月25日上午9时,“辽宁舰”凯旋靠港
从1982年毕业开始参与歼-8Ⅱ战斗机的设计研发,到2012年担任歼-15等多个重点型号研制总指挥,整整30年,罗阳用自己的生命托举起航空报国的梦想,矢志不渝。
真正的大国离不开强大的海军,强大的海军离不开先进的航母,先进的航母离不开一流的舰载机。然而,舰载机绝非普通战机的改装版,它对技术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仅以起降为例,在陆地上,普通战机起降有效长度在300米左右;而在航母上,阻拦索的有效作用区间仅为36米×6米。
研制舰载机,中国是一张白纸,没有经验,更因为航空制造大国的封锁,关键技术无处借鉴。当“辽宁舰”入列时,外媒预测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要1年半。时间短,任务重,难度高,可罗阳却说:“外国人能干成的事情,中国人同样能干成,而且还能干得更好。”
仅仅两个多月,最为关键的舰载机起降试验就获得成功。奇迹的背后,是千千万万航空人的奋斗,更是罗阳对自己健康乃至生命的透支。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他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最后,更是每天工作20个小时。罗阳率领他的团队创造了航空工业的“中国速度”。罗阳生前常说:“缩小和发达国家航空技术的差距,没别的办法,就是奋力追!”这种紧迫感、使命感,不仅体现在研发歼-15的过程中,更是伴随了罗阳30年的航空生涯。
1978年罗阳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课堂上第一次听到“航母”与“舰载机”,听到教授的比喻:“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的话,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也就是在那个时刻,罗阳树立起“航空报国”的梦想。
1982年罗阳大学毕业,正赶上国家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周围很多人纷纷“跳槽”“下海”。罗阳却始终坚守在寂寞的航空岗位上,在沈阳所一干就是20年。从设计飞机到制造飞机,执着的罗阳,终于等来了中国航空发展的春天。2007年,年富力强的罗阳成为沈飞公司的“掌门人”。上任伊始,罗阳曾这样表白:“航空报国是使命,不是口号,我对自己的要求是8个字——恪尽职守,不负重托。”
罗阳担任沈飞“掌门人”的5年里,实现了5个型号首飞;每年为客户交付的战斗机从最初的4架猛增至近百架。
“才见霓虹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为实现航空报国梦,罗阳奋斗了30年,用自己的生命为共和国的“蓝天长城”铸造了一把利剑!
(注)罗阳(1961.6.29-2012.11.25),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2年11月25日,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心脏病,在工作岗位上殉职。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高度赞扬罗阳为我国航空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2012年12月5日,国务院追授罗阳同志为“航空工业英模”。
1.这篇通讯的题目是《用生命铸就利剑》,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这个题目的含义。
2.罗阳航空报国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相信你也是其中的一位。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表达你阅读本文后的感受。
(1)请你为纪念罗阳写一副对联。(30字以内为宜)
(样例)上联:战鹰展翅九万里,生命铸就利剑
下联:航空报国三十年,浩气长留人间
(2)罗阳已被评选为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请以“如果你没有离开”为开头,也为罗阳写一段颁奖词。(60字以内为宜)
如果你没有离开,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
(材料一)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卡塔尔的多哈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流经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 ,反映了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两千余年的风雨,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具有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功能,在 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运河的申遗成功体现了世界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既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又重视它的现实使用价值。
(材料二)
京杭大运河地图
1.在(材料一)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管辖 经历 保证
B.管理 经历 保障
C.管辖 历经 保障
D.管理 历经 保证
2.(材料一)提到大运河具有水道长和流经范围广的特点,请你结合(材料二)具体说明这两个特点。
3.大运河申遗成功体现了世界遗产保护的新理念。下列诗句中,能够体现遗产保护新理念的一句是
A.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C.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D.白河流水日汤汤,直到天津接海洋。
阅读《劝学》(节选),完成后面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智慧
B.而闻者彰 彰:清楚
C.而绝江河 绝:横渡
D.君子生非异也 生:习惯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青,取之于蓝 ②而寒于水
B.①輮使之然也 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①登高而招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下面两句话,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学不可以已 ②金就砺则利
A.①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②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B.①学习不可以停止。 ②金属靠拢磨刀石就锋利了。
C.①学习不可以停止。 ②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D.①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②金属靠拢磨刀石就锋利了。
4.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但“性恶”又是可以改变的。在《劝学》中他运用一系列类比,论证了这个观点。请根据原文填空,将作者的论证补充完整。
事物的原状 | 外物的作用 | 产生的结果 |
蓝 | 提取 | 青 |
水 | 降温 | 冰 |
木 | ① | 轮(曲) |
木 | 受绳 | ② |
金 | ③ | ④ |
人 | 博学(学习) | 知明而行无过(君子) |
“从善如流”这个成语出自下面的历史故事。请你说出在这个故事中,“从善如流”中的“善”具体指的是什么。
|
|
|
1.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为了防御楚国,它和晋国签订了盟约。 | 2.结盟第二年,楚国发兵进犯郑国。晋国有约在先,便派栾书带兵救援。晋军途中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 | 3.晋国大将赵同和赵括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他们催请栾书下令进兵。 |
|
|
|
4.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三人不同意,说:“楚军已经撤退,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了。”栾书认为他们讲得有道理。 | 5.多数人不以为然,劝说栾书:“只有三个人不主张打,可见想打的人占多数,您为什么不参考多数人的意见呢?” | 6.栾书说:“知庄子他们三个人虽然是少数,但他们的意见是正确的,我听他们的意见,难道不对吗?”旋即命令大军撤回晋国。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被列入“四书五经”。它记载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言行,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三国演义》以西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这段历史为创作背景,塑造了曹操、刘备、孙权、张良、诸葛亮、周瑜等艺术形象。
C.贾宝玉是贾政的儿子,林黛玉是贾宝玉姑母(贾敏)的女儿,他们之间的悲欢离合是小说《红楼梦》的故事主线之一。
D.《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作品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是一个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的人。
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羁鸟爱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田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B.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低眉信手续续弹,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C.晨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月明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