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武侠文学起源于先秦史书中的游侠传记,后至唐传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武侠文学起源于先秦史书中的游侠传记,后至唐传奇、宋话本中的剑侠故事,再到明清《三侠五义》等侠义、公案小说,渐成气候。20世纪20年代,向恺然以一部《江湖奇侠传》,开武侠之神怪风气。进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武侠小说形成争鸣之势,最高成就归于王度庐等“北派五大家”。

每一次武侠文化的兴盛,都有其时代必然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金庸、梁羽生开创的新派武侠小说,与传统武侠小说产生的语境是相似的,所谓乱世出豪侠,乱世亦出制造豪侠的文学。彼时的香港,社会开放,文化自由,但这一方乐土,同时置身于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及英美等各方之间,各种势力在这里公开共存,暗相角逐。在此社会文化语境下,个性解放、民族融合、无政府主义等现代意识出现在金、梁小说中,大大迥异于传统武侠文学。此外,新派武侠小说的兴盛离不开《大公报》《明报》等报纸副刊的蓬勃发展。报刊的经济属性,使得连载小说娱乐化、商业化、大众化意味浓重;而报刊也不可能放弃其意识形态立场,金庸的“家国情怀”渗透在《明报》及其武侠小说当中。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派武侠小说便已出现衰颓之相,香港武侠小说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出现下滑趋势。不过,影视转化和对外传播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新武侠小说的生命。20世纪60年代,“邵氏片”开启了港台武侠影视作品的黄金时代,张彻和胡金铨拍摄的武侠片,更是全面革新了武侠电影语言。20世纪80年代,新武侠小说进入内地文学场,受到内地文人群体的追捧,尤其金庸小说,更是从一个通俗小说品种逐渐完成“经典化”蜕变。讽刺的是,伴随着正统文学体系对武侠小说的接纳和认同,它与大众读者的距离却越拉越大。

武侠文化兴于时,亦衰于时。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凸显,个人焦虑感日益加重,导致人们在文化消费品的选择上,普遍倾向于娱乐化、轻松化、治愈系。这时,武侠片显得不合时宜,而能够提供精神按摩的喜剧片、爱情片、青春片便应运而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语。当今时代的大众文化话语,已成为玄幻、修真、盗墓、穿越。我们不禁要发问: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文化形态,武侠文化真的要消亡了吗?如果我们真的不再拥有“英雄梦”,那为什么愿意为好莱坞的各类超级英雄埋单?可能武侠文化需要的不是回溯和固守,而是展望和融合。金庸武侠的成就在于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力。武侠文化,终究不能离开中国传统美学的滋养。以武侠电影为例,可以将空白、“三远”构图、荒寒意境等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与电影镜头语言结合起来,探索虚实相生、物我冥合的武侠“意境”。中国传统美学是民族性之所在,是民族文化对抗好莱坞大片的“温柔一刀”。

(摘编自张文琪《金庸之后,武侠文化何处去》,《光明日报》,2018年12月1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侠文学发端于游侠列传,后至剑侠故事、侠义小说、公案小说,才形成一定的气候。

B.金、梁小说中出现的个性解放、无政府主义等现代意识,与传统武侠文学迥然不同。

C.正统文学体系在接纳认可武侠小说的同时,也导致武侠小说与大众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

D.娱乐消费多样化降低了人们对“侠”的依赖,武侠片显得不合时宜,武侠文化逐渐衰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简单介绍了武侠文学的起源、发展,并具体指出“北派五大家”成就最高。

B.文章第二段从香港的环境和报纸副刊的蓬勃发展两个方面阐明武侠文化兴盛的原因。

C.文章以张彻和胡金铨拍摄武侠片为例,是为了论证新派武侠小说已出现衰颓之势。

D.文章脉络清晰,结尾既对武侠文化的状况表示担忧,又对其发展之路提出了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传统武侠小说,还是新派武侠小说,它们的产生都与时世紧密关联。

B.在玄幻、修真、盗墓等盛行的当代,武侠文化需要的不是回溯和固守,而是展望和融合。

C.金庸小说能从通俗小说向“经典化”转变,主要是注重中国传统美学的滋养。

D.只要武侠电影将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与电影镜头语言结合起来,就能与好莱坞大片相抗衡。

 

1.C 2.C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再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本题, C项,“正统文学体系在接纳认可武侠小说的同时,也导致武侠小说与大众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最后一句话是“讽刺的是,伴随着正统文学体系对武侠小说的接纳和认同,它与大众读者的距离却越拉越大。”这里只是陈述一种现象,并无因果关系。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C项,根据原文第三段,作者列举张彻和胡金铨拍摄武侠片一例,是为了论证“影视转化和对外传播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新武侠小说的生命”。 故选C。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本题, B项,“武侠文化需要的不是回溯和固守,而是展望和融合”错误,由原文最后一段“可能武侠文化需要的不是回溯和固守,而是展望和融合”可知,是“可能”武侠文化需要的不是回溯和固守,而是展望和融合。 C项,“主要是注重中国传统美学的滋养”于文无据。原文第三段说“尤其金庸小说,更是从一个通俗小说品种逐渐完成‘经典化’蜕变”,而最后一段指出“武侠文化,终究不能离开中国传统美学的滋养”,但并没有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D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文章结尾只是说“中国传统美学是民族性之所在,是民族文化对抗好莱坞大片的‘温柔一刀’”。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小叶紫檀”开头,概括小叶紫檀的功效。(不超过40字)

虽然小叶紫檀不能像沉香一样直接入药,但长期佩戴还是有很多好处的。首先,小叶紫檀的淡淡檀香味可以起到稳定情绪、帮助睡眠的作用,这对于现在压力一天比一天大的年轻上班族来说是很需要的。另外,在长期盘玩的同时,小叶紫檀可以释放出名为“木氧”的物质让体内细胞重新再造,使皮肤更光滑,人更年轻。有民间偏方记载把小叶紫檀的木屑放入枕芯中,在睡眠的同时有助改善肠胃功能。另外,在一些蒙古族的医书上,有利用小叶紫檀治疗关节肿痛的药方,即将白醋倒入小叶紫檀木屑中,混合后敷在发病关节上,可以减轻疼痛,帮助恢复。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实现我们的梦想,奋斗是最有力的回答。②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③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经历了多少艰辛的拼搏,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④新的征程上,更加需要展现追梦人的新作为、激发奋斗者的精气神。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下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少不了要打硬仗、啃硬骨头;⑦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发扬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⑧不管是落实国家发展的大蓝图,还是成就家家户户的“小目标”,唯有扎实奋斗不松劲,脚踏实地办好自己的事情,就能让梦想照进现实,以实干赢得未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学是一门高深难懂的学问,有一些名家能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把高深的道理明明白白介绍给普通读者。《谈美》就是朱光潜先生写的这样一本雅俗共赏的美学佳作。它写于1932年,此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书信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等问题,娓娓道来,平易亲切,在青年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三十多次的畅销书。

①    。譬如美和距离问题,作者认为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真正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不会焚琴煮鹤,暴殄天物。又如讨论“移情作用”,他把美学上的移情现象称为“宇宙的人情化”。②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所以花会笑,还会哭,所以世界因此而多姿多彩。

朱先生曾说“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他借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著名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赠送给青年朋友,劝告年轻人,体味生活,让人生有味道。他将自己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补清新的文字中,当年为《谈美》作序的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      引用      拟人 B.比喻      引用      夸张

C.借代      排比      夸张 D.借代      排比      拟人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世界因此而多姿多彩,花会笑,也会哭。”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阿房宫中廊道曲折、屋檐高耸的景象。

(3)《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用比喻的方式描写阿房宫中的女子打开妆镜时的景象,极言人数之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2.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