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末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

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者,“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勿勿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祝福》鲁迅节选)

1.小说《祝福》中叙事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祥林嫂的死,是《祝福》情节叙述发展的主线。小说的批判锋芒直指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封建伦理道德。

B.《祝福》中的“我”是小说的视角,祥林嫂的故事就是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才得以展现的。

C.《祝福》中采用的是倒叙的方式,给了读者无数的悬念,它的作用是只是为了让读者看到知识分子的成长。

D.“我”其实就是作者本人,不满现实,但又软弱,对于祥林嫂关于魂灵的问题的含糊回答,导致祥林嫂的死亡。

E.《祝福》对于祥林嫂三次在鲁镇的生活采用详细叙述,其目的就是为了突显作者的技巧。

2.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下列句子。

①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②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3.文中画波浪线的三个句子是祥林嫂临死前问“我”的三个问题,她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4.在小说的结尾,作者对“天地圣众”的态度如何?这样的结尾有何用意?

 

1.AB 2.①“年底”前者表示时间.后者表示热闹的节日。“旧历的年底”也是传统观念体现最明显的时候。它表面上说年底这一-段时间像节日一样热闹。实际上是说封建统治下的中国都被鬼神观念统治。②“无聊者”指的是祥林嫂;“厌见者”指的是像鲁四老爷这样的人。无依无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她的人不再见到她。这其实是作者的反语。突出了封建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3.①这是祥林嫂对魂灵有无表示的疑惑,她希望人死后有灵魂, 因为她想看见自己的儿子;但同时她又害怕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害怕在阴间被锯成两半。这种疑惑让她在临死前受到极:大的精神折磨.最后悲惨的死去。②这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害,祥林嫂不管多么的努力,拼命的抗争,却得不到起码的尊重,反而成为了有罪的人,最后被封建礼教活活勒死。 4.这是作者对封建礼教吃人罪恶表达的愤懑之情。“天地圣众”是“祝福”仪式上祭拜的对象。代表着封建迷信。这是作者 自嘲的- -种独白。鲁镇的人们冷漠对待祥林嫂的死亡同时,却在如此热切地向“天地圣众”祈求“祝福”。而“我”只能听之任之,在社会斗争面前抱着玩世不恭的逃遁态度,表现了对黑暗和丑陋无可奈何。结尾描写与开头的场景描写在结构上形成前后呼应。用祥林嫂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封建礼教杀人的本质。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作用只是为了让读者看到知识分子的成长”错误,它还让读者看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好奇,并认识到封建社会和迷信思想吃人的本质。 D项,“我”就是作者本人错误,这里的“我”只是一个软弱的知识分子形象;“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错误,祥林嫂的死亡是整个封建社会和迷信思想导致的,并不完全是“我”的错误。 E项,“其目的就是为了突显作者的技巧”错误,这样做既突显了作者的技巧,也将祥林嫂初到——再到——死亡的形象与生活处境作对比,让读者能深刻认识到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 故选AB。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 ①第一个“年底”是世间,第二个“年底”指节日,“旧历的”体现旧有的迷信思想浓厚;这句话表面是说节日热闹,实际上是说封建统治下的中国遍布着迷信思想。 ②“无聊生者”意思是没有赖以生存的人,指的是祥林嫂,“厌见者”是说讨厌看见她的,即鲁四老爷;整句话的意思是:无法赖以生存的人不再生存,也就让讨厌看见她的人看不见她,对于别人和自己都是件好事;作者写出了封建社会的冷漠无情,也是反语,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于这种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懑。 3.本题考查分析语言描写,把握人物形象的作用。解答此题首先找到语言描写的语句,结合语境,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特征,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 “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祥林嫂对于有没有魂灵产生了疑惑,表明她对牢固的封建思想产生了疑问;“那么,也就有地狱了”体现出祥林嫂不希望有灵魂,对于死后灵魂归处很害怕,怕像别人所说的自己会被锯成两半;“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又体现出祥林嫂的期待,她又希望有灵魂,因为这样可以见到自己死去的儿子阿毛;祥林嫂这三个问题表明她内心的疑惑与矛盾,也体现了封建迷信思想对于她的摧残,让她连死亡也不能得到宁静,而是担忧自己死后继续遭受折磨;她再怎么努力,封建礼教仍然像一座大山,活活将她压死。 4.本题考查分析主要情节作用,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要求考生把握指定情节的内容,并从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逆转、掀起波澜)、对人物(展现人物性格)、对主旨及给读者的感受(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等方面来思考其作用。 “天地圣众”享受了人们的祭礼,按理说应该给人赐福,然而祥林嫂却在这种人们祝福的环境中死去;人们对于活生生人的死去的冷漠与对于虚构的天地圣众的热烈祭拜形成对比,表现出封建社会的冷酷无情;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天地圣众的不满和愤懑;但在这囊括整个中国的黑暗中,作者的不满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自嘲;结尾从结构上来说呼应了前文,深化了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的色彩。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惆怅东栏一株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全诗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官,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匆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令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汉书·苏武传》班固)

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A.陵降,不敢武。    求:要求

B.从至雍棫阳官,扶辇下    除:殿阶

C.已死久矣    分:分别

D.子卿不欲降,何以陵    过:过错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武与李陵俱侍中  子父死,无所恨

B.①赐钱二百万葬    ②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①空自苦亡人地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

D.谓武曰    ②泣下霑衿

3.下列对文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李陵对苏武劝降一段的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的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

B.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李陵对汉朝统治者的讽刺和控诉,说明了自己不回汉的根本原因。

C.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两人虽是故友,而今却是敌对阵营,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

D.苏武“强壮出”,出使的时候正当壮年,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的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

4.翻译下列句子

(1)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之美重在内涵

马治权

纵观世界上的文字,似乎只有汉字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是唯一可以派生出艺术的文字。“即它脱离了具体的事物图景(体积、面积、质量、形状、面貌等等),但它之脱离开具体事物的具体形象,却又恰恰是为了再现(表现)宇宙的动力、生命的力量,恰恰是为了再现‘道’,而与普遍性的情感形式相吻合相同构。”(宗白华《意境》)

这段话很有名,但它只说对了一半。这种“再现(表现)宇宙的动力、生命的力量”的文字,变成书法艺术后,就复杂多了,就需要一个支点,即表现它的独特工具。如果没有这个“表现”工具,那么它仍将一事无成(指艺术方面)。汉蔡邕在《九势》中说“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笔软则奇怪生焉”就是讲工具的作用。因为“软”则八面生风,因为“软”则使作者的才情有了无穷无尽发挥的可能。大学者辜鸿铭也说:“中国的毛笔或许可以被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好像也不易精确,但一旦掌握了它,就能得心应手,作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

用软软的毛笔蘸着浓浓的墨,在树皮和竹麻做成的纸上写中国字,呈现出的是一种具象的视觉:比如排布的美,错落的美,顾盼的美,跌宕的美,纵横的美,锋铦的美,牵丝的美,连带的美,缠绕的美,飞白的美,图章的美,序跋的美,残缺的美,模糊的美,漫漶的美,沧桑的美,力量的美,厚重的美,以及由岁月流逝而沉淀出的古色的美。导演何志铭说:“我做过电影美工,往往要将一些字画做旧,因为要追求那种色泽。然而做旧的颜色与真实的古色毕竟差了许多。天成的旧色纳日月之精华,受天地之蚀磨,其精气神更加毕现,沧桑而古气,独特而不可再造。”这种色彩的绝美,实在是让人难以抗拒,以致使当代一些书法家沉溺其中,整天在装裱上下功夫。然而这些绝不是书法美的全部,它只是一种表象。书法之美重在内涵,有内涵凸显出的神采才是书法的真美,这犹如人的外表和内涵一样。张怀瓘说:“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若精意玄鉴,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文字论》)这就是说,对书法有深邃认识的人,不是只注重字形,更重要的是如何审视书内之精神,即由书之点线、间架、布白和章法,感悟它的神采、风韵、意境。

书法是由点、线的运动变化构成。点线的运动是书者用毛笔施加于纸上的运动,通过提按顿挫、轻重缓急、圆转方折以及布黑分白的变化,行使自己的意旨,使书者的思想、情感、学识、经历、修养物质化。只有“深识书者”才能透过纸上的笔墨,感悟到作者的精神世界,也只有“冠绝古今”的伟大书家,才能把生命的感悟贯注到腕底,流露于字间。

可见,书法之高下,最终是学养的较量。“圣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刘熙载《艺概》)杨子云:“字为心画。”(姚孟起《字学忆参》)苏东坡亦云:“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辨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之心不可乱也。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因此我们看书法,主要是看内涵,看其中熔铸的作者的学养。当然这是对欣赏者所言,欣赏者“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是沉溺于其中的神采和内涵,而书写者就不是这样简单了。书写者沉迷于书法,“展指画地”“指摧爪折”仅仅是为了美不胜收吗?人世间美的东西实在是恒河沙数,难以尽览,何以中国文人独独沉溺于黑白两色之书法呢?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1.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是用毛笔蘸着墨在纸上写成文字,呈现出一种具象的视觉。

B.书法的美不是色彩的绝美,而是其内涵凸显出来的神采。

C.书法是由书者用毛笔施加于纸上的点线运动变化构成的。

D.书法是书者的思想、情感、学识、经历和修养等的物质化。

2.下列对原文中引用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蔡邕在《九势》中所说的“唯笔软则奇怪生焉”,其中的“软”是对书法的独特工具来说的。

B.从辜鸿铭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外书写方式是不同的,因而获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样。

C.张怀瓘在《文字论》中说,对书法有较深认识的人“唯观神采”,可以不去看书法的字形。

D.苏轼认为,一个人的性情,关乎其笔性墨情。他的说法与杨子的“字为心画”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世界上的文字中,汉字是唯一能够派生出艺术的文字,只有它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

B.宗白华认为汉字“再现(表现)宁宙的动力、生命的力量”,但作者却对这个观点持完全否定的意见。

C.一些书法家在装帧上下了很多功夫,所以书法是一种视觉上的具象,呈现出了绝美的色彩。

D.与书写者不同,对欣赏者来说,主要看书法的神采和内涵,看其中熔铸的作者的学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跳,唤醒了多少有骨气的文人,这一跳,为他们树立了坚守的榜样;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一跃,警醒了多少固执己见的家长,这一跃,让他们明白了坚守爱情的力量;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守拙”二字,让多少人明白了坚守品节的高尚。

请以“坚守”为中心话题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以“坚守”为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