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再别康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的这种心情。

(3)《荆间刺秦王》中荆轲唱出慷慨激愤的羽声,引发宾客强烈共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既有直接性默写又有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携(2)峥嵘(3)稠(4)默(5)康(6)士(7)瞋(8)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太白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巃嵷:山势高峻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2.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羽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于汉!”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贾为大中大夫。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箕踞,指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表现:“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鸿门宴》中有“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两个“足下”分别是张良对项王及大将军范增的敬称。

C.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讲究。君主聚会群臣时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则面向北。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

D.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有很多,如“升”“进” “擢”等都表示升职,“贬”“谪”“左迁”等都表示降职。文中“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中的“拜”指升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大中大夫。

B.陆贾游说技巧髙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C.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D.尉佗亦能审时度势。在陆贾的一番劝说后,明白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与汉王朝抗衡;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借给你的温暖

江文胜

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敢出门。

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个激灵。王老汉哆哆索索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

院子左边的一排房屋,是猪圈。他逐一查看猪圈,仔细地数,总共60头猪连毛发都没少一根。猪没被盗,狗为啥叫呢?肯定有情况,不然,通人性的狗是不会无缘无故地瞎叫的。果然,王老汉在那排距自己的住房最远的饲料库发现了“敌情”:喂猪的苕片饲料少了一袋!

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我。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各有两行脚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跟着脚印去适那份饲料的人!”王老汉说:“这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地山,看他如何狡辩。”

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端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

真是胆大包天啊!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

窗是玻璃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王老汉用舌头添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的瘦瘦的中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啊!那袋装有红苕片的大编织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袖头里的老头,床头的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

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大气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

“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汉子的声音。

“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

“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

“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

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

“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指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上?”老人的声音。

“答,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般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的声音。

“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

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此据。

某某年某月某日

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

太阳从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小说很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如“忽然狗叫”“喂猪的苕片少了一袋”“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等。

B.小说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对话、细节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王老汉和吴亚龙的形象。

C.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感恩的故事,他把人物放在大饥饿的时代,用简洁的文字给人物设置了一个道德困境。

D.小说篇幅虽短,但作者围绕“借”字,将故事情节设置得曲折离奇,跌宕起伏。

2.小说中两处写到“雪”,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

3.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了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改善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分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本市生活垃级的基本分类为:

(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金属等废弃物;

(二)有害垃圾,是指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且应当专门处置的废镍锅电池、废药品等废弃物;

(三)湿垃圾,是指易腐性的茶叶、果壳、食物残渣等有机废弃物;

(四)干垃级,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市绿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商务、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生活垃级的具体分类目录及投放规范,并向社会公布。未按照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管执法部门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

(摘编自《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

材料二:本研究对杭州居民样本的各类废弃物的分类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注:A:1=从不分类,2=几乎不分类,3=偶尔分类,4=经常分类,5=总是分类;

(摘编自徐林等《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

材料三:

公民参与垃圾分类有三个方面。最基础的是居民的自我监督与投入,表现在公民将家庭产生的各类生活垃圾按照政府和社区的规定,准确分类、投放。公民参与的第二种方式是参与垃圾回收管理过程,每一户家庭平均一年要参与垃圾回收地点相关工作三次左右,负责给每家每户投放出来的垃圾袋上蒙网罩,以保持垃圾堆放地点的清洁。第三个方面指公民对他人的监督,具体表现为监督他人正确分类及投放垃圾参加地方居民团体和环保组织、参加听证会与公民会议等。

日本形成了政府带头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的宣传教育体系多样化、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既教育了公民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也教育公民如何科学分类,同时还形成一个良好的垃圾分类管理的舆论环境,给公民以压力和动力,内化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日本垃圾分类宣传的多样化体现为:第一,宣传主体多样化。日本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主体涵盖了政府、社区、居民团体、企业、家庭、学校和志愿者等。很多垃圾楚烧厂设计得非常漂亮,学生、游客和附近居民可以到焚烧厂参现旅游。第二,宣传内容多样化。日本垃圾分类宣传既包括了对正面的垃圾分类处理的教育,也包括对不文明垃圾分类行为的宣传。第三,宣传方式多样化。日本商品外包装上会印有分类标记及材料成分,牛奶盒上甚至会提示包装盒处理的正确步骤: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等;一些超市也会设置垃圾桶,详细标上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等分类标志,以便消费者分类投放。

此外,责任明晰的垃圾分类管理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惩罚监督是促使公民参与垃极分类管理的外在压力。实施有效的扶持与激励政策,是促进公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动力。

(捕编自吕维霞等《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下列关于上海市生活垃圾基本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中因老旧损坏而只得被丢弃的窗户、水盆、纸箱都属于可回收物。

B.父母照料婴儿时使用过的厕纸、尿不湿、一次性毛巾都属于干垃圾。

C.用坏或用完的温度计、电池、老鼠药、生理盐水瓶都属于有害垃圾。

D.平时吃东西剩下的香蕉皮、瓜子壳、隔夜饭、甘蔗屑都属于湿垃圾。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统计样本中32.61%的居民常将废纸(板)分类投放,6.47%的居民从不对其分类,这在所有统计的废弃物种类中差异最极端。

B.若没有严格的法律监督制度体系与相应的奖惩措施,公民就会失去分类投放垃发的压力和动力,无论中国、日本,皆是如此。

C.公民参与,是日本垃圾分类协同治理机制的核心之一,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全面的体系,这点在我国体现得尚不鲜明,值得借鉴。

D.上海政府为促进垃圾分类改善城市卫生出台了相关办法条例,为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提供了应然层面的具体规定与指导。

3.请结合材料,分析应当如何推进我国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查看答案

阅读文本,完成各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含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通过“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要。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高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是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故土的眷念和对家园的依恋。唐代许浑《成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柳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出现。

B.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作“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

C.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意蕴,如蔡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

D.古人常借柳表达对离人的相思和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B.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D.文中引用许浑“蒹葭杨柳似汀州”诗句,意在证明“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可知,把“杨柳”作为两种树的合称确有不妥之处。

B.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皆指柳的证据。

C.无论是许浑、冯延巳,还是刘禹锡等,都有写柳的诗句,可见柳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

D.“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