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针灸几千年来不断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年,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医学是中医学中最早发现与应用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医的发展源流,也是中医经络学说和腧穴学说的起源。
针灸学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和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生存实践中,与大自然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现、提炼,①___、②_____、③____的过程,即由零星到整体,偶然到必然,被动到主动,无序到有序、散在到系统、自发到自觉,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运用。
几百万年前,伟大的祖先在广博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同大自然做残酷斗争和拼搏,慢慢学会了制造简单粗糙的石制工具,这其中就有用于针灸的砭石。而针灸工具的使用、针灸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丰富,奠定了针灸保健和治疗的基础。
针灸的手法之一是针刺。针刺的起源大体有两种说法:一种当起源于距今一万年至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些出土文物可能佐证,此时期用于针刺的工具,已经被人为加工成一定形状。第二种可追溯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此时期人们使用的针具前身是砭石,更趋原始与天然。
当人们驱赶野兽时或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石器,棍棒等,极易被碎石片,棍棒等击中或在劳作中受到意外创伤,这时人们开始下意识地自我按摩及用物品敲打这些部位。天长日久,人们逐渐有意识地利用尖锐的小石片或荆棘,松针来刺激某些部位,以求止痛祛病。后来,人们还将石片进行一定的磨制加工,以便更好地适应与方便应用,此即为砭石。这种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最了不起的学术,即“以痛为腧”。现今的病灶点、痛敏点、反应点、激痛点等针刺理论,即主要源于此。
以石为针,以砭而治,是早期针刺治病的萌芽阶段。当时在不同地区,不同医家,不同时期,对“砭石”的应用与叫法也不同,有的叫针石,有的叫砭石,还有的叫馋石。这也开创了以针灸治疗为代表的中医外法的先河。
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技术进步,针刺工具不断改进,制作工艺不断提高。继砭石,石针之后,出现过不同形态与质地的工具,例如骨针、竹针、陶针。到了夏商青铜器时代至春秋铁器时代,由于冶金技术的发明,针具又更新为铜针,铁针、银针,金针等。各种金属针具的发明,推进了理论的发展,其中,以《黄帝内经》的诞生为针灸学成熟的标志。九针理论的出现,既是对针具的细分与应用,更是针灸理论临床应用的结晶与升华。因此,九针,既是针具理论,更是针刺理论成熟的一个缩影。
如今,随着现代科技元素的引入,针具日益丰富,未来的中医针灸,将在医学领域,保健领域等,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无限的应用前景。
(取材于吴中朝相关文章)
材料二
针灸针与注射器折射出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前者强调内源性的自我治病能力,后者则侧重于外源性的干预力量。同样的病人使用相同的药物,但疗效各不相同,导致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体自身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与药物治疗相比,在扎针时,没有施加给身体任何外来物,只是通过针刺激发和加强人体本身所固有的调节能力,进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注射器是通过注射针头向体内注射药物或抽吸血液的,与注射器相比,针刺疗法最不可思议之处在于,把针刺入人体再拔出来而不放出血液或其他任何液体。毫无疑问,一根针灸针本身不具有任何治疗作用,但扎到人身上就产生了疗效,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人体自身。经过千百万年的自然进化,人体本身形成了一种自我调节和治病能力,当人体感受外部伤害或自身出现失衡状态时,会自我调整恢复正常的功能,这种能力被中医称之为“正气”。针灸的治疗作用,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体表的穴位,激活或加强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作用,这种作用包括目前为止已知的人体自我调节作用,也包括那些尚未知晓的自我调节功能。很多患者在“冬至”节气前后根据病情,选择特定穴位予以针刺、艾灸或贴敷,能起到顾护初升阳气、扶正固本、调节阴阳、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调动人体潜能,激发正气,祛除病邪,恢复健康。
针灸是一种侵入性治疗,西方人认为这是一种外科手术,所以在美国,针灸针是被作为手术器械来管理的。最初针灸传到西方时,操作者也是外科医生,但手术与针刺治疗理念完全不同。手术的施术部位是病灶,目的明确,如排除脓液、切除肿块、缝合受损脏器组织等,也就是所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针刺强调要远离病变部位,“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取之足,病在足取之脑”,这正是针灸整体性治疗的体现,也是与西医外科手术最大的不同。
(取材于白兴华相关文章)
材料三
据统计,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疾病,仅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并向全球推荐可以使用针灸治疗的疾病就有43种。然而针灸诊疗在我国本土发展却是不容乐观,特别是在技术等领域,针灸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针灸的适应症没有真正确立。即使国家统一编写的针灸教材《针灸学》《针灸治疗学》等,也只是依照其临床疾病的分类进行了罗列,并没有系统地对其所治疗的疾病进行过科学的评价。这也是造成民众不约而同地认为针灸只能用于治疗疼痛方面疾病的原因之一。
其次,对于临床一线的针灸工作者来说,一个很大的困扰是缺少可依据的确切的规范和准则。针灸医师主要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来制定治疗方案——这是业界共识,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这种没有规则支撑的“共识”显得不够可靠,因此有一些患者不能遵循医嘱,导致针灸效果打折扣。
标准和规则的缺失也导致从事针灸临床工作的医师水平参差不齐。我国目前从事针灸临床工作的人员,远远不限于通过正式针灸教育在综合医院针灸科和针灸专科医院的临床医生,一些从事针灸临床工作的医生多半是“半道出家”,这样就使得针灸临床不够专业化。即使经过正规针灸教育的人员,因为各地教育机构和带教人员的水平差异,其医疗水平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针灸疗法的发展。
(取材于方泓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医学的三个分类为针灸医学,经络学和腧穴学。
B.与西医相比,针灸疗法的神奇之处在于针灸并不具有治疗作用。
C.针刺工具的不断改进促进了针灸理论的长足发展。
D.只要适应症确立,针灸就可以治疗包括疼痛在内的各种疾病。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针灸强调内源性的自我治病能力,注射治疗则侧重外源性的干预力量。
B.药物治疗是对身体施加外来物,而针灸是激发和加强人体本身的调节能力。
C.制定好针灸相关的标准和规则,中医针灸就可以走出国门。
D.针灸被西方人认为属于外科手术,实际上二者的治疗理念完全不同。
3.根据材料二,下列所拟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针灸为什么能治病 B.高明的针灸
C.中西医的比较 D.治疗的不同选择
4.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针灸学的发展历程,写在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联系三则材料,分别概括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明显改善和提高,物质生产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大致需要,未来也许很快就会进入科技化的时代。而现在的年轻人有的仅仅追求吃好喝好玩好,对未来没有什么规划和安排。
你作为高三的一名学生,将怎样规划和安排你的人生?请将你的思考和感悟写出来。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对下面这段关于“人造蓝宝石”的新闻报道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今年初,450公斤级人造蓝宝石在我国诞生。这是迄今全球重量级别最高、单体最大的人造蓝宝石晶体。这颗人造蓝宝石是用世界主流的泡生法技术生产的。原理是先将氧化铝原料加热至熔点,形成熔汤;再以籽晶棒接触熔汤表面,籽晶棒与熔汤的固液界面上开始生长与晶种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的单晶;晶种以极缓慢的速度往上拉升,最后形成一整个单晶晶碇。这颗蓝宝石经过近8个月的生产才得以面世,这一过程可谓漫长。生产这颗蓝宝石对炉温、生产系统协调机制等有极苛刻的要求。生产这颗宝石的核心技术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如自动化生产设备、热产设计理论、微观工艺应用等。
下文是一位同学写给爷爷祝寿的贺词草稿,有多处以上词语使用不够得体、恰当,请至少找出四处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时光荏苒,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快到您六十岁诞辰了。回顾您一生辛苦,为子孙积累的最大财富是勤劳善良的朴素品格和宽厚待人的做人方法,这让我们大受好处。在您的生日来临之际,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祝您身体健康,生活顺心,万事如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多垂杨翠柳,风过处,飞花飘絮,常勾起人① 。以前,最不屑最不忍顾的是万木枯槁的败落形状。然而,当我真正置身枯木林中时,得到的却是奋斗,是蓬勃,是死亦高大挺拔,昂扬向上的激励。枯藤缠着老树指向蓝天,树干直愣愣往上冲,树杈或曲或直,或散或收,不论何种形状都仿佛要够到天际一般。不仅如此,枯木并不都是枯黄,有的黄绿相间,有的棕黄,有的焦黄,有的乌黑,有的亮白,有的灰白,有的银白。也并不都是光秃秃,有的落了半边,有的只剩几片悬在那里,还有的拽着风干的果儿摇晃。树干也是不同的。有的皲裂了,脆皮已经卷曲了,仿佛一触即落;有的光滑如洗,白的泛着银光,绿的似卷了一层青苔。大树也好,小树也好,全都定格着夏日里郁郁葱葱,蓬勃向上的形状,只是剔除了那华丽丽的花与叶。岁寒三友中的松与竹成堆成团的缀在林间,昭示着② 。枯木只是怕冷,酣眠去了。试问在这样昂扬向上的氛围中,谁还将那绵绵情思挂在心头而郁郁寡欢呢?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拟、排比、夸张 B.比拟、排比、反问
C.借代、排比、夸张 D.借代、排比、反问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枯木除了枯黄色,还有别的各种颜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荀子的《劝学》一文中,阐明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一文中,通过描绘江上微风习习和水面的平静,表现作者优哉游哉,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
(3)李白等《蜀道难》中,写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艰难曲折的天路的诗句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