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佛 冯骥才 当锦盒被打开,我被拿出来放在桌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佛

冯骥才

当锦盒被打开,我被拿出来放在桌上,来不及弄清这是什么地方,只见眼前站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老板,但他靠边靠后站着。中间一人倒背着手,沉着脸看着我,那神气好像他是佛。他身边站着一个年轻人,肯定是秘书了。中间那人一动不动站着,呆呆瞧着我,似懂似不懂,他也不表示喜欢与否,站了一会儿便转过身向右边另一间屋子走去;好像他走向哪里,别人就得跟着走向哪里。他大概就是陈主任了。

在他们走进另一间屋子之后,由于距离太远,我就听不清他们说些什么了。能听到的都是“喝茶、喝茶”,过一会儿还是“喝茶”。又过些时候,老板似乎告别而去,他走时没经过我这间屋子。看来我被陈主任留下了。随后那年轻的秘书走进来,重新把我放进锦盒,轻轻关好。我好像被拿到什么地方放好,跟着我听见关柜门和上锁的声音。

我以为从此要过一阵“深藏密室”的绝对平静的生活。我想得美!只过了几天时间,我就给人从锦盒里拿出来放在桌上,陈主任陪着一个人对着我瞧。刚才秘书来向陈主任报客人姓名时,说是“北京嘉宝拍卖行的黄老”。我想,陈主任是不是行事谨慎,刻意回避了本地人?黄老的年纪六十开外,谢顶,衣装考究,气度不凡。陈主任一口一个“黄老”称呼他,口气似很尊敬。他对我看得十分仔细,还几次用“不错”两个字夸赞我。在陈主任到另一间屋接听电话时,他紧盯着我胸前的璎珞与飘带细看,忽然脸上露出极其惊讶的表情,好像发现了宝物。等陈主任听过电话回来,这黄老立刻把脸上惊讶的表情收了回去,对主任只淡淡说了一句:“东西不错,要想出手就交给我吧。”

陈主任说:“交给你,我自然放心。”

黄老说:“您的东西不上拍为好,我拿到香港去找买家。国内买家大都是土豪,只认鎏金铜像,要讲看历史看文化看艺术还得是人家欧洲人,肯出高价的也是人家。”陈主任说:“东西太老不能出关吧?”

黄老笑得露出牙来,说:“您下次去香港到荷里活老街那些古玩店看看就明白了,汉俑魏碑唐三彩,全是新出土的。只要肯出钱,什么东西都能出去。不单能出去,您要是咱这的人,在那儿买了几件东西还不用自己往回带,只管回来后到北京潘家园这边来取。”

陈主任听得瞠目结舌,说:“那就交您全权去办吧。”

黄老说:“那好,别的事我就和小袁秘书说吧。”说完便告辞而去。我就被装进锦盒,再装进他座驾的后备厢里。自从离开天津,我便找不到北了。

我被转手好些地方,经手好多拨人,至少被十五六个人看过,而且是在各式各样的环境里,高贵讲究的,粗俗不堪的,一本正经的,文气十足的。我对什么样的环境毫不在意,这都是人间的各种把戏,我只求一己的清净。

我的转机出乎我的意料!

那天——我也不知自己在什么地方。一个外国人拿着一大一小两个放大镜仔细打量我。外国人这么看佛吗?我第一次看到外国人,他脸上的胡子修理得很干净,根根见肉;牙齿像瓷器那么光滑透亮,金丝边的眼镜框后边一双蓝色的小圆眼珠专注地看着我。他那股认真劲儿给我一种好感。他有一个翻译,把他的话翻译成中文,说给我当时的经手人徐经理听。他说我身上刀刻的线条很深,刀法简练有力,只有宋人才有这么好的刀法。徐经理只是连说:“是、是、是。”这个外国人又说一句:“这种刀法,很像你们宋代北宗山水画使用的中锋的线条,非常有力,非常优美。”他跷起大拇指。

徐经理只是点头,赔笑,说是。看来他没太听明白。难道中国人对自己的好东西还不如外国人懂?为了我,这个外国人至少到徐经理这儿跑了三趟。最后他们开始对我进行精细的包装,当一些有弹性的细绵纸把我小心翼翼地缠绕起来后,我就什么也看不见、听不到了,我只能随遇而安了。

过了很长的时间,当我被从一层又一层包装中取出来后,我看到许多稀奇古怪的脸,红的、黑的、白的、满是毛的,全是外国人对着我惊奇地张着嘴,其中一个竟然用不流畅的中国话对我说:“欢迎你来到德国德里斯顿温格艺术博物馆。”他们不会相信我一个“木头人”能听见他们的话吧。我呢?则是惊讶自己的奇遇,我居然来到个从来没有佛也不信佛的世界中来。这样会更槽糕吗?我还会碰到怎样更惊险和古怪的遭遇吗?想不到吧,我现在已经是德里斯顿温格艺术博物馆的骄傲了。

这里边有一个重要原因连我也不曾料到。在我一连串匪夷所思的经历中,北京嘉宝拍卖行的黄老和把我“买”到德国来的那个外国人,都发现我身体一层皮壳下边,还保存着一些宋代彩绘的颜色。在我进了德里斯顿的博物馆后,那里的人请来些修复古物的高手,动用了很多高科技,将我身上一些没有价值的表皮和污迹,一点点极其小心地除掉,这样前后居然干了半年。我没想到他们在我身上下了那么大功夫,却渐渐将皮壳下边一千年前的色彩,美丽的朱砂、石绿、石青、石黄五彩缤纷地显露出来,叫我古物重光,再现当年的辉煌。

我应该从此无忧无虑了吧。可是渐渐我忽然有点想家,有点彷徨和失落,有点乡愁吧。可是我的家又在哪儿呢?我是佛,一定来自一处遥远的庙宇或寺观,那么我始祖的寺庙又在哪里?

(选自《小说月报》2019年第1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佛从老板手上再到陈主任、黄老手上,再被转手好些地方,最终落到外国的艺术博物馆,身世辗转,使小说一波三折,精彩迭出。

B.黄老其实已经知道木佛的非凡身世,却故意隐晦,很可能是想从中获得更多利益。作者借他之口揭示了官员受贿、文物走私黑幕的冰山一角。

C.外国人请来修复古物的高手,动用很多高科技,耗时半年让木佛再现辉煌,可见他们看中的是木佛的外在价值,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物行家。

D.文末写木佛渐渐有点想家,有点彷徨和失落,有点乡愁,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引发人们关于中国文物为何会遗落异国他乡的思考。

2.小说如何塑造陈主任这个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3.小说以“木佛”为题,有何妙处?请从叙事与主题的角度简要分析。

 

1.C 2.陈主任是一个高傲、行事谨慎、处事圆滑、爱慕金钱、对文物价值不太内行的官员形象。“中间一人倒背着手,沉着脸看着我,他神气好像佛”,可见他是一个高傲的人;他找文物专家来鉴宝,可见他行事谨慎;他对黄老毕恭毕敬,可见他处事圆滑;他拖黄老把文物以高价转手,可见他爱慕金钱;他对木佛价值不太清楚,“中间那人一动不动站着,呆呆瞧着我,似懂似不懂,他也不表示喜欢与否”“交给你,我自然放心”可见他对文物价值不太内行。 3.(1)从叙事的角度看,小说中的“我”,也就是木佛。以木佛的视角描述木佛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以木佛既是小说的线索,又是小说中叙述的对象,故事一波三折,峰回路转,出人意料。(2)从主题的角度看,佛教在我国历史悠久,佛的价值本该由国人珍惜看重,但是经手木佛的中国人却只顾抬高价钱赚钱。甚至为了卖更高的价钱将文物出给外国人,真正珍重文物的却是外国人。这结尾十分讽刺。文章借木佛之口,引发人们关于中国文物为何会遗落异国他乡的思考。揭示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C项,“可见他们看中的是木佛的外在价值,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物行家”表述错误。原文信息是“,北京嘉宝拍卖行的黄老和把我‘买’到德国来的那个外国人,都发现我身体一层皮壳下边,还保存着一些宋代彩绘的颜色。在我进了德里斯顿的博物馆后,那里的人请来些修复古物的高手,动用了很多高科技,将我身上一些没有价值的表皮和污迹,一点点极其小心地除掉,这样前后居然干了半年。我没想到他们在我身上下了那么大功夫,却渐渐将皮壳下边一千年前的色彩,美丽的朱砂、石绿、石青、石黄五彩缤纷地显露出来,叫我古物重光,再现当年的辉煌”,可见外国人看到了真正价值“保存着一些宋代彩绘的颜色”,修复也是高手“请来些修复古物的高手”,“重光,再现当年的辉煌”从修复成功中也能验证。C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主要根据小说对人物所作的各种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和行为动作描写等)以及其他相关的叙述性语言进行分析。另外也要注意侧面描写,注意他人对主人公的评价等,通过综合最后结合文本对人物进行分析。 本题中,要求概括陈主任这个人物形象并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根据文本“中间一人倒背着手,沉着脸看着我,那神气好像他是佛。他身边站着一个年轻人,肯定是秘书了。中间那人一动不动站着,呆呆瞧着我,似懂似不懂,他也不表示喜欢与否,站了一会儿便转过身向右边另一间屋子走去;好像他走向哪里,别人就得跟着走向哪里。他大概就是陈主任了”可见,他身份很高,性情高傲,而对文物不太内行;根据文本“刚才秘书来向陈主任报客人姓名时,说是‘北京嘉宝拍卖行的黄老’。我想,陈主任是不是行事谨慎,刻意回避了本地人?”可见,他行事谨慎;根据文本“陈主任一口一个‘黄老’称呼他,口气似很尊敬”可见,他是一个处事圆滑的人;根据文本“陈主任说:‘东西太老不能出关吧?’” “陈主任听得瞠目结舌,说: ‘那就交您全权去办吧’”可见他爱慕金钱,对文物价值不太内行。 3.本题考查探究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 本题要求从叙事和主题的角度分析“木佛”标题的作用。从叙事的角度,小说中的“我”,也就是木佛。以木佛的视角描述木佛的所见所闻。所以木佛既是小说的线索,故事一波三折,峰回路转,出人意料。木佛自说自话,自我叙述。仿佛是一篇木偶奇遇记一样的童话或者寓言,又像一篇荒诞、魔幻或者拟人的黑色幽默的小说。本文通过木佛惊险遭遇自述,展现了种种历险和所见所闻。从主题的角度考虑:第一人称的木佛有一双佛眼,也是作家的慧眼,它带着读者阅历人生悲喜人性善恶。作品在几个层面或场面展开了社会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真是让佛笑看了人间的各种荒唐无稽。这是《木佛》这个标题下写作显示出的一种别有深意。文章围绕木佛身价的不断变迁,各色相关人等,无论,权势如陈主任,还是某拍卖行的鉴定师黄老,他们在木佛的真假古新褒贬贵贱上的博弈,说到底都是一个钱字,懂的或不懂的都是为了钱,没有一个人真正涉及木佛的文物本质和艺术价值。连古董方面的鉴宝专家,表面上儒雅、受人尊敬的老师也不能逃离捞钱这一目的。小说批判了一种奇情怪状。小说以收藏家的知识和见识为底蕴,以对文物市场各种门道的谙熟为积累,以出其不意、极具想象力的木佛自述为叙事视角,以犀利大胆的批判寓于传奇、调侃、讽刺、荒诞中。冯骥才先生的批判直指中国文物市场和鉴定界的“非艺术”的价值观,黄老即使已经知道木佛的非凡身世和价值,也深藏不露,只有推高木佛的价格这一个目的。当木佛最后在德国艺术博物馆亮相,露出它的绝世真容惊艳西方时,木佛油然为自己的老家生出浓浓乡愁。佛教在我国历史悠久,佛的价值本该由国人珍惜看重,但是经手木佛的人却只顾抬高价钱赚钱。甚至为了卖更高的价钱将文物出给外国人,真正珍重文物的却是外国人。这结尾十分讽刺。文章借木佛之口,引发人们关于中国文物为何会遗落异国他乡的思考。揭示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五一劳动节、端午小长假以及暑期旅游旺季期间,选择红色旅游的游客暴涨。与此同时,随着时代更迭、文化融合,红色文化也展现出更大的包容性,小到个人积极向上的精神信仰,大到家国情怀,游客都可以从红色旅游过程中获取。

从最近半年的红色旅游产品预订情况看,客群年龄层整体正在向90后、00后甚至10后转移,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少年出游比例持续提升,感受历史、感悟时代变迁成为他们出游的主要目的,学校组织、家庭组团出游等为主要出游方式。此外,随着党政机关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党团活动的开展,包团红色旅游和教育培训也成为市场的一大消费趋势。

(摘编自中国基金网《红色旅游持续“圈粉”》)

材料二:

(摘编自(2019年红色旅游报告》

材料三:

红色旅游既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色文化工程,承载着塑造社会价值观、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的特殊功能。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强化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锻造民族精神,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也为旅游业培育了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市场。

眼下,红色旅游在各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批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建成并使用,参观组织、讲解等服务工作得到不断改进和优化,不少红色景区积极开发文创产品,借助现代科技让红色历史可视可听可感。但与此同时,个别红色景区在建设哥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商业气息过重;为变“红”,抢革命人物,争历史事迹,景区体验项目在设计上存在恶俗化倾向。这提醒我们,要力戒红色旅游中的低俗、庸俗恶俗现象,寓教于游,让游客通过红色旅游真正感受革命历史文化,领略革命历史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不能让红色旅游跑偏变味。

(摘编自韩韫超《红色旅游,有意思更要有意义》

材料四:

当前,国内红色旅游及相关产品种类丰富,有主题博物馆、红色主题园(景区)、革命先烈或名人故居、革命英雄纪念馆等。谈及红色旅游的热度上涨,相关人士分析指出,游客重视景点背后所蕴藏的历史内涵对红色旅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兴起的研学旅行,也让大批青少年来到红色景区,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同时,一大批国内目的地正积极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开展创新设计和旅游产品开发,推出了众多深受年轻游客喜爱的红色旅游产品,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国内的红色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对传统红色旅游线路进行新的设计和组合,将研学徒步等新的旅游产品形态与红色旅游相结合,这一做法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在广东,各红色景点也纷纷探索新玩法,寓教于乐,吸引游客。如广州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在暑假推出了“大树下的红色时光”亲子观影活动,9月则围绕教师节、中秋节等节日,举办了猜灯谜、做月饼及手绘沙画等活动。

多种形态的跨界结合为传统红色旅游带来新增量。以台儿庄古城景区为例,景区在常态演艺皮影戏、扬琴、柳琴戏、运河大鼓表演中融入台儿庄大战的故事,并创造性推出《台儿庄大捷》表演,在鼓声和号角声中打造“沉浸式”的体验。同时,“酒香也怕巷子深”,对红色景区而言,运用互联网深入年轻群体,加强自身的品牌营销也是提升吸引力的关键。

(摘编自郑洁琳《传统红色旅游如何聚人气又接地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旅游可以培养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信仰与家国情怀,这是今年红色旅游暴涨的根本原因。

B.近年来兴起的研学旅行让大批青少年来到红色景区,但目前其主要游客仍集中在80后、70后这些人群上。

C.发展红色旅游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同时也对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D.台儿庄古城景区在传统艺术表演中融入台儿庄大战的故事,打造“沉浸式”的体验,称得上多种形态跨界结合的典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红色旅游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许多青少年为了感受历史、感悟时代变迁,通过学校组织或家庭组团的方式来到红色旅游地。

B.目前,我国红色旅游最点及相关产品的种类丰富,但相比较其他而言,人们对红色主题博物馆的需求所占比例最高。

C.红色旅游承载着塑造社会价值观、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的特殊功能,是具有特色的文化工程。

D.个别红色景区商业气息过重,存在低俗、庸俗、恶俗现象,但从整体上来看,这并不会对国内的红色旅游发发展造成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红色旅游景点该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03 年,有一个词语让中国人听起来一度感到恐慌,那就是“非典”。这种疾病并非 2003 年才新出现,也并非中国才有。在此之前,人们对“非典”十分陌生,加之此次在中国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新的病毒,面对突如其来的流行疾病,人们显得束手无策。没有现成的治疗方案;没有有效的冶疗药物,传统的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隔离。

“非典”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开始发作时有流感一样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头痛等; 但体温一般超过 38 度,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有时伴有畏寒。感冒一般没有肺炎的迹象, 而“非典”有明显的肺炎迹象。但它又不同于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的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等典型性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或其他较不寻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它的传染力强多了。除了上述症状外,“非典”还伴有关节酸痛、乏力、腹泻,有时胸闷、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等症状。各国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此次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这种病毒能在人体内繁殖,伤害自身组织, 破坏免疫系统,也可能引发无数并发症,致使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它可以在体外存活 3-6 小时。现在的证据显示,“非典”是经飞沫传播的,病毒在飞沫(口水珠)内。由于水珠比空气重,所以病毒只会停留在 1 米范围内的物体表面;另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接触已有病毒的物体表面,然后接触自己的黏膜(眼、口、鼻),也会感染。“非典”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 2-12 天(通常为 3-5 天),潜伏期的患者一般不会传染,病症一般会维持 10-14 天。

“非典”并非无法可疗。事实上,现阶段医学已有新突破,在治疗过程中已获很高的成功率。专家认为,保持环境空气的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心情愉快;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尽量不与病人接触,是可以有效地预防“非典”的。对未知的恐惧,莫过于人群对出现流行病的反应那样,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流行疾病的原因不明时尤其如此。随着对“非典”的深入了解,人们的恐惧感会慢慢降低,正如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一样。

1.下列对“非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典”也是一种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或其他较不寻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

B.“非典”发作时是既有流感的一般症状,也有典型性肺炎的迹象。

C.流行感冒引起的咳嗽多带痰,而“非典”引起的咳嗽不带痰;典型性肺炎没有传染性,而“非典”有很强的传染性。

D.“非典”病毒是经过飞沫传播的,它的潜伏期一般为 2-12 天。

2.有关“非典”治疗和预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典”是可以治疗的,而且治愈率很高。

B.与患者保持 1 米以上的空间距离,就完全可以免遭感染。

C.尽量不接触病人,保持空气流通,勤洗手,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源的传播。

D.保持心情愉快,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可以有效地预防“非典”病毒的感染。

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发烧、咳嗽、头痛、乏力、腹泻、胸闷等症状,可以确诊为“非典”。

B.健康人进入非典病人呆过但离开超过 6 个小时以上的房间,一般不会被感染。

C.“非典”病毒不会浮游在空气之中,所以一般不会通过空气传播。

D.“非典”患者在 15 天内病情没有恶化,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

 

查看答案

请你依照下面对第一种境界的解读方式,写出对第二、三种境界的解释。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关于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立业、治学三境界的论述,极富真知灼见。

第一种境界讲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入门前表现出来的茫无头绪、不知所措、求学无门的疑惑、彷徨和痛苦。

第二种境界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境界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____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____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____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倔探春恣性拒抄检

曹雪芹

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

一时众人来了。探春故问何事。凤姐笑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

平儿丰儿等忙着替侍书等关的关,收的收。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凤姐只看着众媳妇们。

周瑞家的便道:“既是女孩子的东西全在这里,奶奶且请到别处去罢,也让姑娘好安寝。”凤姐便起身告辞。探春道:“可细细的搜明白了?若明日再来,我就不依了。”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探春又问众人:“你们也都搜明白了不曾?”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翻明白了。”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素日虽闻探春的名,他自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那里一个姑娘家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况别个。今见探春如此,他只当是探春认真单恼凤姐,与他们无干。他便要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凤姐见他这样,忙说:“妈妈走罢,别疯疯颠颠的。”一语未了,只听“拍”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

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说着,便亲自解衣卸裙,拉着凤姐儿细细的翻。又说:“省得叫奴才来翻我身上。”

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说:“妈妈吃两口酒就疯疯颠颠起来。前儿把太太也冲撞了。快出去,不要提起了。”又劝探春休得生气。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不然,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陪礼,该怎么,我就领。”那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意思,在窗外只说:“罢了,罢了,这也是头一遭挨打。我明儿回了太太,仍回老娘家去罢。这个老命还要他做什么!”探春喝命丫鬟道:“你们没听他说的这话,还等我和他对嘴去不成。”待书等听说,便出去说道:“你果然回老娘家去,倒是我们的造化了。只怕舍不得去。”凤姐笑道:“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探春冷笑道:“我们作贼的人,嘴里都有三言两语的。这还算笨的,背地里就只不会调唆主子。”平儿忙也陪笑解劝,一面又拉了侍书进来。周瑞家的等人劝了一番。凤姐直待服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当王熙凤领着众婆子抄家到探春院中,探春早猜出其中的缘故,她让丫头们打开所有的箱柜,等候着抄检,以便让来者当场现丑。

B.探春面对王熙凤除疑的借口,冷笑以对,说自己是窝主,丫头们所有偷来的东西都交予她,这种敢作敢当的气魄对王熙凤等具有极强的震慑作用。

C.王熙凤面对心强气盛的探春,表现得十分冷静和善,一再赔笑,说这是太太的主意,并让婆子们赶快离开,一副息事宁人的姿态。

D.探春十分袒护自己的丫鬟,只允许王熙凤抄检自己,不允许抄检丫鬟,说自己比众人歹毒,这种以守为攻的态度显示了探春的勇毅和胆识。

E.王善保家的倚仗自己在贾府的资历,本来是想打圆场,却遭到探春的一记耳光,可见即使年老资深的婆子,在贾府也是毫无尊严可言。

2.根据文中内容,简要分析探春这一人物形象。

3.文中四处写到探春的“冷笑”,简要分析其作用。

4.文中探春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结合你的理解,分析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