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 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 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 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 200 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附图:

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发布《2016 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待遇(如更核心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 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1.下列针对上诉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______(  )

A.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C.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D.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一项是______(  )

A.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

B.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C.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D.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的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3.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

 

1.C 2.A 3.①优惠的政府政策、经济的活跃、高新产业和科教事业的发展、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等吸引海外学子回国。②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③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的共同作用。④文化的归属感让海外人才对故土恋恋不舍。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第三则材料没有指出“海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选项B,“海归”回国并非只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而且还怀揣“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选项D,不是体现文化吸引力,根据对原文的理解,而是体现文化归属感。故答案选C。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 项,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理解有误。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吸收海外人才过程中的问题也有留学生自己对国内形势不了解等原因;C 项,“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理解有误。根据对原文的理解,老科学家在科研上还可以起引领和示范的作用;D项,“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理解有误。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并非所有的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故答案选A。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在作答本题的时候重在把握题干要求和对材料的筛选,根据理解可以有如下的筛选:材料一: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材料三:“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抑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根据以上对材料内容的把握,可以从国家的政策、优惠的条件及综合国力、海归的故土情等角度进行概括海归的归国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诗歌,如今人们常常说到的一个关键词是“回暖”或“升温”。这个关键词表达了人们对当下诗歌基于共同感受基础之上的一种判定,也有种种现象可以证实着人们的这种判定。

其实,新诗文体形式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滞,也从来没有脱离它所处的时代。同时,不只是新诗,当代旧体诗词的写作人数及作品数量同样得到了几倍的增长,旧体诗词的采风、研讨、吟诵等活动也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社会在进步,思想在演进,人们在改变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形成的对于诗歌的成见,能够重新以一种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诗歌和诗人了。越来越多的人,在以诗歌为载体,非常便捷地交流感情,传递智慧,散发温馨,乐享生活。在诗歌面前,人们似乎打破了年龄、职业、地域等种种限制,实现了平等并超越于尘俗之上。

诗歌与新媒体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亲密。如果说10年前网络诗歌海量涌现时,不少人发出的“网络媒体的勃兴挽救了诗歌”之类的断言不无道理的话,那么,今天的微信传播平台,让诗歌进一步活得更加自由、自在和舒适了。诗歌的短小、快捷等文体优势,遇到微信平台,可谓如鱼在水。

还有,电脑与手机的结合、联动,让诗歌呈现了崭新的景观和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中国诗歌网一开始就拥有电脑端、手机端、APP三个端口,随后又申请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传播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方位的立体多向传播。中国诗歌网以建设“诗歌高地、诗人家园”为宗旨,以繁荣诗歌创作,发现和培养青年诗人,引领网络诗歌发展方向为己任。中国诗歌网的问世,结束了多年来没有官方诗歌网站的历史。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到前些年的梨花体、羊羔体,诗歌常常遭人诟病,许多诗人也常常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诗人身份。羊羔体遭媒体热炒的时候,许多人甚至连诗歌文本读都没有读过,就想当然地认为羊羔体完全是不好的、负面的、应该否定的东西。殊不知,一旦接触羊羔体作者车延高的诗歌文本,平心而论,其中不少诗作还是颇具诗意、内涵和境界的。

综上所述,当下诗歌回暖升温的氛围我们不难感受到,其原因也不难找出:有科技发展和新媒体的因素,有诗歌和诗人自身的因素,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有人心变化的因素。有人对新媒体与诗歌发展的关系看得很重,认为技术革命因素对今日诗歌回暖起了决定性作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个人觉得技术力量仍然是一种外部因素,最重要的应该是社会环境和人心变化所致。尤其值得欣喜和令诗歌界振奋的,是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这对当下诗歌气候的回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诗歌的复兴与再度辉煌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摘编自杨志学《当下诗歌回暖与升温》,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诗歌的“回暖”或“升温”,是人们基于共同感受基础之上的一种判定,当前的种种现象可以证实这种判定。

B.在当代新诗文体形式一直在发展的同时,当代旧体诗词也在迅猛发展,由与之相关的活动不断开展即可见一斑。

C.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演进,人们已经彻底改变了对于诗歌的成见,以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诗歌和诗人。

D.当下诗歌回暖升温,有诸多因素促成,如科技发展和新媒体,诗歌和诗人自身,社会大环境,人心变化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用新诗文体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当代旧体诗词的发展证明了诗歌“回暖”或“升温”。

B.文中揭示微信传播平台让诗歌更加自由、自在和舒适,是为证明“网络媒体的勃兴挽救了诗歌”的断言。

C.文章用中国诗歌网的例子证明了由于电脑与手机的有机结合、联动,诗歌呈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景观和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D.文章中综合分析论述了当下诗歌回暖升温的原因,但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社会环境和人心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前,新诗和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队伍都在不断壮大,诗歌数量迅猛增长,可以想见,这一形势将会持续。

B.作为官方诗歌网站,中国诗歌网以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感,发展诗歌、繁荣诗歌创作,引领网络诗歌发展。

C.对羊羔体诗歌全盘否定的态度不可取,通过研读羊羔体诗歌会发现其中不少诗作颇具诗意、内涵和境界。

D.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不仅是当下诗歌气候回暖的重要因素,而且推动和促进了诗歌的复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见。(《菜根谭》)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梁启超)

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习近平)

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莎士比亚)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面对人生的不同阶段,孔子自己有不同的期待。

你即将成年,面对将来的不同人生阶段,你对自己有什么期待?请结合材料,任选两三个句子进行思考,把你的想法写给未来的自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曾侯编钟,金缕玉衣,三星堆圆明园,中国文明彰显纷繁富丽。

材料:

引领        稳定         传承  

月球车      调结构       斩荆棘      可燃冰     拓道路      扩内需

精准扶贫    量子通信     不忘初心    蛟龙下水   服务三农    砥砺前行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某班高中毕业十年同学会主持词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高中三年,我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今天我们再次光临母校,感到格外亲切。我们仿佛回到了当年的课堂,聆听先师的教诲,感谢他们当年斧正我们的错误,给我们指明人生的方向。看到老师们风采依旧,更是让我们感到欣慰。一日同学三辈亲,这份情缘,我们应当惠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丽中国”愿景是“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________,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国城市建设几十年来取得瞩目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遗憾,某些扩建的城市新区,缺乏个性和特色。从美学角度深入探究这一情况,将有助于我们改善提升城市建设,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美好目标。中国地域辽阔,各地风貌___。从南到北1.8万多千米海岸线,海岸城市从南部的海口、三亚到中部的上海、厦门再到北部的青岛、大连;从东到西,从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起伏的山岭到崎岖的高原,各具特色;长江、黄河、松花江、伊犁河,以及青海湖、洞庭湖等各类水系,________,神州大地,________。然而,城市街区中无论是街道景观、中心广场还 是民居建筑,( )。其审美效果是,如果只看建筑风貌,人们不知道身处哪一座城市,也不知道城市所在地域,城市就与自然割裂开来。让城市美丽起来,不仅需要建筑师、规划者、开发者进一步提升美学境界,更需要反思以前建立在西方古典宇宙观基础上的城市美学误区。这就要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运用、有所研究、有所建树。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劈山填海    丰富多彩     各有千秋     众彩纷呈

B.夷为平地    众彩纷呈     各有千秋     五光十色

C.劈山填海    五光十色     平分秋色     丰富多彩

D.夷为平地    丰富多彩     平分秋色     五光十色

2.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直观感受到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是很难的

B.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很难让人们直观感受到

C.人们很难直观感受到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

D.都很难让人直观感受到城市所在地域的特征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就要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运用、有所研究、有所建树。

B.这就要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研究、有所建树、有所运用。

C.这就要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中国本土,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研究、有所建树、有所运用。

D.这就要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运用、有所研究、有所建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