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甲)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

    (甲)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乙)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丙)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丁)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荀子为什么写《劝学》?韩愈为什么写《师说》?引用文段语言概括并分析其写作原因。

2.从以上选段来看,为了论述“学习”和“从师”的必要性,荀子和韩愈采用的论述方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认为学习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他认为人的学识和道德,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学习不仅可以改变“君子”天赋本性,而且可以达到智慧明达、行为合度的境界。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韩愈针对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写《师说》以阐明“师”的作用和标准,以及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写《师说》也是为了提倡以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的求学风气。 2.①荀子在论述《劝学》的重要性时多用比喻论证的方式。如以提取靛青法、水寒成冰和车轮制作法为喻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连用“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五个比喻,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文章都以常见事物或现象设喻,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现出来。 ②《师说》一文则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个方面作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古之圣人”的“从师而学”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作对比,再以人们为子“择师而教”与自身“则耻师”作对比,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之”作对比。三组比较形成鲜明对照,彰显了不从师而学的荒谬,对不良风气作了有力的批判。 3.(1)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 (2)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3)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翻译并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回归原文找到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区间,勾画出关键语句;最后认真分析,整理概括答案。 回答“荀子为什么写《劝学》”就是要回答学习的意义是什么。甲文段中提到学习的意义的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的意义让“智慧明达,行为无过错”;乙文段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指出了学习的作用,君子因为学习弥补了自身的不足,成为与一般人不同的“君子”。“韩愈为什么写《师说》”,这跟当时的社风气相关,当时社会上很多不愿意学习,从师学习的风气很差,与此相对应的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士大夫之族,日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最后一段“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整体感知并理解文章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确定论证方法;然后结合内容分析是如何使用该论证方法的;最后分析其效果作用。 甲文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乙文段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作者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 《师说》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文段丙从三个方面作对比,如“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士大夫为子“择师而教”与自身“则耻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之”。正反对比,使论述鲜明深刻。 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 (1)尝,曾经;跂,提起脚后跟;如,比得上;博见,见得广。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调整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或,有的;不,通“否”;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方面。 (3)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贱低下的人,位高势盛的人;羞、谀,意动用法,应译为“觉得羞耻”和“觉得是谄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物皆可改变,能“知明而行无过矣”。

B.《荀子》留存有二十卷,为荀子一人所著,其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

C.“说”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D.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摒弃六朝以来浮靡文风,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查看答案

下面四句话都出自清代学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其中是对“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一句的注解是

A.以喻修身在假于学。 B.以喻学则才过其本性也。

C.言立功在于不舍。 D.诚积力则能入于学。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思矣               耻学于师

B.不如登高博见也             则群聚而笑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吾乎     其身也

D.下圣人也亦远矣             吾未见明也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片刻

B.舆马者                  假:借助

C.是故圣圣                益:更加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及:比较

 

查看答案

    老家

(孙犁)

(1)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请假不准,总是难以成行。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⑵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⑶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⑷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在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⑸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⑹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⑺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⑻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⑼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⑽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⑾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⑿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子,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⒀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⒁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诗开头,从梦境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

B.文章第六段作者从自己的12岁写起,叙述自己一生各个重要阶段和老家若即若离的种种联系,写得简约而概括,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自始至终的思乡之情。

C.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不然,就真的把我忘记了.”一席话意味深长,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乡父老乡亲遗忘的担心。

D.作者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思乡而又不想再回去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通过内心潜意识的冲突来点染思乡之情,写得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

2.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3.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