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生日那天,面对朋友们送来的礼物,韩磊感动地说:...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生日那天,面对朋友们送来的礼物,韩磊感动地说:“既然大家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B.你出身贫寒,令堂含辛茹苦把你养育成人,她辛劳了一辈子,你现在应该好好孝敬她。

C.到了离别的时刻,章悦拿着韩萍送她的照片激动地说:“这张照片见证了咱俩的友情,我一定好好惠存。”

D.学校教导处通知说,学校明日将邀请德高望重的金教授在二楼报告厅作报告,希望同学们准时莅临。

 

B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 A项,“笑纳”是敬辞,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此处用于自己是错误的,此处可改为“恭敬不如从命”。 C项,“惠存”是敬辞,只能用于对方,此处可改为“保存”。 B项,表达得体。 D项,“莅临”是敬辞,一般用于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此处可改为“参加”。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括号中的成语与加点的熟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

A.学习语文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像你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是学不好的。(一曝十寒)

B.这种事我不喜欢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

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小强和小明闹得这么僵,虽然主要责任在小强,但小明就没有责任了吗?(孤掌难鸣)

D.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其咎)

 

查看答案

汉语中有很多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取义各不相同,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达“距离极近”之义的是

A.意识到日本是肘腋之患后,中国只能寻找另一个合作对象。

B.这件事进行到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

C.他上任伊始,便凭借高明的手腕平息了公司内部的纷争。

D.刘备视诸葛亮为股肱之臣,军国大事都向他咨询。

 

查看答案

请按要求在画线处填充相应的语句。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论语》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是知也。”

(4)《论语》中“_________”,强调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

(5)《论语》中“__________”阐述了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鄃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鄃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

    (甲)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乙)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丙)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丁)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荀子为什么写《劝学》?韩愈为什么写《师说》?引用文段语言概括并分析其写作原因。

2.从以上选段来看,为了论述“学习”和“从师”的必要性,荀子和韩愈采用的论述方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