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古人以为通过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古人以为通过案前苦读,可以熟悉世界,了解人生;也有人认为,“人情世故真学问,落花水面即文章”,生活是一本真正的大书。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例文: 理论与实践 荀子曾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了解“天之高”“地之厚”,必须“登高山”“临深溪”。“不登”“不临”是无法了解“天”“地”的情况的。人们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 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实践。过分强调理论而轻视实践,人就会丧失实践的能力。理论是虚的,通过实践,理论才落到实处。只有付诸行动,认真去实践,所学到的知识才不至于成为空洞教条的理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说的。可是却偏偏有人喜欢纸上谈兵,结果害人害己。赵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扩年轻时熟读兵法,善于谈兵,连他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赵王中秦王反间计,让他替廉颇为赵将。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只知空谈兵法的人。他到了长平后,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搞得全军官兵离心离德,斗志消沉。他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只知根据兵书作战,不知灵活处理,后被秦军射死,部下40万人全部被俘。赵国亡国。 虽说胜败是兵家常事,但是由实践总结出来的理论指导的战争才是胜算大的。像廉颇虽是赵国老将,理论知识也许不如赵括记诵丰富,但是廉颇有着攻城掠地的丰富实践经验,他带兵打仗所依靠的主要不是从兵书上背的理论知识而是实践的积累。而赵括缺少的恰恰是实践。谈起理论头头是道、口若悬河,而实战中却落得大败的,大多是像赵括等缺乏实践的人 反之,那些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的人,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往往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曾经有一位医生主持了一项十分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的成功,标志着困扰人类一千余年、曾夺走无数人的生命的病魔——天花被人制服了,而这位医生就是举世闻名的爱德华·琴纳。他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到乡村进行实践工作,近20年的时间里,他一边行医一边经常到奶牛场,仔细观察奶牛生牛痘,牛痘又怎样感染到人的身上,人感染了牛痘之后又有哪些症状。他先在动物身上接种牛痘,再接种天花,实验成功。之后又在一个小男孩身上实验,结果又是安然无恙。自此,人们终于发现了预防天花的方法了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漫长时间的实践中才能造就成功。在近20年的漫长岁月中,琴纳经过反反复复的实验研究,实践,坚持不懈,最后终于取得天花接种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的成功。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理论起决定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也不能因此而轻视理论,导致唯实践主义 所以说,实践与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亲自去实践,才能获得真正闪光的理论。 【解析】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写作之前必须结合材料准确理解题意,按要求作文。而且学生要清楚审读材料不仅仅是看材料,而应该对材料有分析理解的思维过程。本题材料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部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意思是说虽然足不出户,但知道外界发生的事情。是在强调读书、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后面部分“人情世故真学问,落花水面即文章”是在强调生活实践的重要性。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细节“古人以为”,由此可知第一种看法只是前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观点。写作时要准确把握出题者的倾向,切不可只看到局部,应全面论证“学习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本文适合写成议论文。 参考立意: 1、读万卷书,还得行千里路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 4、好学扩充见闻,实践增长才干 可用素材: 1、谈起“读书”,没有人会否认它的必要性,因为读书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读书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实践却是必需的。 古人一直在提醒我们,实践要远比读书重要。刘彝,宋朝的水利专家,提出了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张。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更是为了实践自己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而跋涉过千山万水,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突破。 而如今的教育也是如此。课程中,教师不光只教授知识,还会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比如物理化学课的实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实践?对于我们而言,不光要读课本,更要去实践,因为实践是另一种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是对书本知识的转化。书本上的知识终究是前人的经验,我们如果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那么也就只有前人的高度;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实现知识的突破,达到一种更高、更远、更深的境界。 2、曾不只一次拜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捧起又放下。总是对那充满诗意的作品产生了无尽的困惑:先生为何称旅行为苦旅?既然是苦旅,先生又缘何一次次地踏上旅程? 循着先生的脚步,我展开了我的西行。我看见了封尘千年的兵马俑,我看见了大漠深处的月牙泉。我快乐,因为浩瀚的秦史就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快乐,因为断绝人烟的大漠深处竟有如此一片绿洲。我的快乐是视觉上的。 翻开文集,游于文字之中,再借先生的眼睛观察,我却感到了一丝苦。我用心灵与秦俑对话,触到了繁华不再的咸阳城的一声叹息;我用心灵与月牙泉窃语,感受到风吹狂沙中小泉可能在弹指间埋没的恐惧。我感到苦,这苦是心灵上的。 在西行途中,我再次翻开秋雨先生的著作,便越发地了解他。他游敦煌,历兰州,攀沙山,览咸阳,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景。一次次思想的游历,使他一次次接触到人世间的真谛,虽有苦感,咽下却觉甘甜,我想这大概就是先生一次又一次展开文化苦旅的原因吧? 3、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说读书只是单纯的学习的话,那行路则是知行的完美结合。 王守仁之所以能成为先贤,就是因为他会实践,那次他学了格物置之,以后不是盲从,而是懂得去实践,和伙伴在一起格竹子,认为这是通往至圣的大道,可是在实践中否定了这样办法。于是,此后他加强了学和行,在生活的挫折和知识的积累中终于创建了自己的学说,创建了心学,在龙场悟道成功,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这在他的一生中都有体现,他小有大志,一个人去边关,向边外少数民族一起骑马射箭,学习军事知识,并写下了人生第一份奏折,虽然没有真正被皇帝所采纳,可是却证明了他的志向。他创建心学后,又不懈努力,在治理龙场驿站和少数民族的纠纷中,广泛运用心学,来实践这个学说,不断改善这个学说,终于成为一个名扬天下之人。 4、孙武是一个把读书与行路贯穿的人。他在写《孙子兵法》时,四处游历,博览群书,了解山川地貌,积累军事知识和经验,终于写下了《孙子兵法》。此书是古代兵法的最高成就,那些战术理念甚至沿用至今,不论在军事上还是在商战上都有很好的应用。《孙子兵法》要求在实战时军纪严明,操练时有条不紊,当他把后宫的宫女操练成纪律严明的军队时,最终得到了别人的信服。 5、诸葛亮之所以能写《隆中对》,难道仅仅只是一个不出家门的书生闭门造车吗?不,他经常云游天下,四处交友,博览古今,不断实践,思考当时的时局,深刻地去剖析,去了解,去掌握各地的地理、水文、战况,通过博阅群书,通晓古今,了解历史,终于写出《隆中对》,为刘备政权勾画出未来,使最弱的蜀汉与强大的魏、东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学和行要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读书就应该这样,不是死读书,要学会灵活应用,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再到书本中去,周而复始。 6、我们学习理论知识,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把理论与我们的工作实际相结合,理论认识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的“有的放矢”。实践出真知。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自说自话的空洞说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实践观点和问题导向,坚持真抓实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结构: 理论与实践 第一部分,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引用荀子名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引出中心论点:人们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 第二部分,正反对比,分析论证。先从理论上整体概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系。然后列举赵括的事例,并与廉颇对比,证明谈起理论头头是道、口若悬河,而实战中却落得大败的,大多是像赵括等缺乏实践的人。最后列举爱德华·琴纳,从正面论述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的人,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往往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升华中心。再一次总结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只有亲自去实践,才能获得真正闪光的理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依据原著,在下面画线处填上相应的人物姓名。

(1)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提出:“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①_____,智绝也,②______,义绝也,③______,奸绝也。”

(2)《红楼梦》中贾雨村一到任上,就遇到一件人命官间,金陵一霸①_____(姓名),为争买被拐的奴婢②_____(姓名),纵容家奴打死了③______(姓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生日那天,面对朋友们送来的礼物,韩磊感动地说:“既然大家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B.你出身贫寒,令堂含辛茹苦把你养育成人,她辛劳了一辈子,你现在应该好好孝敬她。

C.到了离别的时刻,章悦拿着韩萍送她的照片激动地说:“这张照片见证了咱俩的友情,我一定好好惠存。”

D.学校教导处通知说,学校明日将邀请德高望重的金教授在二楼报告厅作报告,希望同学们准时莅临。

 

查看答案

下列括号中的成语与加点的熟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

A.学习语文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像你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是学不好的。(一曝十寒)

B.这种事我不喜欢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

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小强和小明闹得这么僵,虽然主要责任在小强,但小明就没有责任了吗?(孤掌难鸣)

D.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其咎)

 

查看答案

汉语中有很多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取义各不相同,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达“距离极近”之义的是

A.意识到日本是肘腋之患后,中国只能寻找另一个合作对象。

B.这件事进行到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

C.他上任伊始,便凭借高明的手腕平息了公司内部的纷争。

D.刘备视诸葛亮为股肱之臣,军国大事都向他咨询。

 

查看答案

请按要求在画线处填充相应的语句。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论语》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是知也。”

(4)《论语》中“_________”,强调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

(5)《论语》中“__________”阐述了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