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个文明系统都会有一个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在中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个文明系统都会有一个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在中国的文明系统里,孔子的思想是中国思想的核心。其实,孔子的学说并不是全然自创的无本之木。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际,文明程度较高的商朝,被文明程度较低的周朝所取代,这件事情本身必定会使当时的知识分子进行反省。他们免不了会问自己,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么强大而且主导中国北方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亲”。“天命”的提出,可以说是第一次使得道德的意义超越了客观的力量。

“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合法化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自己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易经》是一本占ト书,似乎是在商周之际完成的。《易经》中所谈的命运,不完全是盲目的;人类本身对自己的命运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人类自己所做的种种抉择,会改变命运发展的方向。

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不再有过去的自信,不再有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义也必须重新解释。孔子似乎是对天命意义做新解释的人。我们不知道孔子是不是真正撰写了《易经》里面一部分传,可是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人的个人使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时代人的迫害时他曾经说:“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我有了这样的任务,迫害我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就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完成的使命。

后来孔子思想变成中国正统的思想体系时,汉代编辑成书的《礼记·中庸》曾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过去,我们对《中庸》这段话并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在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战国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而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都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郭店文书的时代,当是公元前300年左右,比《礼记》成书的时代早很多,因此《礼记·中庸》的那段话,可能正是从郭店文书中延伸出来的。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是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便都具有一种特殊的使命,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在孔子之前,并不是没有“仁”字,但其一种意义是“有知觉”,另外一个意义是“美好”。《诗经》中形容一个俊美的男子驾车而来,是“洵美且仁”,也就是看起来非常美好的景象。但孔子赋予了“仁”一个新的意义“仁”这个字相当于整个的人性。这个命题,应当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每个人有一种禀赋,这个禀赋是人性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人性是天生的,是上天给人类的使命。命、性、仁是连串在一起的三个概念,共同构成孔子思想的根本。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商朝被周朝所取代后,知识分子为合法化周人的统治,提出了“天命”的观念。

B.孔子对“天命”的意义做了新解释,他认为“天命”不只是政治天命,还是个人使命。

C.郭店文书《性自命出》中有两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天命”与“性”的关系。

D.“仁”这个字是孔子思想的根本,他表示每个人的禀赋,是人性的总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善用典籍论证自己的观点,以《论语》《中庸》来阐释“天命观”的发展,说服力强。

B.文章以时间顺序展开论证,一些概念经过历史的演变,形成了后世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

C.《中庸》与郭店文书在此文中作用相同,都是为了证明“天命”和“性”不是同一概念。

D.文章末段梳理了命、性和仁这三个重要概念及其关系,成为全文论证的落脚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命”说既是对周朝勃兴的理论总结,又反过来稳定了周朝统治。但因其与周朝统治的共生性,最终随西周一同终结。

B.我国传统文化重继承,更重创新。如孔子在《论语》中所陈述的天命观,便与《易经》中天命观有很大的不同。

C.我们每个人既有上天给予的使命,又有个人独特的禀赋。这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

D.理清了禀赋、人性和使命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孔子学说中,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字的意义。

 

1.C 2.C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 A项,根据原文“他们免不了会问自己,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么强大而且主导中国北方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可知,“天命”观点的提出,是周人对灭掉商朝的解释,而原文“‘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合法化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自己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则表示,“天命”观念帮助周人合法化自己的统治,并不是“知识分子为合法化周人的统治”而提出的。 B项,根据原文“孔子似乎是对天命意义做新解释的人。我们不知道孔子是不是真正撰写了《易经》里面一部分传,可是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人的个人使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可知,“孔子对‘天命’的意义做了新解释”没有依据。 D项,“‘仁’这个字是孔子思想的根本”错,从原文“命、性、仁是连串在一起的三个概念,共同构成孔子思想的根本”可知,孔子思想的根本是“命、性、仁”三个概念共同构成的。 故选C。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 C项,“都是为了证明‘天命’和‘性’不是同一概念”错,根据原文“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而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都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可知,《中庸》与郭店文书是为了证明孔子所理解的性和命。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 A项,“最终随西周一同终结”错,根据原文“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不再有过去的自信,不再有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义也必须重新解释”可知,“天命的观念并没有终结,而是有了新的解释。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古人以为通过案前苦读,可以熟悉世界,了解人生;也有人认为,“人情世故真学问,落花水面即文章”,生活是一本真正的大书。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请依据原著,在下面画线处填上相应的人物姓名。

(1)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提出:“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①_____,智绝也,②______,义绝也,③______,奸绝也。”

(2)《红楼梦》中贾雨村一到任上,就遇到一件人命官间,金陵一霸①_____(姓名),为争买被拐的奴婢②_____(姓名),纵容家奴打死了③______(姓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生日那天,面对朋友们送来的礼物,韩磊感动地说:“既然大家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B.你出身贫寒,令堂含辛茹苦把你养育成人,她辛劳了一辈子,你现在应该好好孝敬她。

C.到了离别的时刻,章悦拿着韩萍送她的照片激动地说:“这张照片见证了咱俩的友情,我一定好好惠存。”

D.学校教导处通知说,学校明日将邀请德高望重的金教授在二楼报告厅作报告,希望同学们准时莅临。

 

查看答案

下列括号中的成语与加点的熟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

A.学习语文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像你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是学不好的。(一曝十寒)

B.这种事我不喜欢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

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小强和小明闹得这么僵,虽然主要责任在小强,但小明就没有责任了吗?(孤掌难鸣)

D.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其咎)

 

查看答案

汉语中有很多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取义各不相同,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达“距离极近”之义的是

A.意识到日本是肘腋之患后,中国只能寻找另一个合作对象。

B.这件事进行到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

C.他上任伊始,便凭借高明的手腕平息了公司内部的纷争。

D.刘备视诸葛亮为股肱之臣,军国大事都向他咨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