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感...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感慨地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谆谆教诲道:“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C.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因此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D.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心情郁闷,同事安慰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理解名句意思,结合语境内容具体分析。 A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结合“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分析,使用不当。 B项,“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结合“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分析,使用不当。 C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结合“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使用正确。 D项,“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结合“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分析,使用不当。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中国几千年来男耕女织的传统生产方式中,不仅女红与技艺紧密相连,也反应着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在现代社会,女红织绣技艺已纳入艺术与审美的范畴,具有手工技艺的造物之美,其审美品格与文人士大夫的文房器物        。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展出的“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上,荷包、围涎、喜帐、背扇        ,琳琅满目。其间具有东方神韵的“春光长寿”“蝶恋花”“凤穿牡丹”“鱼戏莲”等传统图案        ,(        ),德行忠孝、神话故事的纹样更诉说着深层的文化寓意。进入这一具有东方造物精神的手工艺世界,仿佛望见绣娘们专心致志、充溢人间情爱的劳作,在机械生产艺术复制品        的当下颇有启示意义。

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期而遇    不一而足    栩栩如生    蔚然成风

B.殊途同归    铺天盖地    美轮美奂    大行其道

C.不期而遇    铺天盖地    美轮美奂    蔚然成风

D.殊途同归    不一而足    栩栩如生    大行其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女红与技艺紧密相连,也反映着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

B.女红不仅与技艺紧密相连,也反应着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

C.在女红与技艺紧密相连的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的日常生活。

D.女红不仅与技艺紧密相连,也反映着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女红织绣寄托着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B.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被寄托在传统图案上

C.这些图案寄托着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D.这些祈福、纳祥的纹样还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英雄孙权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书写自己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壮志难酬,顿觉年华逝去的感叹。(《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3)《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望岳》杜甫)

(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龚自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注)

张孝祥[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注)孝宗乾道二年,作者被谗言落职,本词作于其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途中。

1.下列对张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无”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

B.“短发”两句词人幻想自己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

C.下阙“尽挹”一句,以西江水为酒,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豪放之风。

D.本词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全都和谐相融,给人以光明澄澈之感。

2.张词和《赤壁赋》的以下内容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异同。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容貌魁梧,少好学,博涉经史。在魏,察孝廉射策甲科,为襄城王长史,兼行参军。迁太常博士,多所损益,时人称为书库。后历高唐令、大理正,俱有能名。及齐灭,周武帝闻而召见,与语器之,授济北太守。以母忧去职。

开皇①初,诏征入朝,访以政术,拜汝南太守。郡废,转曹州司马。在职数年,以老病乞骸骨,优诏不许。俄迁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时属平陈之役,征人在路,有疾病者,景茂撤减俸禄,为饘②粥汤药,分赈济之,赖全活者以千数。上闻而嘉之,诏宣告天下。十五年,上幸洛阳,景茂谒见,时年七十七。上命升殿坐,问其年几。景茂以实对。上哀其老,嗟叹久之。景茂再拜曰:“吕望八十而遇文王,臣逾七十而逢陛下。”上甚悦,赐物三百段。诏曰:“景茂修身洁己,耆宿不亏,作牧人,声绩显著。”

转道州刺史。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单骑巡人,家至户入,阅视百姓产业。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导,而不彰也。由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政事,上优诏听之。仁寿中,上明公杨纪出使河北,见景茂神力不衰,还以状奏。于是就拜淄州刺史,赐以马舆,便道之官。前后历职,皆有德政,论者称为良牧。大业初卒官,年八十七。曰康。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节选自《隋书·循吏》

(注)①开皇:与后文的”仁寿”、”大业”等皆为隋年号。②饘:稠粥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B.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C.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D.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孝廉”是汉朝时候的选官制度,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B.射策,是一种射箭的运动项目。是古代科举取士武科的项目。

C.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D.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如谥号等。另外也有叫做、称为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景茂自小好学,博涉经史。在南北朝时期,他多次任职,并因有才能而受人称道。

B.公孙景茂任息州刺史期间适逢平陈之役,出征的士兵有不少人患病,公孙景茂裁减自己的俸禄,筹资钱备办米粥、汤药来接济病者,救活了上千人。

C.公孙景茂任道州刺史期间虽年事已高,但喜欢单骑巡视,挨家挨户地调查百姓的生活状况。对家庭事务处理得好的,他给予公开表扬;对犯错或作恶的,则立刻公开批评教育。

D.公孙景茂担任几任刺史都勤政爱民,有德政于民,在任上曾得到皇上的褒奖和特殊的礼遇,身死之日,有许多百姓赴丧恸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武帝闻而召见,与语器之,授济北太守。以母忧去职。

(2)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顶的海风

胥得意

当罗布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后,他便知道了高原上那些叫海子的地方不是大海,而是湖泊。藏区的人们世代在高原上生活,他们把雪山脚下或是草地上面的湖泊叫成海,是因为他们觉得眼前的这片水域太大了,像是他们心中的海。

罗布想要走出高原,他想拥有一片真正的大海。自从有了这个梦想之后,他几乎天天都在做着关于大海的梦。罗布想象不出大海的样子,哪怕是海在翻卷着浪花,推打着海岸,但那只是电视里的画面,根本闻不到海的味道。

罗布想要去看大海。但这只是梦想,他的祖祖辈辈都在高原上,没有一个人去过海边。尤其是当爷爷听说罗布想看大海时,爷爷笑了,说咱们高原上处处都有海子。

又一年征兵开始了,让罗布惊喜的是要从家乡征一批海军。当得知这个消息时,罗布像是疯了一样,他央求阿爸一定允许他报名参军。

阿爸没有阻拦他,只是问:“难道不是海军你就不想去了么?”

罗布说:“不论是什么我都会好好干,可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海军。”

罗布如愿以偿了。当他领到水兵服的时候,他觉得梦想成真了。那天,他在草原上飞快地狂奔,雪山在飞舞,草地在旋转。“我听到了大海的呼唤。”罗布的喊声,一直飞向湛蓝的天空。

新兵营在城市的郊区。几乎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罗布都能隐隐地听到军舰的汽笛声,浑厚悠远。每一个梦里,军舰都能在罗布的眼前出现。可是,每次醒来,只能听到战友们轻轻的鼾声。

罗布最愿意训练的课目是队列训练。其他的课目都是迷彩服,队列训练的时候,新兵要穿上水兵服。风一吹来,罗布能够看到飘带在班长脑后飞舞,那个时候,他总会走神,一直在想飘带在脑后轻盈舞动时自己帅气的样子。

新兵下连队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罗布不停地追问班长他能够分到哪个舰上。班长却对他说:“所有人都要服从分配。”

罗布认真地点头。一入伍,他就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新兵下连队那天,罗布坐上了接新兵的车。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汽车越走离海的方向越远,最后停在了一座山顶的雷达站前。

罗布被分到了海军的一个雷达站。雷达站建在山顶上,只有这一座孤零零的房子。四下望去,只有连绵群山和密布的森林。站长说:“这里距离大海有100公里,但我们却在为军舰提供着信号。我们是军舰的眼睛。我们守护的是和平。”站长说得很慷慨,也很动情。站长已在山上工作20多年,肩上的杠杠一个接着一个,脸上的皱纹也一道挨着一道。

时间一天天过去,失望的情绪笼罩住了罗布,他不知道自己这个海军战上怎么会跑到这个大山里来。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塔楼顶上,隐隐地能望到最遥远的地方白茫茫的一片。他不知道那是云雾还是海岸。

那一天,罗布看到站长下了岗之后,又爬上了塔楼,他也悄悄地跟着爬了上去。站长站在塔楼顶上,目光像是穿越了眼前所有的远山和密林。罗布问站长:“你是在想家么?”

站长摇摇头:“每年都能回一次家,不太想了。我当了20多年兵了,却一次还没出过海子。”

“海子?”罗布很吃惊。

“对。我们家乡那儿都是大草原,我们把草原上的湖泊叫作海子。其实,那不是真正的大海。”

罗布一步跨向站长,他努力了好久,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雾气漫上来了,整个山谷云雾涌动,这时,风也刮了起来。站长轻轻地对罗布说:“看,这多像大海呀。”

罗布使劲地点头,说:“像,太像了!站长,我都听到了海风。”

山上的风确实像是海风。因为风正一下一下吹拂着罗布和站长帽子上的飘带。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罗布被分配到雷达站,见到大海的愿望落空,出乎他的意料。这一情节合乎情理,因为前文有多处伏笔交代。

B.罗布在新兵营,总是梦到军舰,但每次醒来,只能听到战友的鼾声。表现了他对大海的强烈渴望以及愿望未能马上实现的失落。

C.小说的细节描写富有表现力。“肩上的杠杠一个接着一个,脸上的皱纹也一道挨着一道”一句,生动地概括了站长20多年的军旅生涯。

D.小说用极为简省的笔墨描写了罗布的爷爷和阿爸,通过只言片语表现了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的质朴天性和乐观态度。

2.小说中“海子”和“大海”有何寓意?两者在文中交错出现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最后一段有何艺术效果?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