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荷塘月色 是夜中怀大不宁,独支癯影小园行。 荷风送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荷塘月色

是夜中怀大不宁,独支癯影小园行。

荷风送过千波韵,月色消融万籁声。

应记西洲歌棹曲,还生南国采莲情。

六朝盛事随流水,回首空余一月清。

(注)这是今人据朱自清先生名篇《荷塘月色》改编而成的一首七言律诗。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即照应朱自清原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B.颔联描写荷韵、月色,声色结合,给人以幽深而悠远的感觉。

C.颈联实写江南采莲的乐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自由的向往。

D.尾联以景结情,收束全篇,余味深长,可见作者心中的郁结终不得排遣。

2.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理由。

 

1.C 2.这首诗歌的诗眼是“空”。诗歌首联说明作者出游荷塘的原因,颔联描写眼前的美好情景,表达作者获得了片刻的逍遥与喜悦。颈联,作者由眼前的荷花联想到江南菜莲的快乐之事,可是“六朝盛事随流水”,作者片刻的逍遥与喜悦消失,回到现实,眼前只有一弯清月,一片清辉,心里又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空”字精炼传神,既写出自然的空荡,更写出作者此时空荡寂寞的内心世界。“空”是最能表现作者情感意味的词语,所以它是本诗的诗眼。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颈联实写江南采莲的乐事”错误,颈联江南采莲的乐事是虚写。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内容主旨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常见的提问形式有(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诗眼”在古诗中既可指炼字巧妙的字眼,也可指概括诗歌情感的字眼或诗句。由于本题所问的是全诗的“诗眼”,显然应当指后者。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分析作为诗眼的句中意;(2)将诗眼延伸至全诗,分析诗眼与全诗的关系。 纵观全诗,首联说明作者出游荷塘的原因,颔联直接描写作者眼前所见之景,与诗歌标题相互照应,颈联写作者由眼前所见之景联想到《西洲曲》以及六朝江南材料的快乐之事,尾联笔锋一转,直接写到“六朝盛事随流水”,将作者的思绪拉回到忧愁苦闷的现实当中,而现实中眼前只有一弯清月,一片清辉,刚刚获得的片刻喜悦也消失得无影无踪,难以寻觅,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大千世界只剩下空荡荡的思绪。从眼前景物来看,月色和清风是空荡荡的;从作者内心来看,思绪心情也是空荡荡的。无论内外,无论过去和现在,都只剩下一个“空”字。所以,“空”是这首诗歌的诗眼,凝练传神,既写出自然的空荡,更写出作者此时空荡寂寞的内心世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秦武阳一作:秦舞阳)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日往而不者            反:通“返”,返回

B.持千金之资物            币:礼品

C.图,图穷而匕首见        发:发现

D.秦王复击轲,八创        被:受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B.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C.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D.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用百金在赵人徐夫人处求得匕首,让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用人来试验,血沾湿衣襟,人没有不立即死去的。

B.易水诀别一段的音乐描写,渲染了凄凉悲怆同仇敌忾的气氛,具有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C.秦国的法律规定,在殿上的臣子,不能带兵器;持兵器的宫廷侍卫则只能在殿下,没有秦王的命令,不能上殿。

D.荆轲刺杀秦王,殿庭上下一片混乱,秦王惊起,拔不出剑,环柱而逃,群臣惊愕,左右呼喊,场面惊心动魄。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查看答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

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这也是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1.下列对“木”这一意象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诗人们常将“木”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中。

B.“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C.古代诗人们在各种场合都会用“木”字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

D.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吴均“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高木”和曹植“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的“高树”所表现的意境相同。

B.“树”和“木”暗示的颜色性不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景中,窸窣飘零的是透些微黄的叶子。

C.曹植《美女篇》中“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落叶不相同。

D.司空曙的“静夜四无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木叶”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

B.“高树多悲风”是一个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

C.“寒风扫高木”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表现的是“落木千山”的空阔。

D.因为“木叶”是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所以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旋律?或者是……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以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食药监总局组织抽检辣条,抽检结果显示部分产品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色素以及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

辣条也称为大面筋、素牛筋等,是一种常见的即食方便食品,属于调味面制食品的一种。此类产品以小麦粉或其他谷物粉类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盐、食品添加剂、香辛料及其它适量的辅料,经配料、挤压、蒸煮、成型、调味、包装等工艺制成,这种工艺在早餐谷物食品、面条等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讲话,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男生寝室昨晚熄灯后聊天,希望你们既往不咎,改正错误。

B.本周艺术节大家群策群力取得年级第一好成绩,可喜可贺。

C.小刘同学尽管早晨迟到,但原因是他帮助邻居,值得见谅。

D.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问题尽管提出,我定会鼎力相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