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标题党”是网络上利用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来达到增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标题党”是网络上利用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来达到增加点击量或知名度等目的的个体或组织。“标题党”主要通过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严重夸张、转移重点等方式来拟写新闻标题,以吸引受众、提高传播率、增加舆论张力。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标题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媒体的角度看,一方面,媒体市场竞争加剧是“标题党”现象盛行的直接原因。在受众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想要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增加点击量,用标题博人眼球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相较于纸媒,门户网站和新媒体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只有点击标题才能看到具体内容,如果标题不能及时留住读者,文章再好也没有意义。而不能获得足够的点击量,便无法获取更多流量来维持媒体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流量变现是王道”成为主要经营原则,媒体自律精神式微,记者编辑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着严峻考验。被关注就意味着利益,“标题党”现象也就很容易在各大媒体上蔓延开来。

从网民的角度看,媒介素养匮乏和碎片化阅读习惯加剧了“标题党”现象的泛溢。如今媒介渠道多元化,信息爆炸式增长,这种局面导致网民习惯于粗略地浏览标题、图片或摘要,对新闻细节却甚少关注,这为制造“题不对文”的标题提供了条件。另外,“标题党”现象与网民对新闻事件表现出的“老不信”和“审丑”心理也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巨变、利益格局调整导致社会诚信问题、社会矛盾和各种诉求与日俱增,因此,一些网民便借助自媒体,根据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发布一些耸人听闻、混淆是非的标题新闻,从而达到表达诉求、宣泄情绪的目的。而网络媒体为了点击量,也往往迎合、利用网民这样的心态和诉求,通过精心炮制的标题来引发围观,甚至引导舆情。

“标题党”新闻在未被证实的情况下,借助于舆情的裂变式传播迅速扩散,容易造成信息传播失真,给网络谣言的滋生提供温床,给突发舆情的应对处置带来阻碍,甚至有可能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另外,纵容“标题党”新闻,对那些坚守社会责任的媒体和媒体人来说是种不公平,可能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破坏媒体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制定措施整治“标题党”现象,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标题党”现象泛滥的问题,以保证网络媒体良性发展,净化舆论环境。

(摘编自詹婧《热点事件舆情传播频现“标题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党”炮制新闻标题手法多种多样,目的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

B.在门户网站和新媒体上,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标题能否吸引人非常重要,纸媒则不然。

C.用博人眼球的标题来增加点击量,是“标题党”新闻从海量信息中获取关注的最有效的方式。

D.网民面对多元化的媒体渠道和爆炸式增长的信息,形成了只浏览标题、图片等却从不关注新闻细节的习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媒体和网民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B.文章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证明媒体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标题党”现象盛行。

C.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标题党”现象进行了论证。

D.文章分析“标题党”现象的危害,突出了加强网络新闻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益驱动是“标题党”现象产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只要媒体改变“流量变现是王道”的经营原则,“标题党”现象就能消除。

B.对网络媒体来说,流量意味着经济利益,这导致自律精神不强的网媒过于关注流量变现,失去对职业道德的坚守。

C.网民对新闻事件的“老不信”心理应该跟当前社会的诚信危机有关系,强化诚信意识是消除“标题党”现象的一个途径。

D.“标题党”新闻容易造成信息传播失真,滋生网络谣言,激发负面情绪,导致大范围舆情失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重大威胁。

 

1.C 2.B 3.A 【解析】 1.试题题干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题中A项,“但这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错误;B项,“纸媒则不然”有误,因为新闻标题对于纸媒也很重要;D项,“不关注新闻细节”错误,应该是“甚少关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的小剧本,改编自莫言所讲的一个故事,请根据情境或提示将剧本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写出来。

(故事)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无意间多算了一位买白菜老人的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放学回家时,我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手里提着一毛钱,然而,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对我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剧本)

(菜场,一驼背老头,蹒跚上场)

我:(指着秤)大爷,您看五斤二两,算五斤,三分一斤,正好两毛五。

大爷:(从袋里摸出,细细地数着钱,递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语言。15字以内)

我:(高兴)谢谢大爷,您走好啊!娘,这钱给你,我上学了。

(哼着小曲上学去,下场)

……

(放学回家,蹦跳着,上场)

我:(欢快)娘,我放学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神态。5字以内)你怎么哭了?

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动作,语气。10字以内)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查看答案

下列五个句子均取材于某中学戏剧社的古装戏剧本,每句都有措辞错误,请找出并修改。

(1)端午将至,特为兄台奉上粽礼一份,聊表心意,还请惠存。

(2)就定于8月8日8点8分,小店准时开张大吉,欢迎各位届时光临。

(3)在下オ疏学浅,方オ斗胆进言,其间多有不妥之处,难免大师见笑鄙人啊。

(4)老夫行动不便,只能就此留步!如蒙不弃,欢迎随时光临寒舍。

(5)大人垂爱,本当敬从,但卑职疏懒已久,不堪重用,未敢俯就,还请见谅。

 

查看答案

阅读《雷雨》的两个节选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节选一)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

鲁侍萍  (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

周朴园  (由衣内取出皮夹的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鲁侍萍  (接过支票)谢谢你。(慢慢撕碎支票)

(节选二)

鲁大海  (惊,怒)怎么矿上警察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就白打了吗?(又看电报,忽然笑起来)哼,这是假的。你们自己假造的电报来离间我们的。(笑)哼,你们这种卑鄙无赖的行为!

……

鲁大海  (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鲁大海  妈,别理这东西,您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鲁侍萍  (呆呆地看着周萍的脸,忽而又大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抱着大海受伤的头哭)

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亦下。

1.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重要内容和表现手段。主要指剧中的人物的性格冲突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既可以是人物的外部动作,也可以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节选二的戏剧冲突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2.三处画线部分是对鲁侍萍三次“哭”的描写,请结合台词及舞台说明的内容,谈谈鲁侍萍这三次“哭”背后的心理及其变化。

3.钱谷融说周朴园,“你忘了你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啦!”曹禺谈周朴园,“是真实的,绝对是真实的。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根据选段内容,结合钱谷融和曹禺的解读,试分析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的节选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窦娥冤(节选)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哈姆莱特(节选)

哈姆莱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

哈姆莱特  出家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出家去吧。你的父亲呢?

1.阅读《窦娥冤》和《哈姆莱特》节选部分,分别概括窦娥与哈姆莱特的形象特点。

2.王国维曾评价关汉卿的剧作“其言曲尽人情”。请以节选语段的(二煞)为例,谈一谈作者是如何展现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的。

3.相比于关汉卿《窦娥冤》的“本色派”语言风格,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内心独白则充满了诗情。请结合语段内容,分析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诗化表达”特点。

4.《窦娥冤》《哈姆莱特》作为中西文学史上的两朵艺术奇葩,虽诞生于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却流露出相似的精神内核——对现实的批判。试析语段中窦娥与哈姆莱特的反抗精神。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有关课文中写作手法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间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句式灵活自由,运用了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表现出一种崇高和悲怆的气氛。

B.“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里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

C.“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比喻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D.“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通过多个偏正短语,赞美一个有洞察力、口才好、有军事才能、代表着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同时又很时尚、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被世界关注着的哈姆莱特形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