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____...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3)使天下之人,____________。独夫之心,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恨歌》)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不敢言而敢怒 日益骄固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循”“博”“彘”“涂”“绵”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论语·宪问》

1.两段材料都提到“君子”,第一个“君子”指_________ ,第二个“君子”指________

2.这两段材料体现了儒家“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结合材料对此作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尾犯·寒夜

蒋捷

夜倚读书床,敲碎唾壶,灯晕明灭。多事西风,把斋铃频掣。人共语、温温芋火,雁孤飞、萧萧桧雪。遍阑干外,万顷鱼天,未了予愁绝。

鸡边长剑舞,念不到、此样豪杰。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铁。是非梦、无痕堪忆,似双瞳、缤纷翠缬。浩然心在,我逢着、梅花便说。

(注)①蒋捷:南宋词人。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其气节为时人所重。②王敦酒后读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深受感动,用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1.词的下阕,首句化用了_____(人名)的典故,结句的“梅花”是词人_______的象征。

2.请结合具体词句谈谈本词在抒情方面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海说

(宋)王禹偁

凡物有纳者,必有所出。海,吾见其纳也,未见其出也。然则弥天地,更万世,滔滔百川,靡昼夜东注,虽海之巨者,庸能不满溢乎?老子谓海为百谷,固为王矣,固善下矣。然不独有所纳,抑亦有所施也。犹圣人之道,日用而不知。故朝夕海之泽者,曰海之功也。何以明之?海涵虚东荒,密迩旸谷,每日浴于渊而气腾乎天,由是蒸而润者谓之露,嘘而霈者谓之雨,飞而结者谓之霜,飘而散者谓之雪,雨露之生成,雪霜之收藏,是万物朝夕被海之泽明矣。譬设爨于釜,盖之以盎缶,则釜未沸而盎缶已濡矣,物之小犹尔,况大海乎?故曰不独有所纳,抑亦有所施也。或谓大地万里,海在一隅,岂海之泽能备于天下邪?噫!海既为王矣,则以五湖为五侯,以九州为九伯,以四渎为四岳,至于池沱沼沚,皆附庸也。故五侯得以专其惠,九伯得以供其职,各以其所属土地分野,而为雨露以生成之,为霜雪以收藏之,斯亦上尊王室,下利庶民,诚所谓有所纳而必有所施者尔。

故古之王者厚往薄来,以恩信天下,不敢侮于鳏寡,况诸侯乎?故禹会涂山玉帛万国未闻禹之盈而覆满而溢也盖所纳鲜而所施广矣商纣积粟渭桥聚财鹿台知所纳而不知所施故盈而覆满而溢亦宜矣。是知海不特以远而为尊,亦以惠物而能永。自秦郡天下,恩苦惠干,食民若蚕,吞国若鲸,六雄之鬼,馁而不祀,兆民之首,悬而不解。汉用晁错削夺诸侯,亲亲之恩絶于上,憧憧之赋疲于下,厚敛自足,多藏取亡。吁,可惜哉!以至天道用违,人心以离,春露不滋,夏雨之不时,秋霜之不令,冬雪之不正,怨气积而为骄阳,谤言振而为迅雷,凶荒盗馑,良由是欤!

呜呼,人君者,大海也;诸侯者,江湖川泽也;兆民者;百谷草木也。人君善下,则诸侯归之;国君利下,则兆民戴之。苟有所纳而无所出,知其积而不知其,则诸侯叛、兆民乱矣,又焉能长久乎!如是则为天下者,无于人鉴,当于海鉴。

(有删改)

(注释)①密迩旸谷:密迩,靠近;旸谷,传说中的日出处。②五湖:泛指太湖流域一带所有的湖泊。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③四渎:古代以长江、黄河、淮水、济水为四渎。四岳:相传为羲和的四子,分管四方的诸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朝夕海之泽者               被:覆盖

B.以恩信天下                   御:治理

C.是知海不特以远而为尊         柔:安抚

D.知其积而不知其施               施:给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靡昼夜东注                 吾从师之

B.是万物朝夕被海之泽明矣     且夫水之积不厚

C.春露不滋,夏雨之不时       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D.物之小犹尔,况大海乎       求人可使报秦,未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说》是一篇议论文,作者托物寓意,全文抓住大海“有所纳亦有所施”的特点展开议论。文章首先以“凡物有纳者,必有所出”开宗明义,然后用问答论证法论述大海“不独有所纳,抑亦有所施也”。

B.全文论证层次分明,思路严谨缜密,环环相扣;比喻的运用让说理更形象生动,正反对比让议论更鲜明、更具说服力;文中大量排比铺陈让文章读起来有一股连绵不绝的磅礴之气,更能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C.在作者看来,人君如海,惟有像大海一样有所纳亦有所施,方能让诸侯归附、百姓爱戴,否则便会众叛亲离。文章通过夏禹与商纣、秦朝与汉代处理纳和施的两组对比,指出惟有推恩泽于天下才能统治长久。

D.本文用“凡物有纳者,必有所出”的辩证观点,以海譬政,讽喻帝王“当于海鉴”,万不可“食民若蚕,吞国若鲸”,横征暴敛,重赋于民。通篇以海事、人事互为譬喻,巧妙新颖,立意高远,颇见警醒之功。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故 禹 会 涂 山 玉 帛 万 国 未 闻 禹 之 盈 而 覆 满 而 溢 也 盖 所 纳 鲜 而 所 施 广 矣 商 纣 积 粟 渭 桥 聚 财 鹿 台 知 所 纳 而 不 知 所 施 故 盈 而 覆 满 而 溢 亦 宜 矣。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滔滔百川,靡昼夜而东注,虽海之巨者,庸能不满溢乎?

(2)斯亦上尊王室,下利庶民,诚所谓有所纳而必有所施者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的私有财产

[美国]威·德米勒

秋天,满山的树叶都变黄了,唯有枫树叶像春天的花朵一样,呈现一片红色,阳光灿烂,空气清新凉爽,没有一丝风。山脚下的小湖湖水清澈平静。但由于水凉已不能游泳了,就是说到了该离开避暑山庄返回都市的时候了。贾德森的妻子马西亚正在卧室里打点包裹,贾德森自己站在室中端详着手中的一瓶酒。

“我收拾完了,”马西亚在卧室里边说,“亚历克取钥匙回来了没有?”

亚历克住的地方离这别墅不远,冬天由他代为照管别墅。

“他到湖边弄船去了,大约半小时后就回来。”贾德森回答说。

马西亚进屋来拿她的皮包,当她看见丈夫手中的酒瓶时,愕然地停住了脚步。

“贾德森!”她大声叫着他的名字,“你怎么上午就喝起酒来了?”

“不,亲爱的。”他望着她笑眯眯地回答道,然而她并不喜欢他这种笑脸,“你错了,我不是想往外倒酒,而是要往里面放点什么。”

他张开手让她看手中的一些白色粉末,他的笑容收敛了,脸色变得十分严峻。这使马西亚感到有点害怕,尽管她还不清楚自己究竟怕什么。从他说话的声调,她感觉出一定要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她对他的判断不曾错过一次,因为每当他要打什么鬼主意的时候,总是那样说话,不知这次他又要打什么人的算盘。

“这是什么?”她问。

“毒药,”贾德森镇定自若地回答,“我们每次春天回到这里,我总发现瓶子里的酒在减,肯定是有人进来偷喝了酒。这个贼!这就是我要往瓶子中放毒药的原因,我们走后那个偷酒喝的贼还会来的,这回让他再喝!”

女人的脸刷的一下变白了。“使不得,贾德森!”她大声地说,“太可怕了,那要出人命的!”

“要是我毒死了一个用暴力进入我的住宅的贼,按法律不能定我犯有杀人罪吧,”他回答道,“我们的别墅上了锁,如果有谁撬开门锁进来喝酒的话,那我可就管不了了。”

他把粉末倒进瓶子里,然后将瓶子和一个杯子放到桌子上,他看着瓶子笑起来,“看上去真馋人。”

“不能那样做,贾德森,”她又说了一遍,“法律也不能判一个小偷死刑啊,你有什么权利……”

“当我不得不保护自己的财产的时候,我有我自己的法律。”他现在说话的那种腔调就好像一条大狗在向另一条前来抢肉的狗狂吠一样,她熟悉这种声音,厌恶这种声音。

“他们充其量不就是喝了你一点酒吧?”她说,“那可能是在附近滑雪的孩子们干的,他们又没有拿你的别的东西。”

“我管不了那么多,”他说,“假如一个人截住我,抢我五元或五百元钱我认为都是一样的,贼就是贼!”

她还是想劝丈夫不要那样做,“我们明年春天才能到这里来,把这个瓶子放在这里,怎么能让我安心睡觉呢?你且想想,要是我们出了什么事,别人又不知道,那不可怕吗?”

贾德森又说了一遍他管不了那么多,而且斥责她不要再说废话了。她知道再多说也没用,他一向心狠手辣。

她朝门口走去,一边走一边说她要去和亚历克的妻子玛丽告别。她决定把酒瓶子的事告诉给玛丽,玛丽是能理解她的,她会从亚历克那里拿到钥匙,将瓶子中的酒换掉。

马西亚离开了别墅。过了一会儿,贾德森出去取他晒的猎靴,他看见马西亚下山朝亚历克的家走去,亚历克正从湖边上山来。贾德森喊亚历克快一点,然后便拿起靴子回屋,走着走着,一不小心绊倒了,他因为脑袋撞到门框上面而昏了过去。过了一会儿,他半睁开眼睛想弄明白自己到底怎么了。他听见亚历克说:“你只是摔了一跤,老爷,不要紧,喝了这个马上就会好的。”说完将一杯酒递给了他,他迷迷糊糊地连眼睛都没睁就喝下去了

1.小说第一段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马西亚的形象特点。

3.赏析小说结尾的表达技巧。

4.小说题为“我的私有财产”,主人公贾德森对待侵犯自己私有财产的人采取下毒报复,请你结合小说内容对他的这一做法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最早的“校服”可以追溯到孔子的弟子着装“青衣青帽”;发展至明朝时期,又出现了进士服和儒士服以及其后文人士大夫的长衫。当然,这些服装标志着当时人们的职业与社会地位,不能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校服。到了近代,民国时期出现了西服式校服、学生制服,还有“五四青年”服、中山装等。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小学流行以运动服为主要服装。此类运动型的校服通常款式宽松,没有性别和季节的区分;颜色多以饱和度较高的蓝、红、绿为主,配以白、灰等色;面料以涤盖棉为主;尺寸标准通常设定为大、中、小三种规格。这类校服设计存在千篇一律的弊病,抑制了学生应有的创造力和对美感的积极追求。

(摘编自张玲玲《英美日各国校服文化发展对未来中国校服的启示》)

材料二:

服装是一种没有声音的语言,它用自身的款式、颜色、面料等向人们诉说着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审美观念和道德情操。校服作为服装的一个细小分支,它具备服装所有的内涵。与此同时,在校服的身上还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教育观,也能反映出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办学理念。因此,校服是一种极具文化内涵的服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具体来讲,校服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校服能够直观且全面地诠释校园文化。校服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校服的款式、颜色等能够对特定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等起到诠释的作用。其次,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有效凝聚师生群体。学生穿上具有集体标志的服装,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会自觉地认为自身就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荣誉和自身息息相关。再次,校服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校服不只是一种穿着的属性,它更多的是承载着育人的功能。学生穿着统一的服装,会在无形中实现自我的约束和管控,增强意志力,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除此之外,校服在增强学生的平等意识、审美情趣等方面也有特殊的功能。

(摘编自雷刚《学生装文化浅析》)

材料三:

校服最重要方面选择情况

校服最重要方面

学生

家长

社会群众

a. 经济实惠

9.0%

11.0%

7.4%

b. 款式美观

37.0%

28.9%

42.6%

c. 功能加强

21.9%

24.3%

8.9%

d. 面料舒适

26.9%

32.1%

17.4%

e. 具有文化内涵

5.2%

3.7%

23.7%

 

(数据来自王博洋《河北省中学生校服改良研究》)

材料四:

遗憾的是,人们对现今校服的评价并不太高。在“不太好看”“不太舒服”的总体评价中,前者说的是审美功能,后者说的是物理功能,两者是在校服中比重有所不同的两个主要评价维度。首先,制式服装的特征决定了“好看”要高于“舒服”。虽然校服也需要舒服,但这种舒服是有限度的。比如人们常说日本校服好看,可在冰天雪地里穿着短裙、光着腿的女孩会说这种校服很舒服吗?但这正是集“标识、约束、教化”功能于一身的校服,是一种优化教育环境的“服育”功能的体现。其次,穿着体感上的“舒服”有助于“好看”。就服装结构而言,舒服的前提是合体,合体则是满足校服“好看”的基本条件。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好看的校服未必是舒服的校服,舒服的校服也未必是好看的校服,关键在于找准两者的平衡点。好比被诟病为“面口袋”的校服尽管是很舒服的,但肯定不好看,因为它不合体。因此,相对于校服的“好看”和“舒适”来说,应该首先让校服好看起来,才能使校服有一个很大的改观。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7月25日《迎接中国校服2.0时代》)

1.下列对材料中校服功能的理解和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运动型校服款式宽松,颜色多以蓝、红、绿为主,男女适用,体现了校服的审美功能。

B.校服主要是一种穿着的属性,舒适度是最主要的,它承载的育人功能是极其有限的。

C.家长最为注重校服的面料质量与使用功能,表现了对校服实用功能的重视。

D.校服能够标识学生身份、约束学生行为,具有优化教育环境的教化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服应该肯定学生对“美感”的积极追求,体现学生的心理欲求,在款式、面料和颜色等方面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利。

B.就调查表看,社会群众最注重校服款式是否美观,对加强其功能关注度相对不高,与学生、家长存在着认知差异。

C.“好看”与“舒适”本身存在矛盾,学生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从制式服装的特征上看,“好看”是第一位的。

D.校服的款式、颜色等能够诠释特定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校服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3.怎样的校服更受欢迎?校服生产商向学生和学校征求建议。请你根据文意从学生和学校两个角度进行概括。

(1)学生:

(2)学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