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知州某姓褊急,数以胸臆决事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知州某姓褊急,数以胸臆决事不当,若水固争不能得,辄曰:“当陪奉赎铜耳。”既而果为朝廷及上司所驳,州官皆以赎论。知州愧,已而复然,前后如此数矣。

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于州,命录事鞫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弃尸水中,遂失其尸。或为元谋,或从而加工,罪皆应死。富民不胜棰楚,自诬服。具上,州官复审,无反异,皆以为得矣。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录事诣若水厅诟之曰:“若受富民钱,欲出其死罪耶?”若水笑谢曰:“今数人当死,岂可不少留,熟视狱词耶?”留之且旬日,知州屡之,不得,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旦诣州,人言曰:“若水所以留之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惊曰:“安在?”若水因密使人送女奴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视。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与何焉?”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州愧,已而复然          谢:感谢

B.知州屡之,不得            趣:催促

C.若水一旦诣州,人言曰      屏:退避

D.悉破械之                   纵:释放

2.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熟视狱词耶

②若水因密使人送女奴知州

③因从帘中推出视

A.其   其   之 B.之   其   其

C.其   于   之 D.之   于   其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州知州断案主观片面,钱若水多次劝阻,但知州不听。

B.同州录事公报私仇刑讯逼供,迫使富民承认杀死女奴之罪。

C.钱若水不立即判决富民有罪,是因为他接受了富民的钱财。

D.钱若水拒绝富人致谢,坚称女奴是知州找到的,跟自己无关。

 

1.A 2.C 3.C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看清楚题干要求,然后再逐一翻译各个加点字在每句中的意思,此题要求选出“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解释时一定要结合语境,切不可望文生义,特别要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A项,“谢”解释为“感谢”错,此处应解释为“道歉”,这句话可译为“知州向钱若水表示惭愧道歉,但不久又是老样子”。 故选A。 2.本题考查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这类题目,可结合虚词的意义,采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第一,“其”,一般作代词,他的,他们的;也可译为他,他们;有时候也用作语气词,但大都是位于句首。“之”的用法较多,可以作代词,作结构助词,作动词。第①处横线前是动词“视”,横线后是名词“狱词”,结合语境,此处最好要填“……的”,“其”要比“之”合适; 第二,第③句横线前是动词“视”,后面可以跟“其”也可以跟“之”,第①处填“其”合适,那么此处就应该填“之”; 第三,第②句横线后跟的是地名,指知州官府,“于”往往作介词,不仅表示地方,也可以引出动作的地点或对象,用在此处合适。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的地方。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因为他接受了富民的钱财”错误,这是录事的话,并非实际情况,原文为“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录事诣若水厅诟之曰:‘若受富民钱,欲出其死罪耶’”,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钱若水怀疑此事,留下这案子好几天不判决,录事到若水办公的地方骂他说:“你接受了富民的钱财,想开脱他的死罪吗?”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汉字的魅力

中国的汉字,已走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她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留存下来的使用者众多的充满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的象形文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象征;在这四方方的世界里有着无穷魅力和神奇力量。

汉字具有二维特性:一是象形,二是会意。汉字的象形,就是根据事物的特征,使之固定化,这表现在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汉字先是画形,即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规范,最后慢慢地固定下来。汉字的会意,与汉字的象形特征密切相联,象形本身就蕴含着会意这一特性,也就是说人们见到汉字的形状就知道其意思,可以说象形和会意是和谐地融合在汉字的结构中的。

汉字的结构,给予人们的是一种稳重、端庄的整体感,这表现在汉字的左右、上下都处在相互平衡、相互对立统一的状态中。汉字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整体感,还有一种审美感,即人们见到它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审美愉悦之情,这是因为汉字的形态具有艺术特质,也就是说汉字的偏旁、部首大都是对自然形状的描绘,同时它也能使人一下子进入自身所创造的意境里。

汉字的构造和形成往往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即中国人在造汉字时把自己的文化心态熔铸到汉字的形状、结构里了。如“忍”字,就像一把刀放在心头上,形象地表现出人的一种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一个“忍”字,更传达出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心态,即中国人对自我个性的压抑,这从好的一面说可以委曲求全,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从不利的一面说让人失去自我,埋没自我。像“忍”字那样传达出中国人文化心态的汉字不胜枚举。汉字能透露出中国人的文化心态,这一特性是其他文字所没有的。

中华民族在广阔的生存土地上之所以能维持大一统的局面,汉字起到了一种维系团结的重要作用。中国有着相隔千山万水的广阔大地,有着众多的南腔北调的方言,按理说这样的国土、这样的民众是很难统一、很难沟通的,事实上却不是如此,具有广阔土地的中国、拥有众多民众的中国却统一在一起,大家彼此相沟通,而形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汉字的中介作用。汉字是带有固定与特定意义的象形文字,是官方确定、众人可学可认的文字,虽然在中国人们的语言(主要是方言口语)中存在差异,但是因为大家都拥有相同的汉字,所以能彼此沟通起来,求得共识。

1.下列有关汉字特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具有象形与会意的二维特性,使人们可以见其形而知其义。

B.会意与象形密切相联,二者和谐地融合在汉字结构中。

C.汉字在结构上处于互相平衡、对立统一状态中,具有整体感。

D.汉字具有艺术特质,是因为人们造字时特意赋予了它美的形态。

2.关于汉字的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全部源于对自然形状的描绘,能使人进入其自造的意境中。

B.汉字能反映出中国人的文化心态,这样的汉字可以说不胜枚举。

C.汉字是维系广阔土地上中华民族大一统局面的唯一原因。

D.汉字因为官方确定,可学可认,所以具有固定与特定意义。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充满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是中国人集体智慧的象征。

B.汉字中象形字的形成过程是先画形,然后不断规范并逐渐固定化。

C.汉字的结构和形成从好和坏两个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D.“忍”这个字里所蕴含的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在造字之初就被熔铸在里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微信的兴起,在方便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同时,也催生了微商一类新型经营模式的产生的发展。

B.竹子具有独特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但为艺术家所推崇,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C.仔细想想,一刻不停忙忙碌碌的我们,其实和一只高速旋转着的陀螺,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和不同。

D.随着自媒体的普及与升级以及媒体融合速度的加快,文化产品在传播、生产和接受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黄金周外出旅游让张教授疲惫不堪,一回到家,他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B.家乡变了,你看那鳞次栉比的楼房、环境优雅的街心公园,完全没有了过去的模样。

C.辛弃疾先后被派到江西、湖北等地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与他抗金的理想大相径庭

D.国家博物馆首次展出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一个个栩栩如生,令参观者赞叹不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盛夏晴朗的夜里,如果你走出毡包仰起脸,你就会看到它——无与轮比的草原的星空。遮住沧穹的无边天幕被清风完完全全地(撕开/掀开),高远深邃的夜以最最纯净的宝石蓝浸透自己永恒的面容,而那些星星,那些凝结闪亮传说的眼眸,则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地点亮了草原的古老和沉寂。它们就在你澄澈的目光里,在你透明的耳膜边,在你微微发麻的发根颊际唇边。

只要有过这样一个夜晚,便足够了。因为有那样广袤的大地,有那样(深远/深沉)的夜色,有那么多连缀的星星,有那么引人暇想的天幕,生命从此便不再游荡不依,不再支离破碎,更不会憔悴干枯。

此时,你的心会渐渐(熔化/融化)在浩渺的星空下,归于恬静。

1.下列文中画线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无与轮比  耳膜  澄澈 B.沧穹  深邃  广袤

C.支离破碎  浩渺  眼眸 D.暇想  憔悴  连缀

2.依次填写在原文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掀开  深沉  融化 B.撕开  深远  融化

C.掀开  深远  熔化 D.撕开  深沉  熔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管子乘马》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齐民要术)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书•司马迁传》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

“繁霜尽是心头血,酒向千峰秋叶丹。” 戚继光《望阙台》

中华文明孕育中华精神,一代代中华儿女在这种精神的濡养下为中国的富强努力奋斗,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今年是建国70周年,作为新时代的骄子,你们要为国家做些什么呢?请结合材料,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写一篇文章,谈谈你想法或感悟。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