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唐人崔护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诗。该诗好就好在有感而发、清丽自然,昔时“人面”虽美,却未眩惑、沉溺其中;今日佳人难再得,也不至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是怅惘,可谓“哀而不伤”。兴起兴尽、抚今追昔之间,隐含了中国诗学中一个颇为精妙的传统——感兴。
②“感”,“动人心也”;“兴”是“起情”,“有感之辞”“托事于物”。但凡人对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等有所感触,情动于中,诉诸文辞,皆是“感兴”。“感兴”的道理并不艰深古奥。说它精妙,是因为感兴的诗学是对生活中点滴兴会、感动的记录,并不期待对历史、人生和社会作出多么宏大、深刻的诠释,没有多么丰沛深厚的历史底蕴、宽广沉重的悲悯情怀、费解难懂的哲理玄思,也不追求文辞的雕缛和用典等形式技巧,但它却具有某种天然、素朴的情感力量和艺术魅力,引人反复咀嚼、悉心品味。就像这句“桃花依旧笑春风”,惹得千载而下的读者为之怦然心动。“兴”虽起而有节、“情”虽动而无伤大雅,所以不忍释卷,只能陪他一起怅然若失。说到底,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过于执着,未免心为物役、堕入悲苦;看得太透,则又会寡淡枯寂、了无生趣。真正的趣味,只在于洞明世态、练达人情,在痴迷其中与冷眼旁观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度”。面对这个“度”,语言虽常有力不从心的无奈,没有办法也不可能直接描述它的刻度,却可借由一个个场景、情态的呈现,一次次兴会、感悟的传达,让人灵犀一动,心领神会。因而,在感性的诗学、感性的作品里,题材只是题材、抓手,通常不具备“主题”的宏大意味和“思想”的完整性、一贯性,如果非得给它冠以一个明确的主题,恐怕只能用“生活”这样一个意义繁复丰饶的概念了。
③就古代而言,感兴的诗学传统蔚为大观,甚至有人将其称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于近现代而言,因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激烈动荡,加之西方诗学理论、文学观念的融入,凡此种种宏大历史命题统摄下的诗学主流,莫不汲汲于国家、民族、社会、历史等宏大主题的反思与重塑,其间人性、审美等超越庸常日用的抽象观念也成为权衡文学、艺术的重要尺度。感兴的诗学传统虽不绝如缕,却也无从伸张。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个具有“现代”品质的国家、社会和个体生活局面初具规模,生活与历史间的紧张、矛盾得以消解。一种“生活现代性”崛起的历史形态中,感兴的诗学才重见天日,于是我们看到了“前生代”作家创作的转变,也感受到“新生代”“晚生代”创作不同以往、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诗歌,明确呈现出一种拥抱生活、体味生活、吟咏生活的创作动向。这些作品有赞美、有质疑、有拥抱,也有反抗,但都在“我始终跑不出自己的生活”之大前提下,或是在商品的包围中“灵魂再度受洗”,或是感喟“缓慢的打工生活”。
④或许新世纪诗歌所根植的现代生活形态较之传统而言已然翻天覆地,但其在生活中感兴,借诗遣怀,试图以审美的方式理解和诠释生活本身的诗学意图,却是一以贯之的。甚至可以说,新世纪的中国诗学,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称之为“感兴的诗学”之复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性的诗学作品是对生活中点滴兴会、感动的记录,虽不追求文辞的雕缛和用典等形式技巧,但它却具有某种天然、素朴的情感力量和艺术魅力。
B. 感性的诗学作品不要求对历史、人生和社会作出宏大、深刻的诠释,因而作品也就不涉及历史底蕴、悲悯情怀、哲理玄思等思想内容。
C. 感兴的诗学作品“兴”虽起而有节、“情”虽动而无伤大雅,既不为物欲、堕入悲苦,又不寡淡枯寂、了无生趣,体现了一种生活的智慧。
D. 感兴的诗学作品突破语言自身的拘谨,借由一个个场景、情态的呈现,一次次兴会、感悟的传达,让人灵犀一动,心领神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引用崔护的一首绝妙好诗,点出了本文的论证话题——感性的诗学传统。
B. 文章第二自然段通过分析论证,重点阐释了感性的诗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主要特点。
C. 文章第三自然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出了感性的诗学传统的发展脉络。
D. 文章最后结合新世纪的中国诗学现状强调了感性的诗学传统是历代一以贯之的主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兴的诗学在选材、主题、语言、技巧等方面均没有追求,只要对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等有所感触,情动于中,诉诸文辞即可。
B. 在古代,感兴的诗学传统蔚为大观,有人称之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而在近现代,它处于“虽不绝如缕,却也无从伸张”的境地。
C.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生活与历史间的紧张、矛盾得以消解,这为感兴的诗学重见天日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使得诗歌创作面貌一新。
D. 新世纪的中国诗学在某种程度上是“感兴的诗学”的复兴,这一时期的诗歌在生活中感兴,借诗遣怀,表达了对生活的赞美、质疑、拥抱或反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梁启超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
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践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习近平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梦想,如今,恰同学少年的你们,读完上述材料有何感受呢?请结合材料与自身实际写一篇有关你的青春梦想的记叙文,或结合材料与社会现实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根据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四川泸州分水油纸伞厂是中国仅存的唯一一家保持桐油、石印传统工艺纸伞生产企业,油纸伞传统制作技艺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也是目前油纸伞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古朴的街巷,老旧的房子,传统的手艺,彰显老伞深厚文化内涵。观看制作油纸伞全过程,我们不禁为古老的文化而惊叹和吸引。买一把油纸伞,是很好的纪念礼物。
请结合以上材料,为“分水油纸伞”写一则推荐语。要求:①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②60一100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工智能是助力人类社会的发展,_____, 现在还不得而知。正如霍金所说,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_______, 也不低估人工智能的破坏力,对人工智能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将发展的钥匙紧紧攥在我们手里,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的 常为人体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因为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所以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是灸法。
针灸是通过经络、穴位的 __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____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针灸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 ),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针灸术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__ 等作用,是继中餐后又一传遍西方的中国文化精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落脚点 传承 辩明 扶危定乱
B.落脚点 传导 辨明 扶正祛邪
C.支撑点 传导 辩明 扶正祛邪
D.支撑点 传承 辨明 扶危定乱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的机体
B.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转化,可使状态平衡
C.使机体由平衡状态转化为阴阳失衡的状态
D.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
B.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预防和治疗疾病,利用热的刺激来烧灼、熏熨。
C.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D.将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故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就是灸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水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有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