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节选自《论语·季氏》)

鸿蒙曰:“意!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滓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故自生。”云将曰:“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再拜稽首,起辞而行。

(《庄子外篇·在宥》)

(注)(qiān):过失。(gǔ):盲人。③心养:养心。④吐:当是“咄”字之讹,“咄”与“黜”同,废弃的意思。⑤根:根本。⑥知:感知。⑦浑浑沌沌:各任自然。

以上两个语段都谈到修身的问题,其中有何不同?请你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孔子在这几个语段中认为修身应做到三愆、三戒、三畏,克己复礼。庄子在语段中认为修身要做到能身处无为之境,依乎事物本性,顺应自然。 看法:①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想改变客观世界,一个强调顺应自然;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这是它们达到相通和互补的真正前提。所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②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无不说明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道家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跳出世俗评价标准,不图虚名,不用巧智,与世俯仰,保持生命的本真。③《论语》强调的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忠告,强调要用礼乐调节约束自己,这些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观点的能力和提出个性化见解的能力。概括材料观点,首先弄懂材料含义,要求考生依据平时所学,能够翻译各个文段,然后把握文段主旨内容。提出个性化见解,需要依据文段内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脱离文章观点作答。 《论语》给出的三段言论中,可以从“侍于君子有三愆”“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中看出,君子修身应做到三愆、三戒、三畏,克己复礼。《庄子》所给语段比较深奥,但是从“心养。汝徒处无为”可以知道庄子认为修身要做到能身处无为之境;从“万物云云,各复其根⑤,各复其根而不知”可以看出,庄子认为修身要依乎事物本性,顺应自然。 回答儒家和道家修身的不同,首先要了解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不同。儒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做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道家是清静无为,贴近自然,修炼自身以求超脱;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另外,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而通过《逍遥游》这篇文章,我们知道庄子追求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道家思想超越了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跳出世俗评价标准,不图虚名,不用巧智,与世俯仰,保持生命的本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名周,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B.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C.《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D.庄子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彼且恶乎待哉 B.以游无穷者

C.子何为者邪 D.以为莫己若者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海水震荡,声侔鬼神 ②饰小说以干县令 ③野马也,尘埃也  ④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⑤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⑥形足以劳动 ⑦恐吾无其实 ⑧贤不肖毁誉、饥渴寒暑 ⑨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

A.①②④⑤ B.③⑥⑦⑧ C.④⑥⑧⑨ D.①④⑥⑧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而后乃今培风 ②措杯水其肘上 ③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 ④而征一国者 ⑤而御六气之辩 ⑥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 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⑧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⑨见利轻亡其身

A.②③④⑤⑧⑨ B.①②④⑤⑧⑨

C.③④⑥⑦⑧⑨ D.①③④⑤⑧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记者:最近媒体对你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争论很多,有人说你把国学经典讲得出神入化,有人认为你误读了经典,你怎么看这些争论?

于丹:这些争议,关系到我们究竟怎么看文化,文化是狭义、静态的,还是广义、动态的。在我看来,文化首先是一种生态,在《周易》中文化的意义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观察世间百态、人间万象,最后进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文化是流动、生长的形态,重要的是“文而化之”。过去很多文化人,著作等身,但他的生命境界远没达到“化”境,比如苛刻、斤斤计较、不通达透彻,这都是“文而不化”。

另外,文化是个“金字塔”,越到塔尖越是精英化,但它的研究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精英研究肯定是必需的,但绝不是文化的全部。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我个人有个理解,民主这个词不是政治的专有名词,更重要的,民主在于文化权利。难道经典仅仅是精英的特权吗?我认为,经典是大众的文化权利。过去我们把经典供奉得太高,以至于让大众去膜拜。

记者:所以你的《<论语>心得》是面向草根的?

于丹:经典在塔尖上的价值已被历朝历代证明过了,我想提出一个新命题:在金字塔的基座上我们还有一个陌生的证明的可能吗?我们不再以研究者、膜拜者的心理去证明那个塔尖,而是让经典进入大众生活。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

过去,我们文化中有种不良的东西,就是简单的二分法、一元论,凡事非此即彼、非对即错。其实文化选择是多选的啊,塔尖上的精英文化、塔基上的草根文化、生生不息的大众文化,所有文化熔铸一体,越多元越健康,文化是需要一种胸怀去建设的。“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

记者:作为一个不是古典文化专家的人,解读《论语》,你认为精准性是不是必要的东西?

于丹:我首先要特别严肃地澄清一个概念,我做的从来不是经典的解读,我做的就是心得,我从没出过《论语解读》或《庄子解读》。我是一个传媒研究者,并不是古典文化有话语权的经典研究专家,但我所了解的古典文学知识,在我和大众沟通时,我想,它应该是相对够的。

之所以选择“心得”方式,就是从不追究解释的精准性,从不做字句的训诂,而是做意义的阐释。训诂学、音韵学这些东西人民大众了解吗?大众需要了解吗?“心得”就是“一心所得”,是在外延、感悟上的一种延伸,我不做内涵上的解释,这里无所谓什么是本意。

记者:很多观众仍会把你的心得看做是孔予和庄子的本意,对此你怎么看?

于丹:我出的两本书后面都附了原文,是我对出版社提的要求,读者看了前面之后,自己有什么想法,翻原文再想一想。我想做的就是一个导读,我想告诉大家读完经典的效果;在心灵上我们可以这么快乐、豁达,这不好吗?“无非是以一种快乐心情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每个人都不要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标准答案,你可以进行自己的延伸和感悟。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结论,提供的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有删改)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记者针对有人认为于丹的《<论语>心得》讲得出神人化,而《<庄子>心得》误读了经典的争论,对于丹进行了专题采访。

B.于丹面对媒体对她的“心得”的争议,非常冷静,她以如何看待文化的标准来阐述自己的“心得”,强调“文而化之”的流动、生长的生态文化观点。

C.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的言外之意是:不要把矛头对准我于丹,希望大家都能够走进《论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D.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是于丹对“文而不化”的“文化人”的委婉批评,是对自己观点和做法的肯定。

E.于丹采用了避重就轻的策略,从如何看待文化、如何认识经典等方面,比较巧妙、机智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令人叹服不已。

2.从四个方面(角度)对于丹进行了深入访谈,请简要概括。(每个方面15字以内)

3.段中有“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一句,结合前文,谈谈用“金字塔”和“草根”来表达有什么含义。

4.结尾说:“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终点。”请联系文中提到的“准确性”和“本意”问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