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 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的前一天,“世界上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

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的前一天,“世界上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科学界。这种震惊,更多的是不安和恐惧。虽然这项技术的成功,可能意味着中国在疾病预防领域用基因编辑技术达到了历史性突破。但在国内人看来,这却是一次突破了医学伦理底线的_____________的做法。这是人类第一次运用基因科学在分子层面上修改人类生命的蓝图,但这未必是科技的重大进步,而可能是整个人类可怕的灾难。

基因编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医学技术,具有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①),任何一个全新的医学探索都充满了未知,(②)就是一个集各种善恶于一体的“潘多拉的盒子”,在带来某些积极改变的同时,(③)导致一些灾难性的后果。(④)这项技术的实施,很可能不局限于治病救人,(⑤)用于改造人类,让人类朝着一种可能是不可控的方向畸形发展。(⑥),是否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胚胎,充满争议。

目前,有122位中国科学家联名发表声明,直指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_____________。监管部应当尽快澄清:是科学怪人的_____________,肆意妄为,强行组织试验;还是监管人员_____________敷衍塞责,给这个违背伦理的试验开绿灯?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这项技术的成功,可能意味着中国在疾病预防领域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B.这项技术虽然成功了,可能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达到了历史性突破。

C.虽然这项技术的成功,可能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D.这项技术虽然成功了,可能意味着中国在疾病预防领域用基因编辑技术达到了历史性突破。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沽名钓誉    有名无实    刚愎自用    徇私枉法

B.沽名钓誉    形同虚设    自行其是    尸位素餐

C.盗名窃誉    有名无实    自行其是    徇私枉法

D.盗名窃誉    形同虚设    刚愎自用    尸位素餐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关联词,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1.C 2.B 3.D 【解析】 1.试题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语序不当,导致陈述对象和原文不一致,“在疾病预防领域用基因编辑技术”应改为“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排除A项、D项;关联词位置不当,“这项技术虽然成功了”应改为“虽然这项技术的成功”,排除B项、D项;搭配不当,“达到”和“突破”不搭配,排除B项、D项。故选C。 2.试题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沽名钓誉:用某种不止当的手段捞取名誉。盗名窃誉:以不止当手段获取名誉。“盗名窃誉”手段一般较为隐晦。结合“但在国内人看来,这却是一次突破了医学伦理底线的”“做法”分析,选用“沽名钓誉”。有名无实:表示空有虚名,而无实际内容。形同虚设: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如同没有一样。二者强调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虚名,后者强调虚设。结合“监管部应当尽快澄清”分析,选用“形同虚设”。刚愎自用: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自行其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或情况。前者侧重指内在性格上,后者侧重于具体做事。结合“科学怪人的”“肆意妄为”等分析,选用“自行其是”。徇私杆法:为了私情、私利而做违法乱纪的事。尸位素餐:比喻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前者强调有私情,对象一般为执法人员,后者侧重不行动,对象一般为工作人员。结合“监管人员”分析,选用“尸位素餐”。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

(2)“择吉”是中国人做大事前要做的事情,以期趋利避害,这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传统习俗。《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能印证这一习俗早已有之。

(3)李白《蜀道难》善用神话传说,如诗中说蜀地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年“_____________”,以显其闭塞;后来“五丁开山”,才有了“_____________”这样的秦蜀相通。

(4)《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暗指自己的刚烈不屈、与世俗难和,因为这是自古圣贤的处境;用“_____________”坚定地表白自己的信念,因为这是前贤所推重的。

(5)《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淇水有岸、低湿的洼地有边比喻凡事都有底线,暗示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6)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商山富水驿

杜牧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

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注)①富水驿,原名阳城驿。唐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因犯颜直谏被贬,后人为避其名讳将阳城驿改名为富水驿。②汲黯屡次忠谏,被汉武帝怒斥“甚矣,汲黯之戆也”。戆,愚直。③贾谊上疏陈述时弊,被贬长沙,路过汨罗江时,曾凭吊屈原。④朱云因吁请尚方宝剑以斩奸臣之头而触怒汉成帝,险些被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借汲黯之事赞颂阳城的耿介刚直,暗讽当政者不辨忠奸,视忠臣为戆夫。

B.诗人借贾谊凭吊屈原之事写阳城,“终须”二字暗含着对他忠而被贬的惋惜。

C.与邪佞者的尖锐对立反映阳城的嫉恶如仇,借酒浇愁又表现他遭贬后的郁闷。

D.全诗叙议结合,结尾认为不改阳城驿名能警醒为官者,点明诗人的写作目的。

2.这首诗的颔联写法巧妙,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王导为扬州,从事。和尝诣导,导小极,对之疲睡。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公叶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导觉之,谓和曰:“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和奏:“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于是改之。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既练,卫将军褚裒上疏荐和,起为尚书令。和谓所亲曰:“古人或有释其忧服以祗王命,盖以才足以干时。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于万分,”帝又下诏,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尚,皇太后舅,故寝其奏。时汝南王统、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江夏公卫崇本由疏属,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若弗纠正,无以齐物。皆可下太常夺服。”诏从之。永和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晋书·顾和传》,有删改)

[注]小极:困倦、小病。叶:同“协”。练:是练祭的简称,为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B.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C.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D.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度,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B.“二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太守)的通称。汉官秩以万石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真二千石再次,后一级即为二千石。

C.“黜”与“罢、免、夺、谪”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而立奚齐。”

D.“夺服”指的是古代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与“夺情”的意义基本相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和机智有方,委婉唤醒王导。他为了弄醒说着话就打瞌睡的王导,故意对着别人一边称颂他的功绩,一边担心他的身体,惊醒了王导,获得了好评。

B.顾和尊章重典,以礼规范事物。他为人处事恪守相关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小到皇冠上装饰品的使用,大到皇亲国戚犯罪后是否应该得到宽恕。

C.顾和持守情理,尽孝不惜抗命。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坚决不同意在守孝期内应荐复职;即便皇帝下诏书,他仍连续上表坚辞。

D.顾和多次进谏,不愿迎合权贵。他认为江夏公守丧的时间过长,不合礼法的规制,于是就毅然上奏,给皇帝摆事实,讲道理,规劝皇帝予以纠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2)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除夕

刘以鬯

云很低,像肮脏的棉花团,淡淡的灰色,摆出待变的形态。然后,淡灰于不知不觉间转成昏暗。大雪将降。这样的天气是很冷的。他身上那件棉袍已穿了七八年,不可能给他太多的温暖。要不是在城里喝过几杯酒,就不能用倔强去遏止震颤。郊外缺乏除夕应有的热闹,疏落的爆竹声,使沉寂显得更加沉寂。这一带的小路多碎石。他无意将踢石当作游戏,却欲借此宣泄蟠结在心头的悒郁。几个月前,死神攫去他的儿子。他原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现在喝得更多,举腿踢空时,身子跌倒在地。他不想立即站起。他的理智尚未完全浸在酒里,思想像一潭死水,偶有枯叶掉落,也会漾开波纹。他眼前的景物出现蓦然的转变,荒郊变成梦境:依旧是亭台楼阁,依旧是雕梁画栋,依旧是树木山石,依旧是游廊幽篁。他甚至见到那对石狮子了……他发现自己已身处于一个大庭院中。他一向喜欢这地方:辉煌的灯烛照得所有的陈设更具豪华感,连门神对联都已换上新的了。这是三十晚上。小厮们早已将上屋打扫干净,悬挂上祖宗的遗像。这里,路灯高照。这里,香烟缭绕。有人掷骰子。有人放爆竹。到处弥漫着除夕独有的气氛。这种气氛,具有振奋作用,像酒。人们显然已喝过酒了,每个人的脸颊都是红通通的。

……

一阵狂风,将屋里的烛光全部吹熄。来自黑暗的,复归黑暗。眼前的一切消失于瞬息间。连说一声“再见”的时间也没有,四周黑沉沉。

依旧是除夕,两种不同的心情。

落雨了,当他跌跌撞撞朝前行走时,蓦地刮起一阵狂风,雨雪泼洒在他的脸上。袜子湿了,冷冰冰的感觉使他浑身鸡皮疙瘩尽起。他自言自语:“不会迷失路途吧。”

前面忽然出现灯光。

这灯光从木窗的罅隙间射出来。在黑暗中,一盏昏黄不明的油灯也能控制一切,他想。醉意未消,仍能记得他的妻子此刻正坐在油灯旁边等他回去吃饭。

“我回来啦!”他嚷。木门启开。他的妻子疾步走出来,屋里的灯光,在风中跳跃不已。自从孩子死去后,这个女人就不再发笑。她脸上的表情一直好像在哭,只是泪水总不掉下来。“这是除夕,我为你煮了一锅饭。”语调是如此之低,显示她的健康情形正在迅速衰退。

火盆里烧的是潮湿的树枝,青色的烟霭弥漫在这狭小的茅屋里,熏得他猛烈咳呛,脖颈上有血管凸起。炉灰被门缝中挤进来的北风吹起。那半明不灭的油盏,阴沉沉的,使泥墙涂了一层阴惨的淡黄。就在这些薄薄的泥墙上,居然挂着几幅屏条与对联。都是他自己的手迹,并非用作装饰,而是随时准备拿进城去换钱的——当他想喝酒的时候。明天是新年,明天没有人买画,他想。“吃吧。”声音来自右方,转过脸去观看,他的妻子没精打采地坐在那只粗糙的小方桌边,低着头,像倦极欲睡的猫。

雪落在屋顶上,原不会发出什么声音。此刻,他却听到了沙沙的雪声。这地方的宁静,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可怕。那种结局太悲惨,他想。每一次想到那结局时,心烦意乱。那种结局太悲惨。他想。他的手,下意识地捉揉着那条长长的辫子。那辫子,像绳索般缠绕着他的脖颈。他想到死亡。当他想到死亡时,连青山不改的说法也失去可靠性。骤然间,生命似已离他而去。这种感觉不易找到解释;不过,每次产生这种感觉时,心中的愁闷就会减去不少。“不能有这样的结局!”声音有如刀子划破沉寂。木架上有一叠文稿。他抽出底下的一部分,投入火盆,熊熊的火舌乱舐空间。他烤手取暖。他将思想烧掉。他将感情烧掉。他将眼泪烧掉。他将哀愁烧掉。他笑。这笑容并不代表喜悦。他的妻子将文稿从他手中夺过去,他将文稿从妻子手中夺过来。“为什么?”她问。他将她推倒在地。这个题材只有在他笔下才能获得生命。现在,他将这个生命杀戮了。“不能有这样的结局!”他笑。但笑声不能阻止北风的来侵。门与窗咯咯咯、咯咯咯地响起来。这是除夕,久久听不到一声爆竹。

他手里仍有一叠文稿,一页继一页投入火盆,看火舌怎样舞蹈。那不幸的结局被火焚去时,他产生释然的感觉。他将剩下的文稿全都投入盆内。起先,火盆仿佛被这过重的负担压熄了,没有火焰,只有青烟往上升。稍过些时,刺鼻的青烟转变为滚滚的浓烟,虽浓,却常常被熊熊的火焰划破。火焰企图突破浓烟的重围。火与烟进入交战状态。火焰占了上风,像螺旋般地往上卷,往上卷,往上卷……他笑了。浓烟消散。火焰像一朵盛开的花。他纵声大笑。火焰逐渐转小,像不敢穷追的胜利者带着骄傲撤退。黑色的灰烬到处飞舞。

他作画的兴趣已激起。他倔强地将白纸铺在桌面,拿起画笔,将抑郁宣泄在白纸上。 然后他的视线模糊了,一些好像见过的东西,忽然乱作一团。摇摇头。那些乱七八糟的思念蓦地消失,一若山风吹散浓雾。他笑了。用笔蘸了墨,将他的灵感写在白纸上。然后他的视线又模糊了。这一次,有如向空间寻找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有找到。他固执地要实现一个愿望,必须保持理智清醒。当他画成那幅画时,仿佛有人在他背上推了一下。手臂往桌面一压,半边面孔枕在手臂上。他是一个胖子,血压太高。在追寻存在的价值时,跌入永恒。他已离开人世,像倦鸟悄然飞入树林。他的妻子从后边走出来,以为他睡着了。望望画纸,原来画的是一块石头,没有题诗,未盖图章,左侧下端署着三个字:曹雪芹。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将灰色的云喻作“肮脏的棉花团”,既表明了雨雪将至,也给全文奠定了凄凉悲怆的感情基调。

B.几个月前儿子的死亡使得主人公喜欢喝酒,他和妻子都沉浸在痛苦中,只能借酒浇愁。

C.小说巧妙地用“除夕”这一时间节点串联起了主人公的回忆与现实,梦境中的繁华阜盛和现实的贫穷破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D.小说用词典雅含蓄,描写极富画面感,整篇小说带有诗歌般的韵律美,体现了作者的美学追求。

2.请结合文本概括并简要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3.本文主要由作者的想象构成,但读完全文,我们似乎亲历了伟大文豪曹雪芹的临终时刻。请结合全文,谈谈小说中虚构和真实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专利是体现国家创新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专利数量不断增加,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但也存在含金量不高等问题。

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版权、专利权等。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虽然是最早使用商标的国家,却是较晚进行商标保护的国家。保护知识产权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会产生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

随着商标的重要性被人们熟知,很多人也懂得了怎样去投机取巧,这就造成商标侵权案件数量的猛增。对于正规公司来说,被侵权不仅仅会造成社会上的不良竞争,还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人们在维权的时候,出现了维权慢、维权难等问题。

(摘编自《我国知识产权发展前景》)

材料二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战略机遇期。有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将达到12件,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将达到1800亿元。受国家众多政策的影响,知识产权服务的发展迎来春天。

以专利申请受理量的发展情况为例,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施行以来,中国的专利年度申请量由最初的1.4万件不断攀升,至2016年约为340万件。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一次修订,当年的专利申请量增速达到34.16%,创下五年来的新高。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次修订,当年的专利申请量增速达到27.15%,是自第一次修订案颁布之后的新高。

2003年,专利申请号由8位数升至12位数,已经使用了18年的8位数专利申请号成为历史。2004年,中国电子专利申请系统正式开通,2005年的专利申请量增速达到十年以来的最高点。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次修订。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草案发布,2016年的专利申请量增速达到23.99%。

(摘编自《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三

近几年,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是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随着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逐渐成为知识产权工作的主力军,知识产权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日益被人们关注。

知识产权是保护产业创新的重要方向,那么,如何实现高水平的产业创新? 专利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之一,它与创新密不可分。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是强者和智者的游戏,也是我国实现技术跨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下,智力资源相对于其他经济要素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我国人口多,高校毕业人数多,如果再嫁接创新领域的秘密武器和最佳实践,就有可能发挥出我国在创新领域的后发优势,从而迅速赶超主要发达国家。

(摘编自《我国高水平专利不多 产业创新能力更待提升》)

材料四

一场由黑洞照片引发的舆情风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拍出了中国图片商业版权业的“黑洞”,也将视觉中国推上了风口浪尖。一些商业图片网站凭借垄断的市场地位,一方面长期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图片版权,甚至将大量海外开放版权的照片“据为己有”,另一方面大搞“碰瓷维权”,动辄进行高价索赔,致使媒体战战兢兢,不敢配图。如此营利模式,引发众怒不足为奇。

事实上,包括图片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制度设计是一种保护创新的利益平衡,意在通过设置一定的垄断权来激发创新动能,而不是建立一个个森严的壁垒,让所有人动辄得咎。在当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切莫让一些“以保护之名渔利”的行为给真正的知识产权保护抹了黑。如何健全版权管理机制,规范版权运营,并在著作权保护和传播权利之间找到平衡点,是视觉中国事件之后,业界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摘编自《关注视觉中国 更应反思何为“知识产权保护”》)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利不仅是体现国家创新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技术跨越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实现。

B.2018年,北京、上海、江苏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前列,说明专利发明与经济发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C.2008-2016年,我国专利申请受理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增长速率起伏波动,在2011年达到顶峰。

D.专利申请号的升位预示着我国专利发明达到了新的规模,电子专利申请系统的开通则为专利申请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知识产权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会产生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

B.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经过多次修订,修订的主要原因是当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创历史新高,原有法规不再适用。

C.我国要想在创新领域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走知识产权强国之路,人口、高校毕业生众多,有可能是我国的一种潜在优势。

D.视觉中国的“黑洞”事件引发热议,其以保护之名,行渔利之实的做法反映出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乱象。

3.当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存在哪些问题?应怎样解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