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逐步兴起、在拓展知识边界的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逐步兴起、在拓展知识边界的同时,也让“知识普惠”的愿景逐渐接近现实。短视频以             为显著特征,在十几秒钟内以               的形式,将隐性的知识内容以显象化形式传递给受众,(          ),符合碎片化传播的环境和信息接收习惯,提高了知识的传播效率,拓展了知识传播的广度,有助于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截至2018年12月8日,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类创作者近1.8万个,累计发布超过300万知识类短视频,累计播放量已超过3388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前副校长谢维和指出、知识的内涵与传承方式从口耳相传到文字书籍,从广播电视到移动互联网,在不断演变。在新时代,要掌握新的信息技术来传播知识,特别是传播技术,要学会运用新的平台。目前,抖音已陆续开展“向日蔡计划”“我的科学之yeah”“谁说科学不抖音”等活动、未来,抖音将持续与更多的科研机构、科普专业人士建立合作,对知识传播内容进行倾斜和扶持,进一步推动“知识普惠”,让短视频内容不仅“有用”,而且“             ”;让高深的科普知识             地走出实验室、研究院,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新奇、有趣的形式传递高深专业知识是短视频平台的优势

B.这种短视频平台以新奇、有趣的形式传递给普通群众高深的专业知识

C.普通群众能够通过短视频,以新奇、有趣的形式接触到高深的专业知识

D.高深的专业知识是通过短视频,以新奇、有趣的形式接触到普通群众的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短小精悍   声情并茂   妙不可言   绵延不绝

B.小巧玲珑   声情并茂   妙趣横生   绵延不绝

C.短小精悍   图文并茂   妙趣横生   源源不断

D.小巧玲珑   图文并茂   妙不可言   源源不断

3.文中划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新时代,传播知识要掌握新的信息技术,特别是新的传播技术,要学会运用新的平台。

B.在新时代,要掌握新的平台来传播知识,特别是新的信息技术,要学会运用传播技术。

C.在新时代,要掌握新的传播技术来传播知识,特别是新的平台,要学会运用新的信息技术。

D.在新时代,传播知识要掌握新的传播技术,特别是新的信息技术,要学会运用新的平台。

 

1.B 2.C 3.D 【解析】 1.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本题,根据上文的主语“短视频”来分析,括号内语句的主语应与此一致,因而,ACD三项不合要求。利用短视频来传递高深的科学知识,对象应是普通群众,而不是科技工作者。因而,A项“传递”的对象不明。C项“以新奇、有趣的形式接触到高深的专业知识”主客倒置,主动者应是“短视频平台”;D项主客倒置,主动者不是“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是“短视频平台”。分析可知,B项补写的最恰当。故选B。 2.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致。文段陈述的是“短视频”,与“文章简短有力”的解释相符,应选“短小精悍”,据此分析可排除BD两项。“声情并茂”指演唱、朗诵等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图文并茂”指在一篇文章里,图片和文字都很丰富多彩,互相陪衬、相得益彰。这些“短视频”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展现的有图片,有文字,但不是表演,谈不上声情并茂,因此,这里应选“图文并茂”。据此分析可排除A项。“妙不可言”形容美妙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妙趣横生”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因这些“短视频”能将高深的科学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这里应选“妙趣横生”。“绵延不绝”延续不断的样子。“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前者表达重点在“延续不断”本身,后者表达重点在“源头”的不间断,才会连绵不绝。因此这里应选“源源不断”。C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划线句子缺少主语,这里主语应为“传播知识”,据此分析可排除BC两项。“信息技术”是“传播技术”中的一种,而“传播技术”却不一定是“信息技术”。据此分析可知,A项语序不当,D项修改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反复论证了苦难对人的价值和意义,并深切指出:如果一个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难以避免灭亡的命运。

(2)韩愈在《师说》中通过与古代圣人的谦虚好学对比,来批评当时普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敌占区的百姓已忘记国恨家仇,令人痛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①.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注)①士雅与刘琨,士雅是祖逖的字,二者均为东晋爱国将领。②顽石,指当年诸葛亮堆成八阵图的石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头两句以问句开头,点明“中原一恨”的原因是南北分裂,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

B.“却似”三句是说长江本如水晶盆那样完美,却因两点孤山而白璧有瑕。暗指金瓯有缺。

C.“鞭霆力”和“昆仑”都借喻抗金力量,表达了词人要驱逐金人、一雪国耻的决心。

D.词人借“三拊顽石”,想象与诸葛亮这样的战略家酌酒细论,其对统一大计的关切溢于言表。

2.“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的精妙之处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乃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州举玄,诣公车,对策高第,拜议郎。帝始作期门,数为微行。立赵飞燕为皇后,后专宠怀忌,皇子多横夭。玄上书谏曰:“臣闻王者承天下,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故《易》有干蛊之义,《诗》咏众多之福。今陛下圣嗣未立,天下属望,而不惟社稷之计,专念微行之事,爱幸用于所惑,曲意留于非正。窃闻后宫皇子,产而不育。臣闻之怛然,窃怀忧国,不忘须臾。愿陛下念天下之至重,爱金玉之身,均九女之施,存无穷之福,天下幸甚。”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威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郎,迁中散大夫。四年,选明达政事之人。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遁。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太守乃自赍玺书至玄庐,曰:“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玄仰天叹曰:“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药。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东有严敌,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

(节选自《后汉书·谯玄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

B.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

C.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

D.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车,汉代官署名,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和现代“公车”含义不同。

B.对策,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的考试方式。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微行,旧时谓帝王或有权势者隐匿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简言之,就是“微服私访”之意。

D.社稷,原为谷神和火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每年都要祭祀此二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谯玄少时好学。他在成帝永始二年得州府举荐,并在应对策问时取得了优异成绩。

B.谯玄直言敢谏。他上书劝谏成帝心怀天下,爱惜身体,对后宫中的嫔妃给予同样的宠爱。

C.谯玄恪守礼制。他曾一度升任太常丞,可后来因为给弟弟服丧而辞去了官职。

D.谯玄不事二主。他不应公孙述的征召,被儿子出钱赎回性命后便在乡间隐居,直到去世之日。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王者承天,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

(2)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正值黑龙江省秋粮销售期,富锦市种粮大户柳军力刚把今年种的1545亩水稻卖完,每亩收益约400元,明年他准备再流转一部分土地,扩大规模。

近些年来,农村年轻人出去打工,还有的陪子女进城读书,劳动力逐渐减少。柳军力的1545亩水田就是从六十多户农民那里流转来的。柳军力说,规模连片经营不仅铲除田埂,增加了可种植庄稼的面积,而且还便于大型机械作业和新品种的集中推广。

为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黑龙江省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在同江市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一块大屏幕上滚动着待流转的土地信息,面积、户主、位置、价格一清二楚。

(摘编自新华社2017年11月17日《土地流转种“特色”让黑土生“金”》)

材料二:

注: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条件下,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保留承包权,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通过政府批准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

材料三:

随着我国土地确权以及土地法修正等工作的完成,从土地的征收(流转)程序、定价、交易等各方面进行制度完善,以保障土地的顺利流转,从而可以为个人或企业进行土地流转扫除障碍。

土地流转催生种植产业链投资机遇。首先,土地价值重估。土地价值重估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强化:一是土地的流动性增强;二是土地的金融属性彰显。其次,土地经营规模扩大。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不断落地,参与土地流转的个人或企业将有机会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业务扩张并推动业绩增长。第三,农业服务业务有望快速发展。随着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经营主体的量也会持续增长,并产生巨大的农业服务需求,发展空间广阔。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

材料四:

日本、韩国经过土地改革平均地权后,农地一直是私有化的。工业化以后,几乎没有进城农户会卖掉自己的土地,因为土地资源有限,货币超发是普遍的,卖地收入存于银行就会贬值。因此,农村土地买卖很不活跃,农村土地分散在大量进城农户手中。种植户要种好地,就需要对地块进行调整,对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租地佃户的土地租金不高,进城农户一般不同意种植户(佃农)动地,农村种植户不仅存在难以扩大种植规模以形成规模经营的难题,而且存在土地产权整合困难所导致的严重的生产不便利问题。日、韩都通过纵向的综合农协来形成垄断性的农产品供给体系,并且为农业提供了大量补贴,但粮食自给率却只占需求的1/3左右,农产品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

(摘编自贺雪峰《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优势》,《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三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军力准备再流转一部分土地,说明土地流转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利于农村种植户增加收入。

B.规模经营主体经营的土地可能是自己承包来的,也可能是自己直接到其他承包户那里租赁来的。

C.近年以来,我国农村耕地流转面积稳步增长,从2007年的0.64亿亩增加到2016年的4.71亿亩。

D.在日本、韩国农村,土地买卖很不活跃,因为土地资源稀缺,进城农户持有土地就可以保值。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县、乡、村各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信息公开透明,有助于增强土地的流动性,保障土地的顺利流转。

B.在我国农村,农户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流转,但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自由转让给他人或组织。

C.我国部分农户没有进行土地流转,自己生产,但为提高农业效益,现代农业需要把土地集中给少数人经营。

D.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不断完善,进城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保障,留村务农或从事服务业也可以获得较多收益。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与日本、韩国处理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的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背叛炊烟

胡宗波

“背叛”炊烟,需要勇气。

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

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

在我眼里,炊烟就是宣布吃饭的口令。

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对于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食物散发出的诱惑,无疑令我无法抗拒。至于下顿将着落在哪儿,我大抵是不会去理会的。我心里只有炊烟。发展到了最后,就算全村的炊烟同时升起,哪一道炊烟是自家的,我能一眼分辨出。

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

可我从来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相反,我回报给炊烟的,大多是怨,是恨:恨它营养不够丰富,恨它花样太过单一,更恨它有时还填不饱我肚子。

与我对炊烟的矛盾态度相比,父母从来怀着一颗虔诚之心。炊烟生病了,父母精心呵护着,助它早日康复;炊烟失落了,父母安慰开导着,帮它尽快振作。炊烟有灵性。虔诚的心,换来了炊烟的信任。它配合着父母,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日子。

然而,在父母虔诚的背后,其实也蜷缩着一颗不安分守己的心。父母领着我在日子里摸爬滚打的同时,矢志不渝送我去读书。他们已领教了日子的苦。他们不想将这种苦留成“财产”,等我去继承。为了孩子长远计,父母替我谋划着对炊烟的“背叛”。

背叛,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则需要成本。为了抵抗不断膨胀的生活,搀扶起勇气,父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平行,瞪大疲惫的眼睛,在日子里翻拣着能对抗生活的元素。其间,父母还要顶住村人随手扔来的冷嘲热讽。那大都是些认为读书没用的村人。站在父母的“背叛”上,我把父母的期望打包,系在肩膀上,在“背叛”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若干年后,我彻底“背叛”了炊烟,走出了乡村。

在异乡,任我踮脚眺望,却看不到一丝炊烟。内心的空虚惆怅如同滚着的雪球。

在炊烟的浸泡里长大的人,炊烟就是他的根。一个人,一生里烙印着三条根,那是从国别、地域、家庭三者文化差异中沉淀出来的。“背叛”了炊烟,就斩断了地域和家庭这两条根,我这一生,注定将处于失根后的无根状态。这时,在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仿佛一封封家书,用眼眸盖上思念的邮戳,不时呼唤着我回去。

每一年,我都会回故乡,只为亲手摸摸升腾的炊烟。摸着它,我才能暂时找回丢失已久的乡音,才能短暂回收久违了的内心踏实。

这些年,每次回去,家乡都有变化。村人的生活水平真正像是芝麻开花。在欣慰的同时,我却觉得与故乡又生疏隔膜了几分。现代化的炊具,不断打压着炊烟氤氲的范围。我希冀的炊烟,越发地单薄瘦削。

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

我也知道,总有一天,我再也看不到炊烟。

我更知道,一缕缕炊烟,终会在我记忆的窖藏中酝酿成一种乡愁,继而在我的记忆里,站成一道道风景,更站成一位位亲人。

背叛,总是要付出代价。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再也没有远道而来的消息,能把一种叫幸福的感觉催生。

失去了炊烟,我们注定还有别的希望。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开头点出炊烟,总领全文,交代特定的地点与独特的地理环境,引出下文对炊烟的“背叛”。

B. 作者在痛苦挣扎后背叛了炊烟,文章以悠远复杂的笔触通篇叙写了作者逃离故乡的全过程。

C. 作者将记忆里的炊烟比作家书,将思念化作邮戳,形象而别致地写出了对故乡的难忘之情。

D. 面对村人的冷嘲热讽,父母冷静坚决,更能表现出父母对生活的深层理解和对我的殷切期望。

2.结合文本,赏析画线句子“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

3.作着在文中写到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背叛”了炊烟,结尾又说“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