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

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

柳先生一脸淡然。

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

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

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

“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

“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小说月刊》2018 年第 4 期,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柳先生的正骨膏》为题,不仅仅是写神奇的正骨膏,更是暗示主人公柳先生为人的“正气”和“骨气”。

B.柳先生最初尽力治好了日本军官的腿伤,因为村民的误解,药铺生意冷清,便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反转的结局,起到了让人心灵震撼的艺术效果。

C.逐渐康复的日本军官“露出一脸笑”,说“你的,良民大大的”,这是在肯定柳先生的医术和他与日本人合作的态度。

D.以前病人挤满药铺,后来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不理解柳先生医治日本人的行为,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人的恨。

2.小说怎样刻画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中多处情节都提到了颜老爷的花树,请简要概括这些情节并分析其作用。

 

1.B 2.(1)动作描写:医治花树时“小心地扶”“对齐捏实贴上”“周匝固定木棍”等写出了柳先生的救死扶伤的悲悯情怀。 (2)神态描写:见到受伤的日本军官“一怔”,面对枪口“好像没看见”,面对百姓的误解“一脸淡然”等,可以看出柳先生医德高尚,忍辱负重。 (3)语言描写:“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这些语言直接写出了柳先生高尚的医德和嫉恶如仇、为国献身的凛然气概。 (4)细节描写:默念药方准确抓药的细节写出了柳先生业务娴熟。 (5)侧面描写:能医活花树,翻译官四次放下大把银元等情节,都从侧面表现了柳先生医术高超。 3.和“花树”有关的情节:花树被炸,医治花树,折断花树,再救花树。 作用:(1)交待故事背景:“花树被炸”的情节中插入了花树的来历,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在抗日战争时期。 (2)推动情节发展:柳先生救活花树,颜老爷折断花树,柳先生再救花树,情节步步推进,前后呼应。 (3)凸显人物形象:救活这棵抗日烈士留下的花树既见其医术高明,又烘托了柳先生抗日的决心和爱国之情。 (4)强化主题:花树暗指以颜老爷的儿子为代表的抗日烈士,同时象征了抗日爱国精神,多次提到花树强化了爱国的主题。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因为村民的误解,药铺生意冷清,便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说法错误。由原文最后翻译官和柳先生的对话,我们可知他医治日本人是出于医德,他杀日本人是出于他是中国人,出于爱国。所以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B。 2.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重点考查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解答此类试题时,圈出对人物描写的语句,明确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进行总结概括并分析。 本题解题时应围绕“怎样刻画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作答,注意题干“怎样”,不要答成人物形象概括。原文“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通过“小心地扶”“对齐捏实贴上”“周匝固定木棍”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可见即使是树,柳先生也秉着救死扶伤的情怀,细心医治;另一方面,颜老爷的儿子壮烈殉国,他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视树为生命,而柳先生也是出于这样的悲悯之心而细心救治花树。后文又有当“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时,柳先生“然后缓步上前”“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这一系列连贯的动作描写,也只是出于职责本身应有的情怀。 文中也有不少关于神态的描写,尤其是面对蛮横无理的日本人的时候。听了翻译官说“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柳先生“一怔”,也就是一愣、难于控制之意,虽然中国人在日本的暴行下死伤无数,但目前没有反抗的能力,也只能暂时按部就班地照做。当“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无所畏惧,只是“好像没看见”,继续医治接骨,他只不过出于医生的本能。颜老爷摔缸、路人狠狠吐下唾沫,面对这样的误解,柳先生心中自有打算,表现得“一脸淡然”。之后柳先生借机毅然捅死了日本少佐,可见之前的一切柳先生不过是在忍辱负重。 结尾柳先生的回答“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这语言描写写出了柳先生高尚的医德,对救死扶伤的原则的坚守;“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这斩钉截铁的语气,表现了他嫉恶如仇、是非明确、心系国家的豪气,又是在刑场上,柳先生临死前这番回答无惧生死,表现出为国献身的凛然气概。 “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样战火纷飞、死伤无数的环境下,柳先生依然镇定地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这些细节描写写出了柳先生业务娴熟,医术过硬。 小说除了主要人物柳先生,还刻画了心急乱求医的颜老爷和日本人等。“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颜老爷“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转而求助柳先生,没想到在柳先生的医治下,“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等几次在少佐得到救治后放下银元的情节,以及少佐痊愈后找柳先生喝酒的情节,这是因为柳先生的医治令人满意从而得到认可,况且一项横征暴敛、无视生命的日本人竟然会以银元等表示感谢,从侧面表现柳先生医术高超、医德高尚。 注意在分析技巧的时候,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这样分析更为深入全面。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小说情节内容以及把握文章物象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根据要求分点作答。 题干包含了两问,都是围绕花树作答,“请简要概括这些情节”考查的是概括小说情节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找出描写花树的有关内容,再结合该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分析其与上下文之间的关联,联系文章情节作答。通读全文可知,花树随着情节发展多次出现,文本第二段,花树第一次出现,“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可概括出起因,“花树被炸”。接着,颜老爷找到柳先生,“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概括出“医治花树”。当小说情节发展,柳先生几次为日本少佐医治,颜老爷气愤不已,“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概括为“折断花树”。最后,“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由此概括“再救花树”。回答时注意简要概括即可,可遵循小说“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有关花树的情节。 分析花树的作用考查把握文章物象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全文,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和主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题干回归文本,找到关于要把握的形象内容部分,仔细阅读,从文章内容表达、思想情感、物象塑造、主旨表达等方面把握物象的作用。 文中多次写到颜老爷的花树,第一次写日军炮弹把花树的树干炸开了,又“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从内容上,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抗日战争时期。接着,“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柳先生救活花树,因为花树是颜老爷的抗日烈士儿子留下的;之后,颜老爷“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因为柳先生给杀害无数中国人的日本人治病;“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柳先生再救花树,故事发展接近尾声,花树多次出现,推动情节发展。 从人物形象上,柳先生本是治病救人,却答应颜老爷救治花树,并精心救活;到后来颜老爷愤然折断花树,柳先生捅死少佐,被抓之前最后一件事是为了再次救活花树,因为花树颜老爷的儿子带回来的,而他的儿子却壮烈殉国了,“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救活花树,就是缅怀烈士的一种方式,表现了他对烈士的敬仰之情。柳先生再次救活花树之后慷慨赴死,烘托了柳先生抗日的决心和爱国之情。两次以接骨的医术却能救活花树也足见柳先生医术高超。 从主题上来看,文中表面上写柳先生两次救这棵抗日烈士留下的花树,实际上小说以小见大,花树虽是儿子的喜好,但文本中“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可知用花树暗指以颜老爷的儿子为代表的抗日烈士;而小说的结局柳先生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临死前只为给花树换药,用花树象征了抗日爱国精神,深化了爱国主义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2018 年 2 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英文版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借着金大侠的巨著进入英语国家大众阅读者视野之际,我们不妨说一说到底什么是武侠。

据《说文解字》记载,“侠、甹也。”“甹”与“俜”同,有“轻财”之义,财可俜,命亦可俜,轻财轻命之人,多孤单、潦倒,故有“伶俜”一词。凭一己之力,轻财轻命,自断是非者,谓之“豪侠”。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为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欧阳锋问洪七,“为了一个鸡蛋,失去一个手指,值得吗?”洪七说,“不值得,但我觉得痛快!”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

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煸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光明日报》2018 年 1 月 17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大侠的巨著进入英语国家大众阅读者视野,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

B.在司马迁看来,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行为正义,已诺必诚、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

C.在作者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比较而言,他更赞同韩非子的“侠以武犯禁”的观点。

D.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关“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

B.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分明、逐层深入的印象。

C.文章在选择事例进行论证时并不局限于中国武侠小说,还选取了人们熟悉的中外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形象。

D.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与“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进行对比论证,揭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B.虽然对侠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但在作者看来,凭一己之力,轻财轻命,自断是非者,就可以称之为“豪侠”。

C.《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是侠,《东邪西毒》中的洪七是侠,他们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D.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侠的精神内涵都有共通之处。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杂志认为2017年中国的年度汉字是“戏”,理由如下:

(1)中国有“戏”。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悟空号”探测到疑似暗物质踪迹、雄安新区横空出世……中国在新时代发展得更稳更快,人们期盼能够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人生有“戏”。在喧嚣浮躁的时代,太多明星忘记了初心,只求收获,不问耕耘,而导演吴京为了拍戏抵押房产,拍摄时多处受伤……创造了国产片的票房奇迹。

(3)全民有“戏”。手机游戏大行其道,无数人沉迷其中。娱乐本无可厚非,但我们在太多事情上过于儿戏,而在有些事情上却缺乏游戏精神。

上述三条理由,你更认同哪一个?请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体会,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全国共有444个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764个城市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有人感叹没了烟花爆竹就少了年味儿, 甚至有人将其“上升”到“文化流失”的高度,认为禁放烟花爆竹是对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年俗文化的严重打击。

请写一段文字,劝大家转变观念,接受禁燃,要求体现辩证思维,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某淘宝店家发错了客户订购的货物,下面是一封致歉函,其中有五处不恰当的表述,请指出并改正,使文段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尊敬的顾客:

您好,首先在此向您表达发自内心的由衷歉意。因为我们的疏忽,客服发错了货物,给您带来了麻烦,请多多笑纳。由此产生的运费,将由我们全部负责,同时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我们将惠赠您一份小小的礼物,请您收下就行!欢迎您再次帮助本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曾经有一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确实,元明以前,华夏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______都领先于世界。但是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中国的科技或经济纷纷落伍了。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比较近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   )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_________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_________。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德国的迅速崛起,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归功于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归功于将大学专业教学与专业研究结合起来,促使大批的青年人才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促成了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因素的长期积累。这种新型模式催生了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_____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先河。现在的世界科技和经济“超级大国”美国,也是通过文化创新后来居上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项是

A. 区域        机制        发祥地        开垦

B. 领域        机制        发源地        开辟

C. 区域        机理        发祥地        开垦

D. 领域        机理        发源地        开辟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是到了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中国的科技和经济纷纷落伍了。

B. 但是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中国的科技和经济纷纷落伍了。

C. 但是到了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中国的科技或经济纷纷落伍了。

D. 但是到了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崛起和工业的突破,中国的科技和经济纷纷落伍了。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18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德国转到美国,再到英国。

B. 18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德国转到英国,再到美国。

C. 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18世纪以来,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

D. 18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