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頠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

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且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廷焉。

齐王冏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累迁汝阴太守         累:多次、屡次

B.时虽不从,朝庭惮焉   惮:害怕、恐惧

C.齐王冏既辅政         既:既然

D.承诏驰诣行在所       诣:到,往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B.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C.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D.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左仆射裴頠器重嵇绍,认为他知人善用。嵇绍不认可被大家交口称赞将大有作为的戴晞,事实证明了嵇绍的知人之明。

B.嵇绍刚正不阿。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在贾谧死后,嵇绍因不亲附奸臣而升迁。

C.嵇绍忠诚报国。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

D.嵇绍敢于直言劝谏。齐王主政时大兴土木,他当面直言劝谏;在齐王的宴会上,他再次直言劝谏,拒绝为齐王操琴取乐。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2)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1.C 2.D 3.D 4.(1)谥号是用来使死者垂名不朽的,大德之人应当授予大名,微德之人就应授予微名。 (2)您匡复国家社稷,正应当遵循法度,以身作则,让美名能够流传后世。。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结合语境进行推断。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在具体环境中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C项,既,在……以后;句意为:齐王冏执掌政事以后。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意。作答时可先忽略选项中停顿一致的地方,分析停顿不一致的地方,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句意为:齐王冏虽然谦顺地回复了他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没有采纳。嵇绍曾经到齐王冏府咨询事情,正赶上齐王冏举办宴会,召董艾等人共商时政。“谦顺”指谦逊恭顺,是一个合成词,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C两项。“绍”是“尝诣冏谘事”的主语,在“绍”前断开。排除B项。 故选D。 3.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力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D项,“齐王主政时大兴土木,他当面直言劝谏”“在齐王的宴会上,他再次直言劝谏”说法有误。原文中说“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所以嵇绍是上书劝谏,而非直言。原文中齐王宴会上嵇绍说的是“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应是推脱之词,也非直言。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 (1)所以,用来;垂:使动用法,使……流传;不朽:不磨灭;大行:大的德行;细行:小的德行。 (2)匡复,匡正恢复;社稷,国家;轨,遵循;轨物,规范事物;垂,使动用法,使……流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了词的内容。

B.《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C.先秦爵制,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西周、春秋爵称,在周天子(周王)下可大致分为侯、公、伯、子、男五级。

D.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中的“变徵”和“羽”分别是七音之一。“变徵”是“徵音”的变调。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臣壮也,犹不如人                   ②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①吾还也                             ②人居远未来

C.①谁为大王此计者                     ②何辞

D.①固不如也。为之奈何?               ②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类型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⑤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⑦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⑧大王来何操?

⑨吾属今为之虏矣!                  ⑩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A.①②⑧/③⑤/④⑥⑨/⑦⑩/ B.①⑧/②③⑤/④⑥⑨/⑦⑩/

C.①⑧/②③⑤⑨/④⑥/⑦⑩/ D.①②⑧/③⑤⑨/④⑥/⑦⑩/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全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①沛公居山东时                    ②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③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④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⑤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⑩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A.①④⑥⑦⑩ B.②③④⑦⑨ C.②⑤⑥⑧⑨ D.①②⑤⑧⑩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济而夕设版焉                  ②若不秦,将焉取之

③顷之未发,太子之              ④踞以骂曰

⑤范增数项王                    ⑥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⑦项伯杀人,臣之                ⑧拔剑撞而

⑨先破秦入咸阳者之              ⑩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A.①④⑩/②⑦⑧/③/⑤⑥⑨ B.①④/②⑦⑧/③⑤/⑥⑨⑩

C.①④⑩/②⑦⑧/③⑤⑥/⑨ D.①⑩/②④⑦⑧/③/⑤⑥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