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秦灭,项羽以沛公为汉王。汉王封参为建成侯。从至汉中,迁为将军。高祖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月馀,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江军孙遨军于东张,大破之。击魏王于曲阳,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取平阳,得魏王母妻子,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城。因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于邬东,大破之,斩夏说。韩信巳破赵,为相国,东击齐。参以右丞相属韩信,攻破齐历下军,遂取临菑。定齐,凡得七十余县。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天下既定,汉王为皇帝,参归汉相印。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以高祖六年赐爵列侯,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曰平阳侯。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日:“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却。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日:萧何为法,显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无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    从:跟随

②高祖二年,拜为左丞相    假:暂且

③参代何为汉相国,事无所变更        举:做、办

④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适还家门。不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适:到

⑤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    过:来访

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焉;又不见者,三十六年。    幸:幸运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参右丞相属韩信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之兴怀

B.①参去,属后相曰

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善抚之,使之肖我

C.①治无大此者乎

②钉头磷磷,多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D.①参汉相国,出入三年

②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声,目遇之而成色

3.下列文言句式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大破之,斩夏说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渐渐愁煎迫 D.戌卒叫,函谷举

4.下列对文中词语及课本中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本文的“迁为将军”。同样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还有“转”、“徒”、“调”等。

B.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有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文中“懿侯”,是一个带有褒义的称号。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写,现存诗305篇,分“风、雅、颂、赋、比、兴”六个部分。

D.《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集体创作的结集,后世尊称为《南华经》,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逍遥游》是内篇的第一篇。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

(2)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A 2.C 3.A 4.C 5.(1)韩信做了齐王,领兵到了陈县,与汉王会合,共同打败了项羽,而曹参留下来平定齐国尚未降服的地方。 (2)曹参听到这个消息,就告诉他的门客赶快整理行装,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去了。” (3)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被烧毁,大概是有神灵保佑的缘故吧。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②“假:暂且”错误,“高祖二年,拜为假左丞相”的意思是:高祖二年,拜曹参为代理左丞相。所以“假”的意思是“代理”。 ④“适:到”错误,“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的意思是:我们贫贱人家养育了这个女儿,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所以“适”的意思是“出嫁”。 ⑥“幸:幸运”错误,“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意思是:宫妃们久久地站着,远远地探视,盼望着皇帝来临。所以“幸”的意思是“皇帝来临”。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A项,第一个“以”,介词,“凭借”的意思;第二个“以”,介词,“因为”的意思。 B项,第一个“其”,代词,他,代指曹参;第二个“其”,副词,“还是”的意思。 C项,两个“于”,都是介词,“比”的意思。 D项,第一个“为”,动词,“担任”的意思;第二个“为”,动词,“成为”的意思。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文言句式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然后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辨析,结合翻译来判断。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以及省略句。 A项,“大破之,斩夏说”的意思是:大败敌军,斩杀了夏说。一般陈述句,不是特殊句式。 B项,“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的意思是: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于”是介词,表被动,是被动句式。 C项,“渐渐愁煎迫”的意思是:渐渐地被忧愁逼迫。“迫”意念上的被动,“被逼迫”的意思,是被动句式。 D项,“戌卒叫,函谷举”的意思是: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举”意念上的被动,“被攻下”的意思,是被动句式。 故选A。 4.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相传为孔子所编写,现存诗305篇,分‘风、雅、颂、赋、比、兴’六个部分”错误,《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所以是孔子“编订”,而不是“编写”,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而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所以不是“风、雅、颂、赋、比、兴” 六个部分。C错误。 故选C。 5.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为:做了。引兵:领兵。诣:到。破:打败。平:平定。未服者:尚未降服的地方。(2)舍人:门客。趣:赶快。治行:整理行装。将:将要。入:入朝。相:名词用作动词,当相国。(3)凡:一共。焚:被烧毁。殆:大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林中的橡树

林之云

据说孔林中的树木有十万多株,松柏居多,橡树也不少,间以楷树、皂角等。

楷树又叫黄连木,高大英俊,是珍贵树种,深秋时树叶开始变黄,敞开的树冠遮住一片天空,阳光再从叶片间散下来,光线闪烁,别有一番景色。楷树多用来象征和怀念为人师表的人,所以和模木连在一起,就有了楷模之说。模木更为稀少,从来还没有见过。

在“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的孔林深秋中,满目都是苍凉、肃穆。只有树木的绿色,还显现着生机和活力。它们郁郁苍苍,脱离着大地的引力,年年不停,年年不变,向着天空生长。即使到了万物肃杀的冬天,它们或虬曲或笔直的枝干,也指向空中。

孔林中的橡树和别处大有不同,高大、古老,成片成林。印象里去过的秦山、蒙山、沂山和日照的五莲山,山中也多橡树,但都相对较细,和栗子树参杂在一起,很容易搞混。

孔林中的橡树有的高达二三十米,树冠下的天空被撑得很高,看上去开阔辽远。阳光从上面照下来,金光闪烁。

沿林中道路西行,不断见到高大的橡树林出现,一阵风过后,金黄的像树叶子飘飘而下,密时更为壮观,恍惚间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感觉。

橡树叫柞木,又叫栎树,结出的果实就是橡子,过去困难时期说的橡子面儿,就是这种果实磨出的面粉,味道发苦。

《庄子·盗跖》:“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看来,不光是困难时期,在远古,我们的先人就曾以此为食。杜甫在《北征》诗中也写过“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桑”。唐代皮日休有诗 《橡媪叹》云:“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清人赵翼说“食不如橡栗,衣不如紵麻”,来描述百姓的贫穷。

我在一棵橡树前默立许久,从树瘤盘错的根部,顺着黑色的树干向上,枝干多了起来,粗壮的横干伸出很远,上面长出更细一点的枝条来。再往上,横生的枝干越来越多,整个树冠平着展开去,就形成了一棵大树独有的空间。它们和这里的其他树一起,站在这里,从来没有移动过,和那些有名无名的坟墓一起,经历着这里的春夏秋冬、风雨霜雪。

孔林中来上坟的人很多。不光是曲阜,全国的孔娃人,只要提出申请,百年之后均可在此下葬。

最早知道橡树,是在很小的时候,有一部罗马尼亚电影,叫《橡树,十万火急》。记得看完整部电影,也没看到一棵橡树。再后来,就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舒婷的《致橡树》名闻遐迩。她在诗中说它“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不知道为什么,在中国的古典绘画中,很少见到橡树的影子。倒是在俄罗斯,有一个画家因为画橡树而出名,他叫希什金,著名的风景画家,几乎和列宾、列维坦齐名。他以《在平静的原野上》、《松林的早晨》等著称,专门描画各种树木和森林,其中,以橡树为创作主体的《橡树林》和《三棵橡树》广为人知。他笔下的橡树古老苍劲,自成一体。在《三棵橡树》中,几株硕大的橡树,依次而立,横亘于原野,树冠博大,树影沉重而庄重,和大地相伴。

如果有人能够画出孔林中的橡树,应该也别有一番风范。

时近中午,在孔林里,络绎不绝的上坟的人群,三三两两,散落在树林深处。从路上漫步而过,不时还能看见新添的坟头,褐黄色的土高高的堆起,新鲜如橡子面儿的颜色。死亡的事情天天发生,死亡在这里,多了一份别处没有的安宁。

走到孔林的最西端,看见洙水河道长长地延伸出来,不远处的洙水桥静静地跨在没有水的河道上。再往东北就是著名的孔子墓了,是这座巨大闻名的园林的中心和源头。

孔子弟子栽种的那些橡树可能早已作古,现在看到的只是它们的子子孙孙。在这里,它们还将生育出更为年轻的树木,和后来者为伍,和天空为伍,和风雨为伍。

一波又一波游人,在导游的引领下,踏上洙水桥,到孔子墓去,瞻仰这位伟大的先人,这位像是生长千年的楷树或者橡树,他巨大的树阴,遮蔽了天空,荫蔽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而孔子是一棵最大的树。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内容和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前三段不直接从橡树写起,而从楷树及孔林整体写起,这既奠定了文本肃穆的环境基调,也为后文重点描写橡树做好了铺垫。

B.文章七八段提及橡树果实,这是为了追忆历史上百姓曾经经历的艰辛与苦难,突出体现作者强烈浓厚的爱民思想与家国情怀。

C.文章最后由橡树写到孔子,篇末点题,以橡树的高大写孔子的高大,突出他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大意义,表达出对他的敬仰。

D.生与死在本文中交替出现,增强了文章张力与深度。“生”包含橡树生生不息所代表的精神,“死”包含橡树枯死孔姓后人离世。

2.本文是怎样写出孔林橡树精神的?请分析其表达技巧。

3.文章写橡树时分别提到了古代诗文、影片、现代诗歌、俄国绘画等不同素材,请简析这样写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受众作为中介,我们明显看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不同,后者读者的参与是在后期,也就是作者完成并与读者见面之后,当然,这中间也有作家依循所谓的“大众心理”和“市场”所做的揣测,但确定的是,读者并没有在写作过程之中现身,并改变其创作行程。这个意义上,传统写作可说是作家的独立创作,在现代社会主要是指文人独自创作,因此,文学的专有性、独尊性和不可重复性是其表征。但“网络文学”就不同。在“网文”发布的过程里,写手与读者是随时随地不可分的一体,没有读者,那这个“文”的命运基本就是消失。读者是跟随着写手的不断“更文”一起存在,如影随形。这样的读者也在不断演变,从普通读者,到粉丝,再到余兴未尽的同人创作、批评,就形成了与传统文人创作非常不同的读者。甚至可以说,“网文”世界的读者已经自成一格,是一个有共同趣味、共同追捧对象的群体或者部落。

因为读者的存在,改变了写作的环境。过去的创作是个人创作,因此是具有隐私性质的,有个人空间。但网文的写作方式和阅读机制,决定其写与看基本处于同一个时空之内,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存在,使“网文”处于共同创作的机制之中。而同时“在网”既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还是整个意识参与其中。网文正是在共空间的机制下产生的,即写什么的问题。由于

写手与读者基本处于一个仿真的空间,甚至就可以被视作真实空间,在这里可以无话不谈,几乎没有什么禁忌。而“禁忌”却正是传统文学非常重要的一个表征。作者和作品都是独立的,在印刷时代处于“唯我独尊”的位置,因此,只能是作者说什么,我们看什么,由于看者与作者同时处于各自的“私空间”,看与写很难在一个线上,而大多数也是被牵着走。在这种情况下,隐私与禁忌也处于压制的状态。

传统作家的写作过程是属于自己,这大概是可以站得住脚的。因此,作品写成之后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荣誉,或者能否得到读者喜爱和批评家的关注,是处在不确定的状态,很难由自己掌握。也因此,这种“孤独写作”和“个体世界”成为传统作家为人称道的部分,是作家成为“精英”的主要原因。“网文”写手却一改这种写作模式。在他开始写作的时刻,就基本上与读者共在,阅读的数量和“打赏”的多少始终伴随着写手的沉浮,自然成就感也在其中。这一过程伴随着“写作”突破规定字数和规定读者的标准而时时鼓荡于心。换句话说,“网文”写作是在时时被观看的状态下完成,因此有非常强烈的仪式感和表演感,那种“展示”之中的愉悦和激情可以想见,这种“居间的”“看与写共在”带来的体验是传统作家无法感受到的。

(摘编自张春梅《冲突与反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学”并没有读者的参与,在写作中对作家的写作一般也不产生直接影响。

B.“网络文学”的读者深度参与写手的写作过程,对写手的写作施加了重要的影响。

C.“传统文学”作家拥有独立的个人空间,写手的隐私和禁忌处于读者的压制之下。

D.“网络文学”写作处于开放的网络空间,写手与读者均没有任何隐私和禁忌可言。

2.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类比等论证手法,阐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

B.文章以不同的受众为前提,论证写作环境的改变对写作模式以及体验带来的改变。

C.文章第二段结合时代背景论证传统作家处于“唯我独尊”的位置,掌握了话语权。

D.文章末段对传统与网文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模式的优劣,作了一些具体的辨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作家的写作过程是属于自己的,因此其写作具有隐私性质,个性化的色彩更为鲜明。

B.网文写作与传统写作各有各的优势,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两者需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C.传统作家之所以被人称道,因为他们是社会的精英,他们的见识要比一般读者高明得多。

D.“看与写共在”的全新模式对网文写手给予持续的外部刺激,激发了网文写手的创作激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品尝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字数不少于800;(4)不得抄袭;(5)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木 屐

鲁田

①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②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③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④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⑤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我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⑥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⑦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

⑧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⑨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

⑩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

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

“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

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

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双新雨靴……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以饱满的情感、精巧的构思、朴实的语言,刻画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以及他们各自对生活的追求,表现了“我”对父辈生活的深深思索。

B.本文选材上都是选取了生活中的小事,但却以小见大,表现了父辈深深扎根于土地,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C.段中写到爸爸“神色黯然”、“挤出一丝笑”,刻画了爸爸内心复杂的情感,包含了不忍分离的父子情深,也包含了父亲对祖业无人继承的失落。

D.文章最后,爸爸送“我”的一双“新雨靴”,蕴涵着爸爸希望“我”学成归来,改变家乡面貌的深沉嘱托。

E.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一样,都以深沉的笔调,表现了无私的父爱和父子情深;同时也表达了曾经对父亲不理解的悔恨。

2.作者说:“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结合全文你怎样理解?

3.文中的“父亲”身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

 

查看答案

将下列名篇名句补充完整。

(1)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雨巷》)

(3)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4)《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荆轲刺秦王》中通过描写宾客们的穿戴来烘托送行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