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要求作文。 连绵的阴雨过后,一缕阳光会让人神清气爽;冬日的阴霾过后,一缕阳光...

根据要求作文。

连绵的阴雨过后,一缕阳光会让人神清气爽;冬日的阴霾过后,一缕阳光会给人带来一丝温暖。人在生活中也会时时遇到阳光,也许是伤心时他人一句鼓励的话,也许是遇到困难时他人伸出的一只援助之手,也许是遭遇挫折时他人一个信任的眼神……这些“阳光”,会让你拂去心中的阴云,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请以“收集阳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800字。

 

收集阳光 当太阳从群山或浓云里露出头来,一缕缕阳光洒下,带着无比的温暖、希望和爱来到了人间时,我总是在想:阳光充满着爱,若我将一缕缕阳光都收集起来,那我的内心必将被幸福填满,被爱浸润。 在我内心那片净土上,收集着几千几万缕阳光,有几缕特殊的阳光带着更多的温暖。这些阳光也许平凡,但着实令我感动。 我漫步在林荫道上,呼吸着清新无比的空气,享受着阳光的温暖。耳畔传来一阵阵雏鸟的啼叫。抬头望去,原来是几只刚刚出生的小鸟。看着鸟妈妈和鸟爸爸给它们喂食的情景,令我倍感温暖。这是我收集的第一缕超温暖阳光。我坐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无聊地看着窗外的风景。汽车停站时,一位孕妇蹒跚着走上了车。环顾四周,竟然座无虚席。我见她站着不太方便,容易受伤,便将自己的座位让出。听她的一声:“谢谢!”令我心情大好,笑容也爬上了脸颊。这是我收集到的第二缕超温暖阳光。 像这样的超温暖阳光真的很多很多,给我了很多很多的快乐和笑容,尤其是那一次。那缕阳光带着的不仅仅是无比的温暖还有深深的感动。 随着十四岁生日的到来,我正式进入了青春期。这是一个叛逆的时期,孩子大都不爱听从父母的教诲,我也未能摆脱这样的局面。 我渐渐开始顶撞父母了。我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总觉得父母的观点与我的观点有千差万别。所以,我时常和他们争辩,但是令我更加头疼的是我所认为的争辩被他们当作“无理狡辩”。 这一次,我们又因为一个简单的问题展开了一次“一对六”的争吵。我陈述了“在遇到灾害时,应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再帮助别人”这一观点。全家人听后立即投了反对票,认为我的观点不正确。我反驳了几句,由于语言较为激烈,使得妈妈开始考虑我是否在道德上出现问题。我气愤之极:我的道德有问题?那就没有人没问题了!妈妈否认:许多道德有问题的人都认为自己没问题!双方就这样僵持着,最终,我因为妈妈的声色俱厉和“道德败坏”这句话而落下了眼泪。 后来,姥姥、姥爷站到我的思考角度上思考了一番之后,认为,使他们在理解我的话的时候出现了偏执,我并没有说在遇到困难是要先躲起来,等人死的差不多了再去救助。他们又给我讲了一些故事,例如,老师在地震中为了救己先跑出去而遭人唾骂等等。听了这些,我不再只觉得自己是对的了。他们告诉我,他们知道并不是因为我的道德有问题而说出这样的观点,而是我在变相的告诉别人,应该学会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想到别人需要我。这令我倍感温暖:总算还有人理解我,理解万岁!但是,经过他们的开导,我也知道,我在遇到困难要想到别人,要努力帮助别人脱险。 这次争论虽然并不愉快,但结束时圆满的。不仅让我知道了做人要多为别人着想,还使我与亲人之间互相理解。姥姥、姥爷的理解和换位思考感动着我,像冬日里的那道灿烂的阳光,令我感到温暖。 一缕缕的阳光带着不同程度的温暖洒向心中的净土,一点点滋润着土地里幸福的种子,使它生长,发芽。我相信,它最终将会长成参天大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这是一篇材料+命题作文,首先要审题目。审读出题目的本义与引申义、比喻义。“收集阳光”,收集有使聚集在一起,阳光除指阳光本身外,比喻义可指正能量的东西。《收集阳光》这一题目中的“阳光”有深意,它不仅指自然界的“阳光”,更象征“关怀”、“温情”、“奉献”和体贴、友谊、鼓励等情感支点,以及奋斗拼搏、不懈努力等进取精神。审题首先要审清文题的这些人文内涵,才不致偏题。 其次,构思应虚题实写,从小处入笔,小中见大。如阳光象征关怀,就要写从日常生活的某一细节中领悟到母亲的关怀;再如阳光象征友谊,可以写遭遇挫折等特定情境中同学的友谊就好比是让自己振作的一缕阳光。总之,要让“阳光”饱含人文内涵。要能从关键词中挖掘出对人生的感悟;要虚实相映,以实证虚,写出情味。 再审提示语,如材料中的“一缕阳光会让人神清气爽”“一缕阳光会给人带来一丝温暖”“也许是伤心时他人一句鼓励的话,也许是遇到困难时他人伸出的一只援助之手,也许是遭遇挫折时他人一个信任的眼神”可知,阳光在此指生活中能给你带来积极状态的一切。题目虽为“收集阳光”,我们在内容上可写收集“温暖、鼓励”等。 参考立意: 可写浓浓的亲情,可写纯洁的友情,可写真挚的师生情;也可以写自己见到的社会上一些令人感动的事情,他们像阳光,收集他们,感受到的人间温情。 可用素材: 1、亲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亲情是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亲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 2、羊有跪乳之恩,乌有反哺之情。我们呼唤亲情,我们呼唤子女对父母的感激与报答。柏杨曾说:“一个人爱自己的母亲,不论他的母亲是好或不好,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在父母有生之年,无论工作怎样忙,我们都要抽空常回家看看父母,尽些孝道。父母哪怕看一眼子女,一起吃一顿饭或闲聊几句,都是一种满足的。这样我们就不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了!愿天下父母一生平安、健美、快乐、幸福。 参考结构: 题目:开头:收集阳光1、…… ……, 我时时留心收集爱的阳光。主体:2、镜头一:母爱如阳光 写自己手指被切伤,母亲焦急地给自己买云南白药,后来又决定带自己到医院去诊治,体现亲情如阳光。 3、镜头二:师爱如阳光 写近三年来某位老师真挚的帮助自己的一件小事,但自己认为不是小事,写师恩难忘、师爱如阳光。 4、镜头三:友爱如阳光 写朋友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体现友情无价、友爱如阳光。结尾:5、…… …… ,我心的容器便盛满了爱的阳光,正是这些爱的阳光,滋养我健康快乐成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校课堂学习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 50 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农业文明时代,绿水青山是真实的自然景观,金山银山则是虚拟的物质财富梦想。虽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必须________,但对农业文明时代的人们来说,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相关的联系。在这一历史阶段,绿水青山是人们栖息的家园,具有灵性色彩,仿佛就是人们生命的背景和底色,向人露出诗意的微笑。但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并非总是如此融洽。古往今来,各种自然灾害________。当________之际,千百万生命被无情吞噬之时,大自然对人类而言也会显露出极其狰狞的一面。只要生产力尚处在低下状态,人类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匍匐”着的命运就难以改变。

工业文明时代, 科技革命让生产力插上了翅膀,不但让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有了深刻变化,也让物质财富快速积累。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征服,使自然景观与财富梦想的界限被打破了。绿水青山被________的科学技术所征服,只要人们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喊一声“芝麻开门”,大自然就在人们面前打开了通向无尽的宝藏的大门。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动下,(     )。如此一来,自然界便不可避免地褪去诗意的形象,沦为表现人们的占有欲和征服力的主战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依山傍水 史不绝书 狂风暴雨 日新月异

B.依山傍水 不胜枚举 五风十雨 瞬息万变

C.一衣带水 史不绝书 五风十雨 日新月异

D.一衣带水 不胜枚举 狂风暴雨 瞬息万变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科技革命让生产力插上了翅膀,不但让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有了深刻变化,而且导致物质财富快速积累。

B.科技革命让生产力插上了翅膀,不但让物质财富快速积累,而且导致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有了深刻认识。

C.科技革命让生产力插上了翅膀,不但让物质财富快速积累,也让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有了深刻变化。

D.科技革命让生产力插上了翅膀,不但让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有了深刻认识,也让物质财富快速积累。

3.下列对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自然被人们不惜掠夺式地进行征服和占有

B.大自然被人们的征服和占有将会是掠夺式的

C.人们不惜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征服和占有

D.人们对大自然的征服和占有将会是掠夺式的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点明作者寻梦归来后放声高歌,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退秦师》中,“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一个人如果反过来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这是不仁道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书空: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画着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尾联中,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