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阿Q正传(节选) 鲁迅 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Q正传(节选)

鲁迅

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然而要做这一篇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外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说是“外传”,“内传”在那里呢?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

第二,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Q并没有抗(biàn    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此后便再没有人提起他的氏族来,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第三,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时候,人都叫他阿Quei,我曾仔细想: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倘使他号叫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而他既没有号,又未尝散过生日征文的帖子:写作阿桂,是武断的。又倘若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而他又只是一个人: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其余音Quei的偏僻字样,更加凑不上了。

第四,是阿Q的籍贯了。倘他姓赵,可以照《郡名百家姓》上的注解,说是“陇西天水人也”,但可惜这姓是不甚可靠的,因此籍贯也就有些决不定。他虽然多住未庄,然而也常常宿在别处,不能说是未庄人。

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因为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而阿Q自己也不说,独有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所以,人们忙碌的时候,也还记起阿Q来;一闲空,连阿Q都早忘却,更不必说“行状”了。只是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Q真能做!”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

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而阿Q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加以进了几回城,阿Q自然更自负,然而他又很鄙薄城里人,譬如用三尺长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他们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

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

谁知道阿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他。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

“哙,亮起来了。”

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

“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怕。

Q没有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

“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

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Q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有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就先一着对他说:

“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

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Q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Q以如是等等妙法克服怨敌之后,便愉快的跑到酒店里喝几碗酒,愉快的回到土谷祠,放倒头睡着了。假使有钱,他便去押牌宝,一堆人蹲在地面上,阿Q即汗流满面的夹在这中间,声音他最响。

“咳——开——啦!”桩家揭开盒子盖,也是汗流满面的唱。“阿Q的铜钱拿过来——!”

Q的钱便在这样的歌吟之下,渐渐的输入别个汗流满面的人物的腰间。他终于只好挤出堆外,站在后面看,替别人着急,一直到散场,然后恋恋的回到土谷祠,第二天,肿着眼睛去工作。

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这是未庄赛神的晚上。这晚上照例有一台戏,戏台左近,也照例有许多的赌摊。做戏的锣鼓,在阿Q耳朵里仿佛在十里之外;他只听得桩家的歌唱了。他赢而又赢,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他兴高采烈得非常。

他不知道谁和谁为什么打起架来了。骂声打声脚步声,昏头昏脑的一大阵,他才爬起来,赌摊不见了,人们也不见了,身上有几处很似乎有些痛,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似的,几个人诧异的对他看。他如有所失的走进土谷祠,定一定神,知道他的一堆洋钱不见了。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

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他睡着了。

(取材于《阿Q正传》的第一、第二章)

1.下列填在横线上的汉字以及对句中加点词语的注音、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阿Q并没有抗(biàn    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

②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

A.横线上应填“辨”;“颊”读作“xiá”;“讷”读作“”,“口讷”的意思是“言语迟钝”。

B.横线上应填“辩”;“颊”读作“jiá”;“讷”读作“”,“口讷”的意思是“言语迟钝”。

C.横线上应填“辨”;“颊”读作“xiá”;“讷”读作“”,“口讷”的意思是“无法说话”。

D.横线上应填“辩”;“颊”读作“jiá”;“讷”读作“”,“口讷”的意思是“无法说话”。

2.选文第一段提到的“正史”,指《史记》《汉书》等纪传体史书。请完成下面与《史记》有关的小题。

⑴《史记》的作者是____。《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据此,课文《鸿门宴》中的____(人名)应该归入“列传”,而____(人名)应该归入“本纪”。

⑵《史记》中记载了许多英雄人物,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就曾引用战国名将廉颇的典故。关于这首词的背诵,下列语句与原文不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望中犹记,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下列有关阿Q这一人物的描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Q本姓赵,但在透露自己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之后,被赵太爷责打痛骂,于是再也不敢说自己姓赵了。这表现了他对地主乡绅的畏惧。

B.Q在未庄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未庄的人们只在忙碌的时候会记起他,可见他在未庄没有社会地位,不被人重视。

C.Q其实是很无知的,但是他在很多问题上既看不起未庄的人,也看不起城里的人,这说明当时的社会民众比阿Q更愚昧无知。

D.Q以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而骄傲,这种“精神上的胜利”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麻醉,这使他不能正视自己的处境。

4.积累与整合是语文学习很重要的方法,在积累的过程中要注重梳理,把阅读与以往的学习经验联系起来。有人认为,许多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具有阿Q的特点,我们初中学过的孔乙己这个人物也是如此。请你结合《阿Q正传》(节选),分析下面文字中孔乙己身上体现了阿Q怎样的特点。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5.鲁迅曾说:“我的意见,以为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且介亭杂文·寄〈戏〉周刊编者信》)以下是几位画家创作的阿Q画像,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以及鲁迅对阿Q形象的意见,说说你认为哪幅画与你心中的阿Q更为接近。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作者:赵延年        作者:丰子恺             作者:丁聪            作者:蒋兆和

 

1.B 2. ①司马迁 ②张良(樊哙 项伯 范增 项庄) ③刘邦(项羽) C 3.C 4.示例一:孔乙己到酒店后,对周围人的嘲弄不予理睬,而且还“排出九文大钱”,向周围的人炫耀。这与阿Q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与赵太爷是本家十分相似。他用这种炫耀来表示自己与众不同,这种炫耀、自负正是他愚昧的表现。 示例二:孔乙己和阿Q一样,生活在社会底层,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人们以取笑他为乐,而他不能正视现实,反而自我麻醉,自欺欺人。他与人争辩“窃书不能算偷”,这与阿Q丢了钱之后打自己的表现是一样的,都是不敢面对现实的表现。 5.示例一:我认为图一与我心中的阿Q形象更为接近。画中阿Q撇着嘴的样子,形象地表现出了阿Q的盲目“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的自负,也符合鲁迅对阿Q的评价:“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画家表现的阿Q是一个背对着读者转过头的形象,表现出阿Q被人欺负后,在心里恨恨地嘟哝着“儿子打老子”的样子。 示例二:我认为图二与我心中的阿Q形象更为接近。这张画阿Q衣服上的几块补丁表现出他生活的穷苦,头发长短不齐,似乎可以看到头上的“癞疮疤”。画中阿Q倒背着双手,显得无所事事,皱起的眉头好像表现出对别人的不屑,外形表现得比较接近选文中的形象。同时,这个形象也能看出几分鲁迅所说的“农民式的质朴,愚蠢”。 示例三:我认为图三与我心中的阿Q形象更为接近。这张画上,阿Q衣服上的补丁、脚上的草鞋表现出了他生活的窘迫,而他敞开的衣襟,又表现出鲁迅所说的“游手之徒”的特点。他昂着头、皱着眉、撇着嘴的样子,就像正在与人争吵时“怒目而视”的样子。这形象又似乎能让人感觉到他的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示例四:我认为图四与我心中的阿Q形象更为接近。画面中阿Q衣衫破旧,面颊瘦削,这都表现出阿Q生活贫困的状态,画家还非常细致地表现出阿Q头上的“癞疮疤”,这与选文中对阿Q形象的描述非常接近。他低着头,垂着眼,微微张着嘴,形象地表现出鲁迅所说阿Q“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的特点。 【解析】 1.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字形和字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和解释,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抗辩:对于别人的指责提出辩解。因为是“辩解”,所以用“辩”,而“辨”多和“辨别”有关。“颊”应读作“jiá”,易误读为“xiá”,其意为:脸的两侧。“讷”应读作“nè”,易误读为“nà”,“口讷”的意思是“言语迟钝”。 故选B。 2.(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这种题需要平时积累,时常记诵。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史记》的文学常识。《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由上可知,张良、樊哙 、项伯、 范增 、项庄等人应该归入“列传”,而刘邦、项羽应归入“本纪”。 (2)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本题为选择题,降低了难度。 C项,“望中犹记,四十三年”,语序错误。原文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故选C。 3.本题考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往往首先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再根据文中人物的具体言行综合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可以通过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个角度进行概括。本题为选择题,要求选出“有关阿Q这一人物的描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降低了难度。 C项,“这说明当时的社会民众比阿Q更愚昧无知”,不合逻辑。不能因为他看不起别人,就说明别人不如他。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积累与整合的能力。积累要注意梳理,还要注意新学知识与以往所学知识的对比阅读,找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总结出学习这类文章的规律。 本题,“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孔乙己向周围人的卖力炫耀,爱慕虚荣的特点。我们比较发现,在阿Q身上也有爱炫耀,爱慕虚荣的特点。比如,阿Q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与赵太爷是本家。 “窃书不能算偷”是孔乙己为自己偷书被打做的辩解,他身份低微,被人藐视、嘲笑,却能够自我麻醉,自欺欺人。我们比较发现,在阿Q身上也有这样的特点,比如,阿Q丢了钱之后打自己的表现。“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5.本题考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往往首先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再根据文中人物的具体言行综合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可以通过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个角度进行概括。对于个性化的阅读,答题时需要先明确观点,然后陈述理由,理由要清晰充分。 本题,需要认真审题,仔细观察四张图片,并根据文本对主人公的描述和鲁迅本人对其形象的意见,来做出个性化解读。 如果选择图一,就要注意他轻蔑怨恨的眼神和撅起的嘴,体现它的“自尊”“自负”和怨恨。 如果选择图二,就要注意他衣服上的补丁、头发、倒背的双手,体现他的穷苦、潦倒和无所事事。 如果选择图三,就要注意补丁、草鞋、敞开的衣襟、怒目而视”,体现他的穷苦、无所事事、怨恨不满、妄自尊大等。 如果选择图四,就要注意破旧的衣衫、瘦削的面颊、癞疮疤”、垂头丧气,体现他的穷苦、常被欺凌等特点。 总之,要在图片中找到和文本的契合点,然后分析,自圆其说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呐喊》中的精彩语句总能给我们以启发,如:“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启发我们空有希望不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有”,如果人们能够为了希望去奋斗,那么就能实现自己的希望,迎来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再如:“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发我们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边城》的读书笔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痛苦能让一个人变得坚强;痛苦也能让一个人变得脆弱。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故事加以说明。

翠翠天保傩送

 

查看答案

阅读《逍遥游》(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飞            怒:奋发

B.怪者也          志:记载

C.千里者          适:往

D.不及大年      年:年月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之苍苍,正色邪  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B.积也不厚        二虫又何知

C.六月息者也      而彭祖乃今久特闻

D.抟扶摇上者九万里  水浅舟大也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蟪蛄不知春秋

4.本文的作者庄子原名____,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庄子》是他及其门人、后学所著,其中许多寓言想象奇特、语言瑰丽。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庄子》,如____

5.用选文原句填空。

《逍遥游》中的大鹏,虽然目标远大,形象豪迈,但必须凭借“厚积”的风才能成行。庄子在文中借“____”的比较,表达了“____”的观点,更加肯定一种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因此,李白诗《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里的大鹏与辛弃疾词《哨遍•池上主人》(……似鲲鹏、变化能几。东游入海,此计直以命为嬉。古来谬算狂图,五鼎烹死,指为平地。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里的大鹏相比,辛词的否定态度更接近庄子的本意。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作文。

连绵的阴雨过后,一缕阳光会让人神清气爽;冬日的阴霾过后,一缕阳光会给人带来一丝温暖。人在生活中也会时时遇到阳光,也许是伤心时他人一句鼓励的话,也许是遇到困难时他人伸出的一只援助之手,也许是遭遇挫折时他人一个信任的眼神……这些“阳光”,会让你拂去心中的阴云,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请以“收集阳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课堂学习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