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呼伦贝尔的雪 周晓枫 最初不觉得冷。 我开始嘲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呼伦贝尔的雪

周晓枫

最初不觉得冷。

我开始嘲笑自己用羽绒和毛皮裹得紧实,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包寄来,没想到,并无想象中的酷寒,我摘下口罩,从毛茸茸的围巾里仰起脸,感受高纬度的阳光……没有温度,如此弱力,它只是一片有限的明亮。

一旦略感寒意,已经来不及了,我觉得自己瞬间就被击穿。即使后腰上贴了两片暖宝,但,无济于事。冷,瞬间,把我压缩成一个薄薄的片状物。好在蒙古包里炉火明亮,过了一会儿,我就像进入洞窠的冬眠熊——整个世界,大雪弥漫,而我,即将被柔软蓬松的梦境保护起来。

然而身体一旦暖和过来,我马上走出了蒙古包。因为,高贵俊朗的蒙古汉子正驾驭马匹驰骋,最好的摔跤手正摇晃肩膀上威风凛凛的泡钉,他们将在冰天雪地中赢取自己滚烫的荣誉。

我们,是来看冰雪那达慕的。

如同重回童年的喜悦,我们在内心的狂欢里,兴奋时哈气的频率都变快了。看马鬃飞扬,皮毛还是缎样的光滑。看骆驼的前胸直到下巴,都像围着驼色拉绒围巾。一切,回到纯真,回到呼伦贝尔那无瑕无染的洁净世界里。

雪,无涯。

这是呼伦贝尔长达7个月的漫长冬季。窗沿垂下的冰凌,玻璃上绘出的魔法,连平常缺乏美感的高压电线都变成了白色的纬绳,像准备编织一顶大大的毛线帽子那样松散着。喂养牛羊的牧草被埋藏,蓄养它们的根茎。结冰的小溪光线幽微,骨簪一样,埋进浓发般的黑暗丛林。仰望,深蓝色的蒙古袍一样的草原夜空,钉着星星的银扣子……即使整个世界寒意凛冽,万物依然笼罩在老额吉的温暖怀抱中。

在呼伦贝尔,大地的极寒和人性的暖意形成强烈的对比。越冷,炉火越旺,奶茶和手把肉的香气越是弥漫。蒙古族人因感情克制而沉默的脸,或者骑行时的洒脱奔放,以及草原民族那敬畏自然又处变不惊的天性、不被寒冷侵蚀的灼热的内心,总是让我产生敬意。当坐在海拉尔的哈萨日酒吧,外面寒风吹彻,而我们无话,听那些出色的演唱:《蒙古颂》《黑犄角牛》和布里亚特民歌的《山顶》。说不出什么,只觉得那是抵抗和忘却寒冷的方式。

酒吧是蒙古族作家黑鹤带我们来的。他身形有一米九,性感的胡子里有些许白茬儿,但我依然错觉他是少年。有人像把小刀有着凌厉紧凑的美,而黑鹤更像草原夜空下独奏的马头琴,纵情又自制,不羁却内敛……黑鹤长驻呼伦贝尔,他用稿费建立了蒙古牧羊犬基地,繁育基因优质狗仔送给牧民。他的率性而为里,有种看似大大咧咧其实却细腻的对草原的深情、慷慨与感恩。反观自己,有时因为虚伪得没有技术含量而自以为真诚,对比天然的坦荡,我相形见绌。

我从黑鹤那里得到一个礼物:口弦琴。由于我不掌握技巧,口弦琴只能发出单调的复述。但是当我尝试在黑暗中弹拨,在渐渐空旷的余音里,我不知道自己为何感伤。又想起在哈萨日酒吧听到的呼麦。呼麦,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声带发出的是低沉的基音,口腔发出的是高亮的泛音。金属哨声般高音,穿透力极强;而低音声部的浑厚振动,同样有着口弦琴般单调低缓之感——这种唱法带来源自古老的震撼,让我想起远方神圣又神秘的献祭,感受到融汇苍穹的高渺与大地的沉缓……的确,只有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才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并且,没有什么深情不是孤独的。呼麦为什么会出现重声?因为那天荒地远的孤独,让一个人学会与他的灵魂合唱。

离开那天,看到各处雪雕。其他城市用以铲除的冰雪,正在这里垒砌为艺术。是否正因极寒,未来的春天才会来得健康茁壮?这里的春天,将拥有,凿刻雪雕的创造之手那样有力的骨节。我的手指抚触着口袋里的嘎哈拉(这个用小动物髌骨制成的蒙古任意玩具,是我在那达慕大会上买的一个纪念品)。这块马鞍形的小骨头,让羊群得以漫步草原。如是,我可以在回忆中弯曲膝盖,既是致敬中的礼仪,又可以想象自己行走在呼伦贝尔席卷天地的大雪之中。

(有删节)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总体上是以时间顺序来结构文章的,开始写的是初到海拉尔的不适应,结尾则表达离开时对这里的怀恋和不舍。

B.作者对呼伦贝尔是充满向往的,虽然刚到时冻得身心蜷缩,但一旦温暖过来,就忙着去欣赏那达慕大会上的精彩表演。

C.文章描写真切、细膩,并且有很多体现蒙古文化的内容,通过它们,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块神奇士地的独特风景。

D.黑鹤是这篇文章极力表现的对象,他的深情、慷慨与感恩与“我”形成鲜明对比,他是我们认识当地蒙古族人的一个窗口。

2.本文前三段采用了什么方法来突显海拉尔的寒冷?请联系内容做简要分析。

3.文章写到了蒙古族文化中独有的那达慕、呼麦和嘠哈啦,作者写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呢?请联系文章作简要分析。

 

1.D 2.文章通过写“我”的心理变化,前后对比来突显海拉尔的寒冷。作者先说没有想象的酷寒,然后极力表现感到寒意后的“冷彻”感受,这样行文有起伏,更能凸显海拉尔的极寒。 3.①作者写那达慕,既用来凸显蒙古族人在冰雪中表现出的勇武、刚健,又以此表现自己的欣喜和赞叹。②写呼麦,是为了突出蒙古族人在酷寒中表现出的孤独与深情,表现蒙古文化的高渺与深沉,也借此表现自己的慨叹和感动。③写嘎哈啦,既表现了呼伦贝尔冰寒下强健有力、自由奔放的生命,更以此表现对蒙古文化的敬意,抒写对呼伦贝尔风土人情的热爱和恋。 【解析】 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散文类阅读的选择题,主要考核对文意、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等的分析、理解,这些是命题者的设题点,做题时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分析备选答案在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等方面的表述是否得当,表达特色方面的判断是否恰当。 D项,“黑鹤是这篇文章极力表现的对象,他的深情、慷慨与感恩与“我”形成鲜明对比”错误。黑鹤只在文章的局部有所表现,算不上“极力”,也没有与“我”形成鲜明对比。 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联系内容简要分析本文前三段采用了什么方法来突显海拉尔的寒冷。这道题考的是局部段落的手法,先阅读前三段,再找到其中能够突显海拉尔的寒冷的语句,最后分析其中使用的手法。 前两节中的“最初不觉得冷”“并无想象中的酷寒”是写作者通过自己的感觉说海拉尔没有想象的酷寒。第三节中的“一旦略感寒意,已经来不及了,我觉得自己瞬间就被击穿”“后腰上贴了两片暖宝……无济于事”“冷,瞬间,把我压缩成一个薄薄的片状物”句是作者写感到寒意后的“冷彻”感受。显然,这三节作者是通过写“我”的心理变化,采用前后对比的手法来突显海拉尔的极寒。 3.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作品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联系文章分别简析作品中蒙古族文化中独有的那达慕、呼麦和嘠哈啦的作用。首先阅读作品中写那达慕、呼麦和嘠哈啦的段落,从中找到相关语句分别回答。 作者写那达慕“高贵俊朗的蒙古汉子正驾驭马匹驰骋,最好的摔跤手正摇晃肩膀上威风凛凛的泡钉,他们将在冰天雪地中赢取自己滚烫的荣誉”“在呼伦贝尔,大地的极寒和人性的暖意形成强烈的对比。越冷,炉火越旺,奶茶和手把肉的香气越是弥漫。蒙古族人因感情克制而沉默的脸,或者骑行时的洒脱奔放,以及草原民族那敬畏自然又处变不惊的天性、不被寒冷侵蚀的灼热的内心,总是让我产生敬意”,作者通过写“那达慕”,表现了蒙古族人在冰雪中表现出的勇武、刚健,抒发了自己欣喜和赞叹之情。 “这种唱法(呼麦)带来源自古老的震撼……感受到融汇苍穹的高渺与大地的沉缓……只有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才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并且,没有什么深情不是孤独的。呼麦为什么会出现重声?因为那天荒地远的孤独,让一个人学会与他的灵魂合唱”概括为:作者写呼麦,其实是借呼麦重声的特点,突出蒙古族人在酷寒中表现出的孤独与深情,表现蒙古文化的高渺与深沉,也借此表现自己的慨叹和感动。 “正因极寒,未来的春天才会来得健康茁壮”“这块马鞍形的小骨头,让羊群得以漫步草原”“想象自己行走在呼伦贝尔席卷天地的大雪之中”概括为:作者写嘎哈啦,表现呼伦贝尔冰寒下强健有力、自由奔放的生命,借此表现对蒙古文化的敬意,抒写对呼伦贝尔风土人情的热爱和眷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般印象中,魏晋名士是一群仪容秀美、谈吐风雅的士人。但这种令人企羡的风度是否代表这一群体的全部,是一个可以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仅以邓艾、钟会伐蜀之役中发生的“二士争功”悲剧为例,来谈谈名士的另一面。

伐蜀之役由司马昭的亲信钟会为主帅,邓艾受命率领偏师。钟会统帅主力十余万,从骆谷、斜谷的大路进取汉中;邓艾与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从陇西进攻,进行战略牵制。尽管最初魏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蜀国大将姜维依仗剑阁天险,与钟会率领的魏军主力相持依然保持战略上的主动权。此时,邓艾决定放弃原来与钟会汇合的计划,改走阴平小径,从而绕开剑阁天险,直取成都,进而一举灭亡蜀汉。

钟会与邓艾二人背景迥异,钟会是名臣钟繇之子,出身于汉末最有声望的士人家族,与司马昭关系密切。《世说新语》中记载,司马昭、陈泰、陈骞、钟会相约出行,钟会迟到,司马昭戏谑时故意提及钟会父亲钟繇的名讳。时人重孝行,与人接谈中触犯对方家讳是严重的冒犯,但反过来,如果关系非常密切的朋友,也会用对方的家讳来开玩笑。素有捷才的钟会不甘示弱,用“矫然懿实,何必同群”予以反击。这八个字中巧妙地点到了车上另三人的家讳,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陈泰的父亲陈群,陈骞的父亲陈矫。这种妙对是魏晋风度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士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识。

邓艾出身低微,是襄城典农属下的部民,靠积累军功而致高位。更糟糕的是,他本人口吃,与讲究捷悟的文化风气格格不入。或因如此,在争功一事上,邓艾最后可谓冤屈而死,跟随他灭蜀的部下也未能获得应有的封赏。

由此可见,魏晋风度虽然是一种精致高雅的文化,但也要注意这种文化背后的阶层性和封闭性。实际上,官僚阶层经过魏晋两代的生长发育,已经形成了一个通过婚姻、交游、同僚、征辟等方式凝结起来的政治利益共同体。加之魏晋之际玄学清谈的兴起,这些官僚家族又在文化上逐步形成了共同的趣味和认同。东晋南朝的士族虽然并非完全承自魏晋官僚阶层,但至少有两个重要的特征源自西晋:一个是具有累世仕宦倾向的政治群体,一个是以玄学清谈为共同文化特征的官僚阶层。

(节选自仇鹿鸣《魏晋风度倡导了怎样的社会风尚》)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晋时代的社会阶层逐步固化,使出身卑微的的个人不大可能获得身份突破。

B. 邓艾灵活指挥,改变计划直取成都,在伐蜀之役的胜利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 司马昭戏谑不避钟会家讳,证明二人关系密切,也表现出他们的名士风度。

D. 一般来说,具有秀美的仪容和高雅的谈吐两个基本条件才能成为魏晋名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提出问题,统领全文,引导人们对魏晋名士和魏晋风度做深度思考。

B. 文中简述伐蜀之役,强调钟会、邓艾的功劳,为论述二人的最后结局做准备。

C. 末段得出结论,指出魏晋风度不过是世袭官僚阶层的趣味趋同,具有排他性。

D. 主体部分使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语言表达对魏晋名士的重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晋风度植根于士族官僚阶层,对后世正面影响较大,但其局限性常被忽视。

B. 时人虽重孝行,但拿家讳开玩笑如果能表现出个人捷才,也能被欣赏。

C. 东晋、南朝士族可能会更加追逐精致、高雅的文化,把玄学清谈之风推向高峰。

D. 如果魏晋名士全都是一群气质风雅的士人,就不会发生“二士争功”的悲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勤奋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类似的励志标语也经常出现在毕业班里,提醒学生不能在勤奋拼搏的年华选择安逸。可学习中的一些现象却令人困惑:有的学生埋头题海整日刷题,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学生一味用搜题软件帮助自己答题,却忽略对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将劳逸结合当作懒散的理由,反而嘲讽那些成绩暂时不够理想却坚持勤奋学习的同学……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勤奋学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传统的人机交互系统中,用户身处真实世界中,通过鼠标、键盘、显示器等传统设备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进行交互,_______,而在新开发的虚拟现实系统中,用户被完全包裹在计算机生成的世界中,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仿佛融为一体。置身于虚拟世界中的用户,______,而是通过更为自然而友好的交互方式与虚拟世界进行互动。研究人员为了增强人机交互的效果,______,来更好地实时监测参与用户的行为,并对其行为作出反应。

 

查看答案

下图是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图形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图标点击可拉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版年画的雏形有避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丰富多彩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①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都展现在木版年画上。特别是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这些画面分外具有感染力,②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所以,年画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木版年画往往是在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的重要平台。③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无所不包。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胜数,不少在年画上绘声绘色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在。至于那种绘声绘色地描写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息,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   ),④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深藏在年画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落民间。

1.标有序号的四句话,标点符号错误的一句是(    )

A.①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

B.②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

C.③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

D.④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木版年画往往是在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工具。

B.木版年画往往是在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

C.木版年画往往是在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平台。

D.木版年画往往是在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始作俑者 B.农民是木版年画的销售者

C.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 D.农民是木版年画的消费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