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令爱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令爱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您。

B. 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

C. 奉上力作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D. 小明写了一则寻物启事:本人在教室丢失一本《成语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B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A项,“令爱”为敬辞,用于对方的女儿。此句中是称自己的女儿,应改为“小女”。 C项,“力作”,精心完成的功力深厚的作品。力作是敬词,一般称呼别人的作品,是比较客气的说法。称自己的作品应用谦辞,应改为“拙作”。 D项,“从速交还”带有命令的语气,用在寻物启事中不合适。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沁园春长沙》是词人毛泽东的经典之作,实际上是词人改造旧世界的宣言书。但词人                                                                        

①其锋藏而不露 ②诚如古人所言“引而不发,跃如也”

③寓动于静  ④其势引而不发  ⑤其词雅而不激  ⑥寓张于弛

A.②④③⑥①⑤ B.③⑥①④⑤②

C.②④①⑤③⑥ D.③⑥②①④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上阙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

B.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C.《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D.如今选择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教育理念、教学设施上比较先进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上仰慕己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B.《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早已熟悉的历史,带着观众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因此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C.因饮水机行业发展过快,而相关部门监管乏力,饮水机市场出现大量鱼目混珠的现象,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D.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文艺节目。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子衿

青青子衿1,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2

青青子佩3,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4,在城阙5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选目《诗经·郑风》)

(注)①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②嗣()音: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③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④挑(tiáo)兮达()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⑤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B.“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了比喻修辞,其含意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C.全诗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D.全诗不到五十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E.《子衿》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是先秦时期流行于楚地一带的民歌。

2.诗歌前两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