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期有一项对中学生的调查,他们...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期有一项对中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高中生活关键词”有:理解、敬畏、转变、平衡、独立、超越。

以上材料中哪两个关键词最能概括你的高中生活?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敬畏知识,超越自我 ①随着时代的飞速蹁迁,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貌似与时代“脱轨”了。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思想在转变:“知识不求会,只要做得对”、“学这东西以后用不上,会做题就行”......这些观念屡见不鲜,更多的人求快求成,甚至剑走偏锋,靠着所谓的技巧和超前方法解题。随着分数的不断提高,仿佛每天都在“超越”自我,可我想说“这真是超越自我的表现吗?”不然。我认为,只有真正的“敬畏,方能真正的“超越”。 ②要超越,必须尊重规律。有人认为高考是一次重要考试,在有限时间里,面对人山人海,“超越”变得困难,面对高压,多人开始做“有意义”的事。“高效率”利用在校时间和上课时间去做补课班的卷纸;不跟随老师节奏,按照自己计划前行;不探究知识根本,只要做题就好......这些想法可以理解,但想做的只是不断“超越”,让分数越来越高。可他们却忘了知识需要夯实基础,需要循序渐进,攀着务实的阶梯才能走向成功的规律。若浮于表面,根据不牢,即使大厦再高,也会因基础不扎实而轰然倒塌,不究根本怎能走得太远? ③要超越,必须有所敬畏。要敬畏必须理性。有人喜欢选择性听课,感觉自己哪科学的优秀就“抓紧时间”去提高弱科,这可能遵循“木桶原理”,看似聪明之举,却导致“长板”受到削弱,“短板”并未提升,必将陷入“长板变短,短板没长”的尴尬境地。要提高分数是好事,错用了“木桶理论”盲目任性学习,对其它学科不够“敬畏”,违背规律办事,岂不是本末倒置?要超越须有所敬畏,要敬畏须冷静。请问:哪位人士是这样成功的? ④心怀敬畏,方能综合考量。语文提升你的素养和分析理解等能力,使你的气质由内至外蜕变;数学会提升你的逻辑推理能力,让你的言辞变得更加谨慎;“综合”是提高综合思想和思维转换能力,让你学会解决困境中遇到的问题,从容不迫,迎难而上......这些难道不足以说服你,让你用敬畏之心对待每个学科吗?没有敬畏,怎能提升超越自我? ⑤怀揣敬畏,方能超越自我。认真思考,不偏门,认真上好每堂课,踏实走下去才能超越自我,成绩稳步提升,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高考是升学考试,更是人生大考。在我看来,你平时的行为状态是小考,是不可或缺的考试。学会端正才能学会敬畏,才能超越自我,才能走向成熟。因为,人生处处是考场,生活时时有考试。 【解析】 试题试题材料由学生们较为关注的高中生活关键词“有理解、敬畏、转变、平衡、独立、超越”六个关键词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了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所选的六个关键词通俗易懂,而又含意丰富,对高中生有启发作用,能起到鼓励高中生的作用。命题要求“选择其中两个关键词来概括你的高中生活”,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六个关键词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理解、敬畏、转变、平衡、独立、超越”等的角度,激活六个关键词的内在生命力,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关键词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 (1)选择两个关健司来呈现概括自己的高中生活。组合理解、转变;理解、独立;超越、转变;敬畏、独立;平衡、超越。 (2)概括你的高中生活。文章是写自己的高中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自己认为高中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呈现自己高中生活的状态或者说呈现自己高中生活中所体现的品质,出题人的目的是让青少年呈现目己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或生活状态。写作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高中生活是什么?二是高中生活教会了自已什么?从高中生活是什么角度:比如选择理解、转变;转变自己的处世态度,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或者理解,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发生转变。选择“超越、转变”,超越自我,成就梦想;转变观念,实现自我超越。从高中生活教会了自己什么角度,选择“理解、转变”,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理解,转变人际关系。选择“超越、独立”,生活中要独立,不断超越自己,迎来不一样的人生。选择“敬畏、理解”,生活中要懂得敬畏、理解,敬畏、理解造就不一样的人生。等等。 点晴:构建任务驱动型作义的基本结构:第一步,巧引材料,表明态度,首先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恰当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样一则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会有不同的引述方式。 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论证需要有个清晰的层次,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实证明,然后结合事实阐明道理,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材料贯穿全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的结尾不是简单地总结全文,而是回应开头,既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深化文章的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大学举行辩论赛,辩题为“网络匿名有助于/有害于公众议题讨论”,请你以反方队员的身份,针对正方发言拟写一段辩论词。要求:不得改换辩题,立场鲜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85字。

正方发言:网络匿名的作用在于保护发言人的隐私,在触及敏感话题时,因为这种保护的存在,人们会敢于站出来说话,不再麻木、冷漠。可见,网络匿名是我们打开民主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人为自己的母亲过80大寿,给亲戚朋友发的邀请短信。其中有5 处表达失误,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改。

各位亲朋: 

农历十月二十日,是令堂80寿辰。我特意邀请您在日理万机之中,来我府上一聚,共表恭贺之意。时间:当天上午10点。地点:向阳花园别墅12号楼。我们全家等着您到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澳门历史古城区由22座位于澳门半岛的建筑物和相邻的8块前地所组成,是中国第31处世界遗产。古城区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东西方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材料语言、装饰手段等美学观念在此        ,宛如一座        的东西方建筑艺术博物馆。徜徉其中,人们会惊异地发现,(      ),从巴洛克风格到新古典主义都有典型代表。而数量众多的优秀宗教建筑,也因教派的不同而        。同时,这些西式建筑在其原有风格中又揉进了南洋以及中国沿海一些地方的建筑特色,甚至连天主教堂的部分壁画也以中式手法表现。整个街区布局都体现了风水学的影响。与西方建筑近在咫尺的,则是中国岭南风格的庙宇、清末院落式大宅和广东“西关大屋”式民居。逐渐远去的历史,这些保存至今的建筑仍抄录着中西文化交融的记忆。澳门历史古城区见证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与对话,证明了中国文化的        ,以及中西两种相异文化和平共存的可能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浑然天成   古色古香   各有千秋   经久不息

B.融为一体   古色古香   各有所长   经久不息

C.浑然天成   美轮美奂   各有所长   生生不息

D.融为一体   美轮美奂   各有千秋   生生不息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逐渐远去的历史,这些保存至今的建筑仍记录着中西文化交融的记忆。

B.历史逐渐远去,这些保存至今的建筑仍抄录着中西文化交融的记忆。

C.逐渐远去的历史,这些保存至今的建筑仍书写着中西文化交融的记忆。

D.历史逐渐远去,这些保存至今的建筑仍记录着中西文化交融的记忆。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在这里保存

B.这里保存着中国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

C.中国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被这里保存

D.这里把中国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保存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还抱有希望。

(2)《逍遥游》中斥鷃用自己的飞翔经历和境界去否定大鹏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姜夔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注)①姜夔:南宋词人,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②笼纱:即纱笼,指灯笼。③呵殿:前呵后殿,指身边随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笼纱未出马先嘶”从正面着笔,描述了临安元宵节前士庶纵情游赏花灯的盛况。

B.“白头”二句,笔势骤转,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照,是词人晚年贫寒落拓生活的写照。

C.“花满市,月侵衣”,谓花灯满市,寒月袭人,景色凄凉,此即“巷陌风光”的具体化。

D.结句与起句形成对比、反衬:来时巷陌马嘶,何其热闹;去时游人缓归,何其冷清。

E.全词着眼点不在写节日之乐,而在抒身世感慨,以乐景写哀情,便是此词特色所在。

2.本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