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发:打开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表示被动。
C.秦王还柱而走 还:环绕
D.轲自知事不就 就:成功
2.下列全都直接表现了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①秦武阳色变振恐 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③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3.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然毅然悲壮辞别。
B.虑事周密。用重金贿赂蒙嘉,为蒙蔽秦王顺利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C.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色,引起秦国君臣疑心,所幸荆轲机智化解。
D.忠义赤诚。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2)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不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也相同
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不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相同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敢以烦执事。(胆敢)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
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了)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过河;围墙)
⑤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⑥吾其还也。(还是)
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⑧失其所与,不知。(结交;同“智”)
⑨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礼物;主谓之间的助词,不译)
⑩何厌之有?(满足)
A.①⑤⑦⑧⑨ B.②③④⑦⑧
C.⑤⑥⑦⑧⑩ D.①③⑤⑧⑩
下列各句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群臣侍殿上者 B.见燕使者咸阳宫
C.燕王拜送于庭 D.以其无礼于晋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 亲附
B.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假借:宽容 原谅
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D.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考虑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看到自己的母亲加入广场舞健身大军并受益匪浅之后,她看待广场舞的视角也有了转变,并且积极地参与了广场舞健身活动。
B.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是近几年来文坛上难得的佳作,它选材得体而丰富,人物真实而丰满,力透纸背,光耀文坛。
C.因为缺乏位置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的破布。
D.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