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很多故事,你可能是故事的参与者,也可能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很多故事,你可能是故事的参与者,也可能是故事的聆听者,也可能是故事的评论者。这样的故事,可以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行与识见,也可以以各不相同的方式教育我们,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与为人处事进行反思。

请以《生活中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字数800字以上;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例文】 生活中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少时青春的我,和一个少时青春的他。悠悠记得当天笑,又带一种惘然。在这三两天的背后有着一段8年的记忆。这个故事,名叫寻找。 初一那年,和他是同桌,一个调皮捣蛋的毛头小子。而我,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第一次考试过后,成绩优秀的我向老师说,我不要和他坐,我要换位置。于是,我们第一次分开。自此以后,我们之间的交集似乎越来越少。不知道这是不是寻找的开始,这寻了八年的故事。 世界好幽默,不大不小的城市我们都进了同一所高中,却彼此不知。若不是那炎炎八月军训时偶然的相见,或许我们还要彼此不知很久。汗渍浸泡泛白的军衫,晒得黝黑的皮肤,所有人都几乎长得一样,唯有那眼神,是人最独特的表情。8月1日,是他的生日。在国防教育基地度过。 高中三年,我们不在一个班,不在同一楼层,偶尔路上相遇,总是会心一笑,心头总有淡淡的情愫萌生。总觉得,他还是当年那个调皮的孩子,自己也总还是那个配合着他调皮的孩子。有时会有夸张的动作,夸张的音量,夸张地旁若无人的叫喧。这是两个孩子夸张的与世隔绝的纯真年代。有一天,他去了高二,我还是高三,而有一天当他是高三的时候,我又将高三的时光重新踏了一遍。他说,这是我在等他一起考大学,我说都是他这个阴魂不散的小子害得我再痛苦地经历一遍生命的轮回。 然而,我们在茫茫人海中,走散了。各自在熙熙攘攘的红尘中看各自的花开花落。各自在暗夜中细数回忆。在相识过了6年之后,失散。突然发现,我们居然谁也没有谁的电话,就这样走散。我以为在这偌大的世界,走散了,再相遇的机会是渺茫,就算彼此重新站在原点,也许也是朝着不同的方向,望不见彼此视线里的光。寻找故事的主角,八年前的孩子,如今都已长大。 9月的一天,我离开了原来的高中,去了许多地方听课,从原先生活学习的地方消失了,没有告诉除了家人外的任何人。他找不到我了。10月的一天,他去了英国,也消失了。偶尔我会和妈妈问道,那一起用放大镜烤着蚂蚁,一起比身高从十几比到二十几,一起去烧烤的男生,他去了哪儿。可是,不光是妈妈,所有人都不知道答案。 当我们失踪了将近一年之后,神奇般的找到了彼此。继续着停留在十几岁时光的对白,停留在互相怄气互相打压的话题,继续着有一搭没一搭的故事。走过了8年,这寻找的故事至此告一段落。寻到了彼此,是不是只是现在的事,是不是仅仅是一个故事,它是不是只是繁星的碎片,骤然滑落一地,我只是拾到一小缕光明。 寻找了8年的故事,是不是到了现在,才刚刚开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写作的基本能力。针对命题作文题,我们还要注意几个基本点:1、要善于咬文嚼字推敲词义,仔细分析题目本身的含义,不仅要了解题目的本义、字面义,还要进一步理解某些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特指义等。2、命题作文对现实的针对性较强,因此,我们审题立意要联系联想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热点等)。3、命题作文一般各种文体(除诗歌外)都可写,但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文体。 【审题】 命题“生活中的故事”中的“生活”与“故事”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同等重要。“故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二是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生活”限定故事中绝不能缺少“生活”的参与,“生活”可以是故事中的人物,“生活”可以是故事的旁观者,同时“故事”也可以对我产生影响。可谓“生活”中有“故事”,“故事”中有“生活”,二者缺一不可。 【立意】 生活中温暖的故事;生活中令人感动的故事;生活中触目惊心的事件等等。 【结构】 命题作文《生活中的故事》,讲述了青春时光中一段纯真的感情。从“初一那年,和他是同桌,一个调皮捣蛋的毛头小子。而我,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到“不大不小的城市我们都进了同一所高中”;从高中三年远远相望到后来的走散;从我出国留学又一次失散到“当我们失踪了将近一年之后,神奇般的找到了彼此”。青春时代的美好是不是仅仅才开始,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素材】 1.在热热闹闹的肯德基店里,大家正一个接一个的点餐。这时,一个叔叔插进了队伍里,边插还边说:“让开!”大家都用鄙视的眼神望着他,他却满不在乎甚至还带点得意。这时一个小姑娘对她妈妈说:“妈妈,你平常不总说要遵守公共秩序吗?那这个叔叔为什么可以不遵守呢?”听完小朋友的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那个叔叔脸上终于挂不住了,只好站到最后面等待点餐。  2. 有一回,我们一家子去参加朋友聚餐。大家聊得开心,也吃得开心。爸爸他们一桌聊到兴起,有人提议来点小酒。服务员拿来了酒和酒杯。我一见可急了,连忙跑去抢了爸爸的酒杯,说:“爸爸,你等会儿还要开车呢,不能喝!”爸爸笑了,说:“好,听你的,不喝!”我听了,高高兴兴地去玩了!正玩到兴头上时,好朋友悄悄地对我说:“远远,你爸爸又准备喝酒了!”我立马回过头,看到了爸爸不知什么时候又拿回了酒杯,正准备倒酒。我连忙跑上去,对大家说:“你们这些大人,只知道让我们遵规守纪,难道你们就不用吗?”大家听了我的话,尴尬地笑了笑,说:“远远说得对,我们以后开车都不喝酒了!”说完,大家都放下了酒杯,我得意地笑了笑。  3.川流不息的马路,一个繁华的路口,大家都在等着过马路,人们脸上都是焦急的神态。忽然一位年轻的男子不顾前面是红灯就冲了出去,却被一个戴红领巾的小男孩拉住了,小男孩说:“叔叔,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不能因为你着急,而违反交通法则,所以请你站到后面去,绿灯亮了你再走。”那个男子红着脸挠了挠头,说:“不好意思,小朋友,我下次再也不会这样了。谢谢你的提醒!”说着,他退到了最后。绿灯一亮,只见那位男子牵着小男孩一起走了过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字数大致相等。

兰因春而存在,而春也因有了兰的幽美,才多了些温煦,少了些清寒;荷因夏而存在,而夏也因有了荷的淡雅,才多了些凉爽,少了些燥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边落叶  一边开花

——怀念诗人雷抒雁

周  明

抒雁走了,走得从容,走得平静,走得让人难以接受。一个朝气蓬勃、激情满怀、有说有笑的抒雁怎么会突然离我们而去?初五的当晚我还打通他的手机,不料家人说:他接不成电话了。我以为他正在治疗,一点都没意识到他此时正处在病危期间,当晚后半夜他就安详地走了。

抒雁的去世,无疑是文坛不可弥补的损失。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杰出成就,以及近年来又有一批极富特色的散文、随笔结集出版,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应有的重要地位。1979年他书写出震惊文坛的长诗《小草在歌唱》,感动了一代人!

再后来,他的创作倾向于短小抒情诗,在内容上更注重观照人生的现实。在诗风上,他追求深沉、凝重而又不失飘逸。他始终认为“诗篇不过是诗人心灵的脚印”。他的随笔和散文,有往事的回顾,有对现实的关注,还有针砭时弊、思想深刻的锐利篇章;故乡八百里秦川,许多风土人情的记忆,也时常出现在他散文的字里行间。2003年,正当他创作力旺盛之时,不幸患了癌症。虽病魔缠身,他却坦然面对!手术后很快恢复了常人的生活,常人的心态。他说:“除了兢兢业业地劳动之外,哪怕一丝沾沾自喜和夸耀,都将是轻浮和无知的。”他真是文坛兢兢业业的耕耘者,他几乎是以带病的身体和坚韧的意志坚持写作。

此刻,我想起抒雁在上世纪90年代担任《诗刊》副主编时,在1994年为《诗刊》写的一期卷首语中,曾以自拟问答的形式提问:

“没有诗的日子将如之何?”

我们说:无诗的日子如同无盐。

“没有好诗的诗坛将如之何?”

我们说:平庸的诗坛如同灾年。

于是,我们总在向社会呐喊:不可忘记诗!

于是,我们总在催逼诗人,拿出力作!

这岂不是诗人“催逼”自己,要求自己“拿出力作”的最好诉说吗?!

抒雁是个乐观主义者。即使他不幸患上重症,仍能采取“既来之,则安之,然后战胜它”的乐观态度。从来没和我们谈论他的病、他的痛,总是泰然处之、一切如常。实际上他一直在默默地同病魔作斗争。他幽默,有时候甚至还有点淘气。他常常在某些会议上用张信纸或纸条写诗、写感言,这种幽默其实是智慧的表现。2009年8月,我同他在烟台参加中国残联征文活动评委会时,他在会场的休会片刻,利用宾馆的一张信纸,即兴写了一首标题为“送周明兄”的小诗给我。诗里写道:“胡子一刮,精神焕发。说过七十,好像十八。一边落叶,一边开花。人生至此,值啦,值啦……”我和在场的同志看了捧腹大笑。

现在看来,这“一边落叶,一边开花”,不也正是他本人的最好写照吗?想想看,他生病的10年,居然写了那么多的诗和文章。他一定还有满腹文章要写呢!

雷抒雁为人处世很阳光,他热爱生活、怜悯百姓、眷恋家乡。他对于生养他的故乡陕西充满赤子之情,对那片黄土地心里一直充溢着感念之情。其实,我们对家乡的情结同样很浓。在北京的我们这伙“老陕”到了一起,就说家乡的变化,家乡的新事物,家乡又出了什么好作品……只要家乡文艺界有会议,有活动需要我们,我们都会结伴而行。去年《西安晚报》的纪念活动邀请我们回去,都和抒雁说好了,大家一起返乡。后因与另一个要紧会议时间上有冲突,没回成。阎纲、何西来、雷抒雁和我又约定:今年春暖花开时一同回陕西,去感受家乡的新变化。然而,这一计划无法再实现了。

几十年来,我们如兄如弟,生活上相互温暖,事业上互相支持,万万没想到,过早地失去了这样一位好朋友、好兄弟!你说,我如何能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一个从黄土地、从八百里秦川农家走出的诗人、歌手,激情地歌唱了一生。如今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小草”仍在歌唱,他的抒情歌声会永远在读者心中回荡。

1.文中说“现在看来,这‘一边落叶,一边开花’,不也正是他本人的最好写照吗?”如何理解?

2.作者笔下的雷抒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事例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 ,走尽这雨巷。

(4)软泥上的青荇,____________,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5)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_________,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查看答案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三节诗歌,回答问题。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我是地主的儿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1.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A.排比  夸张  反复 B.对比  反复  拟人

C.反复  排比  对比 D.借代  对比  排比

2.第一节连续用了8个“在你……之后”的句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发:打开

B.秦王复击轲,八创      被:表示被动。

C.秦王柱而走            还:环绕

D.轲自知事不            就:成功

2.下列全都直接表现了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①秦武阳色变振恐        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③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3.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然毅然悲壮辞别。

B.虑事周密。用重金贿赂蒙嘉,为蒙蔽秦王顺利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C.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色,引起秦国君臣疑心,所幸荆轲机智化解。

D.忠义赤诚。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2)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