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梁王旧园① 徐铉② 梁王旧馆枕潮沟,共引垂藤...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梁王旧园

徐铉

梁王旧馆枕潮沟,共引垂藤系小舟。

树倚荒台风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

门前不见邹枚醉,池上时闻雁鹜愁。

节士逢秋多感激,不须频向此中游。

[注]①梁王:汉代的梁孝王刘武。旧园,即梁园,当时一些名士如邹阳、枚乘等经常到梁园饮酒作赋。②徐铉是南唐遗臣,随后主李煜降宋,很受宋太祖赵匡胤赏识,官至散骑常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从交代梁园地理形势写到乘舟来游,导入下两联写景,尾联以感慨此行作结,浑然一体。

B. 颔联选用草树、荒台、欹石、风雨等意象,表现旧园荒芜衰败、萧条冷落的景象,意境悲凉。

C. 颈联写门前与池上之景,由“不见”引出想象之情景,虚实结合,写今日之盛非昔日能比。

D. 结句与李煜《虞美人》中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都用了托物寄兴、以景传情的手法。

2.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1.C 2.尾联了抒发了诗人对梁园古今巨变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故国之思;表达了诗人对得遇新朝皇帝赏识的荣幸与感戴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项,“今日之盛非昔日能比”错,颈联,虚实结合,虚写昔日众多名士到梁园饮酒作诗的盛况,实写今日不时传来雁鹜哀鸣的梁园的衰败。故选C。 2.本题考核分析概括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的能力。答题时需注意结合诗句内容以及典故分析作者的情感。答题时“感激”一词体现了诗人对得遇新朝皇帝赏识的荣幸与感戴之情。同时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梁园昔盛今衰的感慨以及对故国的思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年十二能诗文,补登仕郎。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黜之,由是为所嫉。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时杨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遂罢存中。中贵人有北方珍玩以进者,游奏:“陛下以‘损’名斋,自经籍翰墨外,屏而不御。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和议将成,游又以书白二府曰:“江左自吴以来,未有舍建康他都者。驻跸临安出于权宜,形势不固,馈饷不便,海道逼近,凛然意外之忧。一和之后,盟誓已立,动有拘碍。今当与之约,建康、临安皆系驻跸之地,北使朝聘,或就建康,或就临安,如此则我得以暇时建都立国,彼不我疑。

时龙大渊、曾觌用事,游为枢臣张焘言:“觌、大渊招权植党,荧惑圣听,公及今不言,异日将不可去。”焘遽以闻,上诘语所自来,焘以游对。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寻隆兴府。言者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久之,通判夔州。

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吴璘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游请以玠子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游曰:“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及挺子曦僭叛,游言始验。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水灾。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被贬。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军器少监。

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盖有先见之明焉。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节选自《宋史·陆游传》,有删改)

[注]①驻跸(bì):帝王出行沿途暂住。②觌:dí。

1.对下列各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补登仕郎                   荫:因祖宗功德

B.北方珍玩                 市:买

C.时龙大渊、曾觌用事           用事:掌权

D.隆兴府                   易:降职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B.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C.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D.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游,年少时就擅长诗文,后来和秦桧孙子秦埙等人一起参加科举,陆游被锁厅推荐为第一名,这遭到了秦桧的嫉妒,秦桧很是愤怒,以至于惩办了当时的主考官。

B.陆游常向皇帝奏疏。杨存中长久掌管戍守京城的军队,陆游在疏中力陈其不当;京城中有些达官贵人购买珍宝玉器献给皇帝,陆游认为这有损圣上之德,请求严行禁绝。这些意见都得到了皇上的赞赏。

C.陆游在王炎手下做事时,认为要经营治理中原必要从长安开始,因此他建议王炎储备粮草、训练军队,只要有机会就发起进攻,敌人不来就做好防守工作。

D.陆游认为龙大渊、曾觌招揽大权,集结私党,用花言巧语迷惑圣上的听闻。皇上从枢臣张焘那里听到这番话后很生气,把陆游贬为建康府通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此则我得以暇时建都立国,彼不我疑。

(2)言者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的亭子

李新文

①不知不觉,我靠近了岳阳楼旁的怀甫亭。

②那会儿,夕阳与树上的枫叶一个颜色,风一吹,“哗啦啦”落下来,像一种叹息。一片叶子落在我的肩上,停泊了一会儿,画出一个弧,掉在地下。那一刹,我疑心这不止是一种生命的坠落,也是季节的归属。但,不管怎样,都是过程,让生命处于停泊状态的过程。其实,从石级到怀甫亭不过几十步的路程,但我走得很慢很慢,生怕时间加快脚步的速度,会将十多个世纪浓缩成一瞬。我知道,那掩在树林中的亭子,也同我一样在怀念着一个人的名字——杜甫。

长满苔藓的石板路缓缓伸向亭子,并在时间里伸向远古的残唐。这条铺在夕阳里的路正向着北方,是通往古长安的方向。走在路上,分明感觉一千多年前的岁月在向我涌来。秋阳浓重,不知那个形销骨立的杜工部,是否还站在被秋风卷着茅草乱飞的屋檐下,拄着他的拐杖长长地叹息?是否还在一叶孤舟里念念不忘他的家国?也许,一路走来,还在一次次吟诵那痛彻肺腑的《三吏》《三别》吧。先生不到50,已长出满头白发。一阵风吹,皱纹散落一地。他从老家出发,直奔长安,折腾一番后,又从长安走向四川。不久,日子实在熬不下去了,只好又一次作生命的漂泊。于是,出长江,漂向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他风一程,雨一程,走在木叶凋零的季节里,心情一定是沉郁的。可不曾想,这岳阳楼下的亭子竟成了他灵魂的归属。

④那年,先生摇着木筏子来到了岳阳码头,把舵绳往岸边的树上一系,晃着枯叶般的身子向岳阳楼的方向走。那是个秋天的下午,阴云低沉,压得一湖秋水喘不过气来,这气氛,一如他老迈的气息。好不容易向上走出几步,一头白发被风吹乱,也懒得理会。他憋着一口气,使出洪荒之力朝头顶的岳阳楼爬。然而,这时的岳阳楼黯淡得不见几丝光彩,尤其远处的君山、近处的湖水似乎显得有气无力,像得了一场大病的人,向他投来无精打采的神色。他太累了。只好,一步一步地朝上爬,费了老大的劲,终于爬上神交已久的楼台。斜风细雨中, 楼阁一言不发,静静地立着,静默成雨中的一个意象。也许,楼台在这里等候他不少年了。

⑤他放眼一望,凄风苦雨,乌云斜飞,这样的气氛,更让他觉得自个儿像一只风雨里的孤鸟。“安史之乱”以来,他从长安一路走来,沿途躺着太多的饿殍,那景象,让人一望伤目。战争的惨烈,黎民百姓的苦处以及自身的孤单,一股脑儿在心头交集,起伏,缠绕,不觉一把老泪脱眶而出。泪水,迷蒙了他的双眼,也打湿了满腔的愁绪和那个寂寥的黄昏,连空中的鸥鸟也好像在为他哭泣。“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每次读到这样的句子,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似乎随手一抓,能从文字里抓出一把人世的苍凉,还有浓得发黑的哀愁。不言而喻,字里行间有着透骨的寒意和生命的渺茫,渗透着尖厉的生命大痛和锥心刺骨的生命体验。

⑥现在,我面临的气氛静得仿佛将许多事物化为了空无。我几乎是蹑手蹑脚地行进,生怕一不留神搅乱了先生的安静。这种静,对一个长年漂泊的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灵魂的安顿,就如一艘船在港湾里安然停泊,不再遭受风吹浪打,有一种回家的感觉,靠岸的气氛。岸,对一个诗人太重要了,是栖息,更是安放。不知怎的,突然觉得这个亭子甚而整个洞庭湖太小了,装不下他的灵魂。杜甫与李白完全不同,他们的精神视角的走向,一个朝上,一个向下。杜甫的眼睛和诗笔一直向着底层小百姓,在用灵魂与他们对话。

⑦亭子里有块石碑,刻着先生的诗《登岳阳楼》。我想,肯定不少人读过,但未必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大痛。

⑧先生走了,纪念他的亭子还在,并朝着他老家河南巩县的方向。年年岁岁,只有风在丈量着两者之间的距离。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的一句话,点明引发作者展开联想抒写情感的对象,总领下文。“靠近”与下文作者“走得很慢很慢”相呼应,突出作者登临的喜悦心情。

B.“一阵风吹,皱纹散落一地。”这句话形象地绘了晚年杜甫的苍老形象,而这苍老透露出杜甫饱尝了世间的战乱之苦、漂泊之苦、思念之苦。

C.文章第⑥段中“不知怎的,突然觉得……装不下他的灵魂”,形象地突显了杜甫的伟大和所承受的苦痛之重。

D.文章描写怀甫亭及其周围寂静的景物,在不断变换的景物中浮现杜甫的人生历程,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文化意蕴。

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3.作者为什么在题目中将“怀甫亭”称为“杜甫的亭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于9月3日至4日举行,这是中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非洲各界人士纷纷表示,他们热切期待聆听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认为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将为中非友好团结合作指明新方向,把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更高水平。

科摩罗大学中文系主任塞义德•穆罕默德说,他期待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提出非中合作新举措,特别是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科摩罗“2030新兴国家”战略对接,助力科摩罗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也为非中实现合作共赢提供新动力。

喀麦隆广播电视台记者阿舒·西奥多细数中国在喀麦隆的民生投资:“中国政府援建的会议大厦,雅温得多功能体育馆,农村饮用水井,农村太阳能电站……不仅直接改善民生,也将先进的技术带到喀麦隆。中国是值得信任的伙伴。”他认为,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将开启非中关系新征程。

(摘编自王云松等《为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人民日报》2018年9月3日)

材料二: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已经落下帷幕。根据峰会达成的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影响的成果,下一步,中国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第一,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与发展中国家共享机遇。“一带一路”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开辟了新路径。这次非洲国家也热烈响应,积极参与,进一步壮大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力量和声势。中国将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奉行开放透明包容,倡导绿色环保可持续,同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强战略对接,深挖合作潜力,推动经济融合、发展联动、成果共享,实现更高水平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第二,继续加强战略沟通协作,同发展中国家共迎挑战。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振兴迎来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时代挑战。中国将牢记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责任和重要使命,同发展中国家密切沟通,加强战略合作,切实维护好发展中国家群体的共同利益和集体诉求。

第三,继续大力推动“两个构建”,与发展中国家共担使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评价。

(摘编自《携手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光明日报》2018年9月7日)

材料三:

俄罗斯《星火》周刊网站9月3日发表题为《非洲的头号朋友》的文章称,中国成为非洲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在中国的投资下,非洲已经开放和正在建设的工业园达到100个,这个过程不断加快,其本质是与全球统一体系的接轨。

文章称,非洲50多个国家几乎都有中国的努力成果。如今在北京峰会上,人们在广而告之的发展计划中看到了贯穿整个大洲的物流系统。公路不是造福一个国家,而是把许多国家连接起来。同时,正在兴起的产业获得了线路清晰的物流。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国一直为非洲提供帮助,但整个系统的利益是共享的,其中也有中方一份。所有人都清楚这个利益,并对其进行讨论和修正。

结果,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奇观——中国人完成了西方殖民者未能实现的壮举。

对一个普通西方人来说,非洲意味着什么呢?文章认为,是灾难、疾病、贫穷、落后、政变、部落争斗和难民。对中国来说,非洲又是什么呢——看看上面就行了。在中国眼中,非洲完全不同,这不是童话,而是现实。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9月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塞义德•穆罕默德期待着“一带一路”倡议能与科摩罗“2030新兴国家”战略对接,进一步谱写中非合作发展的新乐章。

B.非洲国家全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这是中国同非洲国家不断加强战略对接,深挖合作潜力,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结果。

C.中国成为非洲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在中国的投资下,非洲建设工业园的过程不断加快,体现出与全球统一体系接轨的趋势。

D.贯穿整个非洲的物流系统,不是造福一个国家,而是把许多国家连接起来,为正在兴起的产业提供了线路清晰的物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政府在喀麦隆的援建项目,直接改善民生,也带去先进的技术,赢得了欢迎,喀麦隆希望同中国展开全方面的合作。

B.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方案,也是中非共同承担的使命。

C.三则材料都体现了共享发展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和中非双赢的思想,这是非洲国家的期待,也是中国一贯的努力方向。

D.中国看非洲同西方看非洲完全不同,中国一直为非洲提供帮助,这是中国完成西方殖民者未能实现的壮举的根本原因。

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但这个成就的取得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②从文学史上说,西方很早就出现了史诗,而中国却没有史诗。既然是诗的国度,为什么没有史诗呢? 是不是缺少史诗的素材呢?不是。《诗经》的《大雅》中就有反映周民族历史的诗歌,《生民》《公刘》《大明》 等记载了周民族源起、发展的重要事件。但它们是祭歌,属于赞美歌的性质,叙事、描写只是粗陈梗概。 如周武王伐殷攻取天下,其中战争场面在史诗中正是可以写得有声有色的,但在《大明》中只用了短短的 十四句就结束了。这就是说,中国虽有史诗的素材,但它们却只构成了诗歌的背景,真正写出来的是抒情 的赞歌。这表明中国的诗歌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抒情的道路,而不是叙事的道路。

③同样的缘故,中国的戏剧也产生得很晚,西方在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戏剧,而中国直到元代才出现。 其实,戏剧的素材很早就有,只是没有发展成戏剧,如《楚辞》中的《九歌》是富有神话性的祭神乐歌,《湘 君》《湘夫人》就是两幕歌舞场面,暗含着湘君、湘夫人悲欢离合的一段过程。这两首诗都用抒情的笔法, 成为《九歌》中最富于抒情性的作品。那么,有神话,有故事,有表演,为什么没有发展为戏剧呢?欧洲的 戏剧就是从酒神节的赞歌中逐渐发展成为戏剧的,而《九歌》却将可以写成戏剧的素材写成了抒情的诗章。 这同样是因为中国诗歌一开始就走上了抒情的道路。

④就文学史而言,这的确是很大的损失,并且没有含有神话的悲剧和史诗,古代神话保留下来的自然 也就较少。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到是什么呢?那就是以十五国风为代表的抒情传统。

⑤中囯长篇叙事诗因此也出现得很晚,而且数量不多。即便有一些叙事诗,篇幅也不算长。西方的叙 事诗动辄千行、几卷,而在中国,《长恨歌》就算是长的了,也不过一百二十行而已。中国真正可算是长篇叙事诗的作品到了明代才有,那就是鼓词和弹词。鼓词大多叙述历史兴亡、战争之事,弹词写爱情故事的 多一些,也有写历史故事的,如《二十一史弹词》。鼓词、弹词都采用弹唱的形式。可是这类长篇叙事诗,篇幅越长,故事情节越多,诗意也就越少,只是具备了诗的形式而已,其实质是小说。可见中国的故事多 是在小说发达以后才大量成长起来的。唐人的传奇几乎不入戏曲的,这说明小说发展了叙事的特长,才带 来了丰富的人物故事情节,于是才有了戏剧和长篇叙事诗。而小说又总是晚出的,中国如此,欧洲也是如 此。不同之处在于,西方的诗歌在小说出现之前承担了一部分叙事的使命,而中国的诗歌一开始就以抒情 为中心,等到小说发达时,抒情诗的传统早已充分发展,诗的国度也早已形成。

⑥从这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这就是:中国的诗歌是依靠抒情的特长而存在和发展的,并不因为 缺少叙事诗,诗坛就不繁荣。相反,正因为为走了抒情的道路,中国才成为诗的国度。从文学史来说,付 出的代价是无法补偿的,但就诗歌来说,这个路子走对了。

(摘编自林庚《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虽然诗歌创作繁荣,然而没有史诗;西方虽然诗歌成就不高,但史诗出现很早。

B.中国没有史诗,中国的戏剧很晚才出现,其原因都是中国的诗歌从一开始就走了一条抒情之路。

C.鼓词和弹词虽然从形式上看属于长篇叙事诗,但其故事情节丰富,了无诗意,其实质仍然是小说。

D.小说出现之前,西方诗歌有一部分叙事功能,中国诗歌则没有,这是因为中西方诗歌发展路径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中西方诗歌、戏剧的发展特点为重点,由点及面,阐述了中西方文学的不同。

B.第④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损失” “代价”承接上文,“抒情传统”则开启下文。

C.文章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思路:笫①段总写,②③⑤段分写,⑥段总结全文。

D.文章观点鲜明,所举例子如《九歌》《二十一史弹词》等使文章资料翔实,令人信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素材来看,周武王伐殷可以写成浩繁的史诗,但先人们却写成了抒情诗,这是由中国诗歌的发展特点决定的。

B.《长恨歌》一百二十行,在中国篇幅算长的,但难以和西方的叙事诗相提并论,因为西方的叙事诗动辄千行、几卷。

C.就文学史而言,中国诗歌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没有史诗、戏剧出现较晚等代价,但的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D.中国诗坛因为中国诗歌走了一条抒情的道路而繁荣,如果能同时走抒情和叙事两条路,那中国诗坛会更加繁荣。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先辈们敬粮食若神明,不容丝毫亵渎。粮食有生命,也有灵性,吃饭不只是得口舌之快,还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人们咀嚼粮食也是咀嚼时光。人与粮食同行,有辛苦,有温暖,有感恩,有敬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